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个不小心命就丢喽。”门口进来一个中年男子,提着鸟笼,说逗起来,很是有滑稽演员的天赋。

    王东家名作王立,是个山西出来的晋商。只不过他较为不同,是个本分卖煤的商人。

    山西煤炭丰富,地方用得着的却不多。

    近日京师解围,需求旺盛,不少看到商机的商人都跑进京来寻找财路。这王立听了,也巴巴赶了过来。

    “是啊是啊,秦爷说得是。”王立勉强地笑着,有些艳羡这位秦爷。这是京里一位闲散的贵戚,年纪轻轻倒是有个锦衣卫千户的职位。当然,这锦衣卫千户非彼锦衣卫千户。就是朝廷赏赐的职司,既不会真的去锦衣卫衙门干活,锦衣卫也不会当这一号人真能过来主事,就一个用来定品级的罢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位秦爷是京里一位侯爷的外甥,在京里真是无忧无虑的那种富贵子弟。

    被秦爷说了几句,要是往日,席大财也就干巴巴笑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今日席大财却迥然一变,目光炯炯有神,脸上也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光彩照人,道:“秦爷哟,可不是我吹。咱们盔甲厂,那也是有一天能起来的。这大明眼下一番光景是如何还不知道?处处要打仗,盔甲厂也能改振作,造出大明兵备神器来!不然你看看,外间这京师,这才一月过去,怎样的?不说夜不闭户,这城内日夜警察巡逻,可不是太平了?”

    “太平……是太平了。可……”秦爷想要反驳几句,却脑袋一歪,忽然道:“这京师啊,是变太多了。就说这街头上吧,流民竟然也渐渐少了。”

    “许是战乱平复,都回乡了吧。要不然山西战乱,我也想回去喽。”王立有些意兴阑珊,没怎么听出秦爷的话音。

    秦爷一听,笑道:“你是没见过往年间的京师。这天下人都道京师乃首善之地,以为跑到这儿了,衙门总不会不管,会赈济灾民。可要说啊……这首善之地,善么,圣上肯定是有的,就是下面人……哈哈,总归,纵然战乱平了,百姓也不会轻易回去的。因为,他们连回去的路费都凑不上啊!这可不是警察弹压能有的路数。”

    “这些警察不是就地扩充的?”王立道。

    “那不是。就咱们明时坊说吧,给衙门做事吃皇粮的差事哪里轮得到这些外人。流民苦,京里那些街坊邻里就不辛苦了?围城一起,多少家里一样还是饿的头晕眼花,甚至花光积蓄买不到粮生生饿死的?这一回圣上开恩,京城四城加一个外郭城都是建了警署。多少人家都去应募了,要知道,这可是国库直管粮饷的,断然缺不了!万岁爷亲眼盯着呢!”一说起这,席大财唾沫星子飞起来。

    这一次,就连秦爷也不由点头起来。他来路广,知道这席大财的九叔是个老秀才,家里揭不开锅下发现了满街飞的邸报上写着京师警署招募,一阵惊喜也扎进去应募了。

    王立也听过一些风声:“粮饷的法子是高明的,听闻都是恒信钱庄里开了户,每人粮饷按月直接划拨过去,中间没人能插手呢。”

    “足足每月一石的粮,我那九叔总算熬过去了。”席大财感叹着:“咱们这个万岁爷啊,可真是英明神武极了!就说说,这钱款直接账上划拨,一分克扣都无。就说说这扩建警署。原本以为是个残害百姓的调调,可五城警署建好了,哪里不是治安平靖?更间则,足足招了五千良善子弟呢。听闻万岁爷的近卫军团里也抽调了数百好汉子,就为了这京师太平!”

    “京里的汉子有了活路,俺们这些外乡人,也好歹能寻个活处了。”王立说着,忽然有了些振奋:“这一回的煤要是都卖出去了,我就待京师了,再也不走了!”

    “好!”席大财见秦爷不说话,有些骄傲,大刺刺地道:“我也一般,将这话放这儿,您呀,只管瞧好喽。这京师,断然没有更变坏的道理!就比方说我们盔……”

    “三爷爷!三爷爷!您原来在这啊!”一个年轻后生气喘吁吁冲了进来,一见席大财高谈阔论的声音,大喜过望,脸上带着笑,话里埋怨透着欢喜的急切:“赶快回去吧!九爷爷念着呢!不仅如此,东城与南城警署的刘署长、齐署长都赶到了。还有盔甲厂的头头脑脑都在了。三爷爷,快回去吧!”

    “啊?”席大财一听,顿时也不得瑟了,立起身拔腿就跑:“掌柜的,茶钱记在账上!”

    掌柜茫然地走了出来,看着席大财的背影,一脸懵逼。

    秦爷丢了一把碎银子在柜上,看着远处一队队身着黑皮立领衣装的人影徐徐走过去,砸吧砸吧道:“这是万岁爷……出宫的节奏啊!”

    “啊?”掌柜的一听,撒下手头的账本,隔着老远喊了一声:“小二,看好店铺,我去盔甲厂!”

    “啊?”小二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掌柜的背影。

    王立看着秦爷,低声道:“万岁爷来了?”

    “这警察啊,是吃得好穿得精神,训练也充足,调教也尽心,粮饷更充沛。这种地儿,你说是三班衙役那是跌分。轮起来,比起京营还强。你想想,这警署人马哪里是寻常人等可以调动的?要说县太爷能调动百十来个查个天怒人怨的大案要案。可这足足几千人,半个京师的警察都被调来了。不是万岁爷出宫的阵仗,还有哪个奢遮人物抵得上这威风?”秦爷说完,忽然听啪嗒的一声响起。

    王立趁着桌子就跑出了茶馆,只留下远远一道声飘回来:“秦爷,得罪了。我要去瞻仰天容!”

    这声传回茶馆,原本沸反盈天,热热闹闹的茶馆登时安静了下来。

    人群顾自回望着,终于明白了方才席大财与掌柜的那般异动是如何情况。

    “是万岁爷出宫驾临盔甲厂喽!”秦爷说完,提着鸟笼子就出了茶馆。他知道,这茶馆是歇业定了。

    果不其然,一堆碎银子与铜板如落雨一般丢向柜台上。随后,人群如奔走的鸟兽一样夺路而出,所有人纷纷朝着东面走去。

    “这可是打赢了鞑子的新皇啊!”

    “定要沾染天容,沾沾福气!”

    “同去,同去!”

    ……

    四****马车在京师的道路上缓缓碾过去,大匠们精心打造的弹簧御驾马车的避震效果不计工本地提升到了舒适的地步。响起这些年来马车那糟糕的避震效果,朱慈烺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坐一趟马车了。

    马车从紫禁城的小门悄无声息地走了出来,一行豪仆打扮的大内高手们警惕地看着四方所有的危险。街道各处,散步的锦衣卫密探严密观察着沿途的异常。一直到进了明时坊红藕,增援而来的亲卫队与东、南两城衙署纷纷赶到,接力护卫。

    终于,朱慈烺平安抵达了盔甲厂。(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中兴一式步枪

    这时,沿途的百姓们纷纷收到了消息,万岁爷出宫了!

    各处聚集的百姓将盔甲厂的地盘围的水泄不通,弹压的警察将里外挡成一道人墙依旧挡不住百姓们涌来的热情。

    在工坊的主事以及兵部、枢密院等文武官员带领之下,朱慈烺走到了门厅后的中庭里。里面,一方硕大的牌匾蒙着红布,等待着朱慈烺的揭开。

    朱慈烺笑着,大步走过去,将红布缓缓撤掉。

    很快,几个硕大的大字露了出来。

    “大明京师兵械工坊”

    也不知是谁带了个头,一阵鼓掌之声响了起来。朱慈烺也是亲亲鼓着掌,点着头,场景一派热切。

    角落里,新调入通政司的邸报主事陆庆衍奋笔疾书:“大明新元二七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身受子民爱戴的大明皇帝陛下走进了新成立的大明兵械工坊,主持了兵械工坊更名开业的揭幕仪式。仪式后,皇帝陛下亲切地接见了兵械工坊的研发大匠、主事管理人员以及基层业务骨干。对兵械工坊勇于探索,勤劳工作的精神进行了鼓励。皇帝陛下表示:我对兵械工坊在短短时间内磨合好新旧班子,并且迅速完成生产的成绩是认可的。对兵械工坊的未来,是期待的……”

    “皇帝陛下指出,兵械工坊对于大明的军队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意味着军队的火器化与正规化全面开展,意味着国之利器的铸造会更加有力地支撑国防建设,更加……”

    “皇帝陛下最终……”

    这时,新任通政司通政使李才善欣慰地点头,道:“庆衍对于圣上指示要进行白话文宣讲的领会是越来越出色了,很好。不过嘛,万岁爷进了后院黑屋面谈的事情就不要写进邸报了。虽然圣上对邸报的建设表示了关切。可这事……事涉锦衣卫,恐怕有机密的军事情报,就不要提了嘛。”

    李才善操着自己的四川口音讲着官话,听得陆庆衍迷瞪瞪的,不过最后点明了意思,顿时让他明白了重要性。重重点头,陆庆衍就这么仍有通政使将最后一页撕开,然后一点点撕成粉碎。

    粉碎的纸张里,断断续续写着几行字。

    “皇帝陛下宣布组建兵械工坊保卫科的组建……”

    “兵械工坊严格树立保密意识,决不让敌人寻到一丝可乘之机……”

    “对于触犯律法的人,锦衣卫有一百种办法将他绳之以法……”

    ……

    京师兵械工坊占地广大,屋舍众多。但数百年下来,诸多屋舍实际上已经老化。原先鲜丽的眼色也渐渐退去,木质的房屋显得既是破败又是掉份。朱慈烺一连过了三处院落,都只是留着高深莫测的笑容,一言不发。看得京师兵械工坊的主事们心中惴惴。

    倒是一个文质彬彬,儒雅健谈的男子与朱慈烺谈笑风生,让气氛颇为活跃。

    此人,就是京师兵械工坊的总工程师,这是朱慈烺的任命。虽然毫无官衔,却因为是朱慈烺金口玉言开的任命,身份超然。值得一提的是,纵然撇去朱慈烺的任命,一样没有官衔的兵械工坊主事也不敢怠慢。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