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让更多的敌人主动投降而不是顽抗,仅仅是从这一点来说,钟广俊就值得李轩去拉拢。
 当然了,第七守备旅还没有编成,第十四守备团里的士兵们也都还在战俘营里,后续还得经过兵部募兵司的挑选,然后经过训练司的简单训练后,才会补充进入第七守备旅。
 因为自己的部队还只是空架子,所以这段时间里,钟广俊干的工作是另外一项,那就是劝说其他人也是反正,并加入大唐王朝,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明王朝高级文武官员。
 而沈希仪,这个广东副总兵,就是他劝说的重要目标!
 不过他刚进门来呢,就听沈希仪冷哼一声道:“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听到这话,钟广俊脸色就是有些不自然了,饶是他已经是写了广布天下的书信,天下人都知道他已经背叛了明朝,然后投身贼军了,但是被人当面这么说出来还是脸上有些挂不住。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是没有做出了是动怒的反应,他今天来是劝说沈希仪也投诚大唐王师的,只要能够成功,自己这功劳可就大了。
 因为沈希仪可是广东副总兵,这级别可比他钟广俊高!
 如果说钟广俊的投诚顶多就是在两广地区造成震动的话,那么沈希仪一旦投诚了,那么绝对会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甚至足以把京师里的大人们的下巴都给惊掉!
 堂堂一个大明副总兵,竟然投贼了?这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会相信!
 但是今天钟广俊来劝说沈希仪的时候,效果却是不太好,哪怕是旁边有个来充当白脸的人说,大唐王朝已经是攻克了贵县,沈家一家老小尽数被软禁的时候,沈希仪依旧不为所动。
 所以钟广俊他们是做了个无用之功,等李轩得知此事后,也是感到有些失望。
 如果沈希仪也投诚的话,那么政治影响力就大的多了,但是他不愿意,他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李轩要都不仅仅是俘虏,要的是他自愿加入,并为大唐王朝呐喊,他要是不愿意这么干的话,自己顶多就是和以往一样,伪造他的文书进行宣传了。
 但是这年头的人也不傻,前头李轩干过这么几次后,后来外头就没什么人信了,当事人不公开露面并宣扬大唐王朝有多么好,伪明多么坏,是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已经真心投诚伪唐了。
 所以李轩干脆也就不搭理了,反正不肯投诚大唐王朝的降官多了去,也不多他这么一个。
 所以李轩亲自下旨,把这个沈希仪和其他死活不肯投诚的中高级降官们关押在一起,这些人杀了话,传出去以后也就没多少人会率军投降了,毕竟不是每一个投降的人都是奔着反正,然后为大唐效力而来的,他们很有可能是为了保住部下的性命,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但是也只限于此了,让他们直接为大唐效力是不太可能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抓获的中高级官员这么多,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主动反正的缘故,同样也是钟广俊能够受到优待的缘故。
 这些降官们不能杀也不能用,所以都是先看押起来,继续以战俘的身份待在战俘营里,至于以后怎么处理以后再说。
  当然了,他们也有可能等到朝廷反攻回梧州的那一天,只是到时候看到这些降官们,明王朝会不会第一时间杀了这些降贼的官员。
 降贼虽然比投贼的罪名轻了那么一点,但是也绝对好不到那里去,对于大明王朝来说,都是属于要严肃处理的,要不然的话,以后岂不是人人都有样学样,战事不利立马就投降了?
 放下沈希仪,李轩又是看起了兵部送上来的梧州俘虏的处理报告,看过报告后他终于是面带微笑,相对比死硬无比的降官,尤其是中高级降官,他还是喜欢那些普通士兵战俘,这不,按照兵部那边的说法,初步结果来看,这一批两万多的战俘的处理工作还是非常顺利的,愿意反正为大唐效力的降兵有可能超过预期!
第五百二十九章 从不退缩的税务稽查队
 对于明王朝里的官员来说,他们对于投诚大唐王朝有着诸多的顾忌,这不仅仅是传统的忠君思想在道德层面束缚着他们,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投贼了,他们的家族乃是师友们都是会受到牵连的。
 这种情况在文官之中尤为明显,所以到目前为止,尽管也有很多明军高级官员,甚至都有着钟广俊这样的都指挥佥事投诚大唐王朝了,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大多是武将。
 而文官,尤其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文官只是极少数那么几个,而且也只局限在中低级官员上。
 俘虏的倒是有一些,但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又臭又硬的老顽固,虽然怕死不敢自杀,但是依旧没胆子投贼。
 如果说李轩拿着刀枪逼着他们反正的话,倒是可以,但是这也没什么必要,李轩既然都不太重视他们当官的才能,同时他们的官位低,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强迫他们投诚也是意义不大。
 但是如果是一省布政使乃至巡抚这样的高级文官的话,恐怕李轩会想尽办法让他们投诚了,威迫利诱等手段都会用上的。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大唐王朝依旧没能俘虏这种高级官员,尸体倒是收获了好几具,不过尸体又没什么鸟用,这宣传出去反而成就了这些自杀高官的忠义清名。
 降官们不好搞,不过普通士兵就好搞多了,反正对于这些普通士兵而言,都是当兵吃粮,给朱家王朝卖命是卖命,给李家王朝卖命同样是卖命啊!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是卫所兵,而卫所兵基本都是屯田兵,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人都在贵州或者是两广地区,投贼的话不用担心家人被明王朝迫害。
 即便是这些士兵的家人还在明王朝控制区内,他们的家人安全也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明王朝就算在发疯,也不可能说屠尽这些投贼士兵的家人啊,那可不是几千几万人,而是超过十万甚至更多人呢。
 再说了,明王朝也是没办法判断出来谁是战死了,谁是投贼了啊!
 出了上面这两个条件外,还有伪唐贼军给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承诺只要反正加入守备军为大唐效力,那么保证一天三顿,至少保证两顿是干饭,虽然说还是粗粮,但是绝对能够填饱肚子。
 同时还有饷银可以拿,虽然饷银不多,但是多少也能够给家里补贴一些!
 此外更是说,如果有一技之长,如骑兵、炮手、弓箭手、刀盾手等,并且经过了选拨后还能加入大唐王师的正规军,而大唐王朝正规军的待遇那可是没的说。
 伙食就两个字:管饱!只要你吃得下随便吃,而且都还是上等的白米饭,隔个三五天还能吃顿肉打打牙祭。
 光光是这个伙食,就已经足以引得无数明军降兵流口水了,这个伙食标准不客气的说,已经是超越了当代小地主的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即便是那些乡下的小地主们,吃的还不如大唐王师的正规军士兵呢。
 对于这些的伙食标准,这些明军降兵们表示只有一个字:服!
 即便是明王朝那边的官员们听说了伪唐贼军的伙食标准,大多也是认为伪唐贼军吹牛,少数几个知道这是真的,但是也纳闷,这伪唐贼军的脑子都秀逗了,干嘛要给那些士卒们吃这么好啊,随便给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了吧,这些多粮食如果卖掉,大家伙分银子多好啊!
 倒是没人纳闷大唐王朝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粮食的,这还不简单,都是从明军手里抢的呗!
 梧州一战,缴获的粮食堆满了好几个大型仓库呢,足以让现有规模的大唐王师敞开了肚皮吃,至于说吃完了怎么办,继续抢啊,反正是别指望大唐王朝自家的地盘能够产出这么多粮食。
 抢不到咋办!饿肚子呗,还能咋办,难不成你还想天上掉下粮食来啊!
 总之有粮食就吃,没粮食就抢,抢不到就忍着!
 除了伙食外,加入正规军还能分田,什么都不用干,只要你能够加入正规军,立马就能够分得一份田地,嗯,只要大唐王朝不倒,这土地永远都是你的,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绝对不会收回来。
 李轩说话算数,说给你分田就给你分!
 李轩是什么人啊,他可是千古圣君,君无戏言,说分田就分田,绝对不干前头分田后脚就收归国有的事,这点脸他还是要的。
 但是如果明王朝打了过来,这田被明王朝抢了回去,这可就没办法了!
 高标准的伙食以及分田这两条政策结合到一起,在这年头的杀伤力是极大的!
 别说对明军降兵们的吸引力极大了,那些贫寒之家的子弟同样是奔着这两条踊跃报名参军。
 要不然的话,大唐王朝历尽数次大战,死伤也不算小了,但是为什么能够保持现有部队的补充还能源源不断的扩充新部队啊,就是因为来当兵的人多啊!
 也就是正规军对兵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如果把要求放低一些的话,大唐王朝里的新兵来源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涨好几倍呢。
 因此梧州的这两万降兵的招降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不敢说全部,但是也有半数以上的降兵表示愿意主动加入大唐王师,为千古圣君,伟大光荣的皇帝陛下李轩效忠,从这些人将会挑选部分精锐加入正规军。
 剩下的部分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是听闻不加入大唐王师就得去挖矿修城干苦力后,也是有部分人愿意表示自己先前的决定是错的,已经痛改前非愿意加入大唐王师了。
 还剩下若干人是宁愿干苦力也不愿意再上战场的,对这些人,也不能过于强迫,直接安排他们去挖矿做苦力就是了,反正大唐王朝的工部对免费劳动力的需求量极大。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补充到现有几个守备旅的兵力有了,新建第六守备旅、第七守备旅的兵力也是有了,甚至都还多出来了差不多两千人。
 最后是先临时遍了一个守备团。
 而当李轩在后方折腾着梧州城,折腾着降官、降兵们这些破事的时候,桂林府那边也是掀开了新一轮的战事。
 虽然第四军还没能抵达桂林府,不过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