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三国-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敌军斗舰。一时半会儿的,恐怕是不会过来的了。

    ……

    阎柔又转到了甲板这个方向来看。还好,跟前次差不多。看上去,无论是刘备那儿还是普通士兵,似乎都再支撑一个时辰也没问题。一定能够等到后续船队的救援。

    看了一会儿,阎柔又回到另一边。眼睛一抬,脑袋就嗡的一下——这是因为,运兵船船尾下沉,船头高高翘起,已经严重倾斜了。

    在翘起的船头部分,还卡了一艘敌军的斗舰。整只斗舰都已经离开了水面。不再是船了,变成宇宙飞船了。

    这便要下沉了么?不会吧。阎柔远远地看见,运兵船上有无数士兵正在往海里跳。士兵的跳海,更是加剧了运兵船的倾斜速度。阎柔就这样傻傻地看着,无计可施。而此时,跟阎柔一样傻傻地看着运兵船的刘军将士,还有很多。

    但是敌军斗船的行动并没有因为运兵船的倾斜而终止。

    对于敌军来说,刘军的运兵船已经不消理会。它很快就会沉没。敌军共十艘斗舰,被卡在运兵船上的,倒有六艘。另外四艘斗舰立即转向了第二目标,撞击刘军普通战船。而此时,普通战船上面的刘军士兵多数人就跟阎柔一样,已经变成老年痴呆了,手里的桨也停了。这样一来,敌军艘斗舰就斩获甚丰了。

    敌军的总指挥太厉害了!他是谁呀?他就是田兰的水军都督美周郎。

第二卷 第316章 撞击巨船

    第316章 撞击巨船

    周瑜所遇见的刘备的水军。规模是强大的。有指挥船五艘,运兵船一艘,战船两百船,共有船只两百零六艘。对于刘备的普通战船,周瑜略微一看,便清楚了它的性能。对于指挥船,周瑜多看了一会儿,也就了然于胸了。周瑜看得最多的,还是那艘运兵船。如此巨大的船只,如果判断错了,就是致命的错误。最后,周瑜也有了把握。

    周瑜这边是蒙冲五十艘,斗舰十艘,共有船只六十艘。就船只数量而言,周瑜远少于刘备。但是,就作战的士兵而言,刘备那边,指挥船装载的士兵只有每船一百人,战船是三十人,共有战士六千五百人;运兵船的五千人是基本不能投入战斗的。周瑜这边则是蒙冲每船二十人,斗舰每船两百人。共三千人。战船的数量比是一比三,而战士的比例却是一比二。

    一比二或者一比三,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这仗是值得一打的。但周瑜并不满足,周瑜的心里,想的是那艘运兵船。

    周瑜已经判断出那是一艘运兵船。而运兵船的作用,就是运送士兵。那么大一艘能够装载五千士兵的运兵船,一旦投入战斗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田兰的领地,有极长的海岸线,还有极长的河岸线。今田润具有如此庞大的运兵船,就等于是说,田润随时都有可能从一个未知的地方登陆,并且一来,至少就有五千士兵。

    陆军作战,通常的单位为三千。五千士兵多于三千,那就不是轻易可以消灭的了。而短时间不能消灭的话,说不定后面还的运兵船呢。

    田兰的士兵作战勇猛,这点周瑜是知道的。同时,周瑜也知道,其中最勇猛的还是最初的甲丙两队。由此推论,田润的士兵绝对不会像普通诸侯部队那样不堪一击。田润士兵的作战能力绝对不会在田兰士兵之下。

    于是,摧毁运兵船,意义就重大了。周瑜相信,要制造这样巨大的运兵船,绝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因而摧毁一船运兵船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有可能连带歼灭船上运载的五千士兵,而在于这艘运兵船再也不能大量运兵了。

    周瑜这样想。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以周瑜的认知,是正确的。假如周瑜见过田润的巨型铁渔船,就不会这么看重运兵船了。

    ……

    周瑜的水军,主力是斗舰,人数也占到两千。五十艘蒙冲,就相当于先头部队。前面不考虑运兵船的时候,敌军兵力只有六千五。而一旦攻击运兵船,运兵船内的士兵就有机会出来战斗了。敌我兵力的对比将更加悬殊。

    周瑜推测了一下次日的天气,发现次日微风,接近傍晚的时候,附近海域会有一场中雨。于是,就将战斗定在了明日的午后。

    在那场中雨到来之前,由于风不够大,敌军指挥船将失去速度。失去速度之后,就只有普通战船能够实行冲撞。

    海面和水面作战,船只的冲撞是第一武器。敌军五艘指挥大船因速度过低不能冲撞,而那艘运兵船更是因为载重过大也不能实行冲撞,剩下的就是两百艘普通战船了。周瑜这边,六十艘船,可是每艘船都能够进行冲撞作业的。这就是微风天气下的优势。

    ……

    整体战术安排。并不是阎柔所感觉的擒贼擒王。周瑜并不知道对方的王在什么地方。只知道对方有五个小王,带领着五只船队。五个小王里面肯定有一个大王,但谁是大王,就说不清楚了。

    通常,大王在中间。这是因为,就长蛇阵而言,击首则尾顾,击尾则首顾,击身则两头皆顾。这只是口诀。在大海上,敌军五支船队一字排开,形成一条巨大的长蛇阵。击首,尾顾不了。这是因为距离过长,船行过慢,更因为看都看不见等原因。击尾,道理是一样的。只有击中间,才会存在“两头皆顾”的情况。因而,中间是最安全的。

    周瑜需要猜测对方的大王处于正中,但却并准备攻击中间。这是因为,敌方的最安全,同时也是己方的最危险。周瑜就选择了敌军的最前方,进行猛烈攻击。

    猛烈攻击第一支船队,是什么意思?是围点打援的意思。哦,这个时候应该说成是打点打援了。猛攻第一支船队,让敌军后面另外四支船队赶上救援。然后以主力斗舰,打击敌人。

    ……

    蒙冲五十艘,分为二十、二十和一十。周泰率领二十艘蒙冲攻击第一支船队,蒋钦率领二十船蒙冲攻击第二支船队。

    为什么要攻击第二支船队呢?这是为了提醒第二、第三支船队。否则,第一只船队那儿虽然打得激烈,但后面的船队太远了。没有看见,那不跟锦衣夜行一个样了?

    由此可知,周泰攻击第一支船队是硬攻,蒋钦攻击第二支船队是佯攻。当然,从总体上说,就连周泰攻击第一支船队的行动也是一种佯攻。假设第一支船队不堪一击的话,周泰就会手下留情,不能让其那么快就落败的。因为落败了,后面的敌军就不赶上救援了。

    一旦敌军赶上救援,敌军船队的队形就混乱了。实际上,当蒋钦负责佯攻的蒙冲四散逃走的时候,第二支船队的战船很多就尾随追出。而吸引敌军救援的效果也特别好。不仅第三支船队过来了,而且连第四支船队也就来了。只是还没有第五军船队的动静。

    就当敌军有混乱的队形全力前行,准备救援第一支船队的时候,周瑜这边埋伏的十艘斗舰就出场了。

    这儿,用了埋伏二字,也许有些读者感到不可理解。斗船又不是潜艇,怎么能够埋伏呢?

    其实,是不是能够埋伏,关键还在于是不是会被敌军所察觉。一名合格的将领率兵追击敌人,敌人跑着跑着,就拐进了一道山谷。那将领会怎么想?必然会想,此谷必有埋伏。本书中。张脩、张鲁,并不算什么出色的将领,都能够想到。至于演义中的夏侯惇为什么想不到,哪就不是本书的事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通常说,山谷最适宜设置伏兵,但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蔡琰为了在山谷伏击张脩,动了多少脑筋,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回到前面,前面说,一名合格的将领追击敌人。眼见敌军逃入山谷,那将领就会想,此谷必有埋伏。那么,在敌军逃入山谷之前呢?毋容置疑,那将领想都没想。因为,在一望无际的平原或者视线良好的浅丘地带,敌军是无法设伏的。

    真的就不能设伏了吗?还真的不是。就拿周泰攻击第一船队来说,就相当于伏兵。刘备这边,一点都没有察觉,当时就被打了个手忙脚乱。为什么刘备没有察觉呢?是因为刘备这边的将士,全部都在凝神注意着前方。前方,即将出现青州大陆。而那片青州大陆,是田润的。

    当刘备所在的第一支船队处于危险中之后,刘备后续几个船队冲上救援,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呢?就在前方,就在第一支船队。因为那里有刘备。而对于旁边,他们不需要注意。他们都认为,在一望无边的大海上,就算是敌船从旁边开过来,也不是马上就能接近的,根本就不需要一直盯着看。

    是的,是不需要一直盯着看。可是,间隔一段时间之后看没有呢?还是没看。都不看,于是就都没有发现。没有发现,于是,在这种不能设伏的大海上,周瑜就成功地完成了设伏。

    ……

    周瑜这边,斗舰的个头,跟刘备的指挥船类似。撞击刘备的普通战船,那就是大象踩小兔的感觉。真要是大象踩小兔,小兔很灵活,会逃跑的。刘备的普通战船也还算是灵活,但是,他们因为救援心切,队形散乱,挤在了一起。而无法实现有效的避让。眼见周瑜的斗舰驶到,除了闭目等死,没有其它选择。

    周瑜的十艘斗舰撞进这些普通战船的时候,普通战船的总数约有一百艘。本来是三个船队共一百二十艘的,却有二十艘去追击蒋钦的蒙冲去了。去追蒙冲的原本不止二十艘,大约接近四十艘的。因为蒙冲速度快,感觉追不上,有二十来艘战船就放弃了追击。

    别看刘备的普通战船有一百艘,但是在十艘斗舰的面前,那就只有任由宰割的份,完全不能还手。就这样取得胜利,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周瑜不愿意。周瑜的目光,盯着那艘运兵船。

    于是,十艘斗舰的第一目标,就是运兵船。撞沉的战船,都是无心之作。当斗舰没有被卡住的时候,就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