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前面站着整齐、手执利刃杀气腾腾的几列兵士,李适心里有些发憷,脸色微微一变,扭头看向王缙,王缙连忙上前低声道:“殿下别担心,这并非是炫耀武力,这是西秦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到现在为止也只有殿下才配享有,殿下只需要跟着西秦王走一个过场就行了!”

    李适咽了咽口水,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这时赵子良抬手道:“开始吧!”

    一个少校拔出佩剑耍了几个动作,这几个动作看得所有人都烟花缭绕,却又让人感觉气势不凡,随着少校的佩剑向前一指并且大喝一声、鼓乐队的开始奏乐,仪仗队一百五十名兵士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向前迈开整齐的步伐齐步走动起来。

    指挥官的后面,一个旗手举着一杆旗帜,两个兵士手持长枪紧紧护卫,其后是数列整齐的兵士,个个都端着长枪、穿着统一的黝黑色甲胄、头顶头盔上插着蓝色羽毛、肩膀上披着血红色的披风。

    整齐的动作、整齐的队列,每一个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进入正步走之后,整个仪仗队的气势陡然飙升,每一个整齐的踏地声轰鸣在每一个人的心口,每一个动作显得刚强有力,队伍不停的前进,但他们手中的利刃始终不曾晃动一点。

    仪仗队将士们的表现让太极广场周围无数百姓们都举起鼓掌起来,叫好声一浪接一浪而来。

    仪仗队走到了广场前方的旗杆台前停下了,在指挥官的指令下,队伍转向面对高耸如云的旗杆台站立,两个护旗手和旗手护送着两面旗帜走向旗台上,一面大唐龙旗、一面西秦刀剑旗被分别悬挂在两根旗杆的活动绳索上,旗手拉动绳索通过滑轮组把两面旗帜升上天空,旗帜迎风飘扬起来。

    看着两面旗帜缓缓升起,李适的心里竟然有着莫名的激动、身体内仿佛有一股力量充斥着全身,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赵子良领兵打仗为何未尝一败,一个简单的升旗就让所有人热血沸腾,赵子良就是通过这些办法让军队提升士气、让兵士们悍不畏死、即便是在战况最恶劣的情况下,军队依然不会溃散。

    “启禀大王,三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大王和贵宾检阅!”少校向赵子良禀报道。

    赵子良伸手向前对李适道:“雍王,请!”

    “西秦王请!”

    两人从红地毯的一端走向另一端,途中李适不停地大量着经过的每一个兵士。

    仪式结束后,一辆装饰及其奢华、大气的六轮马车在御者的驱使下过来停在了赵子良和李适身边,马车的前面两轮是车头,后面四轮是车厢,车头和车厢先接触可以自由转向活动。

    赵子良对李适道:“雍王殿下车马劳顿,,本王已经命人准备酒宴,晚间请殿下及随行官员赏光,先请先前往两仪宫叙话!”

    李适连忙道:“大王先请!”

    两人从一左一右分别在侍者的搀扶下上了马车,用人抬轿子还有些摇晃,但是乘坐这种马车行走在平整的地面上竟然没有一丝的颠簸,马车内装饰奢华、坐着舒适和清凉,头顶有遮盖遮挡阳光。

    马车在禁军兵士的保护下向宫门桥兴趣,赵子良不停地向李适介绍:“这是宫门桥,后面是玄武堡,是王宫的大门,通过玄武堡就进入王宫内部了”。

    李适说道:“大王,小王听说恒逻斯以前只是一个小塞堡,如今却发生而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这中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赵子良说道:“恒逻斯原本只是一个小镇,当时是在突骑施人的控制之下,吐火仙叛乱之后,恒逻斯被划归石国,成为石国最西北方的一个军镇,驻扎有两千多人。天宝十年时,大食人入侵攻占了粟特各地,很快挥师北上攻占了恒逻斯,高仙芝再次被大食国大将并波悉林击败,随后本王率部赶来将大食军击败,并一路追击,将大食人赶回大食。天宝十一年,本王接任北庭都护、节度使,上书朝廷建议把治所搬来恒逻斯,从那一年开始扩建这座城,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这座王宫修建耗时三年,上个月才完工!”

    高大耸立的玄武堡让李适感觉极为压抑,这座堡垒的威慑力太强了,进入王宫内部之后,各式建筑逐一进入眼帘让李适目不暇接,王宫内不但有中原的亭台阁楼、宫殿、长廊、花园、池塘,还有各种各样的西方建筑,这些建筑美轮美奂,是他从未见识过的。

    李适忍不住问道:“大王,建造这座王宫花去了多少银钱?”

    赵子良说道:“约莫铜钱五千万缗!”

    李适倒抽一口凉气,惊愕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心里不停地自道:“西秦哪来这么多钱?现在李唐朝廷户部拿出一百万缗都很勉强”。

    李适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道:“大王,据小王所知,西秦大部分土地不是沙漠就是荒漠,与中原万里河山相比实在太过贫瘠,为何会如此富庶?”

    赵子良笑道:“殿下,其实西秦一点也不富庶,与中原相比,西秦确实是很贫瘠的,中原要比西秦富庶得多!”

    “那为何朝廷户部无钱,而西秦却可以拿出五千万缗兴建王宫?”

    赵子良笑道:“殿下,中原不是没钱,相反,中原的钱比西秦多出无数倍!拿普通百姓相比,我西秦的普通百姓要比中原普通百姓富庶,但是拿权贵和富人相比,我西秦的权贵和富人的财富是远远比不上中原权贵和富人的,因为中原的钱都到了权贵和门阀手中了,而我西秦的钱却在民间,西秦官府收到赋税之后并不会积攒起来,而是第二年就立即把钱花掉,这样百姓们就能赚到钱,而官府又能收税,如果官府只收税而不花钱,钱都到了官府手中,那么百姓手中永远没有余钱,税收如何收得上来呢?钱是需要流通才能体现其价值,钱放在手里没有任何作用!”

    骑马走在旁边的使团随行官员刘晏听了赵子良的话之后惊为天人,说道:“大王之言实在精辟,听大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

    赵子良扭头看见是刘晏,笑道:“哦,是刘大人,对了,刘大人是户部侍郎,难怪对这方面这么感兴趣!”

    刘晏连忙道:“听大王的高论,下官知道大王是精通算学和理财之人,下官有许多不解之处想要向大王请教,不知大王是否有空闲?”

    赵子良道:“这方面本王也只是一个半吊子水桶,你如果要在这方面向人求教,本王可以向你推荐一个人,政务院财政司郎中杨炎!”

    “杨炎,多谢大王相告!”

    不久,一行人来到了两仪殿,赵子良在两仪殿正式接见了李适以及随行官员们,双方就中原和西秦的关系再次进行了重申,西秦和中原一衣带水,是为一个整体,赵子良表示西秦建国是中原李唐皇帝允许的,西秦建国之后依然奉中原李唐王朝为宗主国,任何想要破坏这个关系的人都必将遭到所有中原和西秦百姓的唾弃,李适代表皇帝和李唐王朝对赵子良和西秦的忠诚表示在赞赏,双方就这种公式化的会谈中度过了一个下午。

第985章 开国盛典

    九月初一,西秦建国日。

    上午是祭天和祭祖活动,并不需要各国国王、使臣参加。上午辰时,西秦文武百官们在太极广场集合,文官排队站在左侧,武将排队站在右侧,赵子良带着王室所有成员也出现在太极广场上,在礼司官员的主持下,赵子良带着王室成员与文武大臣们一道通过广场、穿过玄武堡进入王宫内,沿途有时而庄重、时而欢快的鼓乐吹奏个不停。

    今日王宫之后,长长的队伍绕过护卫军军营驻地从侧面一条专门通往山顶天坛的通道向山顶走去。

    事先所有文官武将都得到招呼,要保持仪式上的纪律,任何人不得随意交头接耳、不得故意弄出声响,所有人都必须保持庄重和严肃,这本来是一件极为枯燥和无味的事情,但是因为总是有鼓乐队随行,不同风格的鼓乐让气氛显得不那么沉闷。

    为了照顾年老和体弱的官员,走在前面的赵子良步伐很慢,但很有力,这让后面的文官武将们能够始终跟在他身后。

    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祭天队伍终于爬到了山顶天坛。天坛坐落在山顶一片平地上,修建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在它的东边就是宗庙,西面是御极殿。御极殿在整座王宫的最高处,它也是赵子良接见大臣和外国使臣的地方,但赵子良不经常来这里,毕竟它太高了,把它修建在最高处也是为了向天下显示王权,坐在这座殿宇内俯瞰众生!

    在御极殿与天坛之间有高大的围墙隔开,中间开有小门,除了赵子良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从王宫区穿过这道小门进入天坛和宗庙的范围。

    赵子良带着众文武百官走进天坛的苍穹殿内面对天地神位站立,礼司官员拿出一卷祭文弯着腰双手呈给赵子良,大声道:“请大王宣读祭天文告”。

    这是大臣们早就斟酌许久后写好的,是一篇极为规矩正式的祭文,赵子良照本宣科的一字一句念完:“今立西秦国,特此设立神位供奉香火,请天地诸神灵庇佑我西秦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国强民富!”

    一篇长长的祭文足足念了半个小时,赵子良嘴巴都念麻木了才念完,当祭文被司仪官员点火焚化之后,文武百官们跟着赵子良齐齐跪倒,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接下来,一个赵氏家族的老者在司仪的指点下走上前,拿出一卷文书开始念了起来,其中大意无非就是代表西秦所有文官武将和子民奉天地之意恭奉赵子良为西秦国王,并宣誓誓死效忠国王和王室,同时也告诫赵子良,既然身为国王,就要负担起身为一国之主的责任,要为天下万民请命,要为西秦百姓谋福祉,要使西秦百姓们不受外敌欺辱。

    加冕仪式开始,司仪招了招手,几个侍者排成一列分别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赵子良上前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