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三国-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非常之快。

    周昕正在焦虑之中,又有敌军自城墙的北面杀过来了。而且还是同样的强势。同样的迅速。这可怎么办?自己应该到南面阻击敌军还是到北面?

    很快,周昕就用不着犹豫了。这是因为,云梯上的士兵上来了。于是乎,山阴西面城墙很快就陷入了全面的战斗。周昕来不及多想,便冲向离自己最近的一名攻城士兵。一枪撩去,士兵举刀一格,力气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周昕正在惊叹,那名士兵突然在自己枪杆上接连砍了三刀。巨大的震动差点让周昕握不住枪杆。而这时,另一名攻城士兵过来了。一刀砍了过来。周昕只得舍了长枪,就地一滚,躲开了这一刀。并且在翻滚的过程中,拔出了佩剑。哪知,人还没有站起,那名砍自己一刀的士兵便跟踪而至。

    周昕从那名士兵刚刚砍向自己的一刀中,判断出此人力大。如果这人再砍一刀,佩剑是架不住的。于是,周昕先发制人,一招拔草寻蛇,佩剑往那名士兵的双脚削去。那名士兵一跳,躲了过去。

    周昕正要站起,忽然背心就挨了一下。这是攻城士兵,自城内的石阶登上,赶来会合了。这一下,眼见周昕是躲不过去的。这名士兵还特地翻转了刀柄,在刀背敲在周昕的后脊梁上。周昕遭此打击,身体往前一扑。然后佩剑就被人踩在了地上。而且右手护腕处又挨了一刀柄。

    周昕撒手了。双手立即被攻城士兵反剪起来。此时,周昕的心。巴凉巴凉的。早知如此,还不如单挑斗将,好歹算有个面子吧。

    ……

    这样就算是成功占领会稽郡城了。不过,战争还没有完。这之后的战斗,田兰依然布置得很具体:由周瑜据城,太史慈出城埋伏。

    出城埋伏,实际上就是埋伏在南北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埋伏与山阴西面城墙共同组成一个老虎钳的形状。这时,钳内的会稽军队是不可能向南北两个方向绕道的。因此,守城的这方,东南北三门,就不需要多少士兵。具体的来说,是城内一千,东南北三门共一千,西门城上两千。周瑜这边,腾了一个千人队出来给太史慈指挥。太史慈就变成了六千人了。总共六千人,自然是两面各三千。这边的甲丙两队精锐士兵没有出城。城内的一千人及东南北三门的另一千人,就是甲丙两队士兵。

    ……

    王朗就带着四千出头的会稽残兵,逃回郡治所在的山阴县城。钱清大战失败时,有个借口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途中接连遭到三次追杀,就没有什么借口了。从将到兵,突然发觉。自己打谁都打不过了。于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自己的老窝:会稽。

    到了。终于到了山阴县城。王朗当然很累,但王朗知道,跟士兵比起来,自己好歹还是骑了马的。于是,王朗一马驱前,就接近了城墙。喊道:“儿郎们,快开城门!”城墙上面没有居然动静。

    这些偷懒的家伙!王朗气都不打一处来。又跑近了几步,喊道:“城上有人没有?大明何在?仲翔何在?”大明,是周昕的字。仲翔,是虞翻的字。周昕是会稽武将,校尉。虞翻是会稽的文职官吏。

    “此二人正身陷囹圄,不便见客,”周瑜站了出来,“城下之人,可是王景兴否?”王朗一瞧,不认识。便道:“某便是会稽王朗。你是何人,为何立于城墙之上。”

    周瑜道:“吾乃兰帅麾下中郎将周瑜公瑾是也。奉兰帅军令,已取此城。军士们——”城墙上两千士兵突然现身,齐声答道:“有!”周瑜续道:“瞄准城下王朗。但有异动,万箭攒心。”两千士兵又齐声答道:“是!”

    ……

    士兵们如此整齐的回答,当真称得上是地动山摇。这其实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只是这时代的将领们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将领们普遍重视的是士兵的作战技能。在回答将领问话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喏”。“喏”是什么?其实就是“嗯哪”,也就是“嗯”字还拖了一个尾音“哪”。一点都没有军人的气概。

    王朗事先就经历了钱清之败,又被接连三次追杀,胆气已失。这两声大喝。当即就吓了王朗两跳。想到一个问题,但是却不敢问了。就这么呆在原地。

    王朗想到的问题,是对方的身份。今日连番作战,连番失败,一直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直到此时,城上的周瑜才说了是什么兰帅的麾下。兰帅又是何人,王朗却不知道。

    王朗由于问话,距离城墙很近,也就三四十步左右。城墙之上,两千士兵张弓搭箭指着王朗。如果周瑜命令射击,即算是王朗右手还能用,也很难保住性命。这是明摆着的。

    会稽军队的主将被控制住了,会稽军队的士兵呢?士兵的士气当然也是低落的,不过,士兵们眼前似乎还是安全的。士兵们群龙无首,人人没有主意。冲上前去救王朗肯定是不行的。只要一冲,还没冲上去,城上就肯定会放箭。逃走也是不对的。弃主将而走,首先就不仁义;其次,今后的俸禄就没有了,糊口将成为严峻的问题。于是,士兵们就呆在了原地。

    太史慈埋伏在南北两面的六千士兵没有出来。太史慈担心逼近过甚,会稽士兵有可能转身向西面逃窜。太史慈打的主意是。等西面田兰等人来了,然后再现身。当然,假如会稽士兵要往南北方向逃走的话,也是要现身的。

    最先从西面赶来的是郭图的人马。一到,就偏向了北面。太史慈埋伏于北面的士兵不得不站了出来。这一下子,对于四千会稽士兵来说,北面就出现了五千敌军。当即人潮涌动,往南移动了一截距离。

    这么一来,南面的三千伏兵也只得现身了。三千田兰士兵要杀四千会稽士兵的话,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但如果不是杀,而是要滴水不漏地围住。就有些问题了。还好,陈群的人马来了,转向了南面。南面也有五千人了,完全够用了。

    田兰与于禁一同出现在西面。他们的身后,自然是万余名士兵。山阴西门外面的会稽士兵,先是往南涌,不行再往西涌,又不行了,只得往东涌。前沿士兵接近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弓箭射程时,拼命往后顶,却又有些顶不住。

    这时,城上周瑜朗声道:“王朗、王景兴,好天有好生之德。我军几次有全歼汝等的机会,均已放弃。如今,已到了最后的关头。贵军剩余四千将士的性命,就在你一念之间。我来问你,到底是降,还是不降?”

    这便是典型的降与不降的问题。降者生,不降者死。但此时,若王朗选择不降,死的就不止王朗一人了。王朗早已认出路上三次追杀自己的敌军。对方仅仅两千人就打不过,而今三个两千都来了。更何况,后面还有一万,南北又有六七千,城上还有好几千。实力太悬殊了。王朗也想通了,如果对方真想全歼会稽军队,真的是早就能够成功的了。对方的确是手下留情了。剩下这四千士兵,可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丧命了。于是,王朗滚鞍落马,前趋五步,面朝城上周瑜方向跪下,道:“王朗愿降!”

    ……

    自此,“东路皆平”。意思是说,长江以南的东面,凡汉人聚居之所,均在田兰治下。然而,田兰并没有像演义中的孙策那样。只委任一名文官一名武将,把守吴郡了事。

    田兰早就从田润那里知道了江南的版图。这种版图,跟这个时代的版图大有差异。这个时代的版图就仅仅跟着汉人的脚步走。测绘地图的人员,怎么说也属于文职官吏。汉人的脚步本来就没走多远,汉人里面的文职官吏就更是差了一大截。到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就相当于到天边了,版图就终止了。

    实际上长江以南这一线,最主要的郡,由西向东,是九江、建业、曲阿和吴郡。建业、曲阿和吴郡属于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九江郡,则属于扬州与荆州的边境。这里面,最有潜力,同时也是田兰最感兴趣的,就是会稽郡和豫章郡。

    一般的郡,通常辖县二十个左右。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有可能少一些,就如建业和曲阿那样。经济不够发达,或者说境内并未完成全面的开发的地区,所辖的县就多了。在这个时候,会稽所辖的县有七十一个,豫章则辖县六十六个。田兰以前所想的广西地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陈群曾经请命治理会稽。其实在那之前,郭图就曾经给田兰说过,陈群能文能武,适宜危险地区的治理。而那种没有完成开发的地区,正好就是危险地区。因而陈群治理会稽,田兰是非常中意的。

    王朗投降了。因为王朗的投降,周昕、虞翻也投降了。就跟后世的南兵北调、北兵南调一样,王朗必须离开会稽。周昕和虞翻则不用。

    田兰委任陈群为会稽太守,虞翻为会稽郡别驾,周昕为会稽郡校尉。留下士兵七千。这七千,全部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只是不含甲丙两队而已。虽然士兵人数比以前的会稽少了,但战斗能力却是翻了数倍的。

    经过了这段时间,笮融的忠心程度基本上可以确认了。田兰命笮融担任吴郡太守。命张昭担任建业太守、张纮担任曲阿太守。凌操、凌统各率三千士兵,驻守建业和吴郡;太史慈率四千士兵驻守曲阿。凌操、凌统同时接受太史慈节制。

    随后,田兰的目光就转到了江南的西面。

    ……

    江南的西面,实际上就是九江郡和豫章郡。

    王朗这个人,与陈群有些相像。陈群虽然不会武艺,但却因为他既能治理,又能排兵布阵,所以叫做文武双全。被田兰委以会稽太守的重任。会稽太守,其实并不只是太守的意思。那七十多个县,本来就相当于别处三个郡了。王朗呢,原来是会稽太守,而且还是名人。文才是肯定有的,治理也肯定是会的。而且王朗还带过兵,还能上阵单挑。好像王朗也可以叫做文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