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三国-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牢两关士兵也已全部撤回,加上原来看押俘虏的士兵,又得机动步兵十万。

    “现在我们的总兵力为三十八万。驻守并州、河东各县,用兵三万。毛城东关及县城、东壶关用兵一万。雁门五万,云中平叛两万,汾河陈兵十万。机动步军十五万,骑兵两万。

    “此外,新近移民的青州百姓约有十万人愿意当兵。但新兵的招募迟迟未得到泽坤的首肯,故此拖延至今。兵力分布的情况暂且汇报到此。先看各位有没有什么意见。”

    ……

    张郃得田润特别礼遇,报效心切,因道:“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今冀州韩馥引狼入室,冀州易主。而我军又有冀州牧之任命,当兴义师,重新夺回冀州。为此,应急募新兵,给予操练。某不才,愿事操练之职。”

    “儁乂说得不对,”田润道,“走题了啊。儁乂主要说的是战略问题。这问题缓议。此时先议兵力及其分布。从儁乂的发言中,取其片断,我认为儁乂的意见,就相当于主张迅速扩充兵力。儁乂你看如何?”张郃道:“惭愧,末将初次与会,不知规矩,还望泽坤勿怪。”田润道:“早就说过不会怪罪的了,不用再次重复。”

    张扬道:“我是个粗人。没啥见识。不过,我附议张儁乂的意见,认为应当扩军。”满宠亦道:“我也附议。前面佐治曾经汇报,年税粮食十二万万斤,可养兵三百万。值此多事之秋,自三十八万增兵至五十万,当无疑义。”

    接下来又没有人说话了。田润道:“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看来是没有的了。大家都认为应该扩军的了。既然是圆桌,既然我说过。要尽量抛却身份地位,那么,当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我们将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形成决议。但是,既然是议事,在陈述意见的同时,必然可以陈述其理由。在座的各位,不仅需要知道分歧的意见本身,也需要知道分歧意见的理由。那样,才有利于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判断。我们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才有了意义。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个人的意见与各位相左。我认为应该裁军。就提出意见来说,我只有一个人。裁军的意见应该服从于扩军的意见。就身份而言,以我为主,扩军的意见又应该服从于裁军的意见。但是我不希望这样。下面,我将陈述裁军的理由。大家在得知理由之后,我们再进行最终的表决。”

    ……

    田润喝了口水,既表示停顿,又含有强调下面的话的意思。然后道:“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战争的场面。

    “在没有武将单挑的前提下,两军相遇,士气都很高昂,双方对冲,然后撞在了一起。其接合部首先是一条直线。然后。由于各处力量对比的不均衡,勇猛一些的士兵冲进了敌阵,直线被逐渐拉弯。再然后,勇猛的士兵冲进敌阵之后,三面受敌,处于不利地位,就慢慢往后退却或者被敌人杀死,曲线又重新被拉直。整条战线便一直重复着弯曲、拉直、再弯曲的过程。后面的士兵,被前面的士兵所阻挡,冲不上去,往往被闲置起来。只能摇旗呐喊。要等到前面的人战死之后,自己才能冲上去继续战斗。

    “这样的场面,相信在座的武将都不陌生。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战争场面。这样的战争,属于消耗性的战争。双方的作战能力虽然能够起到一点点作用,但它主要消耗的还是双方的兵力。因此,要打更多的胜场,就应该扩军。

    “但是,我们为何要打那种消耗性质的战争呢?在我军以往的经历中,最初战黄巾的时候,我军以三千的伤亡歼敌六万。在虎牢关、汜水关的阻击战中,总共杀敌十五万,而我军则只在王越指挥失误的那一场战斗中牺牲了两百多人。关将军赶赴云中平乱,虽然没有建功,但也做到了以不到千人的伤亡,杀敌近万。

    “我只喜欢消耗别人,不喜欢消耗自己。我自己的士兵,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活着。不管是以一千战一万,或者是以一万战一千,我都不愿意消耗兵力。兵力是什么,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必须重视士兵的生命,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当我们的士兵知道自己几乎不可能伤亡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所畏惧。

    “不错,我们确实有很多的余粮,可以养兵三百万。但是,百姓生产的粮食为什么就一定要拿来养士兵?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遇到蝗灾、旱灾等大荒之年我们怎么办?因此,我们的余粮首先是为救济百姓储备的。我们养的士兵,是百姓不得不需要的士兵,是保护百姓生活不受侵犯的士兵。现在,我们粮草充足了。我们需要转而降低税赋,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

    “因此,我希望的不是扩军,而是裁军。并且,在裁军的同时,提升我军的战斗力。我们要将老弱士兵裁减下来,让我们的军队焕发全新的风貌。

    “我具体的裁军意见如下。领地驻军。与衙役、捕快类似,负责各地的治安。这一部分,维持不变。也就是说,驻守并州、河东各县的三万士兵不变。防守性驻军亦维持不变。即指雁门关的两万,和驻守毛城东关及县城、东壶关的士兵一万,共四万士兵不变。我们需要大力裁减的士兵,是负责开疆扩土的士兵。这一部分,现有三十一万,我希望能够裁减到十八万,然后再从青州移民中增兵两万。最后,冲击性兵力定为二十万。”

    ……

    田润说完之后,大家沉默了很久。田润也没有催促,就让大家思考。过了一会儿,刘晔问道:“适才泽坤说,在裁军的同时,提升我军的战斗力。这个怎么能实现呢?”高顺说:“这个简单。就比如原来有一百个人,里面有三十个老弱残兵。就行军速度而言,这一百个人的速度,实际上就是那三十个老弱残兵的速度。剃除那三十个老弱残兵之后,行军速度就是另外七十个精壮士兵的速度了。”

    张辽也道:“确实如此。打仗的时候,那三十个老弱残兵不仅会拖后腿,往往还需要从另外七十人里面抽出二十个人来给予保护。实际作战,就五十个精壮。去掉那三十人之后,作战能力就由五十人提高到七十人了。”

    “哦,忘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田润道,“这次青州移民里面,有人会养蚕织绸。不久,我们的士兵就可以穿丝绸了。”蔡邕道:“士兵穿丝绸,是否有些暴殄天物?”田润道:“啊,不是。这是因为弓箭的原因。我军新造弓箭,二百四十步内,射榆树可入半箭;其力足以贯穿重甲,及远则可在三百四十余步左右。然而,就如此利箭,竟不能贯穿丝绸。所以,我意让所有士兵都穿上丝绸**衣。中箭之后,以丝绸包裹箭矢一并拔出,伤口就不会因为箭矢的倒刺而扩大了。”

    “有这等厉害的弓箭,咋没有装备给我部呢?”关羽道。田润道:“现在一张弓都还没做出来呢,又怎么装备?二哥急什么,肯定不会少了你的。”

    张辽问:“那日我请泽坤出动骑兵主力,泽坤说有几样装备没弄好,是否就指的这弓?”田润答道:“是的,主要就是这弓。骑兵的装备本来是脚蹬和马蹄铁。这个很快,早就造出来了,最多两天就能装备上去。就这弓,等的时间长点。”

    张飞道:“那我们还造不造弩呢?”田润道:“造。不过得等这弓造完之后。”

    逐渐地,大家都没有问题要问了。然后,田润道:“好了,关于扩军还是裁军的问题,下面将进行表决。上盒子。”

    三名女亲兵走了过来,一人抱了个盒子,一人拿了张彩布,一人举了方砚盘,还有一个端了盘清水。田润道:“大家跟我学。伸右手,食指在砚盘上蘸墨。然后把手伸进盒子里。彩布盖住我的手。盒子里有纸。赞同扩军的,就在纸上画一个圈;赞同裁军的,就画一条短线。有彩布遮住的,谁也看不见你画的是什么。画完了,别掀开彩布。小心一点,把手抽出来。别把彩布弄脏了。最后,在这盆里洗手。就是这样。我自己刚刚也画了。下面,从琰妹开始,轮流表决。”

    很快,表决完成。撤掉彩布,打开盒子。结果,赞同裁军的多于赞同扩军的。决议:裁军。

第二卷 第111章 军事战略

    第111章 军事战略

    再次休息之后,就到了吃饭的时间。饭后。再休息了半个时辰,然后继续议事。接下来的议题是军事战略。

    毛玠首先道:“今天下分崩离析,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刘晔亦道:“袁绍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尔敢据险以守。今我军后方已定,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

    两人说完之后,又是一阵冷场。田润因问道:“奉孝,你呢?”郭嘉道:“跟前面一样,先听了汇报再说。”辛毗道:“这个,我可没法汇报了。”田润想了想,道:“那我来吧。

    “前面我说过了,我也就是个百姓,在饥不裹腹之时,有一顿饱饭,我就很满足了。但是呢,我又不能接受嗟来之食。就这样,为了糊口,我应征了青州民兵的招募。那还是黄巾之乱的时候了。当时,各地都没有多少士兵,青州士卒又被抽调一空。面临各地逐渐向青州城聚集的黄巾大军,州府紧急募兵,放宽了尺度,只要身体健壮,不论男女,都可以应征。这样,我才有了从军的机会。

    “在履行了招募手续之后,我终于喝到了一碗热腾腾的稀粥。因为那粥又稀又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