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10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白报的拥簇者们,倒是乐得轻松,他们很快便具名,开始将自己所选之人投入了箱子里。

    他们一直是对王华是最忠诚的支持者,当然是乐得看这些反商的保守者相互攻讦和指责,从前是他们被人围殴,和人争得面红耳赤,可是现在,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竟像是与这些纷争彻底隔绝开了一样。

    而远在关外的新军大营里,则是另一番景象,辕门处的箱子一挂,新军生员们就在队官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排起了长队,手里拿着早已准备好了的票纸,一个个投入箱中,不需任何的思考,也不需要去权衡什么利弊,一声号令,一个声音,选一样的人。

    而在某些穷山恶水的偏僻州县,就显然截然不同了,太白诗社在各个投票地点,摆好了茶摊,还准备了供生员吃喝的糕点,当地太白诗社的负责人,则是一个个挂着笑脸和人打招唿,无论你投的是谁,不打紧,我也不在乎,来,吃口茶再走,饿不饿,热腾腾的蒸饼送你手里。

    有一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因为出行不便,诗社早已准备好了车马,清早就去接人了,也不必问你做了什么选择,大家都是朋友,这是朋友之义,将你送到衙门口来,投了票,哎呀,今儿别急着回去,这公推乃是皇恩浩荡,是咱们读书人大大的福利啊,所以为了庆祝第一次公推圆满,今夜诗社在县里的东城搭了戏班子唱戏,一定要来啊,夜里还有酒席,赏光,赏光,都是读书人,立场可以不同,都不打紧,最重要的是,出门在外靠朋友嘛,多个朋友多条路。

    偶尔,这些社工也会和生员们闲聊几句,不过一切的谈话基础,都是事先有过培训的,无非是旁敲侧击,说一些王公的好话而已,不会过于明显。

    这些扎根在州县里的人,本身就是读书人,彼此的话题也是不少。

    他们在县里协助着修县学,甚至还为准备备考的读书人准备一些文章,给一些赶考的生员提供帮助,渐渐地,早已有了不少的人脉。

    而这些人脉,虽然不可能完全扭转生员们固有的观念,却也会有为数不少人,对他们产生改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数的州县,都在发生着这些事。(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双赢

    在那边塞的重镇,无论是宁夏或是大同。

    叶春秋曾在这里赈灾和平乱的好处便显现了出来,不需诗社出面发动,许多生员皆是踊跃起来,自发地为王华奔走。

    而在南京,因为这里风气较为开放,争论也是极大,何况这里的士林,大多带有反传统的意味。

    或许是受了这里许多官员的影响,来这南京六部的官员,大多是大明庙堂上的失意者,于是不免愤慨,而愤恨不平,正因如此,他们开始反思,他们渐渐对许多事深痛恶绝,而这里,恰恰成了反传统的中心。

    这里本是文风荟萃之地,因此各种声浪都有,王华的唿声虽然未必最高,可是对于反商,生员们也不太积极,这里的商业活动太频繁了,何况大多数人又和北京城那些达官显贵不太对付,许多人做了半辈子的官,结果……得罪了人,直接被丢到了南京来养老,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虽是身居高位,实则屁大的权利也没有,大明有两套班子,在朝的班子在北京城,而在野的班子就在南京。

    南京城的达官显贵们,开始反思起来,自己为何会被丢来南京呢?他们反思愈多,反而心胸渐渐开阔,什么道统,什么理学正宗,什么士农工商,假的,统统假的,你们这些人不就是争权夺利嘛,所以……

    这南京城,也是各种学说的起源地,许多离经叛道的言论,大多出自于此,每个人都是宽容的,因为架设你是个偏激的卫道者,你根本无法在这里生存,你身边人那些‘高论’,每天都能把你气死一百遍。

    这儿生员也多,驻足投票箱的读书人更是多不胜数,大家有各自的理由,各自的心思,选了各自的人,却也不因为支持谁而相互指责和痛骂,反而只是一笑,哎呀,办完了事,秦淮河里潇洒去也。

    当然,诗会总能趁热打铁,包下秦淮河的画舫,举行一些不可描述的活动,读书人对此,是热烈支持的,什么国事天下事,什么家国天下,什么君君臣臣,在这儿不时兴,唯有那歌女的唱词,那美酒佳肴,还有莺歌燕舞,方能使宿醉而起,不知今夕的读书人们来一点兴趣。

    各处的票箱,纷纷沿着官道,火速汇聚到了京师,在都察院里,这儿忙碌了起来,右都御使邓大人,还在审他的风纪一案,人早就没了踪影,这案子至今还没有下落,不过细细想来,现在就算有没有结案,其实已经一丁点都不重要了,读书人的票都进票箱了,李公就算是外间有一百个儿子,又顶个什么用?

    司礼监的太监亲自来此坐镇,其他各部诸官都来了,紧接着,开始将票全部开箱,无数张纸片,便如雪花一般,全部置入一只大箱子里,紧接着,贴上封条,直接被送入宫中,在司礼监里,开始进行验票。

    此时,这京师里少了几分南京城里的洒脱,在这权利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在翘首以盼,说不紧张都是假的,这世上终究还是有关心国事的人,无论是何立场。

    计票需要三天时间,需要反复地验证,以防不测,所有计票的人员,统统被锁在司礼监里,吃喝都是有人专门送去,这里汇聚的都是公众认可的朝中大臣,在这未来的三天时间里,他们便要和这一张张纸片打交道。

    作弊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可以买通所有人。

    叶春秋等得很焦灼,做了那么多的努力,为的就是今天。

    事实上,在结果出来之前,谁也没有百分百的信心,叶春秋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自己可以拍着胸脯,说一声自己已是尽力了。

    是啊,这已经尽力了,使出了所有的手段,花费了上百万两纹银,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力物力,从商贾,到读书人,再到诗社,到一张张的报纸,一个个诗社的组织,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疯狂地铺展开,银子如流水一般地花销了出去,这些人力物力,足以在大明建立一座奇观,这些人力物力,甚至可以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

    而现在,他略带疲惫地坐在书房里,看着从后援会那儿送来的账单,顿时感觉自己有点头痛。

    叶春秋忍不住低声骂道:“南京的那些混账生员,真不是东西啊,喝了老子七千多两银子的花酒。”

    唐伯虎满脸尴尬,咳嗽了一声,才道:“公爷,学生也是南直隶人。”

    叶春秋现在很不爽,瞪了唐伯虎一眼,道:“不是说你,我说的是那些混账,我平生最恨的就是这个,连喝花酒都算计着别人请客的,真不是东西。”

    唐伯虎又是尴尬一笑,忍不住道:“算了,公爷,这钱已经花出去了,现在最重的是公选的结果,公爷,你说,王公能赢吗?”

    很显然,唐伯虎成功地转移了话题,叶春秋刚才温怒的脸,终于又变得深沉起来。

    “不知道。”叶春秋很老实地回答。

    唐伯虎禁不住叹了口气,道:“哎,若是输了,岂不是一切都不值得了?”

    “谁说的。”叶春秋抬眼看他,目光中带着几分睿智的光芒,道:“其实,就算是输了,我们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啊……这……”唐伯虎又是震惊。

    唐伯虎给弄煳涂了,所有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要赢吗?输了不就代表所有的努力都枉费了吗?

    只见叶春秋笑了笑,道:“你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这一次赢了,固然是可喜,可即便输了,若是我们的票数能够逼近,那么无论是李东阳还是费宏做了首辅,他们就必须明白商贾的重要了,若是有商贾的鼎力支持,他们才能在下一次公推中,继续保住自己的地位,所以,你等着看吧,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虽然口里会反商,可是背地里,怕也想要拉拢一些大商行,想学太白诗社一般,自上而下地建立一个足以支持自己继续公推的组织。”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拔得头筹

    唐伯虎若有所思,他陡然明白了什么。

    叶春秋见他似是悟到了一些什么,同时也没有忽略唐伯虎脸上那惊愕之色,便又道:“看来,你还是不懂这公推的厉害之处啊,你想想看,商贾为何被人轻贱呢?只是因为读书人?因为士农工商?其实你错了,根本的原因在于,商贾的命运都掌握在几个人的手里,对,就是庙堂上那有数的几个阁臣和部堂,他们转念可以让商贾们生,也可以让商贾们去死,而恰恰,商贾在现在,是最好欺负的,欺负了他们,不但天下人纷纷叫好,为之喝彩,得了名声,还可以借此勒索,获得巨大的私利。”

    “可是有了这公推,趋势则不同了,公推一出,就将天下的权利从几个人,分到了十几万人的手上,人人都有权,即代表人人都没有权,你明白这个道理吗?内阁首辅的权利基础,已经彻底地动摇,从前的时候,他们只要奏请了天子,与几个部堂关起门来商量一下,就可以力排众议地去干。可自这公推实践开始,就会变得完全不同了,谁若是想办什么事,就会有人闹,想要搅黄,实在太过容易了。所以本质上,公推即是削权,人人都有权,即是人人都丧失了权利,内阁大学士想要力排众议,想要真正做点事,没有得到较大的支持,他就寸步难行。”

    唐伯虎一脸诧异,依旧还没完全明白过来,道:“公爷想得太深了,可是假若人人都有权,却又都没有权,这朝廷岂不是形同虚设了?”

    叶春秋又是抿嘴一笑,道:“这天底下啊,怎么可能没有权利呢,没有权利,便非要乱套不可,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