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三国-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手里。大家都找不到张大人,但我们能找到。常执会之事我们不置可否,但我们今后还要问问张大人。张大人若是反对,常执会就得取消。”

    张晋明辩道:“张大人若是搬家了,躲开你们呢?”

    雷绝招道:“前日我曾说过,抓住了佛祖就抓住了整个藏区,这个道理有些歪。真正的道理是,军队才是一切权力的根本。一般的事情,我们也不想过问。真正过问起来,无论你是闭合堂还是哪个司,都必须照办不误。”

    “是是是。”张晋明道:“绝军师教训的是。学生也明白这个道理。此番前来,正是为了向各位讨个主意。绝军师指向哪里,学生就奔向哪里。”

    “张先生有这个态度就好说话了。”雷绝招道:“西夏国现在只是军队降了,它们的皇帝及其很多城市都还不知道。我们一来要发还夺自他们的粮食,二来要配合杂政司接收政权,全军还要在西夏境内巡回一番。张先生贵人事忙,就请回川吧。”

    这一次,张晋明真正地走了。只不过,并没有让万临山护送。

    “看起来,闭合堂似乎有些变味儿了。”沉默良久之后,温玉华出声说道。

    “什么常执会,把其余各司都带坏了。”雷再招嚷道。

    雷绝招道:“我想,治理天下有很大的学问。说不定常执会早就在张永大人的意料之中。好在我们在闭合堂之上,还能够直接聆听张永大人的训示。”

    “这些不懂的事多说无益。”雷又招又道:“对了,温姑娘,军队之所以不能立即回川,除了刚才四妹对张晋明所说的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打龟兹和回纥。”

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应红

    第491章 梅蕊应红

    “啊?”温玉华似乎没有听清:“你说什么?”

    “其实也不是真的打。”雷又招道:“按照四妹以往的分析。西夏灭亡之后,诸多国家会引起恐慌,有可能结成同盟,犯我天朝。龟兹、回纥两国与西夏接壤,假使他们在同盟国的压力之下进犯西夏,而我军又万一陷在大理,则形势不妙。因此,这一次的进兵,不是为了占领,而是要迫使龟兹、回纥两国答应息兵。”

    “嗯,不错。你俩想得真远,不愧是军师。”温玉华道:“不知什么时候动手?”

    “明日出发,兵分两路,四妹打回纥,我打龟兹。”

    龟兹国的龟字,写起来是乌龟的龟,念起来却与山丘的丘字同音。龟兹国东起玉门关附近,西抵尼雅,南靠昆仑山,北临高昌,西接吐火罗。首都设在楼兰,全国疆域五万万亩。

    龟兹土壤肥沃,百姓安泰祥和。塔里木河从远西而来,孔雀河由天山南下,车尔臣河自昆仑北上,三条大河在龟兹境内并行东流,贯穿全境,滋润广袤的大地。在奔腾千里之后,三条大河像疲倦的孩子一样,最终都投入了位于楼兰城东的罗布泊的怀抱。

    龟兹国虽属小国,却因为国王治理有方,政通人和,加之气候温和,水利发达,故此全国经济兴盛,富甲西域。全国共有六个城市,二十二个乡镇,两万八千个村落。处处湖山秀丽,山温水软,烟柳画桥,珠帘玉带。百姓就像是生活在图画之中,过着神仙般悠闲的日子。

    楼兰,又名牢兰。因为这个原因,东郊的罗布泊,也有人把它叫做牢兰海。

    罗布泊集三条大河之水,水波涟涟,烟波浩渺。远观水天茫茫。境界开阔。近看水清风爽,波光相映。不论阴晴雨雪,依然风韵万千。始终是风光旖旎,掩不住浪语梵音。湖滨奇花异草,芦苇成片。沿岸绿茵连绵,花木扶疏。这里的菊花最负盛名。

    楼兰城作为龟兹的首都,城池相对庞大,城墙首尾相接,房屋鳞次栉比,街道宽敞笔直。城内巡视的士兵、化缘的僧侣、出巡的车骑、游动的商旅、扬鞭的牧民,一切都井然有序,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安居乐业的欢乐与满足。夜晚,城门关闭,整个楼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明月之下,就像一位安然沉睡的美人。一切都那样的平静。

    然而,平静是不能持久的。

    情海战役之后,三百多名吐谷浑难民慌不择道,各自南北东西。转来转去,大部分人回到了原来辗转迁移的地区。小部分人则翻过了祁连山。

    翻过祁连山的这些难民知道西夏**队已经降川,不敢在西夏境内逗留,只得匆忙踏上了西去的路程。不久,就来到楼兰。

    于是,龟兹的平静被打破了。楼兰城内,到处传播着情海战役的消息。老百姓三个一群,五个一堆,都在神秘地谈论。人们有些惊恐,又有些好奇,既害怕听到,又忍不住向人打听。行人的脚步都加快了,人人都在注意有没有被人跟踪,整个城市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几日之后,奉国王尉阙之命,武将金人壮率兵将吐谷浑难民尽数捕获。经过检查,证实这些难民的确是吐谷浑人,而不是其它国家的奸细。

    只是陆地怎么能变成大海呢?而且,吐谷浑难民描绘四川大炮的威力也十分离谱。犹其是第二轮炮击,说是在炮击一天之后,炮弹还在爆炸。令人实在难以置信。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些难民是某国派出的奸细,特意来龟兹散布谣言,那么其谣言就应该能够自圆其说,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留有诸多破绽。因此,也不可等闲视之。

    难民之所言,也许有,也许无。但不论有无,任何一个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都必须辟谣。所谓辟谣。是指在百姓之中辟谣,是为了人民的安居和国家的稳定。为此,龟兹国石泊熙、仝桑园等重臣还赶编了几段趣闻,用来引导民间的言论。

    仅仅辟谣还不够,还得驱逐这些吐谷浑难民,堵住“谣言”的源头。龟兹国的驱逐,实际上是将吐谷浑难民赶出城外,然后再擒住,秘密关押起来。避免他们到国内其它地方再次传播“谣言”。

    紧接辟谣、驱逐之后,就是打探。也就是证实难民之言是否属实。为此,国王尉阙派遣了三批使者,赶赴西夏。

    四日后第一批使者自玉门关返回,报告把守玉门关的依旧是西夏军队。七日后第二批使者自凉州返回,报告凉州城还是由西夏国治理,城中民心安定,百姓生活井然有序,没有丝毫的亡国迹象。

    经过这两番打探,兹龟国君臣心中悬着的石头慢慢地放下了。在官府的努力之下,百姓也平息下来,恢复了往日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第三批使者的目的地是西夏国首都酒泉。由于路途遥远,要十月十日才能返回。然而,到了这一天。这批使者却未能如期归来。

    通常,紧张使人振奋,平静使人懈怠。这批使者大概是由于沿途所见皆风平浪静,从而懈怠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延期反面比提前要好。

    十月十二日清晨,当士兵打开城门的时候,才发觉楼兰已经被军队围住了。

    接到士兵报告,国王尉阙当即取消了早朝,吩咐武将调派士兵上城墙防守,然后率领众臣登上了城楼。

    敌军距城墙大约一箭之地,个个精神抖擞。人人胄甲分明。放眼一看,不见其尾;左右一望,不见其边。敌军阵列之中,很多旗帜之上都写有一个“川”字。由此看来,这就是吐谷浑难民所说的四川军队。

    龟兹国君臣这时才知道吐谷浑难民所言不虚。中原居然是那么的广大,仅仅一个四川就能派出上百万的军队。而且这百万军队还能悄无声息地,一下子就围住了楼兰!

    既然百万军队之说不虚,那么川军的火炮也就必然不假。甚至于“陆地变成大海”的妖术都可能是真的了。对这样的军队,如何才能抵挡?

    按照吐谷浑难民之言,在川军面前,要么赶快投降,要么就全体灭亡。吐谷浑百万军民就因为迟迟不降而命丧黄泉,楼兰城区区二十万人口自然不在话下。

    这时,武将邰营常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报告道:“国……国王,整个城池……已被团团围住……不知道有多少敌人。看……看样子,敌人不仅仅是想要攻克城池……而且……而且想要全歼我军。”

    尉阙扫视了一眼众臣,见众人有的因为恐惧而面色惨白,有的因为无望而黯然神伤,尽都不知所措。于是说道:“民间有句俗语,叫做‘不管谁当国王,百姓的日子还得过’。我们若是降了,失去的是富贵荣华,也许还包括生命,但百姓却能因此而保全。我们若是不降,富贵荣华连同我们的生命同样不保,而百姓却会受到株连。因此,我决定投降。”

    众臣都没有说话。最后赶过来的武将金人壮只听到这番话的末尾,既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请战。

    卯时,楼兰城打开了东门。尉阙手捧印信,率文臣武将鱼贯而出,迎向川军。雷又招见了,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上马扬鞭,迎了上来。

    “来者通名。”雷又招喝道。一般来说,这话是“来者通名受死”。这时省下两字。

    尉阙越众而出,答道:“我乃龟兹国国王尉阙。今率文武百官,前来投降。这就是龟兹国国王的印信。”

    “原来是国王,失敬失敬。”雷又招言语客气,却依然端坐马上:“尉阙,想必虚怀若谷的意思。看来国王的父亲在取名字的时候,就预见到你要做国王,要你以百姓为念。你的父亲很了不起啊。”

    尉阙不敢怠慢,解释道:“启禀这位女将军,小王之父乃龟兹国先王。小王的王位乃是世袭。”

    “哦,世袭的国王。难怪你父亲有此预见。”雷又招略微停了一下,道:“对不起,忘了告诉你了,我是四川军队的军师,名字叫做雷又招。”

    尉阙一听“雷又招”三字,犹如惊雷贯耳,两腿一软,打了个趔趄。正自感到失态,想要解说两句,却见好几名文臣武将正从地上爬起,就干脆住了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