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科桥率领第五步兵团以及暂编第一团北上了,李春景的第三军也是抽调部队朝着柳州集中,同时还把驻防在柳州的一个守备团派往黎平府。
 而在黎平府的第二军第三步兵团等部队也是抓紧时间进行休整补充,补充新兵,补充弹药以求恢复战斗力。
 这些,都是为了解救被围困在兴泉府城里的第四步兵团等部队。
 就在外围的众多部队为解救第四步兵团而努力的时候,兴泉府城内,王单旭带着一脸的疲惫之色站在城头上观察着城外的明军。
 他这一脸疲惫,自然不是因为和明军作战所至,王单旭乃是团长,上校军衔,早就已经是脱离了亲自上阵和敌军士兵作战的层次,更加不是因为明军围困而心力交瘁。
 这都被围困两个月了,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在这种长期围困下,很多事都已经习惯了。
 他之所以带着满脸的疲惫之色,那是因为昨天商讨军务的时候,时间拖的太晚,今天又是一大早就起来巡视城内各部队。
 巡视城头各处的时候,自然也是忘不了观察城外的明军。
 从他的视线看去,城外的明军彷佛是要在兴泉府城安家一样,修筑了庞大而牢固的营地,而且是一层又一层的。
 “这些贼军的营地是越来越坚固了啊,怕是没有办法和刚开始那样出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了!”看到这一幕,王单旭面露可惜之色。
 “这些贼军和我们交手多次,现在也是学聪明了!”此时,旁边的下属军官们也是附和着他的话。
 “就是,他们刚到城外的时候,被我们打了一场,死伤不下数百,如果这都还不知道加固营地的话,这些贼军早就被我们打掉了!”
 城外的湖广明军第一次抵达兴泉府城外的时候,因为对大唐王师的作战模式不够熟悉,防备也是不够严密,结果被王单旭指挥部队主动出城打了一个小反击,杀伤了明军至少五百人以上。
 但是后来明军就学聪明了,防备严密的很。
 “也不知道援兵什么时候能到,如今我们虽然还能守住城墙不失,但是也坚持不了多久啊,如今城内的粮食已经不足五天食用了,哪怕是再节省,顶多也就是支撑十天,十天后,恐怕就要断粮了!”
 “只够十天了吗?我们不是把城内的粮食统一征用了吗,怎么还不够?”王单旭如此道。
 旁人当即答道:“我们虽然征用了城内各家粮商的粮食,不过围城多日,之前我们又是严令不允许粮商囤积惜售,这粮商里的存粮也是不多了!”
 王单旭道:“城内肯定是有粮食的,尤其是那些大户家里,派部队走一趟,把百姓手里多余的粮食都收购起来,嗯,给钱,不要打条‘子!”
 被围城两月,兴泉府城城内的粮食早已经是不够用了,虽然说之前第二军方面在兴泉府城囤积了不少的粮食,但是城内不仅仅有军队啊,还有两万多百姓呢,这些百姓们可没有这么多存粮。
 当百姓的粮食吃光了后,为了避免饿死人,王单旭以及兴泉府知府官方是商量了一番,决定拿出一部分军粮救济民众。
 当然了,大唐王朝从来不做归本买卖,这救济粮可不是免费送,而是以工代赈!
 要守城肯定是需要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的,比如说城墙加高加厚,在城头修筑可以躲避明军碗口炮的防炮工事。
 传统守城作战里,历来都是不会缺少青壮劳动力的帮忙的。
 这以工代赈施行后,军粮的消耗是迅速加大,哪怕是后续军方采用了果断措施,直接给钱并强行征用来城内所有粮商的粮食后,依旧是无法阻止军粮的储备迅速减少。
 到了现在,已经是没有了办法的王单旭已经是打算对城内有余粮的人家进行强行征粮了。
 但是王单旭却是很明白,即便是这样他也无法维持多久,因为城内的粮食储备总归是有限的,不管是军方的存粮还是民间的存粮,还是说官府的存粮,总归是有限的。
 而这个上限,顶多不会超过三个月!
 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之后,恐怕全城都会彻底缺粮了。
 一想到这种恐怖的场景,他就是有些头皮发麻!
 如果有足够的粮食,他都还有信心继续守下去,因为守城两月,明军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攻打兴泉府城,但是在自己的抵抗之下,再越来越坚固的城防体系,每一次都是只能扔下一大片的尸体狼狈而逃。
 因此从单村的军事角度而言,如果明军不付出至少上万人甚至更多的伤亡,是不可能把兴泉府城给拿下来的。
 而至少上万人甚至更多的伤亡,即便是四省督师张岳也得仔细考虑啊,这倒不是说不舍的付出上万人的伤亡,相反,如果可能的话,张岳宁愿牺牲一万多人甚至更多,因为这些士兵在张岳看来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如今他在湖广偌大的地区正在招募众多的士兵,抽调更多的卫所兵,同时还上折子,请求朝廷调南直隶、云南、四川等省份的兵力增援。
 这士兵,他手里有的是,给他一个月功夫,他就能够再凑出两三万人来。
 但是这些士兵在张岳看来是可以牺牲的炮灰,但是对于前线的明军将领以及炮灰士兵本身来说却不是这样啊。
 对于士兵而言,自然是自己的小命最重要,让我们去送死,想得美。
 对于将领们而言,这些士兵,尤其是他们的嫡系亲兵、募兵,那可都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基石,可以打败仗,但是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士兵都死光了。
 如果为了打下兴泉府就把自己手头下的士兵都死光了,张岳他自然是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但是他们自个可就成为光杆司令了,并且用屁股想都知道张岳是绝对不可能再给他们新兵让他们带兵的。
 兵为将有,现在张岳招募的士兵可都是张岳的张家军,可和兴泉府城下的一票卫所军将领们没啥关系。
 所以即便是张岳想要干脆一点付出上万人的代价进行强攻,但是也是得不到前线将领们的支持,要不然的话,明军早就发起总攻了,也不用玩围城。
 围城多好啊,自己不用死人直接就把伪唐贼军饿死了,然后白得一个收复兴泉府城的功劳,他们这么想也的确没错,现在城内的王单旭的确是被围城围的很狼狈。
 兴泉府城这边是老样子,王单旭他们无法突围,明军也是不强攻,而后续的变数,只能是看第二军之方希同亲自率领的四千多部队以及从桂林北上,由陈科桥率领部队的表现了。
 贵州那边的战事也是深深的刺激了李轩,看着地图上陷入围困的兴泉府,李轩就是觉得,这造反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也是越来越难了。
 早在黄竹山时代,甚至是占领了正泰县的时代,他都是没有觉得比现在更难,相反还要更容易一些。
 在占领了三省地盘,拥兵十万后,李轩发现自己的实力壮大了,但是这地盘多了,兵力多了,打起仗来反而是更加艰难了。
 最后他想来想去,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自己不够牛逼,也不是明军很牛逼,而是因为自己的军队还不够多。
 湖广明军那边一过来就是六七万人,而贵州方向的第二军正规军不过五六千,守备军万人,这打起来兵力处于极大的劣势,这不吃亏此时怪事啊!
 军队不够多就继续扩军,但是扩军也是困难重重啊!
 不提其他的扩军计划,仅仅是一个第五步兵旅就是让他操碎了心。
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备旅大变样
 第五步兵旅,是大唐王朝迁都肇庆后才正是开始筹建的一个新主力旅部队,该旅的兵源预计以广东地区就地招募的新兵为主,但是该旅暂时只存在于纸面上。
 大唐王朝的扩军行动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而大唐王朝正规军的扩军,其限制并不是兵源,而是武器,尤其是枪炮的产量,很多时候都是部队的人员满了,但是武器还不够,出现人等装备的情况。
 第六步兵团、第四步兵旅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第六步兵团都人员满编多久了,但是一直都没能等到该有的枪炮,只能是装备冷兵器。
 但是以火器部队进行训练的第六步兵团,说实话使用纯冷兵器的时候,战斗力都还不如第三守备旅下属的任意守备团呢,更加别说和柳州独立团这个重甲步兵团相提并论了。
 但是虽然这些部队都还没有枪炮等装备,战斗力极大的缩水,但是大唐王朝的新兵招募却是不会停下来的,招募来的新兵除了补充现有部队外,多出来的部分自然是用来组建新部队了。
 除了扩军的迫切需求,第五步兵旅的建立也和兵员本身有关。
 因为兵部招募的新兵是不能乱补充的,因为这会出现语言不通,甚至是生活习性都不相同的问题。
 这种不同给大唐王师的陆军部队进行兵员补充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搞的很多部队的新兵补充只能在固定区域里招募。
 目前说在贵州招募的士兵,基本上只补充给第二军下属的部队,尤其是第二步兵旅,清一色的贵州兵,而广西兵去这支部队服役的话,基本上就是水土不服,语言不同的情况。
 在广西招募的士兵则是分两类,一部分是俍人新兵,这些新兵补充给第四步兵旅,而普通的汉人新兵,则是补充给第三步兵旅以及第一步兵旅。
 其中第一军的新兵来源就比较复杂了,一开始都是贵州兵,后来随着战事的进行,出现大量伤员后,则是补充了一大批的广西汉兵,由此造成了第一军里基本上有半数是贵州兵,半数是广西兵的情况。
 即便是这样,实际上很多部队里的士兵依旧语言不同,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兵部招募新兵,训练司训练新兵,作战司补充新兵的时候,往往是会把新兵们按照同一个县、同一个府进行编组。
 因此很多部队里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队里的士兵往往都是同县,一个营的部队往往都是同府,很少说出现一个队里同时出现不同县的士兵。
 虽然这样会不可避免出现山头主义现象,但是李轩又不是傻的,自然是一开始就防着这种情况发生,而这个防备就是部队里的扫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