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听到朱厚照豪气干云道:“来,取朕的剑。”

    刘瑾愣了一下,见有宦官自暖阁的剑架子上取了宝剑送到朱厚照手里,朱厚照将这剑抽拉出来,看着双刃的剑身,连连点头:“剑也是好剑,却是不知,和叶春秋的剑相比如何。刘伴伴,你离朕远一些,嗯,再远一点,好了,就在这儿,把刀举起来,现在你就是鬼岛三雄,朕呢,就是叶春秋,不要怕,站直一些,你既然是大名鼎鼎地倭寇匪首,自然而然要有霸气,你想想看,现在的你,正见叶春秋割麦子一样在宰杀你的部众,你愤怒不愤怒,来,眼里吐出一些火来,而朕呢,自然忠心为国,心里正想着要报君恩,一见到你这贼倭寇,自然而然也是怒发冲冠,怒火冲天的不能自己,好啦,你现在举刀来劈朕,不必客气,朕是叶春秋,叶春秋当然只有斩了鬼岛三雄的份……自然不会被你这区区倭寇给伤了,来……”

    “……”刘瑾的脸一片蜡黄,战战兢兢的举着刀,这刀在手里有千斤重,两条腿晃悠悠的打着摆子,他期期艾艾的道:“陛……陛……陛下…奴婢是刘瑾啊……”

    朱厚照已经举剑跃跃欲试,皱眉道:“可是现在你是鬼岛三雄,大胆鬼岛三雄,你竟敢犯我大明疆界,屠戮我家正德天子子民,当今天子圣明的很哪,又聪明又熟谙文韬武略,早就猜测出了你的诡计,你蒙在鼓里,尚且不知,竟还洋洋自得,今日我叶春秋,便要用剑刺破的咽喉,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刘瑾崩溃了,双股之间有腥臭的液体流出来,然后哐当一下,倭刀落地,一下子趴在地上,撅起了屁股,号丧一行的扯着嗓子道:“陛下,陛下……奴婢胆小,奴婢怕死,陛下饶命,饶命哪……”

    朱厚照暴怒,道:“狗贼鬼岛三雄,饶命有什么用,且看我叶春秋手段如何。”

    一言不合,提剑就冲上去,刘瑾一看不对,卧槽,来真的,也顾不得什么了,爬起来撒丫子就跑,一面口里道:“我鬼岛三雄服了,叶英雄武功盖世,天下第一。”

    …………………………

    内阁里头却还对暖阁那儿的胡闹蒙在鼓里。

    不过对于那位不太省心的陛下,阁老们到了今儿这个地步,也是懒得管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能有什么法子?该说的都说了,该劝的也劝了,只求能那位正德天子当着外人面,保持一点君王的样子。

    邓健的奏报已经送来,那邓御史也已经清点了杭州那边倭人俘虏的数目,一百三十三人,一点差错都没有,按这样的俘虏量,说是全歼倭寇,也没什么可怀疑的。

    既然如此,那么礼部的论功行赏就势在必行,所谓赏罚分明,本就是惩罚和激励的手段。

    四位阁老对此也颇为看重,刘健高居上首,其次便是李东阳和谢迁,至于焦芳,因为是新近入阁的,所以只好忝居末席,今日倒是焦芳先开了口,焦芳是河南人,口音有些重,他慢悠悠的道:“平倭是大功,既然要论功行赏,首先这海宁卫,自然都该涉及,那些死伤了的不但要抚恤,也要让子弟递补宫中,其余武官,也都需官加一等,这件事,大可以让礼部列个章程出来,若没什么遗漏,内阁这边批准即可。至于那指挥钱谦……噢,此人既是主官,功劳也是不小,报捷的奏疏里,说他身先士卒,备倭各卫,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人了,不妨如此,就拨入南京,在五军营中担任职务吧,他本是世袭千户,而今,赐他一个伯爵,倒也说的过去,诸公以为呢?”

    众人点头,那世袭的千户、百户,在大明虽然比较泛滥,不过这伯爵,却是不轻易赏赐的,除了洪武年间一次开国功臣的受封潮,接着便是文皇帝靖难而敕了一群辅运功臣,在此之后,这爵位就轻易不授予人了。

    刘健颌首:“平倭振奋人心,钦赐钱谦伯爵,调入五军府亦无不可,至于封号,则由礼部来断就好了。那么那举人叶春秋呢?此战叶春秋功劳可是不小啊,宾之,你曾在礼部之中坐过堂,不妨来说说看。”‘

    李东阳颌首点头,他沉吟道:“叶春秋文武双全,确实是个人才,小小年纪,有此大功,很是不易了。”

    这算是先给叶春秋定了性,他环顾四周,见无人反对,便又捋须,呵呵笑道:“此子救宁波于危难,立的又是首功,按理,是该赠个世袭官,而后入亲军的,不过他是举人啊,诸公,难道就甘心让他废了举业吗?他立的是武功,可终究,走的还是仕途……所以以老夫之间,还是赐文勋吧。”

    一听到文勋,众人面面相觑。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恩典(第九更)

    明朝的勋位很复杂,不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抵都是武勋的职位,毕竟只有武人才有这方面的需求吧,他们杀敌立功,当然理应授予武勋。可问题在于,明朝确实也有文勋,只不过嘛……到了后来,就不太吃香了,毕竟天下承平,文人立什么功?难道还能上阵杀敌么?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叶春秋立的是战功,偏偏不能授武勋,除非你不想让他继续科举了。

    若是如此,这就几乎形同于是将叶春秋打入了地狱。

    在这个时代,文武殊途,武官或者是武勋,就算是再如何显赫,即便是位列一品二品,那也是遭人歧视的,更有甚者,朝中二品的武官,照样可以被七品的御史骂个狗血淋头,你还不准还嘴,还嘴你就死定了。

    甚至发展到了最后,在地方上,一个三四品的武官,几乎可以像头一样的被地方的六七品官员使唤。

    当然,若是入了亲军的武职,显然比寻常的武职要好一些,却还是地位卑微,不太被人瞧得起。

    现在你给叶春秋武勋,就等于是断了叶春秋的科举之路。而这叶春秋已是浙江解元,将来会试中榜,大有希望,人家怎么肯接受武职,除非脑子里进水了。

    李东阳又笑吟吟的道:“既如此,就赐一个修正庶伊吧,爵位嘛,自该封一个伯爵,他毕竟年轻,伯爵也是恰如其分,大抵……就是如此了,诸公认为呢?”

    一个举人立了战功,确实是很让人头痛的事,那修正庶伊,只是个文勋官,属于正五品,似乎很不起眼,不过却颇为清贵,算是一种荣耀。而至于封个伯爵,这大明朝到了而今,外姓的爵位只有三等,无非是公侯伯而已,伯爵最低等,却等于是有了旱涝保收的收益。

    这就意味着,叶春秋现在就算是五体不勤,也能靠着这个文勋和伯爵混口饭吃,当然……若是叶春秋能再进一步,那么就成为了天下第一个中了进士的贵族,单单这一份得天独厚的荣耀,对于他将来的仕途,可就是如虎添翼了。

    大明的贵族,大抵都是混吃等死型的,而以伯爵入仕,绝对算是破天荒的事。

    刘健笑着点了点头,道:“好是好,不过就怕害了他。既然如此,就这样吧,报入宫中,请陛下核准就是了。”

    刘健的这一句害了他,却也是实话,一个读书人,成了伯爵,多半科举也没多大指望,即便再有才,可是慢慢荒废了下来,沉湎于享受,没有了那种急迫的心情,能考中那就怪了,毕竟这大明,还没有一个有爵位的人中进士的先例,放在历朝历代,那也是凤毛麟角,简直就是稀有动物。

    众人见刘健发了话,也都莞尔,只是不封,说不过去,封了,虽然觉得可惜,可这毕竟是人家的造化,也不好说什么。

    甚至连谢迁也懒散地说了一句:“老夫看了那奏疏,那叶春秋……并不像读书人。”

    不像读书人,这句话自谢阁老口中说出来,这等于是形同于骂人了,这就好像,他们自认为,某人像读书人,那就大抵是很重的夸奖。

    诸公皆笑,唯有李东阳捋须若有所思,并没有去附和。

    一番议论之后,众人各自散去。

    那个举子,虽然立了平倭的功劳,可是对于内阁中的大臣们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平倭的本身和影响,至于是谁平定的倭寇,这人有什么武略,就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了,行军打仗,毕竟是‘术’,登不上大雅之堂。

    …………………………

    圣命抵达的时候,前来颁布旨意的竟是曹公公,年曹公公显然对于叶春秋很感兴趣,很愿意与叶春秋多多接触,所以自告奋勇。

    叶景父子早知会有圣旨来,忙是摆了香案接旨,曹公公笑吟吟的念着圣旨,等听到敕‘修正庶伊’的时候,叶景皱眉,伊很好理解,自然是官名,可是上头加了个庶,其实也很好理解,无非……就等于告诉你,你不是嫡,是庶罢了,当然没有讽刺叶春秋是庶子的意思,只不嘛,这就相当于是副、右、同知、赐同之类的官职一样,叶景多半是觉得不太吉利。

    而至于这个文勋,固然很清贵,对于叶春秋和叶景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很了不起的事,叶春秋是举人,一旦高中进士,一个文勋又算什么呢?

    不过真正的重头戏是接下来的奉化伯。

    一个奉化伯念出来,曹公公眼睛就放光了,啧啧,一个奉化伯,可够吃一辈子了,这春秋当真是造化啊。

    他念完了旨意,最后拖长了尾音:“叶春秋,接旨意吧。”

    叶春秋站起身来,面带微笑的看着曹公公,道:“学生不接旨。”

    曹公公本来还打算着将旨意交给叶春秋之后,恭喜几句来着,谁料到叶春秋来了这么多一句,曹公公吓得脸色发青:“怎么,圣旨可有问题,春秋啊,你这是何意?咱没听说过不接旨的啊?”

    叶景也是呆住,禁不住看向叶春秋,道:“春秋,这是何故,这是朝廷恩典。”

    叶景也是呆住,禁不住看向叶春秋,道:“春秋,这是何故,这是朝廷恩典。”

    对于这个所谓封赏,叶春秋先是从惊喜,转而变成了淡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