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重的喘息声。
 早上大约八点多,用过早饭,已经完成了所有准备的大唐新军终于是开始动了,集中起来的五门五百斤火炮最先开火,然后是被推上了距离城墙仅有百米的多门一百五十斤营炮也是抬高了仰角,开始对城头上的明军喷射散弹。
 火炮之后,则是大批的火枪兵,他们并没有直接冲上去,而是在城外对城头开枪。
 巨大的实心弹,散弹的弹片,铅弹把城头上打的几乎支离破碎,碎石纷飞,惨叫声不断。
 当枪炮开火的时候,众多没有拿着武器,也没有穿着盔甲,浑身上下只抗了一包砂石的士兵们也是快速朝着护城河跑了过去。
 数百名士兵一起行动,足以短时间内把黎平府城下那条只有几米宽的护城河填出一段通道出来。
 城头上的明军显然也是想要反击的,但是明军的弓箭手刚站上城头反击,就会第一时间内被城外的火枪兵用子弹打成马蜂窝。
 只能是躲在城垛之后,采用抛射的方式进行反击,但是这样不瞄准的抛射,最后弓箭会落到那里去可就是未知数了。
 在付出了少量伤亡之后,大唐新军终于是把护城河给填出了一个可供大军进出的通道来。
 此时,攻城的主力,重甲刀盾兵的士兵们也是穿着沉重的盔甲,拿着盾牌和长刀冲了上去。
 和他们一起发起冲锋的还有轻甲刀盾兵,这些轻甲刀盾兵们还多人一起扛着长梯。
 当刀盾兵们出动的时候,也就代表着战斗已经是进入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通过长梯爬上城墙,和就明军进行肉搏!
 一旦明军无法守住,从而导致城头,哪怕只是一小段数十米的城头失守,那么后续就会涌上来更多的大唐新军士兵,到那个时候,黎平府也就可以宣告失守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修)
 隆隆的炮声不断的在黎平府城上空回荡着,清脆而密集的枪声让整个黎平府府城都能够听到。
 如此密集的枪炮声已经是让城内的明军守军乃至普通民众们感到了伪唐贼军和寻常反贼的不一样。
 这些伪唐贼军的作战方式,和明军以往所遇到的任何敌人都不一样。
 那些伪唐贼军所装备火器密度要远远超过寻常反贼,乃至明军自身都是远远不如。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伪唐贼军的火器威力庞大无比,远远不是明军自身的那些只在数十米内才能发挥些许作用的火铳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装备了大量火器的伪唐贼军,其作战方式和以往的冷兵器部队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就导致了不管是之前苏家康的部队还是宋志文的部队,又或者是现在黎平府这边的明军,面对伪唐贼军的密集火器射击时,都是显得有些不习惯,乃至不知该如何应对。
 大量新式武器的装备,导致战术的变更,而战术的变更,也就代表着战争模式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所带来的优势也是庞大的。
 郝柏年看着登城部队已经顺利在枪炮的支援下登上了城头,后续的火枪兵也是陆续通过长梯爬上城头,增援刀盾兵。
 而城头上的明军虽然在几个将领的带领下想要把已经登上城头的伪唐贼军赶下去,但是要想做到是谈何容易。
 此时爬上城头的伪唐贼军虽然不多,可是一个个却都是身披重甲的刀盾兵,有些身体强壮的士兵甚至是身披双甲,不仅仅是棉铁甲,而且还会在外头披上一层锁子甲、鳞甲等铁甲。
 数十名有重甲保护的刀盾兵们登上了城头后,面对城头上的普通明军乃至青壮,基本上就是如入无人之境,那些明军根本是难以抵抗,更别说是反抗把他们赶下城墙了。
 “看来我们的重步兵还是有必要保留啊!”在城外看着城头上爆发战斗的郝柏年,看到这一幕后却是如此道:“至少在攻坚战中,重步兵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旁白的李春景也是如此道:“郝大哥说的对,现在军中不少人都说火枪和长矛足以横扫天下,但是今天这种攻城战中,长矛手无法参战,单靠没有盔甲防护的火枪手去城头作战的话,恐怕伤亡会非常大,而且作战的效果也不会太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里,尤其是经过了第二次澜江战役、第三次澜江战役后,因为火枪兵表现出色,以至于军方里的很多人都认为,单单靠火枪兵就已经击败明军了,而其他兵种都应该取消,以腾出更多的军费来扩充火枪兵。
 哪怕是方东全、黄学仁这些土匪头子出身的将领,也是极力支持火枪兵的扩充,认为目前主力部队里,火枪兵和长矛手的比例不应该是一比一,应该是二比一乃至三比一才是最适合的。
 作为和火枪兵配合作战的长矛手都有人想着要削减了,至于刀盾兵、弓箭手这些兵种就更有人想要大力削减了。
 而大唐新军也的确是这么做的,除去第四步兵团这个拥有两个守备营的步兵团有些特殊,拥有大量刀盾兵部队外,其他现有的四个步兵团里都是没有太多刀盾兵的部队了。
 以第一步兵团为例子,团部辖有三个步兵营、一个营炮队、一个骑兵队、一个拥有三门五百斤火炮,依旧嫡属于炮兵营但是加强给第一步兵团的炮兵队,一个同样嫡属于辎重团,但是加强给第一步兵团的辎重营。
 也就是说,第一步兵团并没有直属的刀盾兵、弓箭手等。
 只在三个步兵营里各自拥有一个队的冷兵器部队。
 比如第一步兵营里,辖有两个火枪队、两个长矛队,而第五队因为火枪缺乏,不得不装备了刀盾和弓箭。
 也就是说,如今各个步兵营里,只有一个队的刀盾兵、弓箭手混成部队,各自有半队的刀盾兵和弓箭手。
 这么干原本只是火枪不够的无奈之举,但是今天看来,这些刀盾兵却是发挥出来了应该有的价值。
 大规模野战当中,这些刀盾兵兴许已经是用处不大了,但是在登城作战这种需要近身缠斗的作战里,刀盾兵,尤其是重甲刀盾兵的作用依旧不可代替。
 倒是弓箭手的作用是变的越来越尴尬,首先是大唐新军难以自身短时间里培养出来大量合格的弓箭手,大唐新军里的弓箭手,几乎绝大部分都是明军俘虏出身。
 而且弓箭手在战场上的作用也不是不可代替的,他们虽然依旧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火枪手却是已经可以取代他们的战术地位。
 再加上火枪手容易训练,兵员素质要求更低,所以如今大唐新军里是没有人提大力发展弓箭手,而是倾向于用火枪兵取代弓箭手。
 当然了,限于火枪的产量严重不足,现有的弓箭手还是需要继续承担一定的作战任务的。
 郝柏年和李春景他们在城外讨论着刀盾兵和弓箭手的问题,显然是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在城头上了,因为这个时候瞎子都能够看的出来,这黎平府已经是被攻破了。
 大唐新军的士兵们占据的城头从开始的数十米再到数百米,最后当大唐新军的士兵突进到城门楼的时候,就是打开了城门,紧接着大批在城门的大唐新军快速通过城门进城。
 数千人的大军涌入城内,城内除非是突然出现一支上万人的明军来,要不然的话,这黎平府是肯定能够拿的下来了。
 而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和郝柏年他们判断的一样,仅仅是一个时辰之后,入城的部队就已经报告,已经是肃清城内敌军有组织的抵抗。
 郝柏年听罢后,转头对李春景道:“李兄,我们进城吧!”
 李春景面带微笑道:“好!”
 两人说罢后相互对视一眼,不由得露出哈哈一笑。
 然后带着后续部队以及卫队等进城,当郝柏年、李春景在一群军官和卫兵的拥护下踏上地面上还有血迹残留的黎平府城的主街道后,骑在马上的郝柏年笑容更盛了。
 今天这一番破城之功,足以让他持续保持在大唐新军内的威望和资历,成为没有争议的第一将领。
 未来等陛下颁发真正的将官军衔时,自己是必要第一个成为将官!
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
 这一战,情况的发展比他们预料的还要更乐观一些,不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就顺利拿下黎平府城,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一战的伤亡极其有限,原本伤亡最惨重的攀登城墙阶段,因为有着火炮以及火枪的支援,重甲刀盾兵的伤亡是很少的,唯一比较多伤亡的就是在城头上的近身作战了。
 哪怕前期登上城头的士兵都是身披重甲的刀盾兵,但是依旧不可避免会出现伤亡。
 但是这个数字依旧是有限的。
 至于入城后的肃清作战,同样会出现零星的伤亡,不过整体而言数字也不大。
 以至于等郝柏年他们进城后,听到了初步统计出来的伤亡数字后,都是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此战,大唐新军战死者不足二十人,伤者不过五十人。
 这个数字对于一支人数达到四千多人的部队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他们打的还是一场攻坚作战。
 至于城内明军的伤亡,那的可就大了,根据大唐新军这边不完全的统计,至少歼灭了超过三百人的明军,其中明军大部分的死伤都是发生在城头上,被刀盾兵们所击杀。
 很多参战的重甲刀盾兵一场战斗打下来,几乎浑身都是敌人的血迹,很多人都是斩杀了两个人以上的敌军,一些勇猛无比的更是能够杀伤十多名敌军。
 剩下的明军不是脱下了军服逃到了城内民宅,就是当场投降成为了俘虏。
 此战,光光是俘虏就是抓了五百多人。
 郝柏年和李春景入城后,发现这城内的明廷官员们和兴泉府那边的官员们一样,都喜欢自杀。
 知府、同知等高级官员很多都是在破城的那一刻就通过各种方式自杀身亡,没有自杀的也是化妆易服逃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而投降的官员只有一些低品级的小杂鱼。
 这让郝柏年他们是相当的失望,他们原本以为拿下黎平府后,能够抓住一个大官呢,但是没有想到得到的只是他们的尸体。
 靠,这些明王朝的官员怎么一个个都是死脑袋啊,宁愿自杀也不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