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知远拉着骆奉先走到一边嘀咕道:“骆公公,如今的局面你身在朝中又不是不知道,皇帝还指望靠这位平定叛乱,你却在这里耍威风,你办不成事回去能有好果子吃?放下身段吧,别太给人难堪了!”

    骆奉先气愤难当,不过他也知道姚知远的话有道理,忍一忍吧,等平定了叛乱,朝廷不需要这位了,再来收拾他!

    想到这里,骆奉先走过去对赵子良说道:“赵王爷,陛下旨意让你官复原职,主持平叛事宜,即日起火速赶往函谷关赴任!这是诏书,你过目吧!”

    赵子良也不接诏书,摇头道:“麻烦你回去转告陛下,就说我去年已经上书告老还乡,不想再理会朝堂之事,陛下恩宠,微臣只能在此叩谢了,请陛下另选贤能吧!来人,送客!”

    姚知远和骆奉先二人面面相觑。

    王灿走过来道:“二位请吧!”

    骆奉先只能和姚知远先行返回知县衙门,又派八百里加急赶往长安报信。

    玄宗得知赵子良竟然不接诏了,便知去年夺其兵权之事伤了赵子良的心,鉴于日益严峻的局势,玄宗不得不舍下老脸,又一连发了两道诏书,诏书中的言词一道比一道恳切。

    第三道诏书发出之前,玄宗下旨把关在天牢好几个月的崔圆拉到午门处斩,算是给赵子良一个台阶下,去年就是这家伙力主要夺赵子良的兵权,因为玄宗很清楚,如果没有人对去年那件事情负责,只怕赵子良不会接诏赴任。

    第三道诏书抵达江陵之前,赵子良已经得知玄宗下旨斩杀了崔圆之事,这次他没有把骆奉先拒之门外,大开中门迎接,跪接了圣旨。

    “皇帝谕旨:今叛军猖獗,河北河东之地十室九空,生灵困顿,朕之过也!望卿不以朕年老昏聩而弃鄙,以天下苍生黎明为念,出山接掌兵权、平定叛乱,还天下亿兆生灵一个朗朗乾坤。今江陵郡王赵子良即刻起官复原职,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全权处置平叛事宜”。

    皇帝承认了错误,姿态放得这么低,还杀了崔圆给赵子良讨回了一个公道,赵子良也不好一再推诿,打发走骆奉先之后立即打点行装准备赴任。

    天宝十七年十月二十五,赵子良携妻小和三百亲兵护卫告别家乡父老赶赴函谷关接掌帅印,这一天天还没亮,赵子良一行人就启程出发了,没有惊动村中父老,没先到在过江之时看见知县姚知远带着县衙官吏们在渡口等着。

    姚知远带着官吏们迎上来,一个衙役端来一杯水酒,姚知远端起小杯对赵子良道:“今日郡王爷启程前往军中接掌帅印,下官等代表家乡父老特来向郡王爷敬一杯水酒,预祝郡王爷旗开得胜!”

    赵子良接过酒杯一口饮尽,放下酒杯抱拳道:“多谢诸位前来相送,诸位请回吧!”

    说完,赵子良携妻小登船,三百护卫骑兵也纷纷各自上了船,官员们站在岸上挥手告别。

    过江之后,赵子良找来王灿,吩咐道:“速派人去函谷关,让楚歌等人把元帅行营的架子先搭起来,元帅行营设在陕郡,另外让他们以我的名义给郭子仪、李光弼、张守瑜、李奂、许叔冀、董秦、季广琛、王难得、王思礼、鲁炅、来瑱等人把手中的军务都交给副手,利用冬天这段时间赶到陕郡商议全局战略会议,十二月初一之前必须赶到,否则以贻误战机论罪!”

    “是!”王灿答应,马上又说:“大帅,自相州之战惨败之后,淮西节度使鲁炅担心获罪而自尽了!”

    赵子良惊道:“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你怎么不告诉我?”

    王灿道:“大约是七月底,当时大帅听闻相州惨败的消息时心情很差,所以属下就没有把这消息告诉大帅!”

    赵子良一阵默然,心里觉得鲁炅死得可惜了,相州之战惨败的责任又不在鲁炅,当时那么多节度使,朝廷要追究也不可能追究到鲁炅的身上。

    小儿子赵楚已经一岁,不哭不闹,但是特别调皮,不过对行程不影响,跟着孟夫人一直坐着马车赶路,一路上好吃好睡,令人省心不少。

    只用十来天就到了南阳,抵达南阳之后的道路就不是很好走了,赵子良要前往陕郡主持大局,又不能走洛阳,因为洛阳现在被叛军盘踞,因此只能走商南一路向北,不过这条路不太好走,孟夫人和一些婢女又不能走山路,赵子良只得派一大半亲兵护卫让他们走商州向西北方向去长安,在长安休息一段时候之后再去陕郡与他汇合。

    赵子良在十一月初十就赶到了陕郡,此时孟夫人正带着儿子赵楚商州前往长安的路上。

    得知赵子良已经抵达陕郡元帅行营之后,在函谷关一带驻扎的楚歌、李嗣业、赵霆、白孝德、李晟等人纷纷把军务交给副手,他们迅速赶到陕郡拜见赵子良。(未完待续。)

第737章 大整编

    在与众将见面之前,赵子良先与儿子赵霆见了面,了解了北庭军和其他各军如今的现状,得知将士们因为之前的防线一退再退,士气有些低落,赵子良决定与众将见面之后就前往函谷关视察,提升一下士气。

    在元帅府大堂,赵子良与众将见了面,发现除了楚歌、李嗣业、李晟之外,其他几人多少都有些发福,就问道:“白孝德,你们几个怎么看上去都胖了一圈啊?”

    白孝德等几人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大帅不在这里,没人监督我们每日操练,前线最近大半年也无战事,我等有些懈怠了!”

    赵子良哼哼道:“什么无人监督?我看你们就是有些懒,既然你说无人监督,那从今日起,我就来监督你们!我可是听说军中操练荒废了不少时日,将士们士气也比较低落,这样下去怎么打仗?这次会议之后,你们各自回去抓好自己部下的日常操练和军纪,我可是要派人暗中查访的,如果有人不把我的话当一回事,或是敷衍了事,我的板子落下来可不会管挨打的是谁,都听明白了吗?”

    众将立即道:“是,大帅!”

    这些人都是赵子良的嫡系人马,跟在他身边都有不少年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脾气,如果你犯了错,他对你发火并惩罚你,那说明他很重视你,可是如果你犯了错,他却不惩罚你,那说明你没救了,说明他心里已经放弃你了。

    接下来,赵子良向众人一一询问了各自军中的情况和函谷关以东叛军的动静和消息。

    把众将打发回函谷关前线之后,赵子良开始着手完善元帅府的各个机构,他首先派人通知在长安的郑三和岑参,让他们赶到陕郡,参加组建完善元帅府各机构,再任命杜甫做参议官,从以前的参议提升到了参议官,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参议只是私人幕僚,而参议官不但是他的幕僚,而且还是朝廷正式官员,品级达到了正六品上,下方到地方可以出任一个中级知县老爷。

    赵子良找来杜甫说道:“听说王维还在长安赋闲在家?”

    杜甫点了点头道:“是的,他出了那种事,虽然有大帅之前找人说情不再追究了,可朝廷各衙门也不敢再用他,而且他还没有能进入皇帝的法眼,地方上也不能去,因此只能呆在家中养养花、读读书”。

    赵子良想了想对杜甫说道:“这样,你给刑部侍郎王缙写封信,就说我的元帅府需要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处理文案事宜,让他问问王维,看他愿不愿意来,他好歹以前也做过河西节度判官,对军务方面的文案事宜比其他人要了解,而且有经验得多!如果他愿意来,我就给他留着这个位置,如果不愿意的也让他尽快回信,我好去找别人!”

    杜甫答应道:“好的,大帅!”

    “嗯,你去忙吧!”赵子良说着开始处理公务。

    杜甫走后没多久,却又回来了,赵子良听到声音抬头一看,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杜甫道:“大帅,李白在门外求见!”

    赵子良奇道:“我还以为他在洛阳继续当他的县令呢?他们怎么到陕郡来了?”

    杜甫笑道:“李白的性子确实有些倔,但他又不傻,北庭军撤往函谷关之后,他一看情况不对,就赶紧跟着跑进了函谷关,这一年来都在函谷关和潼关一带走动!”

    赵子良想了想吩咐道:“那行,你让他进来吧!”

    没过多久,李白被杜甫带了进来,见到赵子良便拱手行礼,也不弯腰,赵子良心说难怪你当官不行,皇帝都不不想用你,就你这清高的性子,只怕在哪儿都吃不开。

    “见过大帅!”

    赵子良问道:“李白啊,好久不见了,最近在哪里混呀?”

    李白脸色一红,说道:“承蒙大帅挂怀,李白最近在潼关和函谷关一带纵情山水、与友人谈诗论酒!”

    赵子良道:“那你今日来我这里作甚?我现在忙得晕头转向的,可没工夫陪你谈诗论酒,再说我也不懂诗,诗词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我没本事玩啊!”

    李白感觉有些尴尬,咳嗽两声说道:“不瞒大帅,今日我是来求官的!”

    赵子良惊道:“什么?你说你要求官?我没听错吧?去年我让你做洛阳县令,你根本就干不好,最后还是杜甫给你出了主意让你勉强上路,据说叛军打到洛阳附近之后,你见势不妙就马上带着金银细软跑了,把你治下的百姓都丢给了叛军,让叛军糟蹋、杀戮他们!我想问问你,你这个父母官做得是不是太没良心了,你上对不起我对你的信任,下对不起那些被叛军祸害的百姓,你说呢?你现在还要来找我求官,你说我能放心让你继续做官吗?如果你一定要做官,也可以,看在你我多年相识的份上,我让你在我军中做一个小吏,地方官你是不能做了,因为你现在的才能和经验根本干不了,你在我军中从马夫做起,如果你能坦然地接受马夫的工作,并且能够做好,说明你才有资格做更高的职位,否则你终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