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9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司设有左右副司长,一共两名副司长。
 而左副司长,那才是征粮司的真正二把手,从三品。
 右副司长,则是正四品,征粮司三把手,同样也是实权派。
 以征粮司的特殊地位,这左右两位副司长,实际政治地位并不会比一些弱小部门的侍郎弱多少!
 而如此重要部门的副司长,他陈立夫就算是之前相当出色,但是也不太可能破格直接一步登天到副司长这个级别。
 如果不是左右副司长的话,但是极有可能是调任征粮司的左右郎中之一,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左郎中,这倒不是说品级问题,因为这两个位置都是从四品,不存在高地问题,只不过一个是左副司长的副手,一个右副司长的副手。
 那是因为右郎中刚调任,不可能在一两个月就再一次调动工作的,唯一可能的位置就是左郎中了。
 如果不是征粮司内部的话,也有可能是在税部的其他机构,虽然这种事发生的比较少,但是不代表没有,巡查处的很多税务巡察,很多都是被调任到税部其他部门任职,只不过这样的话,选择范围就大了。
 陈立夫的调任,如果是还留在京畿,顶多只能升一级,要是想要连升两级,成为正四品,那么只能是去地方上任职。
 去地方任职,也是在陈立夫的预料之内!
 但是他预料的是可能会去一某地税务厅担任副厅长之类的或者去某府担任税务局局长过渡一下,但是唯独没有想到,上头会把他直接调往兴泉府担任知府。
 去地方担任知府就够奇怪的了,偏偏还是去龙兴之地兴泉府,这就更奇怪了。
 兴泉府,这个地方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可不一样,以为此地乃是龙兴之地,在早期的时候,兴泉府还是首都,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陪都。
 一直迁都金陵后,兴泉府的政治地位都是相当高的,有一段时间里,兴泉府的知府的品级可是从三品。
 之过最近几年,兴泉府也算是恢复了正常,其知府品级也是变回了正四品。
 但是即便如此,这个地方的知府,也是众多文官眼中的香馍馍!
 因为该地乃是龙兴之地,受到的关注是非常大的,同时此地怎么说呢,虽然是龙兴之地,但却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下等府,经济环境比较恶劣。
 如果只是普通的下等府,那么肯定是被诸多官员们视为猛虎,自然是不愿意去任职的,但是兴泉府不一样啊。
 这里困苦,但是受到的关注也是极大的,如果能够在这里做出点什么成绩,升迁那是分分钟的事。
 虽然朝堂中相当多一部分军政大佬们,老家都是在兴泉府,而谁都希望家乡变的越来越好,做出了成绩好,朝堂上一大群的大佬们都记着你的成绩呢。
 因此,很多文官们都是希望去兴泉府任职的!
 在帝国里,众多知府职务里,能够和兴泉府相提并论的政治黄金位置,也就只有松江府,苏州府、广州府等少数几个全天下都是叫得出名号的上等府了。
 至于承天府,那不算,这可不是普通的服,而是帝国首都,承天府的知府,那可是从二品大员,和各省巡抚、各部侍郎同一个级别,比江南道道员都要高一级。
 直隶四道的道员,设立之初只是从三品,去年才是以为直隶四道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这才改为正三品!
 这种情况下,陈立夫对于自己能够担任兴泉府知府一事,说实话是非常的惊讶的!
 甚至都是有些想不通的!
 想不通也没有所谓,反正上头都已经这么安排下来了,他也只能是交接工作准备去贵州兴泉府上任了。
 陈立夫这个大奸臣离开了巡查处,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很多人都为之高兴的,而事实上也的确是有不少人高兴,但是也有不少人心有不甘。
 陈立夫虽然从巡查处滚蛋了,但是去跑到了兴泉府担任知府!
 那可是兴泉府知府,傻子都知道陈立夫还要升官!
 为什么这等大奸臣还能够持续受到重用并升官?
 这让一群人想不通!
 陈立夫为什么会升官,那自然是因为李轩的一句话!
 李轩对钱祧里说,要给陈立夫加一加担子,让他去地方试试。
 圣天子说要给陈立夫加担子,那么就不可能是简单的升官这么简单,必须要给有压力有挑战的工作,去地方主持税务工作,这也是不可能的事,陈立夫之前可是巡查处处长呢,他在税务这方面早已经是证明了自己。
 圣天子明显是要看到其他的东西!
 而税部的钱祧里和手底下的幕僚里私底下也是商量了一番,他们觉得,圣天子对陈立夫还是非常看重的,以后这个陈立夫能不能进入御书房担任值班大臣不好说,但是简在帝心的他,以后要担任一部侍郎还是问题不大的。
 而陈立夫乃是税部的人,陈立夫冒头了,也就代表着税部这个派系在帝国的话语力更加大了。
 因此钱祧里可是运转了一番,这才是把陈立夫给弄到兴泉府去任职!
 路已经是给陈立夫铺好了,至于能不能在兴泉府那种特殊地方干出成绩来,那就要看陈立夫自己了。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这只恶心人的刺猬
 钱祧里他们猜测李轩的心思,猜对了一半,同时也是猜错了一半。
 李轩觉得陈立夫是个人才不假,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至于说重用然后把他提拔起来担任一部侍郎甚至尚书,这种事李轩没有想过,就算是想过也不在意。
 大唐帝国可不是什么小帝国,一个庞大的帝国里,其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尤其是不缺官员!
 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本官位思想,在这个时代也就深刻的影响着人们,这个年代里,最有才华的人莫不以出仕为官视为唯一的出路。
 这年头的人读书,其最大的动力其实就是为了当官。
 如果不是为了当官,悬梁刺股十余年苦读是为了什么?
 这样的社会背景,也就决定了,整个社会里最为精英的群体,是会源源不断的被吸纳进来,然后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
 不管是从军还是从政,这里头都是因为同样的一个原因。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目前大唐王朝的环境里,最为出色的年轻人,有相当多一部分是以报考武学堂,海学堂作为人生奋斗目标的,而不仅仅说报考国子监,金陵大学然后去参加参加会试。
 这里头就涉及到了大唐王朝的贵族制度了,大唐王朝明确规定:非军功不得封爵!
 这里头唯一的例外,那就是宗室外戚以及开国初期的少数文官了,比如柳八苟等人。
 但是除了他们之外,其他人想要封爵,就必须用于军功!
 同时大唐王朝的军事勋贵阶层,和历朝历代的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首先一点,那就是统一之后,大唐并没有马放南山,兔死狗烹,相反,军队的作用依旧非常明显。
 此外,军队的待遇除了封爵这种荣誉性的待遇外,还有和军队的待遇本来就很高有关系。
 在大唐王朝从军,收入那可是不低的!
 哪怕是普通士兵,能够吃饱喝足之余,一个月也能够拿上一两多银子呢。
 而军官就更高了,一个上尉队官,不算战利品等额外收入的情况下,单单是薪资和补贴之类的,一年下来就有好几百两银子呢。
 而校官,那就更高了,基本已经是上千两银子。
 等到了将官阶层的话,一年大几千两银子呢!
 哪怕是单单凭借着这份薪资,他们就能够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更加不要说,军方一直都是在打仗,而打仗就有战利品啊,哪怕战利品的大头都会上缴,但是谁要是说不会从战争里发点战争财,那是谁都不会信的。
 据传宣平八年,杀入高丽半岛的第十五步兵师,下到普通士兵,上到高级将领,每一个都是狠狠地捞了一笔。
 从军,那是能够发财的!
 除了这些薪资待遇外,还有极高的政治待遇!
 这里头就有着退伍军人转业的关系了,军方每年都会退役大量的将士,而军方可不会对退役将士不管不顾,往往都是会进行安排的。
 普通士兵,则是看情况,服役期间没有什么表现的士兵,一般会安排到国企部下属企业工作,如果不愿意去则是发给一笔补贴。
 而表现好的士兵以及士官往往是安排到地方担任巡警、税务稽查队等基层职务。
 至于军官的话,安排起来就没有这么统一了,但是基本上却是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按照军衔对比品级,去那里不好说,得看具体的情况,但是一个少校退役后,往往可以安排到从六品的品级。
 而尉官的话,则是七品、八品之类的。
 换句话说,你现在从军,哪怕是最后在军队里混不下去当不上将军,但是退役后也能够进入地方为官!
 这也是极大的缓解了精英士子们报考武学堂,弃文从军的顾虑!
 说到底,这些学子们报考武学堂,其实还是为了当官!
 当军官也是当官,退役转业到地方了,那也是当官!
 本质是没有多少变化的。
 这种大背‘景下,华夏数千年来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人。
 没办法,整个社会里所有的精英都是一股脑跑来想要当官了,所以人才是真不缺。
 缺的只是好好利用这些才人的政治环境而已!
 陈立夫的能力的确是不错,但是大唐帝国里有才华的官员多了,在开国初期的阶段里,贪腐之类还是比较少,人家都是本着建功立业,敢一番大事业去。
 所以没有了陈立夫,也还会有张立夫,钱立夫之类的……
 对于陈立夫的事,李轩后续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身为帝国的皇帝,他的事多着呢。
 内政事务天天都有,几乎是处理不完的,而外部的事务也是不少。
 比如最近又是和葡萄牙人发生矛盾了,这一次的矛盾不是什么其他的,而是西班牙人!
 为啥,因为最近两年大唐占领了吕宋府后,就是开始大力发展吕宋了。
 移民开垦土地之类的不用再说,自然是每天都在做的,葡萄牙人也是不怎么管,嗯,也管不了。
 而真正让葡萄牙人跳脚的是,西班牙从去年开始,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