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朱慈烺这么想着的时候,仿佛福临心至一样,孔洛灵举起了手:“回禀身上,属下养过。”

    “好。”朱慈烺笑了,要是没有人亲身举例,这个梗还真不好接下去:“孔医师养过几个呢?”

    “五百只。实验室有需要用兔子做实验。也有些新学生需要练习医术,也需要养一批兔子。故而,病理实验室里一共养过的兔子是五百余只。”孔洛灵目光不自觉间对视上了朱慈烺,仿佛猜到了朱慈烺心中所想,说道。

    众人原本听一个小姑娘养了五百只兔子还有些惊讶,毕竟就是养个小宠物,也绝不止于要养这么多吧。

    此刻一听原委,倒是纷纷理解了。

    陆军医院的医术大家都是知道的,既然是练习医术要养个兔子开刀练手,那自然是没错的。拿兔子练手总好过拿人练手。这年代,大家还是没什么动物保护精神的。当然,这也许是一个好处呢。

    撇去闲话不提,朱慈烺悠悠道:“让朕来猜,病理实验室一开始应该不是买的这些兔子吧。也许,只买了四只八只?”

    孔洛灵瞪大了原本就很大的眼睛,看着朱慈烺,惊讶道:“圣上如何知道?我本来只是打算买四只用的,后来身边护士朝着要多买,便又买了四只。其中四只做了试验以后,另外四只就养起来了。没想到……没想到这才过了一年的时间,竟然,竟然都生出了好几百只。以至于,后来整个医院需要动物的时候,都找到了病理实验室里来。”

    “这……一年下来,四只兔子就升了五百只?”李邦华震惊的听着。

    屋内嗡嗡闹闹的,都被孔洛灵这事给惊到了。

    事实上,这虽然听起来十分离谱,但的确是如此。

    母兔怀孕周期仅为31天,它每年能生产4~6次,每窝大约在6~10只。幼兔在出生两个月以后,就已经具有繁殖能力。

    孔洛灵一共买了八只兔子,一年下来就生出好几百只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尤其是医院这种地方,就是出了什么事,也能给救活。

    四变五百,百倍的变化,让大家都是意外与惊叹。

    落在黄道周与史可法的眼里,却是猜到了什么,低声讨论了几句。

    朱慈烺又道:“如果说,八只兔子,一个病理实验室养起来,是无碍的吧。但五百多只兔子,光是每天喂食,都得你和你那小护士一起做事,忙个不停才一天才能处理完了。更别提其余繁琐之事。单从喂食消耗来说,养四只兔子,孔医师用一些闲钱是无碍的。但若是到了五百只的地步,恐怕是不送去医院里作为全院解剖练手所用,也得进了厨房里,才能止住荷包的失血吧?”

    朱慈烺说得风趣,孔洛灵也是坦然笑道:“圣上明鉴。要不是院中接手,属下实在是无论如何也养不活这么多兔子的。”

    “古人云:见微知著。这个例子,想必诸位也能明白吧?”朱慈烺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诸位,不如就再回答朕一个问题:纵观我中华千年历史,总是皇朝极盛之后迅速衰落,天下大乱,人丁死伤十之**。随后横空出世一豪杰,起雄师,并九州,再造一统,随后励精图治,初见盛世之像。如秦汉时,人口死伤数百万,十步存一,汉时刘邦贵为天子,车架连毛色一致的好马都凑不出。如隋唐,李渊立国,一样是建立在隋末纷争,人丁消减的基础上。更如我大明立国之处,正是蒙元残杀九州,堂堂华夏,丁口不如盛唐十一。诸位,谁能告诉朕,这治乱循环为何解?历数秦汉隋唐宋元明,其间盛世与乱世的因果又为何物?”

    朱慈烺一连抛出终极一问,问得屋内先是一阵嘈杂的讨论,但随后,讨论便是渐渐凝滞,落为沉寂。

    “大乱之后有雄主出?都道是,乱世显英豪。我太祖皇帝便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英豪。”

    “然则宋元之间数十年间,英豪之辈无数,为何一直到太祖时,才出来太祖这般的天子?”

    “也许是天命……?”

    “天命在我大明,这当然是毋庸置疑,也无需讨论的……”

    “也是,也是……也许,是乱世之后,乱极思静,物极必反吧。”

    “物极必反或有哲理,却无法足够解释啊。”

    ……

    众人一开始讨论一阵倒是很热切,但伴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都发现,这事,还真没这么简单。

    众人各自听着,以至于最后都逐渐沉默了下来,凝眉对视,纷纷都是透着不解。

    唯有孔洛灵盯着朱慈烺,光芒闪亮,他相信,皇帝陛下知道答案。(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人口论

    “时势造英雄,不施仁义,昏君无道,奸臣遍布,甚至天灾**。等等,这一切的理由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尝试解释这历史上的兴衰起落。解释那治乱循环。但在朕看来,这里头说的都没错。却绝不是那最主要的缘由。在朕看来,一切缘由,落到根底上,是人。”朱慈烺环视周遭,道:“诸位,可以将手头的会议资料翻到219页上。”

    一阵翻页的声音响起。

    上面,列着翰林院在历代史册上汇总得来的数据。

    而这个数据,却是颇为新奇。

    上面,是粟的亩产。

    战国前期……亩产粟205。8斤。

    战国后期…亩产粟247斤。菽亩产232斤。

    汉代……粟亩产281斤;豆亩产264斤。

    魏晋南北朝…维持着亩产3石的水平。

    唐代………亩产334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宋代………亩产309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元代………亩产338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明代………亩产346斤。所有粮食作物平均)

    一阵嗡嗡闹闹的声音响起,众人看着这个统计,却是都大为感觉新奇。作为百官之首,李邦华缺失陷入了沉思,稍待,他又继续翻页起来。

    果不其然,在239页上,列着另外一行之前草草翻阅并没有注意到的数据。

    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元朝末期,全国增加到8500万左右。

    历数至今,大明建国初年时,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崇祯年间时,人口却将达到一点二个亿。甚至,这也许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的数字。只不过碍于帝国管理能力,无法将所有黑户都统计上来。

    显然,每每乱世,人口大降。但人口一降,乱世结束之后,便会迅速出现盛世。盛世之事人口达到巅峰,随后危机四伏,酝酿着乱世的苗头。

    这看起来,仿佛真是一个治乱循环的魔咒。

    回想着朱慈烺此前提及的这一点,又对照着历朝历代粮食产量的变化,李邦华目光闪亮着,显然有所领悟。

    朱慈烺继续道:“也可以说,汉朝鼎时之事,人口最高为六千万人。超过了这个数字,便意味着,帝国的容纳到了极限,将走上末世。到了隋唐时,鼎盛人口为九千万。到大明时,初年便已经到了六千万,达到了汉时水平,至今,已然有一点二个亿,比起隋唐鼎盛之时还要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意味着人丁旺盛,这是兴旺发达之气象。没错,从大多数时候来讲,都是如此。可任何事务都是一体两面的,这也同样意味着,这样所谓的兴旺发达背后,是危急,是祸乱。比如……大明,有这么多粮食可以喂得饱这一点二亿人口的肚子吗?”

    大家看了看那个亩产的表,心思各异。

    黄道周凝眉道:“按照这亩产统计之数,这历朝历代都是上涨的。而今灾祸已过,战乱已平。今年亦是比往年稍稍风调雨顺稍许,如此算,应是不成问题。”

    “黄爱卿所言,挺起来是有些道理的。”朱慈烺笑道:“但大灾大祸之后,依旧能见到无数人活着,那不意味着这一场大灾大祸之中没有死过人。只不过,我们只能看到活人罢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我们的眼睛,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看到真相。如果我们的脑子不能够保持清醒,那么很多时候……我们,也一样会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

    众人微微一阵默然。

    李邦华缓缓颔首,道:“臣看来,这历朝历代非是只恰好有那么多人。比如这汉时的六千万,不是汉朝人生不起更多的人,而是……只能养的活这么多的人。将亩产与总量人口对比发现,这比率大致上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个帝国可以容纳人口的极限。汉朝是六千万人左右,隋唐是九千万人左右。”

    众人听闻以后,议论之声顿时更加热切了。

    汉唐盛世,这是无数人遍读史书之后的印象。每个中华儿女都会自豪与这一点,但如果有一天要说当今能比拟汉唐盛世,恐怕第一时间不是骄傲,而是不敢置信。

    同样,如果汉唐时期的极限人口就是九千万,那么已经远超汉唐时期极限人口的大明,又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