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10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又听叶春秋道:“除了能快速运送,更重要的是,这蒸汽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节省民力。民力可贵,任何战事,二十万大军,都需要征发数十万民夫助战,这不但使百姓深受徭役之苦,更使许多青壮劳力耽误了生产,可谓是劳民伤财,而现在,这一切都可以解决了。陛下,有了这蒸汽车,天底下再不会有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这是天照大明啊。”

    叶春秋吹得天花乱坠。

    朱厚照则听得懵逼,有这样厉害?呃……可怎么感觉像是煳弄朕的样子?

    叶春秋对朱厚照自是了解的,看朱厚照愣愣的表情,心里就懂了,生恐朱厚照不信,便道:“那么,就请陛下登车。”

    试验新奇品,向来是朱厚照最喜好的事情,更何况身边的人是叶春秋,朱厚照没有迟疑,直接随着叶春秋登上了那蒸汽车头后的车厢。

    到了车上,朱厚照又是惊奇。

    这车厢极大,一排排的椅子固定着,可坐得却是很不舒服,朱厚照感觉自己的屁gu隔得慌,一时倒也恼了,就在此时,车厢勐地开始剧烈的晃动,朱厚照顾不得这个,脸色变了,从水晶玻璃窗上,他看到外头浓烟滚滚,那巨大的白烟冉冉升上天空,正待朱厚照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坐下突然开始动了,宛如一只摇摇晃晃的老牛,开始徐徐而动,车厢底下,发出咔擦咔擦的声音。

    朱厚照一时还没反应,便看到窗外的许多景物开始向后退,退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车厢的摇晃,在这个时候反而减轻了一些,可是这轰隆隆的声音,却依旧是连绵不绝。

    朱厚照整个下巴都要落下来了,这个东西,居然动了?

    他忍不住朝向叶春秋道:“这前头,没有马呀。”

    叶春秋点头道:“陛下,没有马。”

    条件限制下,这时代的蒸汽车,噪音是极大的,叶春秋几乎是朝着朱厚照大吼,才让朱厚照听清。

    朱厚照大惊失色地下意识道:“没有马,谁来拉车?”(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就是要砸钱

    自古以来,最快捷的陆路交通工具就是用马拉车,这也是朱厚照自以为是的常识。

    他哪里知道,这世间还有种叫蒸汽车的,而叶春秋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就是要摆脱用马拉车的窘境。

    那轰隆隆的蒸汽车,沿着铺设的轨道,在轰鸣中前行,先是蹒跚,接着速度开始加快,大致到了快马的速度之后,接着便开始缓缓降速,终于,哐当一声,整个车厢猛地一顿,这乘坐的感觉,实在太不美妙,至少比起舒服的仙鹤车,简直是相差万里。

    可即便如此,叶春秋却依旧将它视作自己的心头肉,正宗的宝贝疙瘩啊,将来胜远国可全靠它了。

    当然,对于关内十八省的促进作用,也是极大的。

    即便这蒸汽车笨重,和后世的火车不可同日而语,可对叶春秋来说,这不啻是结合了当下镇国府所有科技和财力的结晶。

    此时,朱厚照已一下跃下了车厢,兴匆匆地跑到了车头那儿去,在这里,几个车工已经关了煤炉,朱厚照看得不明就里,忍不住问追上来的叶春秋道:“它……是自己动的?”

    叶春秋看着朱厚照大惊小怪的样子,含笑道:“陛下烧过水吗?”

    “没有。”朱厚照很直接地摇头。

    叶春秋有些犯难了,呃,这样就很难解释了,没有烧过水,就不知道蒸汽能喷开壶盖,就不知道原来蒸汽也可以有力量,那如何解释蒸汽注入活塞之中,再利用活塞的压力,带动其他机械使车轮前进的原理呢?

    想了想,叶春秋觉得无法解释,还是不要解释好了,于是在脑子搜刮出一个较为合适的说法,道:“陛下,它是靠吃煤而生出来的气力。”

    朱厚照似懂非懂,怎么说呢,就像是人似的,人吃了肉,才有气力,这车,却是吃煤,还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叶春秋又道:“陛下,只要铺设好轨道,这蒸汽车就可以行驶到任何地方,不但耗时少,而且载重量惊人,也不需浪费畜气,它的气力可比许多匹马还要大,陛下若是修筑这轨道,自此这天下就再没有距离了,噢,尤其是青龙与京师之间的铁轨,需尽快铺设,如此一来,京师与青龙,便可互为犄角,何惧区区鞑靼人!”

    叶春秋又是说得天花乱坠。

    朱厚照满心的感觉是神奇,越看越觉得这蒸汽车很厉害的样子,饶有兴趣地道:“这倒是好,就是青龙至京师的铁轨,得需要多少钱粮?”

    叶春秋心里想,眼下谁也不知道这蒸汽车的好处,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得有一条示范铁路出来,以此惊艳世人的目光,往后就更能让人接受这个新生物,不久将来,才更好地应用在许多地方,因此,青龙与京师的铁路,则至关重要。

    所以叶春秋想了想,便道:“研究院和招商局曾有过预算,青龙与京师之间,相隔并不远,不过数百里而已,而且除了关隘之外,其余地方,尽都是一片坦途,这工程的作价,也不过五百万两纹银罢了,当然,若是加上其他的费用,以及蒸汽火车,以及沿途装卸货物的站口的费用,乃至于维修之类,怕还需再加五百万两,此后的养护,倒是容易得多,需招募专门的匠人,以及车上的人员,以及站口的人员,大致也就是一年三四十万两罢了。”

    看叶春秋说得轻巧,可是朱厚照却是听得脸都黑了,朱厚照作为皇帝,说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可还是给叶春秋的话给吓着了,忍不住瞪大着眼睛道:“这前前后后,就得花上千万两?”

    这……还只是青龙和京师呢!

    朱厚照原来还兴致勃勃的,却是犹如突然给浇了一盘冷水,一下子泄了气,苦恼地道:“国库里那能挪出这么多的银子?没银子,百官们也绝不会肯的,朕花个几十万两银子修一个宫殿,还被骂得狗血淋头呢,你还想花出个上千万两?”

    说着,朱厚照深深地看着眼前的蒸汽车,脸上显露着遗憾,幽幽地道:“哎……可惜啊。”

    叶春秋看了朱厚照一眼,道:“陛下是要成大事的人,成大事者,怎么能锱铢必较呢?陛下想想看,这一条铁路,便是数十万雄兵啊。”

    叶春秋继续道:“朝廷养着上百万大军,可是绝大多数,却都守在各处隘口,就说这九边吧,宣府十几万人,宁夏亦是十万,大同军马亦有十万,辽东的锦州、辽阳一带,更是重镇,哪一处都需要兵,可是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何自文皇帝之后,大明却处处挨打,分明大明能征用的军马,是鞑靼人的十倍,却往往是屡屡受袭,根本原因在于,鞑靼人总能拧成一只拳头,可我大明百万大军,却是分散各地,驰援不及啊,若是此时,陛下痛下决心,使百万大军,能够挥如臂使,何惧区区鞑靼。”

    叶春秋有时候总是觉得,鞑靼人总是一个框,凡是你想做什么,把鞑靼人拉出来溜达一圈,朱厚照总是能上当的。

    就如叶春秋所想的那样,鞑靼人就像是朱厚照心头的一根弦,碰一碰,就轻易地令他平静不下。

    细细一想,朱厚照将眼睛眯了起来,道:“只是银子从何而来?”

    听这话,叶春秋就知道朱厚照心动了,便道:“陛下,商税。”

    朱厚照神情一顿,一语惊醒了梦中人啊。

    叶春秋又道:“关外的铁轨,都由镇国府募集资金,而关内所需资金,则需陛下筹备,陛下勿忧,只要能将商税收上来即可了。”

    听着叶春秋的话,朱厚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似有所悟。

    接着,朱厚照便道:“朕去试试看。”

    朱厚照固然要去试试看,可是在镇国府这儿,叶春秋却需准备了。

    铁路是一定要铺设的,铺设了铁路,整个关内和关外就能连接起来,这不但和军事有关,更关乎到叶春秋的人口迁徙,还有经济发展的大计。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自掏腰包

    在从前,南人牧马的政策虽然有了,许多人出关,一年下来,出关者多达十数万,这些人已开始遍布于关外,沿着长城,建立牧场,可在叶春秋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关内和关外之间太过遥远了。

    要缩短人的距离,就必须得有一个高效且快捷的交通工具,比如……蒸汽火车。

    一旦开始投入使用,那么关内和关外,从原来的徒步来回数天乃至于数月的时间,一下子就能缩短到了三天之内,时间非常重要,这就会使人心生出距离缩短的错觉,那么……那些不肯放弃背井离乡的人,才愿意去寻找更好的生活。

    这就如同,乡下的一个小农,他三天的时间可以徒步至百里之外的某亲戚家探亲,这已是他活动范围的极限,再远的地方,他是绝不肯去的,至于关外,对他来说,便相当于是爪哇国了,虽然也晓得那儿黄金遍地,可是要他抛弃一切,跑去关外,却是连想都不敢去想的。

    可一旦出关只需三日,这就给了这人足够的勇气,使他有了如探亲一般,探索新世界的决心,那里不再是相隔万重山,不再神秘而使人生畏,这就足以让人勇气倍增了。

    叶春秋想要在关外创造出一个富足的地方,就需要人口,需要大量人口,这一点无需自疑。

    除此之外,铁路带来的,还有运力的疯狂增长,那关外的牛羊,便可以随时送上车,换来关内的无数时鲜瓜果和蔬菜,还可以换来无数的茶叶,商贸的繁荣,可谓指日可待。

    为了这个,就算是朝廷不修筑铁路,叶春秋也非要修不可,他的第一条铁路,乃是秦皇岛与青龙之间,先将这两处连接起来。

    因为铁路的路程短,所以费用大抵是在五百万两上下,叶春秋已经决定了自掏腰包。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叶家已经积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