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9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每一次亲耕仪式上人员的变动,都是代表着至少是尚书,中将级别这种军政高层的变动,这种情况,也是帝国所有官员,甚至是普通人都是非常关注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李轩来说,其实也是利用这个亲耕仪式,向外面透风,同时试探百官以及天下的反应,毕竟高层的变动是牵一发而动身,不做足准备的话,是很容易出现麻烦的。
 比如说钱梦久,这个黄竹山时代就是从龙的重臣,多年来一直身居高位担任御书房值班大臣,但是说实话,这人能力有限,早几年前李轩就是发现这个人跟不上帝国的发展了。
 也就是还算勤勉,这才勉强支撑着,但是随着帝国的摊子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他的能力终究是跟不上来了。
 再加上他也是身居高位多年,这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位置也不可能一直让他做下去,帝国政坛是需要保持流动的,一堆老人一直霸占着位置,下头一大票在尚书,侍郎位置上傲了多年的人老早就巴望着上位了。
 所以才是会在宣平八年的亲耕仪式上试探百官,结果钱梦久自己也知趣,而且其他重臣也是没有太大的反对声音,所以才是让钱梦久成功致仕,成为了帝国历史上第三位下台的御书房值班大臣。
 同时李轩还首次扩张了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人数,从七人扩充到九人,扩充的这两个名额,一个是内阁那边的,而另外一个却是翰林院这边。
 给内部那边的名额,也是有讲究的,这是专门给商部尚书准备的。
 这也就形成了,目前两年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人员构成:军方两人,分别是陆军一人,海军一人;独立机构三人,分别是督察院一人,大法院一人,翰林院一人;内阁方面四人,分别是农部一人,吏部一人,税部一人,商部一人。
 这九人,构成了目前帝国政坛的最高层!
 亲耕仪式事关高层人员变动,钱纪云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关注的,不过他仔细扫了一遍后,却是也看不出什么来有什么大人物要下台。
 因为今年的名单虽然和去年不一样,但是总体变动也不算大,只是多了两个新面孔,不过这两个新面孔都是侍郎级别的,还影响不了大局,顶多就是升任尚书而已。
 但是帝国政坛里,尚书级别的高官也不少呢,内阁里的部级机构足足有十六个呢,此外除了部外,内阁那边还有六个直辖司,这个直辖司虽然比尚书的正二品低一些,但那也是从二品的高官。
 看过这亲耕的报道后,钱纪云继续翻看其他的大唐朝报。
 这连续看了十几份后,却是让他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报道,这份报道是说内阁召开会议,商议税部改革一事。
 虽然这种前期通报式的报道,只是说高层讨论税部改革,但是绝对不会说具体怎么改革的,因为这种通报基本上就是用来试探各种反应的,说的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东西,然后上头就是根据反应做出对策。
 这税部改革怎么改?
 最近几年帝国早就是有过不止一次的讨论了!
 因为税部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以往的帝国刚建立,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随着帝国统一国内,然后逐步发展的时候,税部权限太大的问题就是频繁冒出来了。
 因为早年税部不仅仅管着收税,而且还管着海关,管着金融,管着预算,管着文武百官薪资发放等各种事务,基本上大唐王朝里和钱有关的,他们都管。
 前几年第一次改革的时候,海关事务被剥离了出来,成为了内阁直辖司,但是税部的权力依旧庞大无比。
 而税部因为权力大,同时做事也是有些肆无忌惮,百官向来都是对税部不感冒的,想要把税部肢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这一次,恐怕又有人想要对税部动手的,而且估计人还不少,分量还不轻,只是不知道帝国第一大奸臣,御书房值班大臣,税部尚书钱祧里能不能顶住压力。
 钱纪云几乎都可以想象的到国内政坛会因为税部改革一事而掀起的剧烈风波,如果他还在国内任职的话,少不得要写一封折子上去的,坚决支持把税部拆分。
 可惜的他人在海外,这就算是写了折子,恐怕也要大半年才会送回国内,等他的折子送回到国内,估计税部改革一事不管是成还是不成,但是早就分出胜负了,那里有他上折子的机会啊!
 唉,想到这里,钱纪云就是叹气!
 这戈河州是不能再待下去,必须想办法调回去!
 但是他虽然在国内也有一些人脉,但是这些人脉当初无法阻止他被贬戈河州,今天同样也是无法把他带回去,唯今之计,也只能是在戈河州做出成绩来了。
 教化!
 必须办好!
 下定了主意的戈河州,决定明天就去找印度总督霍崇山,让他支持自己筹办戈河州州学校。
 霍崇山刚来到此地的时候,就是想着在此地办一所官学了,这所学校,面向的自然是不可能土著,而是戈河州的大唐移民们。
 没有什么比教育,能够更好的向人传输忠君概念了。
 大唐西洋公司虽然说也算是半个官方背景的机构,但是他们的商业气息太过浓厚了,天天都是钱啊钱的,根本就没有重视过忠君教育。
 他必须向霍崇山申明忠君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戈河州是大唐西洋公司的领地,但它依旧是帝国领土,这里生活的移民依旧是帝国子民。
 但凡是帝国子民,就必须忠君!
 因此忠君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如果霍崇山还是以经费不足之类的理由进行推脱,那么他也不介意参上一本!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扩张攻略
 当钱纪云在戈河州想着要搞忠君教育之类的教化宣传时,戈河州的另外几个重要人物却是商讨着大唐西洋公司下一步的在印度方向的攻略。
 “目前我们虽然已经有了一个戈河州,但是只有一个戈河州,显然是无法支撑我们在印度的战略计划的,印度半岛广阔无比,人口众多,而且物产丰富,拥有各类帝国所需要的特产,而你们应当也知道,去年帝国进口的棉花,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来之于印度!”
 “尽管棉花进口的数量相对于国内的总产量并不算大,但这却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事,印度人口众多,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棉花,在我们尚未取得西亚,北非等棉花产地的时候,我们在印度这边开展棉花的大规模种植,是有着丰厚利益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同样有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虽然铁矿石煤炭等资源开采后运回国内的价值不大,不过金矿和银矿以及铜矿等贵金属矿产还是比较多的,此前税部金融司方面已经是多次通报公司方面,希望我们配合金融司储备黄金,为帝国未来的金融稳定做出贡献,因此印度地区丰富的黄金也是我们的重点收集目标!”
 戈河州总督府内,霍崇山等人正在举行小型的内部交流会。
 眼前的这几个人,几乎就是大唐西洋公司在印度的最高统治层了,手握政治和军事以及经济大权,而且还拥有宣战,缔结条约的权力。
 但是权力大,责任也大。
 他们肩负着为公司,开扩印度市场,为股东赚取利润,同时还要为圣天子开疆扩土,服务于帝国的全球战略,可以说责任相当大的。
 印度总督霍崇山道:“如今我们在戈河州也是差不多站稳脚跟了,如今是时候开辟殖民地的时候了!”
 此时就是有人道:“扩张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沿着戈河西进了,凭借我们的实力,只要是内河战舰能够去的地方,我们就能够在什么地方建立统治!”
 不过霍崇山却是道:“向内陆扩张倒是不用太急,我们刚和土著签订条约没多久,那些土著们的王公们也还算老实,而且也是让他们开放了戈河沿岸不少城市进行贸易,同时公司还和不少土著商人都是达成了合作协议,戈河贸易圈正在逐步成型,并且处于我们的掌控之中,只要时机成熟了,随时都是可以拿得下来。”
 “而我们也是缺少必要的行政人员,同时分舰队的兵力也是有些缺乏,如果要大规模占领戈河地区,就算是能够打下来,我们也无法完成有效的统治,最后估计还得依赖原来的土著王公进行统治,这样的话,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
 霍崇山继续道:“所以,我们未来一两年的扩张方向,不是内陆方向,而是争取在印度海岸再建立一个基地!”
 说话的时候,他指向了铺在了桌子上的地图,手指在印度东南部的沿海海域和锡兰岛之间划了一道线:“这里,在这里我们要建立一个殖民地,然后依次为依托,彻底粉碎葡萄牙人对印度东南部沿海的封锁!”
 看到麾下一群下属的惊讶眼神,霍崇山道:“舰队从国内过来的时候,除了带来了大量的物资以及货物和人手,还带来了公司的不少文件!”
 “根据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战略部决议,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唐西洋公司的战略方向,将会转移到印度事务,争取在一年内建立第二个在殖民地,同时五年内完成整个印度海岸的战略支撑点的布局!”
 “公司已经是开始执行印度战略了,而作为印度事务的具体负责人,我们印度分部自然是首当其冲,在公司正式展开大规模战略行动之前,制定好相关的行动计划,做好相关的后勤准备!”
 “彻底展开印度战略,这是不是意味着和葡萄牙人彻底争夺印度海岸的控制权?”
 当即就是有人这么问道,而问的是时候还是透着担心。
 大唐西洋公司虽然实力不俗,但是在印度这一片地方,实力比葡萄牙人还是差了不少,毕竟人家葡萄牙人都是在此地耕耘数十年了,已经是建立了二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殖民地或补给港口,从印度西北沿海,再到印度南部海域,锡兰岛,再到印度东北部海域,乃至一直到缅甸,沿途都是有着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或者补给港口。
 而其中的goa(果阿)更是葡萄牙人在印度的重要战略据地,而果阿不管是面积还会军事力量又或者是商贸经济,那可是比戈河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