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8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冬天这个季节里,出海的船只也仅仅是他们,绝大部分要南下的船只,都是会在这个时期扬帆起航,从朝鲜、日本南下的船只,大唐北方沿海天津、胶州等地的船只,乃至在上海港南下的船只。
 几乎大部分前往南方的船只,大多都是会在在这个季节扬帆起航,他们一路南行,抵达目的地后,进行贸易,然后等到明年的四五月份后,就是开始趁着西南季风北上。
 由此形成一个南北海上贸易的完整航线!
 所以,在广州港、廉州港的众多船只,开始起航,奔赴南洋各港口,其中大多还是去马六甲,也有其其他南洋土著国家港口的,而他们也是今年第一批南下的船只。
 后续的几个月里,会陆续有船只南下,他们或者是出发时间晚一些,或者是从更北方的地方出发,整个南下的浪潮,可以一直持续到季风的结束。
 不过其他人的船只,大唐西洋公司自然是不关心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船队!
 第一批南下的船只出发后,大唐西洋公司组织的第二批南下船只也是正式南下,这一次,除了大唐西洋公司自有、租用的船只外,还有其他民营的商船也是跟随着大唐西洋公司的船队南下,那些跟着一起南下的商船,自然是想要去吕宋和万丹进行贸易的。
 整个冬天,大唐西洋公司预计将会派出总数二十一艘的商船南下,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最新式的六八零商船,剩下的也是吨位比较大的盖伦船,或者干脆是福船、广船等中式传统船型。
 而其他的民营贸易公司,累计也会派出二十艘以上的商船抵达吕宋或者万丹进行贸易,他们的船只普遍来说偏小一些。
 但是这年头能够出海的船只都不小,而且关键的是,这些船只满载的货物的价值庞大,每一艘船上的货物都是价值数万甚至十几万两银子以上的。
 其中大唐西洋公司的一艘六八零商船上,不算其他货物,仅仅是丝绸就价值十万两银子!
 大唐西洋公司派出海的这些船只,所搭载的货物总价值在百万两银子以上,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些货物大多还不是大唐西洋公司自己掏现钱购买的,因为他们没有这么多的活动资金。
 大部分货物,都是贷款购买的,他们从皇家银行等各家银行里,以公司的众多船只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贷款了上百万两银子用来购置货物。
 但是只要沿途不出现什么大意外,比如说风暴袭来船队全部沉没的事故,哪怕是出海的过程里沉没了其中一两艘船只,但是只要大部分船只平安回来,那么他们的利润就能够翻倍!
 别以为翻倍的利润很高了,实际上也不算高,因为风险太大,真正遇上大规模风暴了,舰队全军覆没也不是不看的事。
 要不然,欧洲航线上的利润为什么有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啊,因为这么漫长的一条航线上,各种风险太大了,甭管是海盗袭击,还是被土著袭击,还是被其他国家的舰队光明正大的劫掠,又或者是干脆因为风暴而沉没,然后还有一个败血症的问题,总之损失实在是太高了。
 那些死掉的水手,沉没的船只都是成本啊,所以最后总体算起来的话,其实整体利润也没有几十倍那么夸张,但是几倍乃至十几倍还是有的。
 嗯,前提是垄断航线。
 东亚海域的海上贸易,自然是没有欧洲航线那么高的,因为这一片海域的基本不存在垄断的问题,大家都可以跑,这跑的人多了,利润自然会被摊薄。
 不过即便如此,东洋、南洋贸易的利润依旧是相当可观,刺激着众多投资者购买船只,满载货物出海寻求发财的机会。
 毕竟这可是跑一趟就可以利润翻倍甚至几倍的生意,哪怕是冒上被海盗袭击、遇上风暴沉没的风险,很多人也是认了。
 基于海上贸易的风险太多,所以如今大唐王朝的很多海上贸易公司,都是采取的股份制,诸多股东一起进行投资,以分摊风险。
 大唐南洋公司和东洋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就是这种大背‘景的典型例子。
 船只一艘接着一艘南下,身在金陵的李轩也是从商部、海关等部门得到了相关的报告,不过他关注的自然不是这些琐碎的事情,他关注的是海贸给大唐帝国所带来的工商业的利好。
 内阁综合了下属多个部门的报告,给李轩呈递了宣平七年前三个季度的工商业发展情况。
 得到海贸的持续刺激,今年出口型商品的销售大幅度提升,不管是香皂、火柴、武器、布匹这些新型工业产品,还是茶叶、丝绸、资瓷这些传统出口商品,又或者是其他一些用于出口的商品,都是大幅度提升。
 同时国内的大部分地区保持稳定,尤其是直隶四道这个经济重地保持政治、军事上的稳定后,各类生产恢复正常,经济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准后,从而爆发出来了庞大的消费品需求。
 加上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这就使得了国内对各类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需求量急速上涨。
 当海外贸易和国内市场,都对各类产品有着极大需求的时候,也就是使得这个时代成为了从事工商业的人最好赚钱的时代。
 随便一个有点资本或者头脑的人,搞个家庭式的作坊,生产出来一些东西,只要质量不是太差,那么基本都是不用愁市场的,赚多赚少不好说,但是肯定是赚钱的。
 眼看着开工厂赚钱,那也就是让更多的资本涌入进去,从而又是带动了工商业的大规模发展。
 如今的整体情况是,大量资本持续涌入,不紧急让现有的工厂都是积极进行扩产,而且大量的工厂以及各类企业也是迅速密集成立起来。
 仅仅是宣平七年前三个季度,商部统计的新增各类制造业的企业就足足有一万多家,至于说那些小规模的服务类公司,或者是贸易公司,又或者干脆是小商铺之类的,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数量多,那是因为大唐王朝税务严格,要求不管大小的经营类的行为都是要求进行注册,哪怕是你在街边摆个地摊,你也得去注册一份‘个人经营许可证’。
 商部对个人经营注册,是非常的宽松的,只要报个人身份,说明你想要从事什么生意,再缴纳十枚铜币的工本费,那么就行了。甚至你都不用跑到地方上的商务衙门去注册,在村子里找村长拿一份申请表格,直接填表申请就行。
 当然了,对于企业类就是稍微有一些限制了,但是总体而言限制也不大。
 所以这年头想要做生意,官方文件就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不是搞那些武器之类的生意。
 如此也就导致了,各类商业机构的注册规模是相当庞大的!
 在街头上随便遇到一个人,说不准人家名下就有一家什么贸易公司!
 不过这些服务类、销售类等第三产业,很难衡量们目前这个时代的工业发展,所以如今商部衡量工商业发展的时候,往往是用制造业去衡量的。
 新增加的各类工厂一万多家,尽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工厂,但是其中不少也是雇工超过五十人以上的中大型工厂。
 其中,各类新型产业成为了投资热点,纺织是目前最热门的产业,新增加的企业里超过百分之十五的工厂都是纺织类工厂,他们或是织布厂,或是纺纱厂,又或者印染厂等,其次是各类日用产品,这些细分行业比较复杂,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日用产品,或者说是消费类产品。
 而受到各类消费产业的发展,也是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矿产、钢铁、机械这三大类直接受益于各类消费类产业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
 刚正式投产不久的江南钢铁公司,其生产各类的各类钢材、生熟铁等钢铁类产品是供不应求,其订单甚至是已经是排到两年后!
 如今整个大唐王朝的钢铁产业,虽然已经是快速扩张当中了,但是依旧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年头的钢铁除了军事需求外,民间上的需求,主要是用来打造各类工具。
 尤其是农具以及厨具,而整个华夏有多少人口?至少一点五个亿以上,这里头得需要多少钢铁啊?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抬粮价怎么办?抄家!
 对于一个正处于工业革命发展初期的国度而言,对于钢铁等基础建设物资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各行各业都是对钢铁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受限于技术,钢铁的产量却是有限。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在工业发展初期的时候,都是注重钢铁行业的发展。
 当然了,是否能够发展起来,还得看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而且是近代工业里最为重要的重工业,也不是说想要发展就能够发展的起来的。
 不过在大唐帝国,却是不存在着发展钢铁行业的各种障碍。
 有着庞大的需求,而且华夏大地也能够找到铁矿、煤矿等矿产,交通方面在一些特定的工业城市里也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人口数量众多,各类型的工人充足。
 已经是建立起来了基本的近代教育体系,并且开始培养各类现今的技术类人才,人才缺口这一部分,也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这一切,都是代表着,华夏大地的钢铁行业即将迎来腾飞!
 国企部那边,正在加大对钢铁行业的投资。
 国企部身为大唐帝国的国有企业管理部门,肩负引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实行的是圣天子李轩提出的‘实业强国’的理念,同时也是肩负着发展国防工业的重担,所以国企部投资企业,往往都是选择在重工业,钢铁、化工、机械这三大类一直都是国企部的核心投资行业,其他行业虽然也会有所投资,但是都会选择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资,或者是没有实力投资的一些行业。
 基于这样的理念,国企部正在筹集资金,用于江南钢铁公司的第二轮扩张!
 因为资金有限,同时钢铁投资巨大,他们更加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江南钢铁公司发展顺利,而且坐拥当涂铁矿,背靠着长江这么一条内河运输的干流,可以通过船舶把生产的钢铁产品便捷的运输到长江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