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公子这是胸怀天下呀,看来咱们以前还真的小看了他,说不定他以后会金榜题名踏入官场。”

    杨啸天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沉声向卢氏说道,“此人堪称文武全才,又老成持稳,倘若能进入仕途的话前途不可限量,比钦差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比钦差大人还要厉害?”

    卢氏没想到杨啸天对李宏宇评价如此之高,有些意外地问道,李宏宇不仅状元出身又在辽东立下了赫赫战功,又深受皇家的宠信,可是当今朝廷最有前途的年轻官员。

    “在为夫看来,钦差大人和李公子将会是一时瑜亮,两人都属于那种志向远大的少壮派,又同出自湖广襄阳,十有**会在官场上走到一起,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那倒也是咱们大明之幸。”

    杨啸天笑了笑后向卢氏给出了他对李宏宇的评论,不得不说他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能把李宏宇与钦差大人联系在一起,果然不愧是漕帮的帮主。

    “这样看来的话咱们可要跟李公子时常走动了,以后如果他在朝堂之上为官的话也能关照咱们一下。”

    卢氏闻言脸上不由得流露出遗憾的神色,“可惜了,李公子已经成亲,否则的话倒是能成为咱们的女婿。”

    “这事强求不得,怜儿被李公子救了三次,又把咱们拉出了险境,咱们应该知足了。”杨啸天笑了起来,虽然他也感到遗憾但天下间的好事哪儿能都被他们给占了,故而杨怜儿和李宏宇之间的事情只能看天意如何了。

    “你怎么知道红毛夷的事情?”

    杨啸天和卢氏谈论李宏宇的时候,杨怜儿背着双手,边走边好奇地问李宏宇,这种事情可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海外贸易的事情如此之大,不少走私商人也来扬州凑热闹,几杯酒下肚的话什么话也都能说出来。”

    李宏宇闻言笑了笑,风轻云淡地找了一个借口回答,说起来他与杨怜儿的结识还真的要多亏走私商人,如果不是李宏宇当时把杨怜儿错认为是走私商人的话,两人也不可能相识。

    “李兄,我发现现在越来越难看穿你了,你不仅文武兼备而且还心系大明安危,千里迢迢来了扬州又没有参与竞价。”

    杨怜儿停下了脚步,仰头盯着李宏宇瞅了一会儿后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看你不像是个做生意的,倒像是一个为官之人,那些做生意的都一心钻到钱眼里了,哪里会关心红毛夷的事情。”

    “我要是官员的话首先要治你强掳之罪,好好地就把我给带到了那个渔村,差一点就吓得娜雅报官了。”

    李宏宇闻言微微怔了一下,没想到杨怜儿竟然会猜到他的身份,不过他肯定是不会承认的,因此随后就笑了起来,装作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说道。

    “我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你也当真了,如果朝廷的官员像你这样吊儿郎当的话那么咱们大明可是一点儿前途都没了。”

    杨怜儿其实并没有怀疑李宏宇的身份,刚才只不过是下意识地灵机一动而已,见李宏宇若无其事地开着玩笑自然也就没当真,闻言冲着他翻了一个白眼后说道,她还从没有见过如此不务正业的朝廷命官。

    李宏宇见杨怜儿并没有往心里去,顿时松了一口气,与其并排谈笑着向院门处走去。

    第二天上午,二十名海外贸易的供货商悉数赶到海关司人员的住所,在下人的指引下相继在客厅中摆着的一张长条桌两侧落座。

    由于同属商界中的翘楚,再加上这些天来在扬州的相互走动,故而到场的人差不多都认识,相互间打着招唿气氛显得很轻松。

    那些私下里关系比较好的商贾们自然坐在了一起,低声议论着海关司的人为何要把他们召集起来。

    等人数到齐后,客厅里的商贾们已经按照他们在商界的出身关系形成了四个阵营,即晋商出身的商贾阵营、徽商出身的商贾阵营、浙商出身的商贾阵营,以及以湖广商人为基础的其他地区商人的联合阵营。

    在这四个阵营中,规模最大的是以湖广商贾为基础的联合阵营。

    之所以要与湖广商人为基础,除了跟李宏宇出身湖广有关外,还与包括粤商、川商等地区的商贾在大明商界处于弱者的地位有关,无法跟晋商、微商和浙商相抗衡,此时自然要在一起抱团了。

    这样一来,联合阵营的人数就是最多的,已经超过了半数。

    毕竟,晋商、徽商和浙商都有着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来源,很少有人想在前路充满荆棘的海外贸易一事上折腾。

    这就给了粤商和川商等地区的商人一个难得的机会,倘若拼资金的话他们肯定不是晋商、徽商和浙商的对手。

    而在二十家供货商中湖广商贾的人数最多,一共有五家供货商,分别是秦月的秦家、李宏宇的李家三房、李宏宇大伯的李家宗族和楚王府、襄王府。

    因此,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湖广的商贾,不仅有粤商和川商等地的商贾依附,而且暗中还有晋商的支持,这使得在大明商界叱咤风云、唿风唤雨的徽商和浙商在海外贸易中处于了劣势。(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最强商会

    “海关司司商官沈永顺周大人到!”

    就在众商贾聚在客厅里谈笑风生的时候,门口处传来了一声高喝,一名身穿正七品官服的年轻人在两名穿着从七品官服的年轻官员的陪同下快步走了进来。

    “司商官?”

    商贾们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一个官职,随后纷纷起身相迎,再怎么说来的也是朝廷的命官。

    “诸位请坐!”

    沈永顺坐在长条桌一端的上首处的座位后双手往下按了按,示意现场的商贾落座,然后开口微笑着自报了家门,“本官沈永顺,去年恩科考为税官,现担任海关司三大衙门之一的司商局司商官一职,以后要诸位可就要时常跟本官打交道了。”

    “三大衙门?”

    听了沈永顺的话,在座的商贾们再度流露出不解的神色,他们对海关司的事情可是一无所知,不清楚沈永顺口中的“三大衙门”指的是什么。

    “海关司三大衙门依次是司商局、司税局和司法局,其中司商局管海外贸易的商事,司税局管海外贸易的税务,司法局管海外贸易中的违法乱纪之事。”

    沈永顺知道众人心中疑惑,于是笑了笑后解释道,“三大衙门归司关大人和同知大人直辖,互不统属,各自为政。”

    “原来是这样!”大厅里的商贾们闻言顿时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看来这海关司衙门把活儿分得还挺细致,三大下属衙门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其实,这样对商贾们而言也是一种另类的安慰,至少说明海关司并不是那种临时搭建的草台衙门,让他们感到海关司在海外贸易一事上也挺用心。

    沈永顺出身湖广襄阳府举人,由于李宏宇的关系参加税官恩科考试的湖广年轻举人最多,并且悉数被录取,沈永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宏宇之所以让沈永顺担任司商局的司商官一职,除了沈永顺是他的亲信外,还与其有着卓绝的办事能力有关。

    另外,湖广位于大明中部,这样一来起到了连接大明南北和东西地区商贾的桥梁作用。

    不得不说,古代封建社会的地域观念在商贾们的心中还是非常重,所以李宏宇选择了湖广籍贯的沈永顺来执掌司商局,无论是北面的晋商还是南面的徽商、浙商,以及粤商和川商等人都能接受。

    “诸位,此次本官之所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宣布,海外贸易一事事关重大,非一人之力能够办到,同时也要兼顾所有人的利益。”

    沈永顺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沉声宣布道,“为此,海关司决定成立一个商会来处置海外贸易货物的采办事宜,诸位每个人在商会中占有百分之五的股份,商会的重大事务将由诸位商议后投票解决,超过半数人同意后即可执行。”

    听闻此言,在座的商贾们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听沈永顺的意思朝廷要把海外贸易货物的采办大权交给他们,这可是海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在做生意这一块诸位要比本官强上许多,我们海关司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收取海外贸易的税收,故而如何做生意是诸位的事情,海关司只是给诸位提供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沈永顺知道众人对这个消息倍感意外,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希望诸位能不辜负皇上的圣恩,为了大明开拓出一条海上商贸通道。”

    说实话,沈永顺开始时也想不通李宏宇为何要把货物采办大权交给那些商贾,认为这个权力应该掌握在海关司的手里才对,他信不过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

    不过李宏宇很快就说服了他,首先海关司的目的是收取关税而不是做生意,故而海关司不宜把持海外贸易的商务权。

    其次,在做生意场上海关司的官员们远远不是那些商贾的对手,因此只有把这个权力交给那些商贾才是最佳的选择,这样才能繁荣海外贸易,进而获得更多的关税。

    最为重要的是,海关司可以通过司商局来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进而掌控海外贸易的大方向。

    “敢问沈大人,这个商会如何运作?”

    见沈永顺把话说的如此明白,现场众商贾低声议论了一番后,坐在沈永顺左下首处的杜伯清开口问道,作为盐商总会副会长他理所应当坐在最靠前的位子。

    其余商贾闻言纷纷关切地望向了沈永顺,这可是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故而十分重视。

    “商会将选取一名会长和两名副会长,其余人成为商会的‘理事’,共同组成‘理事会’,凡重大事务由所有‘理事’投票表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