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8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月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她知道各地纷涌的农民军搅得朝廷不得安宁,地方上的那些卫所军简直难堪大任,面对那些拿着锄头木棍的农民军毫无斗志,落荒而逃。

    如此看来的话,对京畿威胁最大的是国内的农民军而不是清军。

    秦月知道李宏宇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她离开京城,因此也就不再争辩什么,说实话她已经厌倦了京城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第二天一早,李宏宇前去城外的禁军大营,动员禁军将领整军备战,由于事态紧急明天就要起程赶往关外。

    李宏宇的现身使得禁军的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关建功立业,跟着李宏宇他们心里踏实,从没有想过战败,毕竟李宏宇自从万历四十七年第一次出关与后金交战以来,二十多年南征北战未尝一败。

    下午,李宏宇在禁军将领们陪着视察军营的时候,宫里的一名内侍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崇祯皇帝紧急宣他前去觐见。

    李宏宇意识到一定是关外的最新的战报来了,而且看上去对明军极为不利,否则崇祯皇帝不会这个时候派人来喊他,要知道晚上他就要带领着禁军的高级将领进宫吃崇祯皇帝所摆的送行酒宴。

    果然,当李宏宇急匆匆赶到乾清宫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清军已经在上个月攻占了松山城,城里多名总兵战死,蓟辽总督洪承畴生死不明。

    对于此事崇祯皇帝是又惊又恼,万万没想到数万明军驻扎的松山城竟然会被建奴这么快攻破,在他看来洪承畴至少还能撑上几个月才对。

    由于南下的道路被封锁,所以时至今日这个消息才传到京城,李宏宇心中是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锦州城完了,失去了松山城明军的呼应祖大寿肯定撑不住,就算祖大寿想要死守但军心肯定已经散了,想守也守不住。

    李宏宇赶到的时候朝中的文武重臣已经悉数在场,他们就在城里自然比在城外的李宏宇先到,三五成群地聚在乾清宫的大殿里低声议论着松山城失守一事。

    此事带给了众人莫大的震动,谁能想到清军会如此快地攻下拥有数万明军的松山城,要知道攻城远比野外交战困难。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他现在需要现场的大臣们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可那些大臣除了表示震惊外并没什么好办法。

    “皇上,臣以前去过松山城,虽然城防比不上锦州城但这些年来也修建得非常坚固,是松锦防线上的一个军事重镇,建奴现在以困为主,他们现在占据了优势绝对不会贸然攻城,否则唯有徒添伤亡,酋首皇太极不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李宏宇得知松山城失陷的消息后略一沉吟,向崇祯皇帝一躬身,有条不紊地说道,“因此,在臣看来建奴之所以能攻下松山城,十有**是城里出了叛逆!”

    “叛逆?”听闻此言,现场顿时一阵哗然,先前没人会想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堂堂的大明将士岂会对女真人卑躬屈膝?

    崇祯皇帝的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他相信李宏宇不会信口开河,李宏宇对关锦防线非常了解,非朝堂上那些从未出关的大臣所能比拟的。

    “皇上,松山一破锦州危矣,臣觉得当务之急是救出杏山和塔山的官军,重整旗鼓在宁远待敌。”见崇祯皇帝眉关深锁,李宏宇神色严肃地说道,现在也唯有退守宁远,宁远的城防可是关锦防线中最为坚固的。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崇祯皇帝闻言回过神来,环视了一眼现场的诸位大臣,不动声色地问道。

    众臣闻言纷纷躬身垂首而立,打嘴仗他们在行,这种真刀真枪地交战他们可就差远了,对关外的情形也不清楚,因此哪里有什么主意。

    “既然如此,那么就依李太傅的意思,退守宁远城!”崇祯皇帝见状望向了李宏宇,沉声说道,心中充满了失落和黯然。

    原本,崇祯皇帝指望着李宏宇出关后力挽狂澜,击败清军解了关外的危局,巩固关锦防线。

    可如今看来这个愿望只能化为泡影,一旦松山和锦州有失,那么关外明军的兵力将折损一半以上,李宏宇就是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用一群残兵败将与士气如虹的清军交战。

    所以崇祯皇帝现在就寄希望于李宏宇能稳定住关外战局,避免关外明军全军覆没,否则那大明在关外可就将处于被动的境地。

    “皇上,臣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皇上能应允。”

    李宏宇早就知道崇祯皇帝会同意他的提议,因为现在崇祯皇帝已经别无选择,闻言后向崇祯皇帝一躬身,沉声禀报道,“臣的母亲年事已高,去年就卧病在床,臣的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此恳请皇上能降下恩旨,允许臣的妻妾代臣在窗前尽孝。”

    “咱们大明以孝为本,太傅身为人子理应承孝于父母膝前,此事朕恩准了。”崇祯皇帝还以为李宏宇要提什么条件,没想到竟然是一件家事,因此点了点头后予以恩准。

    此时此刻,没人意识到李宏宇此举是为了让秦月等家眷趁机离开京城这个危险之地,避免将来城破后遭受屠戮和凌辱,毕竟现在大明的局势还在朝廷的掌控中,京城在外界看来非常安全。

    “谢皇上恩典。”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沉声谢恩,有了崇祯皇帝的这句话那么秦月和柔儿等人就能光明正大地离开京城回湖广。

    次日上午,在朝中文武重臣的陪同下,李宏宇在城外的禁军大营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率领着禁军大营的三万兵力浩浩荡荡地奔向了山海关。

    没几天,秦月和柔儿等人就启程前往湖广,回襄阳府去伺候婆婆赵氏,顺理成章地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自此,京城昔日里热闹的太傅府变得冷清了下来,直至明亡秦月等女眷再也没有回来过,留下管家看家。

第八百七十章 奇袭笔架岗

    三月底,宁远城。

    “太傅,建奴在宁远和塔山之间的笔架岗布下了重兵,卑职曾经派军攻打过两次但都无功而返。”

    宁远城里,宁远总兵吴三桂在议事堂向李宏宇介绍着目前的局势,清军在笔架岗布下了三四万的兵力,牢牢地堵住了松锦地区明军南下的退路。

    说起来,洪承畴所率领的八大总兵有六人成功从清军的围追堵截中逃了出来,只有玉田总兵曹变蛟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留在松山固守。

    如今,吴三桂镇守他的大本营宁远,其余五名总兵则退到了山海关,有的人身边只剩下几名亲兵,模样无比狼狈。

    如果搁在以前,那么吴三桂等六名总兵肯定要被朝廷处死,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山海关和宁远的兵力不少都是吴三桂等六人的属下,故而为了避免引发军队动荡朝廷现在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战后再算总账。

    正是因为这样吴三桂才得以镇守宁远,打退了清军的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自此清军就再也没有前来骚扰,而是固守笔架岗。

    吴三桂曾经派人佯攻笔架岗两次,结果都铩羽而归,士气低落的明军很难在野战作战中击败士气如虹的清军。

    自此,吴三桂唯有在宁远等待朝廷的援军,万万没想到此次率军来援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太傅。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儿,李宏宇的到来使得死气沉沉的宁远城立刻焕发出勃勃生机,士气高涨,在将士们的眼中曾经两次力挽狂澜、大败后金的李宏宇就是清军的克星,有李宏宇坐镇的话清军就如同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

    听了吴三桂的介绍后李宏宇神色严肃地望着墙上挂着的地图,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吴三桂等将领躬身立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喘,生怕打扰了李宏宇。

    “松山已破,锦州城恐怕难以幸免,祖大寿坚持了两年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十有**会降敌,这样一来建奴会把主力放在围攻松山南方的杏山城,而更南边的塔山城建奴兵力就会少许多。”

    在众人关切地注视下,李宏宇沉吟了一下,伸手指着地图上的笔架岗说道,“笔架岗在塔山以南,只要咱们攻破笔架岗那么就能解了塔山之围!”

    “攻破笔架岗?”吴三桂闻言顿时微微一怔,他可是两次率军攻打过笔架岗,结果都是一触即溃,要想击败由三四万清军把守的笔架岗谈何容易!

    在场的关外明军将领纷纷露出愕然的神色,面面相觑,他们可从没有想过能攻下笔架岗。

    而禁军将领则面露兴奋的神情,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可是出关后第一个立功的机会。

    “如果本太傅猜得没错,在笔架岗设伏的是建奴的汉军八旗兵,他们虽然也都剃发留辫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汉人,比女真人和蒙古人要容易对付得多。”

    李宏宇见吴三桂和那些关外明军将领神色愕然,于是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有条不紊地说道,“现在,笔架岗的建奴不知道本太傅率军前来,不会想到咱们会攻打笔架岗,这样就给了咱们出其不意的机会。”

    从孙承宗治理关锦防线开始,明军已经非常重视对后金奸细的防范,为此后金乃至现在的满清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搞到军事情报,笔架岗的清军现在不可能知道明军已至的消息。

    “太傅,你下令吧,卑职愿意当前锋。”听了李宏宇的解释,吴三桂知道李宏宇心意已决,于是沉声向李宏宇请战,他是败军之将自然不能躲在后面看热闹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立功赎罪。

    再者说了,有李宏宇坐镇指挥那么笔架岗这次肯定会被攻克,吴三桂并没有后顾之忧。

    “你们已经与建奴交战多次,这次的机会就给禁军吧。”李宏宇闻言微微笑了笑,委婉地拒绝了吴三桂的请战。

    显而易见,此次攻打笔架岗事关重要,只有攻下了笔架岗才能救出塔山被困的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