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内阁在宣德帝时期兴起,九卿会审的时候内阁的阁员也要列席,这些人代表了大明朝堂之上的最高权势。

    由于李宏宇已经做好了审案的准备,因此李皇后希望李可灼的案子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故而很快就下了中旨,两天后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举行九卿会审,审理李可灼进献“仙丹”一案。

    届时,案子将由一直查办此案的李宏宇主审,九卿、内阁阁员与托孤辅臣陪审。

    官府的关于九卿会审的告示一经贴出,京城的百姓就陷入了沸腾中,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要知道大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九卿会审的案子了,而且还是跟泰昌帝的驾崩有关。

    不过,令京城官场的官员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李皇后这次下达的是中旨,引发了官场不小的震动。

    值得一提的是,李皇后下发的中旨也是懿旨,不过与一般的懿旨流程不一样,并没有经过内阁和司礼监的核验。

    就像万皇帝临死前下发的调动新军的圣旨一样,内阁和司礼监都不知道此事,这就是中旨,越过了朝廷的有关机构。

    本来,皇权授命于天,皇帝和皇后下发中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明朝的情形有些特殊,文官集团势力之强堪称古代封建王朝之最。

    因此在君权和臣权的博弈中,文官集团为了迫使皇帝按照他们的意志来行事,故而会对一些未经文官集团审核同意而下发的中旨采用抵触的情绪。

    例如,明朝对一些重要官员的任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皇帝下中旨直接任命,另外一种就是廷推,由朝中重臣商议后向皇帝进行举荐合适的人选,然后由皇帝下旨任命,熊廷弼就是以这种方式得以成为辽东经略。

    明朝中后期,特别是万皇帝开始,文官集团中的当权派在与皇帝在廷推上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博弈,一些未经过廷推而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上任后会受到当权派的激烈抨击。

    这也是为何万朝时,一些被万皇帝用中旨任命的朝廷大员在接旨后宁愿致仕也不愿意为官,这并不是他们的情操有多高尚,而是受到当时朝局气氛的影响。

    至于有些胆大的朝廷重臣会仗着名望和权威“封还”皇帝的中旨,拒不接受。

    虽然这种举动看上去彰显了文人傲然气节,不过结局却并不怎么美好,通常都会丢官罢职。

    故而,虽然有官员敢封还圣旨,但很少有人去效仿,毕竟能在官场上成为重臣的官员都很圆滑和世故,很少有人会傻到直接跟皇权对抗。

    如今,李皇后第一次下发了未经内阁和司礼监核验的中旨,自然使得朝臣震动,这意味着李皇后向外界宣布她已经开始辅佐朱由校守护皇权。

    自然而然,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三党都不愿意看见李皇后垂帘听政,李皇后跟泰昌帝不同,采用了万皇帝平衡朝堂派系的策略,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将牢牢地被李皇后这个女流之辈给压制住。

    不过,与东林党相比,就目前的处境而言对齐楚浙三党倒是一个好消息,李皇后的派系平衡政策很显然会帮他们削弱东林党的势力。

    李宏宇对李皇后使用中旨感到意外,虽然李皇后这样做并无任何不妥,但却对朝臣们而言却无疑是开始显露皇后的威严,通过李可灼的案子来告诉朝臣要逐渐适应她的存在。

    在京城朝野的关注下,万众瞩目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九卿会审终于到来,身穿白色孝服的九卿和内阁阁员们相继抵达,在会客厅里品茶寒暄,议论着今天的堂审。

    虽然李宏宇已经对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下达了封口令,不过朝中的权贵们还是知道了不少案子的事情,例如神仙散、炼制丹药的器具以及那名云游方士等等。

    但由于李宏宇从没提审过李可灼,故而京城的那些权贵并不知道李宏宇在李可灼一案上的态度,更不清楚李宏宇如何看待那些证供之间的关系。

    临近审案的时辰,李宏宇前往会客厅里请陪审的大臣们,把他们请到了审案大堂,大堂两侧已经摆好了座椅供那些大臣落座。

    巳时三刻,端坐在大堂上的李宏宇拍了一下惊堂木,宣布正式升堂,云游方士等涉及到案子里的证人相继被带到堂上,对各自犯下的事情供认不讳。

    云游方士是最后一个被带上来的证人,当他招供出教授李可灼炼制嘉靖皇帝曾经服食过的丹药后现场一阵骚动,大臣们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要知道嘉奖皇帝服食的丹药可没有李可灼进献的“仙丹”那么厉害,使得泰昌帝服用完后神清气爽,完全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更不会吃死了人,那名试药的内侍惨死的一幕可是令在场的托孤辅臣们心有余悸。

    李宏宇知道陪审的大臣们心中的疑惑,不过所有的一切将在李可灼被带上公堂后解开,所以他并不着急现在就公布真相,还是让李可灼“说”出来更有信服力。

    “带李可灼!”等云游方士在其供词上签字画押后,李宏宇一拍惊堂木,沉声喝道。

    这使得现场众位官员精神为之一振,他们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正主儿给盼来了,依照李宏宇先前堂审的结果,李可灼从云游方士那里得到了炼制丹药的器具,进而炼制出了给泰昌帝进献的“仙丹”。

    而根据李可灼邻家下人的供述,他那里的炼制丹药的器具是李可灼托他保管的,让他不要告诉任何人。

    云游方士指证搜出来的炼制丹药的器具是他借给李可灼的,城外道观道士等人可以证明云游方士确实在道观里炼制丹药,而且搜来的那套炼制丹药的器具好像就是云游方士的。

    按照云游方士的说法,他传授给李可灼的炼制丹药的方法是嘉靖皇帝曾经用过的,根本就吃不死人,效果也没有那么大。

    另外,那名被抓的倒卖禁药的药贩子作证,从李可灼家中杂物房里找到的那些奇怪的粉末是神仙散,只不过由于他是在黑市上卖的神仙散,故而可能经过了层层转卖,所以不知道李可灼通过何种途径得到的神仙散。

    如今,李宏宇终于要跟李可灼交锋了,陪审的大臣们自然要打起精神看看李可灼会进行如何得辩解了。

    没过多久,在众人殷切的注视下,穿着一身官服的李可灼被两名士兵带了上来,由于他还没有被定罪故而得以穿着官服,也没有戴手铐脚镣,只不过乌纱帽已经被摘了,再怎么说他也是鸿胪寺寺丞,文人的颜面还是要顾及到的。

    虽然李宏宇没有提审过李可灼,更没有对李可灼用刑,一日三餐有荤有素可谓是享受了特别优待,可李可灼此时神情憔悴,眼眶发黑,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眼神显得有些恍惚。

    李宏宇面无表情地望着进入大堂的李可灼,他知道李可灼这段时间来肯定彻夜难眠,无比煎熬。

    按理说他早就应该被过堂提审了,可迟迟没有动静,这种未知的恐惧更能对他的心灵造成摧残,这样比动用酷刑更能对他的心理造成打击,使得他丝毫不知道他的命运会如何。

    更何况,此案事关泰昌帝的生死因此李宏宇知道李可灼绝对会负隅顽抗,即便提审李可灼的话也只是白费力气,很显然李可灼不会俯首认罪,故而不如等搜集齐证据候一举将其击倒,免得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

    “见过李大学士,各位大人。”

    进入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后,李可灼望见大堂两旁在座的文武重臣后微微怔了一下,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听审,随即打起了精神,来到堂前向李宏宇和在座的大员拱手行礼。

    “李可灼,本官问你,那名试药的内侍是因何而死的?”

    李宏宇盯着李可灼凝视了一会儿,然后面无表情地沉声问道,出乎众人的意料他并没有提到云游方士,而是问起了试药后七窍流血的那名内侍。

    “大学士,本官已经说过,‘仙丹’唯有有缘之人方可服用,岂是福薄之人能拥有的!”李可灼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一时间没有明白李宏宇的意思,使得他先前准备的说辞没能派上用场,稳定了有些慌乱的心神后回道。

    “如此说来,另外一名内侍是有缘之人了?”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声音冰冷地问道。

    “正是如此!”李可灼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唯有咬牙硬撑下来,难道要他承认泰昌帝的死与他有关?

    “倘若天意如此本官无话可说,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赐下如此神奇的仙丹那么想必是想济世救人,造福天下苍生。”

    李宏宇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神色严肃地瞪着李可灼反问道,“因此,上天岂会用残忍的方式去惩罚误服了仙丹的世人?即便要罚的话难道不应该惩罚那些把仙丹交给无缘之人的罪魁祸首?”

    听闻此言李可灼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李宏宇出击的方向完全在他的设想之外,使得他仓促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毕竟那名试药的内侍死得实在是太惨了。

    陪审的大臣们闻言也跟着一阵骚动,私下里小声议论着那名试药而死的内侍,纷纷暗自摇着头。

    托孤辅臣们可是亲眼目睹了那名内侍七窍流血而亡,不过当时由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李可灼所进献“仙丹”的神奇效用上,故而没有在意那名内侍,现在经过李宏宇这么一提及大家这才意识到那名内侍的死状实在是太惨了一点儿。

    “天意如此,本官也无可奈何!”

    见陪审的大臣们都在谈论那名试药而死的内侍,并且都认为其死状有些惨,李可灼顿时慌了神,连忙开口狡辩道。

    “天意?”

    李宏宇闻言冷冷地望着李可灼,“据本官所知,你以前既没有修过道,也没有研习过易经八卦,何以知晓天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