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7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陆军和海军还临时的组成了一个参谋组,共同协商登陆辽东一事!
 对于登陆辽东,海军方面其实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反正如今渤海乃至整个北方海域,都是处于大唐海军的掌控之下,想要登陆那里就登陆那里,所需要做的不外乎就是负责海上运输而已,这都不算个事。
 倒是陆军那边,想要发动一场渡海登陆,难度不小!
 不过陆军那边也没指望一下子就投入好几万的大军进行登陆,那样不现实,先不说能不能组织几万人进行登陆,光光是好几万的兵力陆军都抽调不出来。
 现在陆军的兵力虽然是一天比一天多,但是需要用到兵力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北方、西北、西南方向都是需要大量兵力的,而内地的守备任务也不轻,今天你要是敢把驻扎在某个省份正规军抽调一空,当地的野心家分分钟造反给你看!
 再说了,现在西南方向才是大唐王朝的战略重心地带,进攻湖北,夺取四川,完成基本上的统一,这才是目前大唐王朝最重要的任务,不可能说因为边镇上的些许威胁,就停下西南战略的。
 所以,如今大唐王朝的诸多战争资源,依旧是朝着西南方向集中,长江上,每天都有船只沿江而上,向安庆、九江、武昌送去大量的战略物资以及兵员。
 为了发动西南战役,陆军打算在这一区域集中至少十五万大军!
 主力乃是第一军和第二军,第一军主要是从湖南方向发动进攻,第二军则是从皖北方向发动进攻。
 云南的第四步兵师、贵州西部的第七混成团也会相继发动攻势。
 皖北、河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的若干个预备师也将会进行配合作战,主要是维持后勤补给线,参加一些次要战线上的辅助战斗。
 而战略预备队,则是新编成的第五军!
 第五军辖有第十一步兵师、第十二步兵师以及若干独立重炮团、突击营等辅助部队,这个第五军乃是全新的部队,刚刚成军不久,战斗力堪忧,所以只能是放在后方充当战略预备队。
 第五军调往西南前线后,江南地区的防务,则是会交给同样是新成立的第六军来负责,第六军同样是辖有两个新编成的步兵师,分别是第十三步兵师以及第十四步兵师,不过这两个步兵师只是新兵到位了,训练还不到位,只能是在后方一边继续训练,一边充当弹压地方的守备部队。
 而近卫军嘛,依旧是老样子,李轩不亲征,他们的主力就不会出动,大部分兵力是驻扎在金陵城以及周边地区。
 不过在扩军的浪潮里,近卫军也是趁机新扩充了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炮兵营。
 如此也是让让近卫军增加到了四个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四营制,一个拥有七十二门野战炮的近卫军炮兵团,一个大营编制,辖有二十四门重型短管榴弹炮的近卫军重型榴炮营,一个辖有足足六个骑兵队,每队一百五十骑的,总数将近一千骑的大编制骑兵团。
 总兵力达到两万三千人!
 在西南战役里,近卫军也会按照以往的惯例,派出一个暂编旅参战,辖有一个拥有三个千人规模的步兵营的步兵团、一个野战炮兵营、一个辎重营、两个骑兵队,总兵力约五千人,同样按照传统,由近卫军军令司副参谋长之一,近卫军少将田嵩慰担任暂编旅的旅长。
 上述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第五步兵师、第七混成团、近卫军暂编旅,加起来总兵力达到十二万!
 如果算上周边省份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预备师,那么为了发动西南战役,枢密院准备的总兵力绝对是超过十五万的!
 以前大唐兵力少,甭管大仗小仗,兵力上从来都没有占过优势,基本上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少打多。
 而这一次枢密院准备的兵力不敢说让大唐陆军占到兵力优势了,甚至连兵力持平都无法做到,但是至少不会少太多,而某些关键战线上,通过战略和战术上的配合,兴许还能占到一些兵力上的优势。
 即便是只能是某些战线上占据一定的兵力优势,然而这种事,对于大唐陆军而言,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呢!
 而和规模庞大,影响重大的的西南战役比起来,辽东和草原上的事只不过是小事而已!
 但即便是小时,陆军和海军也是不会放松啊,因为陛下说了,北方局势两手都要抓,大规模的战役一时半会的打不起来,因为现在的大唐陆军还忙着西南战役,但是小规模的战役却是可以打一打的。
 比如说先登陆辽东半岛看看情况,反正有大唐海军在,哪怕是登陆后局势不太妙,也能够直接上船走人。
 所以陆军和海军经过商议后,决定先抽调千把人去登陆看看情况,陆军那边从第八步兵师里抽调了一个步兵营,从第一混成团抽调了一个辎重队,炮兵的话,则是海军那边直接把舰炮搬上岸凑数,然后海军再出一个陆战队,东拼西凑了千人左右。
 于是乎,不用多久,一支规模不算大的登陆船队在海军战舰的掩护下就是从登州出发,然后朝着辽东半岛杀了过去!
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
 大唐湖北行省,武昌城。
 此地乃是第一军的指挥部所在地,但是此地的并不是这一次西南战役的核心指挥中枢,此战的核心指挥中枢,乃是九江!
 因为九江才是这一次枢密院新设立的西南战役司令部所在。
 因为西南战役规模庞大,参战的兵力达到了三个军以及其他若干部队,总兵力超过了十五万人,不能和以往一样单纯的依靠各军、各师自己的行动来完成战役了,而是需要一个更高一级别的司令部来负责指挥详细的战事。
 这种事,实际上在之前的北伐战役里也是如此,当时参加北伐的部队还没有这么多呢,但是李轩还是带了几乎大半个枢密院北上,统筹各部队作战。
 西南战役的规模还要更大一些,李轩本来是不想再一次亲征的,这跑来跑去也累,但是他实在是放心不下,而且规模如此大的战役,说实话目前大唐王朝里也是找不到一个适合的人选来充当西南战役总司令。
 郝柏年在能力和威望上倒是适合,但是出于平衡的考虑,在郝柏年在北伐期间立下了巨大功劳后,李轩是不可能再让他去担任西南战役总司令的。
 而第一军军长李春景的才华和能力也是极为突出了,但是此人的作战风格实在是过于激进,西南战役在大唐王朝的一系列战略构想里,非常重要,而且各方面都是占据了优势,枢密院就没打算过去冒险,而是准备稳扎稳打,如果让李春景来指挥,他极有可能获得超级大胜,但是也极有可能获得惨败!
 这是李轩所无法接受的!
 至于方希同,威望以及能力到底是差了一些,虽然忠心,但是忠心并不能完全代替他的能力。
 至于王朝宏和陈科桥两人,威望资历都是不太足,让他们两个人去指挥李春景作战,不现实,因为他们两人之前都曾经在李春景麾下打仗呢。
 雷万就更不用说了,坐镇枢密院还行,指挥十几万大军作战,很多人都不会心服口服的!
 曾子文,早已经是退出了一线,虽然是枢密院副使,但是基本已经不担任实际职务,而李轩也没有打算重新启用他,即便是启用了,这个人的能力也不足以指挥十几万,波及数省的战斗。
 最后没办法,李轩只能是再一次身穿戎装准备亲征了!
 找不到适合人选的情况下,他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十几万大军各自为战,最后导致出现阴沟里翻船的局面!
 不过这一次李轩倒是没打算亲临前线,这一次西南战役,和北伐战役里的安平战役不一样,是不太可能出现一次超大规模的决战定胜负的,极有可能是通过一连串的中、大规模战役来获得胜利。
 所以李轩的关注重点不仅仅是第一军那边,还有第二军、第五军乃至第四步兵师、第七混成团等部队,还有后勤事务也是需要看着。
 这一场战役里,李轩要做的就是充当一面旗帜,镇压住下面的骄兵悍将,让他们乖乖的服从枢密院作战部的命令去作战。
 是的,这一次西南战役的实际指挥者,不会是他李轩,也不是李春景等在外领军的大将,而将会是御书房值班大臣、枢密院作战部部长,陆军中将雷万!
 或者更准确的说,雷万也只是明面上的人,实际策动并指挥具体战役的,将会是作战部里的数十个作战参谋!
 就和以往的大唐王朝所经历的诸多大规模战役一样,枢密院作战部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战!
 早年的时候,李轩为了解决中高级将领年纪太轻,经验不足、能力有限的问题,建立了参谋制度,一开始的本意其实并没有说和后世那样建立完善的参谋制度,只是想要让中高级将领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战术建议而已。
 但是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唐王师的参谋制度日渐完善,尤其是枢密院作战部里的作战参谋们,可以说是承担了所有大唐王朝的大规模战役策划、战略性指挥!
 而这也是使得了作战部里的作战参谋们的含金量也是越来越高,这些作战参谋,那都是从全军挑选出来最优秀的军官,清一色的御学堂出身。
 作战部下面,设有各司,其中最为关键的部门就是参谋司了,参谋司通常由作战部副部长兼任,也就是作战副部长,和常务副部长是两个概念。
 作战副部长,军衔为陆军少将,通常由先后担任过军参谋长、步兵师师长的人担任,而参谋司里的参谋们,有高级作战参谋,通常是校官,大多有过野战部队任职,尤其是担任过营长、团长的人,而中级作战参谋,则是尉官,通常是御学堂的新毕业生,当然了,即便是新毕业生,但是他们之前大多也是担任过队长、副营长等职务的。
 换句话说,作战部参谋司里的人,清一色的野战部队出身,都有过担任部队主官的经验,而且还是御学堂出身,接受过比较完善的军事教育,综合素质方面绝对是在全军范围内的中低级军官群体里,也是属于顶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