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8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什么比金子,更加能够吸引人们移民过去了!
第一千零三十章 让轿子有多远滚多远
 尽管王杉西在前往金陵的路上,就已经是能够预料的到自己将会迎来升官发财等各种好事,因为他成功找到了澳洲!
 但是,他依旧是没有想到,当他抵达金陵城的时候,所享受到的待遇比预料的还要高得多。
 原本他以为估计也就只有军情司的人来接船,然后在金陵城里等待几天后,将会见到军情司的高层,然后就是安静的等待上头的奖赏。
 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来接他除了军情司的高层外,还有翰林院的人!
 大唐王朝的翰林院,和历朝历代的翰林院都不一样,其地位相当的特殊,在保持了传统翰林清贵、前途远大的基础上,翰林院还具有一些部分的特殊权利。
 大唐王朝的翰林院,比历朝历代的翰林院要更加的重要!
 此外,翰林院是如此特殊,根本不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官僚机构,因为大唐的翰林院,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只是这个秘书机构有些庞大,哪怕是除开了翰统以及皇室资产科,这两个只是挂着翰林院的名头,实际上却是和翰林院没什么实际关系的机构。
 但是其他的翰林院各科室,总人数加起来也是达到了将近两百人!
 没办法,翰林院的科室一共有着将近二十个呢,每一科只算十个人,那就是两百个了。
 而实际上,很多科室连十个人都没有,因为秘书处一个处就占用了三十多人。
 来接他的是翰林院移民科的一个副科长,姓孙,年纪轻轻,说话的时候也是特别的和气,但是王杉西却是不敢有任何的傲慢,真把自己当成什么尊贵的客人了。
 而是刚见面的时候,就是很客气的道:“有劳孙大人远迎,真是折煞杉西了!”
 那孙大人,看似年纪轻轻,但是说话做事却也是滴水不漏,丝毫没有说文臣看不起武将的态度,笑呵呵的道:“王少校为陛下,为国朝在海外奔波年余,怎么就当不起我等的恭迎了,来,我们先上马车,这一路上颠簸累了吧!”
 孙大人客气,但是王杉西却是更加的客气!
 他很清楚,来接他的这个翰林,看似只是一个普通副科长,但说起政治地位来,他这个军情司的陆军少校,还不如这个孙副科长呢。
 因为他还没下船的时候,陪同的人就说了,等下来接人的是翰林院移民科的副科长,姓孙,别看是副科长,但却是一个从五品的侍讲学士,正儿八经的中级官员,而且大唐王朝里比较核心的中级官员之一。
 而此人,之前可是某个上等县的县令呢,能够在无数竞争力杀出一条血路来,从而被选拨进入翰林院的侍讲学士,而且还不是平调,而是升一级调任,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以及背景。
 以后他从翰林院出去,不出意外肯定是升职!
 哪怕只是普通任职一年后就被挤出去了,但是出去后最差也是去地方任职正五品的知州,好一点就是留在京畿担任正五品的职务。
 如果是任职满三年才外放,那就更厉害了,他的这种情况外放地方的话,不出以外就是从四品的府同知起步过渡个几年,那么就是一府知府了。
 而留守京畿的话,虽然不太可能连升两级,但是往往也是会担任重要的正五品职务。
 换句话说,这个孙副科长,只要自己不犯傻,那么三五年内,一个地方的知府或者中央里的权重正五品职务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了。
 再过多一些年,继续往上爬一两步的话,基本上都是奔着各部司长、布政使之类的高级官员职务去了。
 他王杉西,只是个陆军少校而已,而且还不是野战部队里的将领,他的少校军衔,更严格上来说,算是文职军衔,因为他王杉西虽然是武学堂出身的,但是很不辛,他从来就没有上过战场,一直从事的都是谍报工作。
 而在军情司司长大人,才是少将军衔的情况下,他未来就算能够升官,但是这辈子基本上校就到头了。
 这两个人彼此都是很客气,王杉西对孙大人客气,是因为知道这个人以后极有可能成为部堂高官,哪怕不是部堂高官,但也是布政使、司长之类的高官。
 而孙大人对王杉西客气,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陛下对王杉西的看重,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陛下对海外殖民地的看重
 能够挤入翰林院任职的官员们,虽然普遍年龄都比较小,但是一个个都是人精,孙大人从圣天子的态度里,闭着眼都能够猜得出来,王杉西要飞黄腾达了!
 身为一个文官,孙大人虽然从内心里鄙视那些武将,但是王杉西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武将,他是个文职军官,还是有一个航海家。
 这个航海家,可不是孙大人自己说的,而是听陛下亲口说的。
 对于这样的人,即便是不交好,但是能客气还是客气一些好,尽量不得罪,毕竟仕途凶险,谁也不能保证以后自己会怎么样,要是自己以后倒霉了,现在得罪的这些人,可是不会放过机会踩上一脚的。
 这两个人共同乘坐了一辆马车,王杉西的几个下属和孙大人的随员,以及军情司那边来接的人则是乘坐另外几辆马车。
 有些不同的是,他们两个人乘坐的马车是高档的四轮马车,而其他人乘坐的就是普通的大型四轮马车了,乘坐的舒适性自然是有些差距的。
 王杉西坐在马车上,几乎感受不到路途的颠簸,然后不由得感叹:“这马车倒是奇怪,一点都不颠簸啊!”
 他常年在外,三年前就已经是被派往海外任职了,虽然每年都会回来几次,但是对于国内的一些变化还是知道的不多。
 此时孙大人道:“哦,这可是多亏了弹簧呢,以前的马车可没这么舒服!”
 弹簧?这个词汇王杉西知道,毕竟他好歹是陆军少校,自然是知道弹簧这东西的,他们出海的时候,遇上土著了,用的可就是燧发枪作战呢,而燧发枪里就有弹簧。
 不过用了弹簧的马车,他倒是第一次乘坐!
 孙大人此时也是继续道:“你看我们坐的这马车,装了弹簧进行减震后,舒服多了,现在各个衙门基本上已经是大规模采用新式马车作为公务用车了,都没人用轿子了!”
 大唐王朝的官员们,以前也是用轿子的,不过李轩对于轿子这种东西谈不上喜欢,因为这玩意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对道路、工业发展乃至畜牧业都没有促进的作用。
 对于一心想要打造工业时代的李轩而言,这种廉价好用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他需要的是马车,这样才能够刺激道路的修建、畜牧业的发展、对马车的持续改进,最终将会演变为内燃车。
 至于轿子这破玩意,有多远滚多远!
 所以李轩是带头不再使用什么三十六抬的轿子,而是使用马车出行!
 圣天子都不坐轿子了,那些官员们还敢坐?难不成你觉得比圣天子更牛逼?
 于是乎,逐渐的,大唐的官场里,官员们也是很少乘坐轿子了,武将们骑马出行,部分文官为了方便,也是会骑马出行,当然了,更多的还是使用马车。
 而官方,一般也会配属公务用的马车,但是不配属轿子和轿夫!
 官员们使用马车,那些士绅们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最近几年的社会风气,已经是变成了,一个体面的士绅出行,要么乘坐马车,要么直接骑马,乘坐轿子出行?那就太落伍了,会被人耻笑为土包子的。
 可惜的是,大唐的马匹太少,哪怕是用来拉车的马匹要求不高,但是马匹总量少啊,很难满足需求,所以如今你就经常能够看见拉着车的并不是马,而是各种骡子、驴子什么的。
 不过如今,由于市场上对马匹的需求量很高,马匹的价格也是逐步上涨,导致农民们养马的热情也是非常高。
 北方的民众们,有条件的直接养蒙古马,有门路的直接从军方的马场里找到中亚马进行养殖,而南方的民众们,则是开始大规模的养西南马。
 虽然西南马不太适合作为乘骑马匹,但是作为一种役用马还是勉强可以用的,尤其是在南方多山的这种地形里,用起来好用的很。
 对于民间自发大规模养马的行为,李轩自然是颇为安慰的,马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比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农耕国家而言,保持一定量的马匹数量更加重要。
 和平时期,军方的马匹从军方自用的马场里自给自足,偶尔对外采购一批,但是等到战争爆发的时候,对马匹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到时候民间的这些马匹都是可以征召起来,作为军用马匹使用的。
 以目前大唐王朝的体量来看,最少也需要保有百万匹以上的马匹,如果有更多,那就更好了。
 现在嘛,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些遥远,但是李轩相信,在保持民间养马、军方自行培育马匹两步走的前提下,未来是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
 恩,等以后拿下北方草原就更加容易达到这个目标了。
 乘坐着舒适的公务四轮马车,王杉西一路进城,然后入住了军情司内部的一家客栈,他将在这里一边休息一边等待着圣天子的召见。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
 原本王杉西以为要等待很多天,才能够得到圣天子的召见,毕竟他也知道圣天子国事繁忙,每天都要处理众多事务,接见众多臣子的。
 你问他也没见过圣天子,怎么就知道圣天子这么忙的?
 有大唐朝报啊!
 每一期大唐王朝上,除了报道重大事项外,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在说圣天子很忙,嗯,顺带着,也会提一提那些大臣们也很忙。
 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流程,圣天子某某日,前往某地视察,同一天里,圣天子又是接见了某某,召开了什么会议之类的。
 总之在大唐朝报里,你所看到的是一个从早到晚都是忙于国事的圣天子!
 每当看到这些朝报上的文章,你就会忍不住感叹:原来当皇帝这么忙啊,真是辛苦圣天子了!
 而如此忙绿的圣天子,竟然是在自己刚抵达金陵城的次日就召见自己,这可是让王杉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