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缴了。
 所以,对于扬州的士绅,尤其是盐商们,大唐王朝的官员们一开始还是比较缓和的,既然人家交了钱,虽然说眼红人家盐商们的巨额财富,但是既然都交税了,那么也就算了。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一个月,当地的官员们就是感觉到了不妙!
 为何?
 因为表面上当地的盐商们俯首称臣了,主动捐献,上缴税赋,并且也是没有公开反抗大唐王朝的盐业政策。
 但是他们却是发现,大唐盐业公司在当地开展盐业国营的时候相当的不顺利,营业数额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利润低,也是导致了盐税远远打不到预期!
 倒是没有人这么大胆子给他们制造表面的障碍,而是盐场里的盐很少,并且运输到某地后,官盐竟然还卖不出去。
 而他们也是很快就是发现了这背后的原因,那就是私盐泛滥!
 甚至谁在贩卖私盐都是能够猜的出来的,那就是那些大盐商们,而有能力组织这么大规模私盐贩卖的也只能是那些大盐商了
 当地官员以及巡警等多个部门虽然试图杜绝盐业走私,设立众多的关卡查抄,甚至是明目张胆的对扬州城内的主要盐商家族进行监控,试图搜集他们贩卖私盐的证据,但是抓到的走私盐的从业人员虽然不少,但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是无法联系到那些大盐商身上。
 所以也就形成了,当地的官员们明明知道那些大盐商贩卖私盐,但是却找不到关键的证据,当地的巡警衙门是无能为力,甚至几个月过去后,甚至很多人都是被收买了,扬州府巡警局成立后,已经是先后撤换了三名巡警局长,前面两任都是栽在贪污这一项上。
 后来,巡警部亲自派遣了一个巡查组来到扬州,但是几个月过去了,这个巡查组的十多名主要官员,一个莫名其妙的落水身亡,一个在街头被发狂的马匹撞死,还有五个被查出来突然获得巨额财产从而被逮捕直接斩首。
 甚至连行贿的人都是找不到,因为根据调查,根本就没有人向他们行贿,他们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发现这些巨额的大唐皇家银行的银票的,面额百两的银票,足足装了一个小箱子,里头只有一张小纸片,让他们来了扬州吃好喝好,然后带着钱滚蛋,要是敢做其他的,后果自负!
 于是乎他们就是天天吃喝玩乐,直到东窗事发!
 剩下的几个虽然没收钱,但是也是一事无成巡警官员从而被愤怒的巡警部高官贬到了大员府,这辈子,他们是别指望能够回到繁华中原了。
 巡警部派出的巡查组都是寸功未立,充分证明了当地的私盐活动有多么的猖獗!
 在这种大背‘景下,陈立夫来到了扬州!
 陈立夫的带来,却是没有引起盐商们的警觉,因为盐商们觉得自己老老实实的交税,名下的田产清一色缴纳足额农业税,商行之类的也是足额交税,自从大唐王师攻占扬州后,大名鼎鼎的税务稽查队一直都是和盐商们井水不犯河水,也没听说过那个盐商被税务稽查队抄家了。
 这一次青竹园杨家的几个核心族人聚集在一起,倒不是和陈立夫有关,而是和巡警部那边有关,自从第一次巡警部派出的巡查组几乎被一锅端了后,巡警部高层震怒。
 据传随驾北上的巡警部尚书大人,亲自发文训斥留守在金陵的巡警部其他高官,把两个侍郎以及几个司长大人们骂了个狗血领头,甚至负责此时的巡警部一个司长都是为此被贬到了湖南。
 而后巡警部大人们,从其他几个地方抽调干将,尤其是在贵州、两广抽调了多个巡警部的干将,再一次组建了盐业巡查组奔赴江北道。
 因为有了前一次的教训,所以这一次挑选的巡警部巡查组官员都是精挑细选的,都是巡警部资历深厚,在地方上拥有丰厚打击各类犯罪的经验,并且也是能够经受考虑的干将!
 第二次盐业巡查组的到来,这让扬州城里的众多盐商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纷纷开始做出相对应的措施,杨氏同样如此,不过该如何做出应对的措施,他们还需要好好的商讨,最简单,最安全的做法莫过于先暂停私盐生意,等风声过去了在搞。
 但是作为目前胆子最大,私盐生意做的最大的杨家,让他们把私盐生意停掉一天,损失的就是无数金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杨氏是不愿意这么做的。
 他们正在商讨给如何应对巡警部第二次的盐业巡查组时,城内的陈立夫也是看着厚厚的一大叠卷宗!
 之前陈立夫已经去过淮安府,并见过了当地的地方官员,然后以雷霆手段整顿了当地的税务系统,一群当地的税务官员被他挖出来,然后转送督察院进行司法审判,而税务稽查队里的众多青皮流氓们,也是被陈立夫狠狠的进行打击了一波。
 而整顿税务内部系统,也是陈立夫的老套路了,每一次开展当地税务工作之前,他都会先整顿当地的税务内部系统,以确保做起事来更加容易,当然了,这也是陈立夫的私心,他一直都是看不惯税务稽查队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
 初步整顿了江北道的税务系统后,他就是来到了扬州!
 来扬州的目的自然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当地的盐税收入远远低于税部预期,陈立夫来江北道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该收的盐税给收上来。
 什么是该收的盐税?
 因为盐场的产量和售价以及当地人口的数量都是固定的,所以能够收上来多少盐税是很好预估的,税部那边早就预估了一个大概数字,达不到这个数字,肯定就是有偷税漏税的行为发生!
 翻阅了卷宗后,陈立夫把视线放在了其中一份卷宗上!
 这些卷宗,都是税部内部对扬州城里的大商家们进行调查卷宗,而这些大商家,清一色的盐商!
 是的,来扬州之前,陈立夫就是准备拿下这些盐商了,这些盐商们贩卖私盐他管不着,但是贩卖四眼部交税,他就要管了!
 他之前也是借调了巡警部那边的卷宗,但是发现这些盐商们做的都非常隐秘,巡警们通过正常的手段,根本就无法获得关键的证据,从而把他们逮捕抄家!
 虽然说没有证据,按照以往大唐王朝司法人员的尿性,随便找个由头也可以直接抄家,但是如今的大唐王朝和以往不一样了。
 现在的大唐王朝已经是走向了正规化,很多事都不能和以往那样随性而行了,这抄家也得需要有理有据了,要不然的话影响不好。
 所以现在的大唐王朝的司法机构以及税务机构,讲究的是合法合理的抄家!
 然而盐商们在明显上都是遵法守纪的良民,半点都是查不出他们参与私盐的证据来,这让巡警那边是相当无奈。
 不过这些问题,在陈立夫看来却是不成问题!
 哼,虽然巡警部那边找不到这些盐商们参与走私贩盐的证据,没有办法对这些盐商们下手,但是不代表他们税务部门不行!
 他们税务部门想要找一个人的麻烦,还从来没有试过找不到的,无非就是想不想的问题而已!
 当地方官员、巡警部等其他部门拿这些盐商们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们税部也该站出来主持正义了!
第八百九十五章 贩私盐你也得交税!
 当即陈立夫是把其他盐商们的卷宗扔到一边,然后看起了杨氏的卷宗来,这家盐商在前明时期,并不算最顶尖的盐商,但是根据多方面的消息透露,杨家在大唐王师攻占扬州后,短短几个月里就是成为了扬州城乃至整个江北道最大的私盐贩子!
 不过还是那句话,陈立夫并不关心杨家是不是私盐贩子,他只关心这杨家偷税漏税了!
 甭管你杨家是不是做私盐生意,既然做生意就得交税,如果有必要,税部征粮司方面可以给你送一本如何为贩卖私盐而取得的收入进行报税的指引手册,正确引导私盐贩子纳税!
 换句话说,税部征粮司不管你干什么赚的钱,但是既然赚了钱就得交税!
 当初税部官员可是喊出了:‘就算你要造反,那也得先把税给交了’!
 而作为目前最大的私盐贩子,杨家通过贩卖私盐,所获丰厚,这偷税漏税自然也是最多的,陈立夫所看的卷宗里,税务的调查人员暂时还没有正确估算出来杨家到底偷税漏税了多少,但是估算应该不会少于十万两!
 身为一个传统的地主士绅出身的读书人,陈立夫虽然对普通的士绅地主阶层抱以极大的同情,但是这份同情并不包含盐商!
 这些盐商,在有浓厚官本位思想、传统儒家思维的陈立夫看来,都是该杀的,朝廷没钱了找他们拿也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他当即就是吩咐了下去,对这杨家要查,彻查,不仅仅是杨家,其他有名有号的盐商,一律进行严查!
 而当即,税务稽查队的成员们是四处活动,而他们的调查方式也是和传统的巡警不一样,他们关注的核心并不是各类走私活动本身,而是钱财方面!
 而调查的第一站,就是在皇家银行以及其他几家在扬州、淮安府有营业点的民营银行,直接调查上述盐商的账户和资金变动。
 而不得不说的是,皇家银行是个好东西,哪怕是不喜欢大唐王朝的盐商或者其他商人士绅们,都是喜欢皇家银行的。
 因为皇家银行的大量营业点以及雄厚的实力,使得了商人们在各种经营活动里更加方便,进行现金交易的银票,专门针对商人的支票,甚至是大额的银行本票,这些都是商人们所需要的。
 而当这些商人们把钱存进了皇家银行或者是其他按照新规定成立、改革的新民营银行时,实际上也就是等于把账本向税部征粮司公开了。
 哪怕是他们动用假账户,以各类做账手段来躲避追查,但是依旧是难以逃脱税部的调查,除非你直接动用大量的金银进行交易。
 而这一查,税务部门就是很快发现了问题!
 问题并不算大,严格来说比较小,他们发现杨家名下的一家酒楼的公司账户在过去数月里,有着频繁的大额资金流动。
 尽管这家酒楼已经是按照营业标准进行了缴纳税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