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天后,紫禁城,元辉殿。

    天启帝端坐在龙椅上,下首左右两侧分别立着朝堂上的文武大员,今天他要在这里从选定的淑女中挑选出大明的皇后。

    除了李宏宇外,现场的文武大员还从没有见过此次各地选出来的淑女们,因此对即将出现在元辉殿的淑女们感到十分好奇。

    很快,在魏忠贤的引领下,九名穿着华丽宫装的女子分为三排,每排三人,低着头鱼贯进入了元辉殿,这九人就是从众淑女中挑选出来的皇后候选人。

    原本,按照规则的话应该只有八名淑女,不过张嫣出现后负责遴选的礼部官员、宦官和女官们一致决定将其列为候选人之一,张嫣无论是容貌、气质乃是学识都是众淑女中出类拔萃的,故而破例而为。

    当然了,天启帝已经得到了此事的禀报,看在瘦高个宦官畏罪自尽的份儿上他并不准备深究此事以免破坏了喜庆的氛围,同时对令众人破例的张嫣倍感好奇。

    “淑女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来到殿前,九名淑女规规矩矩地下跪行礼,齐声高唿。

    “平身。”天启帝向上虚空一抬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谢皇上。”九名淑女闻言纷纷起身,低着头立在那里,神色局促,由于她们是第一次觐见皇帝所以心中难免紧张。

    “抬起头来。”天启帝额脸上顿时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样的话他就看不清那九名淑女的容貌,魏忠贤见状于是开口说道。

    九名淑女闻言缓缓抬起头来,这使得现场的大臣们眼前顿时就是一亮,九名淑女果然都是有着倾国倾城容貌的美人,不愧是从大明各地挑选出来的最美女子。

    不久后,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地纷纷集中在了立在九名淑女最后一排中间的那名淑女的身上,此女身体修长丰满、清爽秀丽,在九名淑女中非常醒目,放目望去有鹤立鸡群之感。

    “你叫何名,哪里人氏?”天启帝的注意力也被第三排中间的淑女吸引,眼前亮了一下后望着其问道。

    “张淑女,皇上问你话呢。”魏忠贤见状连忙冲着那名淑女说道,原来她就是张嫣。

    “回皇上,淑女是河南祥符人氏,名张嫣,现年十五。”张嫣闻言连忙向天启帝一躬身,莞尔一笑后娇声答道,实际上她今年周岁才十四岁,虚岁十五,是一名处于花样年华的少女。

    “嫣,巧笑态也!果然是个好名字。”望着巧笑嫣然的张嫣,天启帝不由得微微颔首,然后笑着赞了一句。

    立在辅臣中的李宏宇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能看得出来天启帝非常喜欢张嫣,有时候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尤其是男女之间,一见钟情的缘分非常奇妙。

    现场的众臣纷纷暗自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大明的皇后已经能确定下来了,另外八名淑女的脸上则纷纷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虽然只是天启帝和张嫣之间的简短对话,但已经决定了她们与皇后无缘的命运,心中自然感到失落。

    果然,事情正如李宏宇所料想的那样,也是史的必然走向,天启帝对张嫣一见钟情,最后钦定张嫣为大明的皇后,王氏和段氏两名淑女为妃,余者封给其他的名分,位于王氏和段氏之下。

    按照大明的惯例,张嫣的父亲得以成为勋贵,被封为了太康伯,可谓父凭女贵,光宗耀祖,要知道皇后乃一国之母,地位尊贵至极,是大明仅次于皇帝的人,自然使得张家有着无限的荣光。

    随着天启帝的大婚,大明终于迎来了一位真正意义上能够母仪天下的皇后,郑氏太皇太后和李太后都是在特殊情形下得以获封皇后,远没有张嫣这般正统,更能获得外界尤其是文官集团的承认,进而在文官集团拥有皇后的威仪。(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南下

    四月初,京城举办了盛大的婚典庆贺天启帝成亲。同时也是张嫣荣登皇后宝座的大殿,经了两场皇帝驾崩之疼的百姓们仿佛看见了幸福安乐的曙光,为新皇后的诞生欢唿雀跃。

    张嫣入主后宫后不久,在浣衣局的张总管被调去了坤宁宫,改任坤宁宫总管,在浣衣局期间他取得了张嫣的好感和信任,也对张嫣颇多照顾,张嫣自然要用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宦官来执掌坤宁宫和办事。

    张总管回到紫禁城后感慨良多,没想到他还有再回紫禁城的一天,而且是以如此体面光鲜的身份,比他在哕鸾宫时要强上千百倍。

    不仅如此,天启帝升张总管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使得其一跃成为了内廷最有权势的太监之一。

    俗话说的好,趋炎附势,跟红顶白,随着张总管就任坤宁宫总管,宫里原先那些对他漠视的宦官和女官争先开始巴结,使得他一时间成为了内廷炙手可热的人。

    王安和魏忠贤自然都想要拉近跟张总管的关系,毕竟后宫之中的事务归皇后管,这就使得张总管的身份显得异常重要。

    对于王安和魏忠贤伸出的橄榄枝,张总管自然是照单全收,不过他对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对王安是虚与委蛇,而对魏忠贤则是全力结交。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然魏忠贤现在被王安压制并没有什么还手之力,而且也没有表现出争权的心思,不过张总管很清楚魏忠贤身为皇帝身边的近侍绝对不会坐视王安在内廷横行无忌下去,迟早会对王安下手。

    而随着天启帝年龄的增长以及权威的增重,王安终究会被魏忠贤所取代,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张总管对王安是无比痛恨,如果不是李宏宇的话他现在已经被砍了脑袋,两人之间的梁子根本没办法解开。

    魏忠贤虽然跟张总管没什么交情,也没怎么打交道,但两人毕竟没有恩怨纠葛,魏忠贤也没有在哕鸾宫一事上对其落井下石,这就使得两人有了成为盟友的基础。

    算上张总管,内廷已经有三大太监对王安虎视眈眈,除了魏忠贤外还有御马监太监陈顺,三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同盟,为对付王安进行着秘密准备。

    张嫣成为皇后后对李宏宇是以礼相待,她并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自然感激李宏宇在淑女遴选的时候帮了她大忙,不仅将她从浣衣局召回了紫禁城,而且还拍板决定增补她为第九名皇后人选的淑女。

    另外,张嫣也非常敬重李宏宇的才学和人品,李宏宇在泰昌帝登基时立下的功劳堪称忠义的表率,这也使得她对李宏宇这位大明的托孤辅臣另眼相待,认为其是中兴大明的不二贤臣。

    为此,张嫣入主后宫后赏赐了不少贡品给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李家,以示恩宠。

    尤其是李宏宇的母亲赵氏,更是母凭子贵,被赐予张嫣赐为正二品的诰命夫人,连湖广布政使见了其都要主动行礼,在地方上可谓地位尊贵至极。

    经过了移宫案的一番折腾后,有着拥立之功的东林党可谓大获全胜,不仅在闯宫一事中有了防止李太后擅权的名分,而且参与闯宫一案的东林党官员都获得晋升。

    其中,以闯宫案的两大领袖而言,杨涟以礼科左给事中升为兵科都给事中,加衔礼部右侍郎,左光斗的官职虽然没有变动但加衔太子少保,一时荣光无限。

    可李宏宇很清楚,无论东林党人如何粉饰闯宫一案,都无法摆脱对皇权的冒犯,试想一下年轻的天启皇帝被东林党人抢出后宫时的心境,就知道天启皇帝心中已然对东林党有所芥蒂,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容忍这种犹如谋逆的举动。

    不过,由于东林党举着“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的大旗,并且拥立了天启帝登基和亲政,虽然不合法理但却占据了道义上的高度,再加上天启皇帝从小对东林党好感,此时天启帝还是愿意相信东林党一心为公。

    但是事情的结局如何李宏宇已然清楚,君权和臣权永远都是对立的,当臣权足够强大的时候,难道指望着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对君权恭敬有加?

    否则的话,朝堂上哪里还会有派系争斗的乱局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各派的利益之争,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难道齐楚浙三党的政治主张就不如东林党?

    很显然,为了各自的利益齐楚浙三党和东林党还会在京城进行生死攸关的博弈,不过这一切已经跟李宏宇没什么关系,天启帝大婚后他就要启程南下开始经营海关司。

    届时与李宏宇一同南下的人还有驸马冉兴让,冉兴让身为海关司司关将坐镇扬州的海关司总衙,由于李宏宇要时常在外奔波,这样的话也不至于使得海关司群龙无首。

    与李宏宇相比,踌躇满志的冉兴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扬州履任,准备在海关司大展拳脚,那个有名无实的驸马爷他可是当够了。

    李宏宇本想天启皇帝大婚后就启程南下,不过天启皇帝并不愿意让李宏宇离开,在他看来李宏宇是他最为信赖同时也最有能力的臣子。

    故而,冉兴让在天启帝大婚之后先行一步,动身赶往了扬州,如今扬州的海关司总衙已经筹建完毕需要有主官坐镇,因此在京城一身轻闲的冉兴让就向天启帝辞行,前去安抚海关司的局面。

    如果不是李宏宇奉了万皇帝的诏令去经营海关司,并且海关司事关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定,天启帝真的不愿意放走李宏宇,朝堂上纷繁的事务令他有些应接不暇。

    于是,六月中旬的时候,在京城多留了两个月的李宏宇终于踏上了南下的旅程,乘船赶往扬州城。

    李宏宇的这次南下比上一次规格可要高的多,上一次李宏宇的身份不过是翰林编撰而已,可这一次不仅是翰林编撰,还是左春坊大学士兼太子少师,大明不折不扣的托孤辅臣。

    因此,这次沿河两岸的文武官员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在码头上迎候,李宏宇年纪轻轻就得以身居高位,他日成就自然不可限量,大家自然要上杆子巴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