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三国-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是让闻者伤心、听者掉泪的伤心命。今后不会了。我相信琰妹一生都会快快乐乐的。我就说这些。伯父也不要追问了。”

    ……

    赵云的到来,带来了袁绍与刘备相拒磐河的消息。以郭嘉之能,岂愿坐失良机。当即会同关羽、张辽商议。随即。麾下两千士兵解甲。从指定的五条路径,分别混进邺城。

    此时的邺城,就跟毛城的县城类似。就衙役百人,巡城兵丁两百人。城中主事者,乃辛评和审配。大将颜良、文丑均在城中,但却养伤在床。

    不日,田兰登上点将台,号令三军,齐赴冀州州治所在地邺城。两万大军一到,邺城尽入囊中。辛评、审配、颜良、文丑均成俘虏。

    由于邺城与毛城的距离远于邺城与磐河的距离,四名俘虏没有押回毛城。而是就地看守。田兰这个名誉元帅什么都不懂,就领了看守俘虏的任务。郭嘉留下三千士兵给田兰。吩咐其中两千士兵用于守城。然后率剩下的一万七千士兵赶赴磐河。

    到了一个名叫信安的小地方。当时天色已晚,郭嘉吩咐安营扎寨。随即将关羽、张辽找来,会商军情。

    郭嘉道:“东线这边,原本由云长挂帅。只因田兰介入,这才权移军师。今田兰不在,可仍由云长做主。”关羽道:“不可。将军让奉孝做主,奉孝就不可推卸。”张辽道:“二位也别推了。都怪篮子……别提这个了。如今就我等三人,尽可精城团结,各抒己见,共同决议大军行止。”

    “文远所言甚是,”郭嘉道,“那我就僭越了。我想,在决定我军行止之前,我们先把自己当作袁绍,看看袁绍军会怎么行动。”关羽道:“不错,知己知彼,方百战百胜也。”

    ……

    张辽道:“若我是袁绍,听闻邺城失守,必定回援。这是因为,据袁绍所知,毛城有兵不多。而邺城被俘者中,又有颜良、文丑在内。”关羽也表示同意。关羽说道:“袁绍按兵不动是不可能的。多半会主动与刘备请和,然后回师。回师的目标,原本有两处。一是邺城,一是毛城。但因为袁绍对毛城所知不多,不知道攻毛城是否能引出邺城的守军;而且邺城又正好卡在前往毛城的路上,故此袁绍只能是回军邺城。”

    郭嘉道:“你们看,那袁绍向刘备请和,刘备能答应吗?”关羽道:“这可说不准了。照理说,两方交战旷日持久,应该均有退意。但愈是要退,便愈是示敌以不退。表面上看,刘备为平分冀州而来,假设袁绍委曲求全,答应割让城池,刘备便能罢兵。但经过双方交战。刘备肯定清楚地知道了,只要袁绍兵力尚在,割让的城池,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夺回。故刘备将看重灭减袁绍之兵力,而轻视割让之城池。”

    张辽道:“袁绍若是求和,似乎也只能是允诺割让城池了。就算袁绍真像我们将军那样愿意裁军,刘备也必不肯信。因此袁绍最多就是再补充刘备一点粮草。”

    郭嘉道:“两位之议,与事实已经极为接近。但刘备率兵南下,不仅是为了平分冀州。刘备若战胜了袁绍,当可占领冀州全境。若不胜,刘备将会送掉公孙伯珪最后两个亲属的性命。回师之后,刘备就可以占领右北平。据子龙所言,公孙伯珪的从弟公孙范业已牺牲,但公孙伯珪之子公孙续还在。就这么退兵的话,右北平必将奉公孙续为主,刘备将一无所获。故此,刘备一定会让公孙续率轻骑追袭袁绍。”

    “啊,”关羽诧道,“那刘备竟然这么阴险啊!”郭嘉道:“逐鹿中原,问鼎天下,也无所谓阴险与光明。刘备的这番用意,已经瞒过了北平军。关键在于,能不能瞒过袁绍。”

    张辽想了想,说:“我想,若我是袁绍,就算不知道刘备会派公孙续轻骑追袭,也一定会重兵防御。退兵之时,军心不稳,最忌敌军乘势追击。袁绍庸才,然手下沮授、许攸等人俱为见识不凡之辈。撤退的安排,当无破绽。”

    郭嘉道:“无破绽吗?袁绍重军在后,防止刘备追袭,又怎么防止我军呢?”关羽一听,恍然大悟,赞道:“原来琢磨袁绍的安排,于我军这等有利啊。”郭嘉道:“知敌者,有的放矢,方无所不中者也。”

    张辽道:“袁绍重兵防范于后,自己定然是优先撤离。我军设伏,正好以我之强,击敌以弱。说不定就能一举而擒杀袁绍。”

    “我们不要说不定,”郭嘉道,“我们要的是一定。兵家之道,未虑胜,先防败。若能一举擒杀袁绍,则彼军就此土崩瓦解。但可能性不大。袁绍轻兵先撤,忽遇我军埋伏,袁绍又会怎么做?据嘉所思,袁绍必会令人拼命抵抗,而自己则率小队人马,自小道逃往渤海。袁绍乃渤海郡守。尽管其竭泽而渔,令渤海郡元气大伤。然而,渤海郡自袁绍之后,没有其他官吏,更没有其他官吏控制下的武装。对于袁绍来说,那儿就是自己的老家。至少,是安全的。故此,袁绍率小队逃往渤海,当无疑异。”

    关羽道:“那我军再分一哨人马,于前往渤海必经之路上设伏。这下总成了吧?”郭嘉道:“成了。若是不成,岂非苍天不愿亡袁绍?”

    ……

    田润希望两万骑兵都装备上神臂弓,于是北、西两路军迟迟没有出发。按照加快了之后的制造进度,还要等上两个月。田润、高顺等人就训练兵马,安心地等待。

    王越因为蔡邕一事,有些怕田润。便向田润进言,想跟赵云到南军,两个月之后再返回。田润同意了。于是王越、赵去就到了闻喜军营。次日,蔡琰就派王越过江,侦察洛阳这边的情况。蔡琰嘱咐,最好不要杀人。王越走了三日,然后返回,说是曹阳、渑池、洛阳、永宁均有大量人口。

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军

    第115章 降白波军

    王越打听了一下。据说那些人都是白波军。白波军号称十万大军,但其实其真正的军队还不到一万,老百姓倒有三十几万。以往,白波军主要在河西一带活动。由于河套匈奴与并州汾河沿岸大量陈兵,大战一触即发,白波军就流窜到了洛阳。

    洛阳地区长七百余里,宽八十余里,土地广袤。当初,在众诸侯歇马酸枣的情况下,孙坚都能找到一块空地宿营而没有被察觉。故蔡琰的两万士兵要在洛阳地区驻扎下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董卓毁去的陕县渡口,必须得重建,要把陡坡还原成缓坡,蔡琰的辎重才能上岸。有了辎重,才能够安营扎寨,才能够有较长时间的粮食。这,与当初王越率伏兵自陕县撤退不同。

    于是乎,蔡琰就派了小队人马过河,在陕县渡口附近三十里范围内设立警戒线。然后再派大量士兵过去还原渡口。当初,蔡琰要了曾经防守过虎牢关、汜水关的士兵,主要就是考虑到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工事。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挖掘出来的弃土,就直接倒在黄河下游的河边。这样一来,便大大缩短了工期。十日后,缓坡已成。蔡琰挥师南渡,择地宿营。

    由此往西,距离潼关三百余里;往东,距离洛阳两百里。蔡琰以待机取潼关为名兴师,然而却挥师东进了。

    三日后,蔡琰到达虎牢关。其行军,完全是公开的。白波军的百姓瞧见了,白波军的士兵也瞧见了。百姓瞧见,便躲避军队。士兵瞧见了,便报告头领。

    ……

    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人,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二月,在并州河西郡白波谷揭竿起义,号称为白波军。中平六年(189)十月,白波军扫荡河西全境,号称士兵达到十来万人。当时董卓曾令其女婿牛辅率军镇压,但未能获胜。初平元年(190)董卓与关东联军相斗时,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其实带有防止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其通往关西去路的打算。

    白波军逃窜到洛阳地区以后,把守潼关的李傕曾经与之交战,郭太战死,杨奉投降。但是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则仍然坚持作战。双方相持不下。屯于弘农的张济按兵不动,始终未予李傕任何援助。这让李傕十分不满。

    洛阳城内,李乐、韩暹、胡才听到士兵报告有一支军队往东而去了。不由得面面相觑。对于潼关和弘农两地,有士兵昼夜轮流监视。那这一支军队是由何而来的?三人便询问士兵,那支军队有没有辎重。士兵说有。于是,三人便立即赶往陕县黄河渡口。

    到了渡口,远远一看,三人就面如死灰。众诸侯或许不知道田润有多少兵,白波军却是知道的。虽然也不太清楚,然田润在汾河沿岸陈兵十万的同时,五万守雁门,两万战云中,这边还在阻拦关东诸侯的事情,白波军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胡才道:“田县令重修此渡口,固然可以南下,但若董贼亦自此率兵北上,岂非危矣?”李乐道:“看清楚对岸再说。对岸码头,有明显的工事。田县令两千人守两关还能歼敌十五万。你猜她会在对岸码头驻多少兵?”

    韩暹道:“如今田县令势大。既已挥师南下,恐我等再难置身事外。”胡才道:“但愿这支军队只是路过。”韩暹道:“你是说,田县令这支军队会不知道我们在这儿?”胡才忙道:“那倒不可能。田县令那么会用兵的人,岂有不对沿途打探清楚的道理。”

    李乐道:“不如这样:倘若田县令的军队不找上门来,我们照旧。”韩暹道:“也只有这样了。”胡才在一旁,想了一想。也点了点头。

    李乐的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倘若田县令的军队找上门来,没有说。

    ……

    蔡琰在虎牢关安营扎寨之后,便唤陈康前来问讯。蔡琰道:“当初我姐改关的时候您在吧?”陈康道:“元帅,称‘您’可折杀末将了,称‘你’就行了。当初我是跟田帅,啊不,当初我是跟将军来着。”蔡琰道:“那这两道关墙的修改情况,你是清楚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