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赵欣不由得苦笑了一声,毕竟两京十三省都有举子住在内城,而京城其实没有什么秘密消息传递得非常快,这使得李宏宇被抓进大牢的事情很可能已经传遍了除了湖广举子外的各省举子。

    “等下你们站边上,我们把你们跟其他的举子隔开,我已经跟山西的举子商量过了,大家都不会谈论这件事情。”

    见赵欣神色变得严肃,林良于是低声说道,他知道赵欣现在最忌惮的事情就是让湖广举子们知道李宏宇出事的消息,这对那些学子的士气是个非常大的打击。

    林良之所以这样自然是为了拉近与湖广举子之间的关系,向李宏宇和赵欣等人示好了,反正山西举子属于北卷,而湖广学子属于南卷,双方并不是竞争的对手。

    另外,赵欣是山西人氏,那么从同乡这么角度来看山西的举子自然义不容辞也要帮湖广举子一下了,届时双方在官场上也好有个照应。

    “多谢林兄了。”赵欣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向林良拱手说道,有了那些山西举子的帮助那么湖广举子的人心就不会因为李宏宇的事情而浮动。

    只要进了贡院那么就安全了,如果有举子胆敢在贡院里发出声音话那么将被视为作弊,后果可非常严重。

    京城内城东南,大明京师贡院。

    京师贡院建立于永乐十三年,拥有号舍数千间,布局跟武昌府的湖广贡院类似,承长方形结构,是大明北方地区最大的贡院。

    当然了,大明最大的贡院就是南京城里的江南贡院,无论是史还是规模都要胜京师贡院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修建贡院的时候京城的城垣和皇宫尚未完成,故而财力和物力有限,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会试就用木板和苇席等搭盖成考棚。

    而且,考棚四周最开始是用荆棘围成的墙,其中大门有五间,称为“龙门”,有鲤鱼跳龙门之意。

    中间三门上宣有横匾,中门上题“天开文运”,东门上题“明经取士”,西门上题“为国求贤”。

    当然了,经过后世大明皇帝的不断翻修,京城贡院早已经修建得富丽堂皇,单论华丽程度已经超过了江南贡院,毕竟它才是大明举行会试的地方,而江南贡院成为了乡试的场所。

    京师贡院内的中轴线有明远楼、公堂、聚奎阁和会经堂等建筑,东西两旁是一排排的排列整齐的号舍,又叫“号棚”,有九千多间。

    另外,京城贡院的四角还修建了望楼,专门用来眺望贡院里的局势。

    两京十三省的举人们抵达贡院后,按照所属的籍贯聚在一起,由各省提学衙门的官员带着进入贡院。

    经过搜身等一系列的查验程序,举子们得以进入贡院,先从一排放着签号的箱子里抽取座号,然后由差役带着前去到所属的号舍。

    与湖广的贡院不同,毕竟这里是京师的贡院,所以号舍的质量肯定比湖广贡院好很多,号舍里得以配备了书桌和床,而且每间号舍上还有门,自从考生一进入号舍里就开始上锁,称为“锁院贡试”,吃喝拉撒睡都要在号舍里解决,以防作弊。

    反正二月的天气京城依旧寒冷,屎尿在粪桶里也不会有多少味道,等到三天一次的转场时房门才会被打开,自有下人前去清理粪桶。

    由于号舍的房门是被锁住的,即便是失火也不能打开,所以京师贡院一旦失火的话,那么比地方贡院的后果要惨重得多,至少地方贡院应试的生员们还能从号舍里跑出来躲避,而京师贡院的举子们则唯有倒霉的等待被烧死的份儿。

    因此,贡院最怕着火可着火的事件却经常发生,因此院内有很多大缸盛水以备救火,但却杯水车薪,实是虚设。

    贡院着火的事件很多,最严重的一次天顺七年会试,第一天夜晚考场着火,烧死了九十多个举子。

    天顺皇帝于是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了朝阳门外的空地,并立碑“天下英才之墓”,后来被人们称为举人冢,运气也着实太差了一些。

    按照先前与林良商议的结果,湖广的举子在贡院前排队等待入场的时候故意选择了最边上的位置,山西的举子们把他们与其他人隔开。

    其实,由于现场有不少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所以等候入场的举子们很少开口说话,否则会被巡视的士兵呵斥,否则现场乱糟糟得成何体统。

    对于两京十三省考生的入场先后顺序,由各省提学衙门的官员前去抽签决定,湖广提学衙门的人运气不错,抽中了五号签字,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率先进入贡院,不用傻乎乎立在那里等着。

    贡院的大门一直开到晚上,等待那些落单的举子进场,毕竟不是每名举子都住在会馆,一旦房门关闭的话那么唯有圣旨才能打开。

    “我忘记带盐了,你们先进吧。”眼见就要轮到湖广的举子进去,赵欣装模作样地翻看了一下考篮,然后不动声色地向边上的方云等人说道。

    方云等人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并没有怀疑赵欣,毕竟赵欣和李宏宇堪称两个另类,竟然要在号舍里煮饭吃,这样一来没有盐的话饭菜的味道确实难吃,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她要去敲响登闻鼓。

    因此,赵欣在方云等人的注视下顺利脱身,面罩寒霜地离开了贡院。(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二章 登闻鼓前

    一名福祥号北平分号的伙计赶着一辆马车在贡院不远处的街边等着,等赵欣上了车后立刻一甩马鞭,向皇城疾驶而去。

    路上,赵欣柳眉微微蹙着,如果她不能说服在登闻鼓处的值守的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那么后果可就麻烦了。

    可事到如今赵欣已经别无选择,为了李宏宇她必须冒这个险。

    此时此刻,李宏宇在双手枕在脑后,躺在床上望着一旁墙上的窗户出神,今天就是进入贡院的时间,各地的举子肯定已经陆续进入贡院。

    也不知为何,李宏宇的心里感到有些心神不宁,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怪异感觉,他本来以为是在担心错过这次会试。

    “她不会去做傻事吧!”可后来李宏宇的眼前逐渐浮现出了赵欣的身影,他这才意识到他心里担心的其实是赵欣,这丫头说不定真的会为了他敲登闻鼓。

    与赵欣相比,李宏宇为了她的安全宁愿错过这次会试,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晚三年入仕有晚三年入仕的活法。

    京城的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叫“外九内七皇城四”,说的是京城各城的城门数,其中外城有九座城门,内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

    皇城的四座城门依次是正南的大明门,东面的东安门,西面的西安门,以及北面的地安门。

    通常而言,由于皇城的东安门、西安门和地安门不常开,故而要想进入皇城必须要通过大明门。

    到了大明门外,赵欣下了马车,深吸一口气后向城门走去。

    由于赵欣相貌和气质出众,因此在城门处值守的士兵还以为她是到京城各大部院办事的人,故而瞅了她一眼就予以放行,连盘问和搜身都没有。

    毕竟现在大明“四海升平”,谁吃饱了撑的到皇城里去闹事,那样岂不是自寻死路嘛,自然而然这盘查也就变得松懈了。

    进了大明门后,赵欣压抑着激动的心情随着人群向长安右门而去,她的目标自然是那里的登闻鼓亭了。

    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建于永乐十八年,是皇城里通向京城各大部院衙门的必经之路,门前竖立一座巨大石碑,上面刻有8个大字:“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并有禁军站岗。

    文武百官上朝面圣的时候分别从长安左、右门进入,步行进长安门,经天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继而进午门后到太和殿上朝。

    远远地,赵欣就看见值守的禁军士兵把登闻鼓亭围在里面,一名身穿从七品官袍的瘦高个中年人正在跟一名锦衣卫的百户在亭子外面聊着天,自然就是当值的给事中和锦衣卫武官了。

    明太祖的时候,百姓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敲响登闻鼓,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要想敲登闻鼓可没那么简单,当值的官员可不愿意有人惊扰了圣驾。

    赵欣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心跳也骤然加速起来,她可是很清楚,只要她拿着状子往登闻鼓亭里一闯,那么事情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虽然赵欣的相貌引起了在登闻鼓亭值守的禁军士兵的注意,私下里冲着她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有的甚至露出暧昧的笑容,但没人意识到赵欣会来敲登闻鼓。

    “这位公子,你可看清楚了,这里面可是登闻鼓的亭子,你是不是走错路了?”当赵欣面罩寒霜的走向登闻鼓亭的时候,一名禁军士兵不由得挡住了她的去路,笑着开口提醒道。

    “在下乃湖广戊午科乡试亚元,有重大冤情要向皇上禀报。”赵欣深吸了一口气,从怀里取出了写好的状子,双手捧在手里,神色严肃地向那名士兵说道。

    “重大冤情?”那名禁军士兵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住了,万万没有想到赵欣竟然是来敲登闻鼓上告的,因此神色充满了惊讶。

    随后,那名士兵回过神来,连忙走过去向谈笑着的当值瘦高个给事中和锦衣卫的百户禀报,两人疑惑地瞅了赵欣一眼后快步迎着她走去,显得相当意外。

    “你是进京赶考的举子?”来到赵欣的面前,那名瘦高个给事中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不无诧异地问道。

    “回大人,学生是湖广戊午科乡试亚元。”赵欣向瘦高个给事中一躬身,不动声色地抬高了手里的状子。

    “亚元?”瘦高个给事中的脸色变得更加惊讶,湖广的亚元可是有很大几率考取贡士的。

    “如今贡院已经开始入场,你为何还在这里?”经过最初的错愕后,瘦高个给事中不动声色地盯着赵欣问道。

    赵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