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一开口。满场立时安静下来,所有人脑子疯狂转着。分析着朱慈烺的那句话。

    “正黄旗与正蓝旗……都在?这意味着,城内有超过万余的主战力量!多尔衮没有倾巢而出!好算计。也是好心胸。带出大半个两黄旗那还可以证明是为了削弱豪格,但留下正黄旗却是为盛京防守留下了充足的力量。这是公允的战略,亦是对我们的堤防啊!”谢洪运立刻明白了这期间的意思:“殿下……敢问……方才书信上……?”

    张镇刚刚进来做了什么都在众人的眼皮子地下,自然没有给出多尔衮书信的另外情报。若是在此之前,事关辽东建奴这般重要的战略,也绝对不会隐瞒。

    自然,朱慈烺能够知道正黄旗与正蓝旗都在盛京,这消息也就只有可能是多尔衮自己说的了。

    果不其然,朱慈烺缓缓颔首:“多尔衮是个厉害的人物。这封信。军机读一读吧。”

    倪元璐接过去,只是扫了一眼,便额头上青筋暴起。要不是倪元璐围观数十载火候已然熟练,此刻怕是就要破口大骂了。

    饶是如此,倪元璐也是不由深深呼出一口气,夹杂着万般情绪,道:“诸公,那我便念了。只是眼下时刻,诸位还请有所准备。莫要焦躁!”

    朱慈烺微微点头。

    众人纷纷应是。

    见此。倪元璐这才开口。

    “明太子朱慈烺如握……”倪元璐一开口,就见谢洪运目光不对。如握,这是称呼朱慈烺为晚辈啊!

    朱慈烺淡淡一笑,他倒是真不看重这么点小节。

    “自太祖于天命元年起兵其。距今二十七年了。明于此,亦是到了四帝。眼见泰昌、天启过去,而今到了崇祯皇帝一朝。皇考创下这大清国势日益振作,皇兄在位时。满蒙俨然一体,征明数次。武功赫赫,耀目千古。”

    说到这儿,倪元璐倒是微微轻松了一下。多尔衮口气很大,但皇家近卫军团可是破了阿巴泰一次入关劫掠,埋葬了正蓝旗大部啊。

    “吾为太祖子,今就任大清摄政王,论辈与泰昌帝相交。以长辈之言,立明国之地,今日奉劝明国小儿朱慈烺,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大清亦不吝赐和平于明国,结叔侄之好。”

    “今来画疆,合以黄河中流为界,北有京畿、山东割属我国。江淮开封之地为尔邑沿边州城。尔既蒙恩造,许备我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我皇帝生辰并正旦,尔当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今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盛京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

    “欺人太甚!”徐彦琦腾地站了起来:“殿下!末将请战,愿为远征首部。”

    “继续听。”朱慈烺不容反对。

    徐彦琦气呼呼地坐了下来,倪元璐也捏了一把汗,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多尔衮,吸引了全部的火力。这多尔衮也委实是个懒货,就是摆明了全盘照抄当年绍兴议和的内容啊。

    可绍兴议和那是多大的黑历史?岳飞就是死在了这一件事上,谁敢在这种议和上面签字,那就是千古也戏耍不了污垢的秦桧!

    “不和,便战。而今我陈兵山海关,统满蒙汉兵五十万,兵发尔国京师。”

    “听闻明太子朱慈烺为大明唯一将帅,所部近卫军团堪称精锐,屡挫我大清天兵。既然如此,今日我多尔衮便下此两国战书,约战你部明近卫军团于明国京畿。若战,随时奉陪。若你朱慈烺心怯,待我平定燕京,回师盛京,并盛京正黄、正蓝余部,统全国之力,再伐朝鲜。倒要教这天下人一见,九州之中,再不复朱明国运!”

    ……

    “念完了。”倪元璐摸了摸额上汗水,这是被一道道仿佛刀子一样的目光惹得。

    面对多尔衮的跋扈,众人纷纷愤怒难言。

    但对于焦点中心的朱慈烺而言,却显得风轻云淡。尽管,这一封战书里面透露的消息委实不同小可:“情况明了,多尔衮已经到了宁锦之地了。清国主力进攻京师,国内的一切最坏情况都应验了。对于我们而言,这可能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多尔衮显然有了防备。就如同谢学士方才所言,豪格在盛京,有两旗之兵。有极大可能,多尔衮也给豪格下了严令不让其出兵。到时候,徐朗将说的办法就难以奏效,突袭就要变成轻步兵的攻城战了。不过,也并非无解啊。”

    说着,朱慈烺顿了顿,目光忽然回应在了李定国的身上。

    顺着朱慈烺的目光,众人一下子注意到了李定国。看着李定国欲言又止,大家猛地想到了什么。

    旋即,谢洪运反应过来,他不敢看朱慈烺,于是愤怒地看向李定国:“李军师!你到底在想什么?这个计划我不答应!”

    倪元璐明白了过来,微微愕然,也明白了要补上这个计划要如何做。

    若是皇家近卫军团轻兵疾进,那攻城能力肯定稀少。想要有足够威胁的力量,就只能消灭城市里的建奴有生力量。可建奴也不是傻子,有了两旗兵力,又有多尔衮命令在,如何会出去?只要忍一忍就能渡过难关,等多尔衮主力回师就能消灭朱慈烺,谁愿意冒险出击?

    毕竟,皇家近卫军团早已没有了装小白兔吃大灰狼的体量了。

    朱慈烺朱慈烺所说的方案,众人却纷纷想到了——诱饵。

    皇家近卫军团需要一个高价值量的理由让城内的清军出击,甘冒风险一搏。

    这个高价值量的理由对于而今的朝鲜皇家近卫军团而言还能是什么?

    所有的目光都落到了朱慈烺的身上。

    “这个计划挺好的。我带兵到朝鲜,难不成还是来度假了?我亲自带兵,不是什么诱饵不诱饵的问题。”朱慈烺这会儿轻轻笑了一声,道:“是一个统帅应有的担当。我想,作为大明的国民,我朱明皇室的任何一个子民,易地而处也都会做出勇敢担当的选择。就如同我相信,如果有一天,需要军机处的李军师前移指挥部,面临更大的危险时,他一定会做出同样勇敢的决定。就如同各位在战场上,从未辜负自己皇家近卫军团军人的身份一样。”

    “而我,又如何愿意舍弃皇太子应有的担当?”朱慈烺深深呼出一口气,将手中多尔衮的书信哗啦地撕碎:“原谅罪恶的建奴是阎罗殿生死判官的事情。而本宫的任务就是送他们去见阎罗!

    “现在,我命令,亲征建奴,奔袭沈阳!”

    “是!”(未完待续。)

    ps:  又是四千~

第三十章:连下两城

    眼见着朱慈烺下出决定,李定国的心中冒出一个词:与有荣焉!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一个年轻的天才统帅做出了勇敢不负众望的选择!这一刻,李定国心中悄悄冒出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他李定国,一定要用此生全部的才智,效忠皇太子殿下完成这样一番伟业!

    北征千里,直捣贼巢。

    封狼居胥,远征盛京!

    当义州的军议结束后,会议室里众人散去,当他们走出门外的时候,不知道谁忽然惊讶道:“天晴了。”

    李定国望了望天,微微一笑:“那就放让我们全力以赴吧!”

    说完这句话,李定国就陷入了军粮大作战中。既然是远征突袭,那么大军显然就不能依靠大车慢腾腾地北上,等待更加慢腾腾的军粮辎重队。如果是平常行军,沿途建立兵站,恐怕朱慈烺进入辽地之后,满清军队就已经做好了全部的准备事宜。这样,也就做不到突袭的效果,甚至被挡在路上也说不定。

    故而,这样的远征奔袭就需要一次性将所有的军粮都准备好。

    为此,军机处征调了朝鲜上下全部的马匹,又让朝鲜义州官员配合组织了义州百姓开始制造行军口粮。

    既然是行军口粮,当然不是将柴米油盐酱醋茶肉干准备好带上路就可以。在野外没有完备军营的地方,这些东西甚至没有发挥的余地。甚至,急行军与紧急作战都不可能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劈柴价锅,造饭煮菜。

    一番商讨。军机处决定寻找故智,最终选择了向戚爷爷学习:制作光饼。

    据传。嘉靖年间戚继光率部进入福建抗击倭寇,行军途中当然没办法埋锅造饭。只能提前烧制伙食,以备战时食用。至于目标,左思右想,最终来自北方的戚家军士兵开始自制北方烧饼当作干粮。慢慢的,士兵们发现烧饼虽可充饥,但多食易上火,不易消化,影响战斗力。后来经过改良,便在在面团中加进食盐增加口味。加进碱可助消化,拍上芝麻可润胃肠,可去燥火。改良后的烧饼金黄悦目,酥脆适口,中间留下一个孔又可以挂在身上方便携带,诸多便利,解决了戚家军的后勤伙食问题,成了后来有名的光饼。

    对于军机处而言,有了目标。当然也不能依样画葫芦。

    很快,军机处开始商讨如何制造出远征军团最好的军粮。

    光是可以串起来方便携带那只是一个入门的理由,想要保障大军体力,最大限度维持军队战斗力。那军粮也显然是极有讲究。改良后添加的盐、碱以及芝麻就是军需所用。

    考虑到一次补给后续难进的问题,显然光饼就不能如小吃一样讲究口味。于是军机处将光饼做得又干又硬,足以保存一周的时间。同时。制作光饼的过程之中,除了加入食盐、碱以及芝麻以外。加入炒熟的酱肉与咸菜提供营养。而这两者都是防腐可以长久食用的。

    解决好了配方与目标,接下来的组织实施反而顺畅了很多。在军机处高效的组织能力下。上千名朝鲜妇人兴高采烈地发现自己有了一份兼职:为明国天兵制作光饼。

    一时间,义州城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子制作光饼的香气。

    崇祯十六年九月二十三日,距离决定远征奔袭仅仅过去三日,军机处就准备好了远征军团所需要的全部军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