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是一个称呼上的差异而已!
 不过这种称呼上的差异,在大唐新军里不存在,大唐新军里没有火铳这个称呼,只有火枪以及火炮等称呼,连相关的兵种都是称之为火枪兵、炮兵,有些明显的区分。
 这个称呼习惯自然是千古圣君李轩所带来的,身为一个现代人,总不能玩复古非得把自己熟悉的火枪该成火铳不是。
 至于其他人会不会习惯,大唐王朝了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还没高大上到讲究什么习惯问题的时,李轩叫什么他们就叫什么。
 而此时,李轩并不知道明军主力里还带上了两门碗口炮,如果他知道的话,估计来之前他就会把还在黄竹山里,现在都还在试验制造当中的火炮也给拉出来和明军比试一番。
 然而认真的看看这明军的火炮是不是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样厉害,一炮打出去就可以糜烂敌营数十里,杀伤无数。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回头就把黄竹山那些研究造炮的工匠们全都砍了,尼玛搞了一年半载了,造了好几次样炮出来,两次第一炮就炸膛不说,而且有效射程达到五百米后,死活就上不去了。
 射程再远一些倒是可以,但是准头基本就没了,一炮打出去最后炮弹会落到那里,那只能靠蒙!
 兴许都能飞到外天空去!
 总之到现在,黄竹山的那些工匠们都没能搞出来有效射程超过五百米的火炮,至于弄大仰角追求最大射程,那玩意没实战意义,而李轩向来都不喜欢这些华而不实的数据。
 更关键的是,能打出五百米的有效射程的火炮实在是太重了,由于造炮工艺实在太差,为了避免炸膛,那炮管都是非常的厚,为了增加准确度便于瞄准增加有效射程,炮架更重。
 这么一搞,竟然搞出来了重达差不多近千斤的火炮,这个重量如果是放在二战期间,都能够搞出来有效射程七八公里以上的七十五毫米火炮了。
 即便是不考虑年代以及技术因素,但是这样的火炮对于大唐新军而言还是太重了,比起人家明军仿制的佛郎机都不如。
 李轩想要的可不是这种死重死重的火炮,作为营级支援火炮使用,重量应该只于几百斤,最好是控制在五百斤以下,然后有效射程自然是越大越好。
 因为大唐新军目前的活动范围是在正泰县或者放大了说就是兴泉府,而退一万步说,哪怕某一天大唐新军牛逼大发了,拿下了大半个中国,他们的活动范围还是在地形复杂,山地众多的南方地区。
 因此,对于李轩设想中的营级步兵支援火炮而言,重量就是一个大门槛,超过五百斤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至于说更重,射程更远的火炮,等那天大唐新军有好几万人了再说。
 现在,没必要!
 而明军的火炮步兵没有让李轩等待太久,傍晚时分,随着后续明军主力的抵达,李轩也是终于看到了明军的带来的火炮!
 “这就是火炮?”李轩看着河对岸的明军搬抬着的大铁疙瘩,那玩意和自己影响中的火炮不太像啊。
 怎么说呢,这玩意就像是一根管子,嗯,还是属于比较粗短的那种管子,如果不是别人提示李轩,李轩隔着这么远,还不一定能发现并看出来这玩意就是火炮呢。
 看到这火炮的第一眼,李轩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炮太LOW了,把它称之为炮,那简直是侮辱‘战争之神’这四个字。
 还是自个在黄竹山的试造的火炮看起来帅气!
 不过既然明军都把火炮拿出来了,自己要是不拿个火炮出来,岂不是显得小家子气?
 当即他大手一挥就是道:“立即派人回黄竹山,把朕的大意大利炮拉过来!”
第两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军
 身边的侍卫听到李轩的话,先是习惯性的道:“臣遵旨!”
 但是说完遵旨后,他却是愣住了,迟疑了片刻后还是没有动作,兴许是犹豫了许久,这侍卫才是带着忐忑道:“启禀陛下,臣愚钝,这意大利炮是?”
 “意大利炮啊?”李轩这么一听,才是回味过来,自己刚才说漏嘴了。
 哪怕是在这个时代已经一年多了,在很多方面已经是习惯了这个时代,比如说擦屁股的纸张不是柔软的卫生纸而是草纸,比如说刷牙没有牙膏而是青盐,比如说以往看到人受伤或者死亡都会无法镇定,但是现在却是已经可以无视战场上的尸体和不断哀嚎的伤者了。
 但是诸多习惯虽然已经改了过来,但是灵魂深处依旧却是无法改变的,他还拥有着一个现代人的灵魂,说话的时候不经意之间总会说出一两个这个时代的人所无法理解的词汇。
 大多时候因为他的皇帝身份,柳八苟他们要么是被逼着习惯李轩所说的词汇,比如把手铳叫成火枪,要么是干脆无视李轩所说的词汇。
 不过现在,他身边的这个侍卫可是不好无视,因为他要去把这个什么意大利炮拉过来,可是啥是意大利炮?
 好在李轩也没有为难他,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后,李轩当即道:“就是作坊里打造的火炮,之前不是说已经试造好了一门吗,把它带过来,嗯,要快!”
 听到李轩这么说,那侍卫才是反应过来,工部的作坊里正在打造大火铳,哦,不对,是火炮他也是知道的。
 并且还跟着李轩去看过好多次呢,虽然现在他还搞不懂为什么陛下会把大火铳叫成火炮后,今天又换成了意大利炮。
 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了自己这一次回去黄竹山的具体任务。
 他当即道:“臣会以最快的速度把这火炮,哦,意大利炮带过来的!”
 听到手下的这侍卫也随着自己叫起了意大利炮,李轩也是懒得解释了,随意挥了挥手让他去办事,回头他则是继续观察着河对岸的明军。
 河对面的明军明显是没有在今天傍晚冒险渡江的打算了,因为那些明军已经是开始修筑营地了。
 不过想想也是,如今河对岸根本就没有几艘可供渡江的小船,而索道也已经被斩断,他们靠着这几艘小船,一次顶多送几十人过来,这来回一次怕是要小半个小时呢。
 如果他们要这么冒险渡江,基本就是给大唐新军送肉吃,而且是送过来多少就会吃掉多少。
 他们要想渡江,就得制作大量的木筏或者竹筏什么的,最少也需要做到一次性送五百人甚至上千人过江,要不然的话他们冒险渡江只能是送死。
 看到明军开始修筑营地了,李轩也是没有兴趣继续在山头上亲自观察了,反正在山头上随时都有己方的人观察对面明军的动向,稍有异动就能够报告到自己这里来,他没有必要亲自盯着。
 下了山头后,回到中军营帐后,李轩又把曾子文他们几个高级将领召集起来,说一说今天这一次伏击的得失。
 这种战后讨论已经差不多形成了大唐新军的习惯!
 这种战后讨论会议,简单说就是总结优点和缺点,以后优点继续发扬,,缺点就是尽力避免。
 这样大唐新军才能够在缺乏大量专业将领的情况下逐步走向正规。
 理论不够,那就靠经验来弥补,打仗打多了,大唐新军所能收获的东西绝对不会比一群职业将领所带来的各种经验少。
 一番找茬大会之后,李轩又是详细问了白云奇后勤相关情况。
 这一次他们出战澜江渡口,可是准备和明军长期对峙的,这一千多号人吃的用的可不是个小数目,而周边也没有什么大村庄之类的可以让他们就食于敌,只能是从溪口村那边征集了粮食或者是干脆派出收粮队到其他地方收集两地,然后运送过来。
 而这一路上的路程不算短,尤其是从溪口村过来此地,辎重运输部队可能会被龙华镇、正泰县城内的明军袭扰。
 因此这后勤任务可谓是非常繁重的!
 而主力部队这边作战任务也重,不太可能抽调太多主力去护送粮食,只能是象征性的派上几十个人,而护送粮食的主力还得辎重营自身。
 “陛下放心,算算时间,第二批粮食应该已经过了龙华镇那边的危险区域,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下午就能够抵达了!”白云奇道:“我辎重营的战力虽然不如第一步兵营,不过大部分也都是好手,不少人以前在明军的时候也是战兵,护送粮食还是不成问题的!”
 李轩点头道:“后勤一事的重要性,朕不说想必你也知道,多余的话朕就不说了,只要后勤供应不断,这功劳就少不了你们辎重营的,但是如果出了问题,到时候军法无情!”
 虽然白云奇是自己的舅舅,真要出了什么意外,李轩也不可能自断臂膀把白云奇踢下去,但是今天的可是正式会议,该有的态度还是要表现出来的,要不然的话其他人就会有意见了。
 后勤事重要,李轩知道,白云奇自己也是知道的,这扩张之后的辎重营已经成为了规模最大的营级单位,不仅仅有三百多人,而且还有众多的牲口以及车辆。
 而这一次大军出征,大唐新军还从溪口村临时征召了民夫三百余人,用以运输物资所用。
 这主要是为了把辎重营的士兵腾出来执行护送任务,毕竟辎重营里的人虽然是被当成辅助人员来使用的,但是就和白云奇说的那样,辎重营里的人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战斗人员,如今要维持这么一条距离遥远而且危险的补给线,这些辎重营的士兵们的主要任务也不是运输物资,而是护送物资。
 辎重营自身的士兵加上临时征召的民夫,维护大唐新军补给线的人员就是达到了六百多人。
 而且今天又俘虏了将近一百人的明军士兵,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明军士兵也会被编入辎重营,这样的话,辎重营就能够扩张为四个队了,战斗人员的数量已经是和步兵营相当。
 然而即便是有着这么多人护送补给,但是第二天李轩却是依旧接到了坏消息。
 当天下午,李轩正看着对面的明军正在伐木造木筏的时候,有侦骑来报,说早上第三步兵营派出去,到附近地区‘收粮’的步兵队遭到了明军袭击,而且敌人的规模达到了一百多人。
 一听到这个消息,李轩的第一反应就是,靠,对面的明军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