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10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所有的草场都要被征收,不少人的心里自然是反感的,这是他们旧有的生存方式,可是叶春秋的提议还是很有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有选择。

    巴图蒙克是什么人,比其他首领所看的,自然是要长远得多,他此时已经彻底了然了,稍一犹豫,他的那双看起来已经有些混沌的眼眸,像是一下子升腾起了决心,终于还是重新拜倒在地道:“下臣巴图蒙克,见过镇国公。”

    他领了头,其他首领也是面面相觑,看着巴图蒙克孱弱的身子,颤颤地拜下,终于……有人也开始跟随拜倒,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接着越来越多人拜下。

    这一次,他们的拜倒自然是和刚进来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这一次……是诚服!

    叶春秋此时,总算是从心里吁了口气。

    虽是明白,他们不是每个人都真心愿意,可至少……他已经成功地强迫这些人接受了一个新的制度,当然,这些人能否真正被驯服,成为自己手中的剑,却还需要这个制度真正运转起来,让他们正儿八经的,得到好处。

    关于这一点,叶春秋还是略有担心的,很多东西,纸面上完美无缺,可是现实中,总会出现无数的弊病。

    不过,叶春秋知道自己必须要做,此时,他道:“这儿正好有一封急报,倒是很有意思,那罗斯人听说你们鞑靼被新军打败,居然征募了一支军马,向这大漠来了,名义上嘛,却是说要和我大明夹击你们鞑靼部,可是事实上,却是想要借此机会,揩油占一点便宜,你看,这罗斯人真是吃了猪油蒙了心,居然连镇国府的主意都敢打,真有岂有此理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投名状

    罗斯人确实来了。

    自从推翻了大帐汗国之后,罗斯人用了几乎一个世纪的时间将分裂的其他汗国打了落花流水,他们的战略,来是在基辅的方向,只不过鞑靼与大明的战争,却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一直观察着东方的动静,一直等到他们发现鞑靼人似乎实力不济,而且有所动作的时候,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决心动手了。

    其实这一支远征军人数并不多,不过一千多人,类似于开拓团的性质。

    事实上,他们的目标也很简单,打着联合大明消灭共同敌人鞑靼人的目的,想借此机会,在这里得一点好处。

    带队的人,就是当初的使臣伊凡,他本是对鞑靼极为忌惮的,不过当听到鞑靼兵败的消息,他兴高采烈得差点要跳起来。

    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啊!

    从前他们绝不敢染指东方,正是因为各大汗国还有残余的势力,最重要的是,鞑靼部还和这些汗国乃是亲戚的关系,生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是现在却是不一样了,他权当这是一场屡有,来这里转一圈,宣示一下自己的存在,若是遇到了鞑靼部的残兵,倒是可以打一打,而后,就可以以盟友的身份向大明的皇帝讨要一些好处。

    说白了,这就是落井下石嘛,这毕竟是一个比较划算的买卖,有什么好犹豫的!

    事实上,大公对这件事是不知情的,因为已经来不及了,戍守在乌拉尔的军队在伊凡的鼓动下,决定进行这次的冒险。

    伊凡离开了大明的京师之后,便晃晃如丧家之犬一般地回国,只是他心里忐忑,他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完成大公的使命,这令他心里很是不安,而现在,他终于想到了用另外一种方式给大公一个交代了。

    一千五百多人的队伍,毫不犹豫地沿着乌拉尔山脉,一路穿越了许多汗国的领地,一路向东而来。

    这些地儿,绝大多数是人迹罕见之地,而这支军队辎重倒是充足,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附近汗国的‘鞑靼人’,这也是莫斯科公国的国策,一边打压曾经骑在他们头上的各大汗国,一面则是对他们进行收买,这些人也是蒙古人,类似于莫斯科公国的雇佣军,而且一直都在乌拉尔以东进行活动,他们的生活十分苦寒,因为鞑靼人不允许这些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兄弟’南下或者东进,不允许他们进入自己的草场。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伊凡是以莫斯科大公的名义,临时征召了一批雇佣军,许诺了许多的好处之后,来借机揩油的。

    不得不说,伊凡确实是个很高瞻远瞩之人,他的计划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鞑靼人,惶惶如丧家之犬。表面上,自己是去宣战,实际上,鞑靼人怕也害怕两面作战,所以在向大明索要好处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他也想借机勒索一番鞑靼人。

    可惜,在对鞑靼作战之后,已有大量的锦衣卫开始遍布在整个草原,而心怀大志的伊凡则还愉快地在沿途的冰原里顶着风雪吃着冰水。

    这其实是一场十分艰难的行军,可很快,这个消息就被送到了青龙,是由锦衣卫收买的牧人传递来的。

    当叶春秋看到这份奏报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有点不敢相信,他甚至以为锦衣卫是不是搞错了。

    这罗斯人,还真是吃饱了撑着啊,千里迢迢的,你特么的穿过冰原,就为了带着一千多人来打酱油?

    叶春秋在这个时候,有点莫名的感到佩服这些家伙。

    不过……既然来了,叶春秋也不打算让他们去占什么便宜,而反过来,叶春秋很想趁此机会磨一磨刀。

    他将奏报丢在案头,看着下头的巴图蒙克等人,便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从现在开始,一切妄图入侵大漠的罗斯人,都是镇国府的敌人,消灭了一个,赏银十两,若是能从他们手里夺的土地,则另外折算,噢,还有依附他们的那些家伙,我听说这大漠以北和以西,汗国林立,什么西伯利亚汗国之类,想必他们也是罗斯人的党羽,也照这个价赏赐。”

    这些鞑靼的首领,却是一个个的脸色有点懵逼。

    那些汗国可都是罗斯国的敌人啊,当然,这一点,鞑靼人还是很清楚的,毕竟许多汗国和鞑靼部都有血缘上的关系,这镇国公的心还真是够大的,只是一句话,那些远亲们就都成侵略者了。

    不过……

    许多人在回神过来后,眼里都不禁多了几丝精光,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什么远亲,都是扯淡,当初和近亲瓦剌人争夺草场,还都刀兵相见呢!为了生存,谁认识你?

    可偏偏,这些汗国占着整个西伯利亚至乌拉尔山脉的不毛之地,势力范围倒是广褒得很,从前鞑靼人压根没功夫去欺负这些远亲,毕竟那地方太苦寒,其实连鞑靼人自己都不太瞧得上,可一旦这些人的脑袋或者说土地能够换银子,显然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相较于其他人单纯的利益诱惑,反而巴图蒙克有着另一个想法,既然决心归顺了,那么就必须表现得死心塌地,要拿出一点决心来,这一战,正可以当作投靠镇国公的投名状。

    他拼命咳嗽了几声,终于还是道:“一切凭公爷安排。”

    而后,这些人便一哄而散。

    帐中的叶春秋吁了口气,而坐在两侧的唐伯虎和王守仁,则都是一脸不解的样子。

    这二人一文一武,乃是叶春秋的两根支柱。

    唐伯虎忍不住道:“养着这些鞑靼人,花费可是不小啊,公爷……”

    叶春秋却是别具深意地摇头道:“此言差矣,无论我给了他们多少银子,他们最终还是会送回镇国府来,换取无数的辎重,这些就没有必要计较了,倒是你得赶紧的让工程局制定好修建铁路的计划,这一次,我们要玩一把大的,修建一条横穿大漠的铁路,还有招募移民的事,也要加紧一些。”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干劲十足

    叶春秋出手虽是大方,可这是因为他看得更远更深,因为他看到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而现在,他的重心还是在修路上。

    听了叶春秋的话,唐伯虎则是忍不住咋舌道:“这得花费多少银子啊。”

    要修路,银子势必是需要花费不少,可是这个银子,叶春秋却也知道非出不可。

    铁路不通,商贾和牧人们如何进入大漠深处,甚至是跟上鞑靼人扩张的脚步呢?

    叶春秋之所以如此看重修路,主要是因为他比许多人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要加快发展的脚步,路程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而许多东西,是不能算经济账的,就算是镇国府在上头投入得血本无归,可对其他方面所带来的收益,必定也会是不小的。

    叶春秋没有管似乎一脸肉疼的唐伯虎,而是朝向王守仁道:“王兄,新军的招募也要加紧一些,用不了多久,只怕会有恶仗要打了。”

    王守仁挑了挑眉道:“春秋不是打算让那些鞑靼人去充作尖刀吗?新军还有什么战事?”

    叶春秋目光深幽地摇头道:“那罗斯国与我们之间横着一个山脉,这山脉以东之地,倒是好掠夺,即便是对上罗斯人,鞑靼人也绝对可以与罗斯人决战,可是再往西,那便是硬骨头了,这些人未必就是鞑靼人能轻易对付得了的,鞑靼人可以充作我们的先锋,可若是遇到了硬骨头,却还得新军来,眼下的几年,倒是不必有什么顾虑,可是将来,却是不好说了。”

    说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才深深地看着二人道:“眼下要做的,是不计一切地招揽人出关,人口才是关键,现在户册里的汉人已有百万之数,可这还远远不够,这大漠可大着呢,好在现在正好是吸引移民的好时机,一方面是鞑靼人败了,这关外已经和关内一样,都不必担心有外寇侵入,另一方面,还要靠优渥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