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此逼迫朝廷正视此事,倭国的使节刚到鸿胪寺不久,还未递交国书,只怕他们会在国书上作文章也是未必。还有,明日就是廷议,使节也会参加,叶修撰,你要有所提防。”

    叶春秋谢过了他的好意提醒,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天子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叶春秋对此很有信心,而内阁那儿没有表态,不过据说鸿胪寺卿去状告这件事的时候,谢迁表面上是很不满意的,而刘健也是不置可否。

    也就是说,至少现在无论是天子还是内阁,对此都是不以为然的态度,所以叶春秋并不担心。

    他所气愤的,反而是倭使在天子脚下如此猖狂,那一日若不是自己,不知静初会不会遭了他们的毒手,现在细细一想,竟是有些后怕。

    偏偏那些人竟还到处叫冤,鸿胪寺那儿,天知道他们是大明的官儿,还是倭人的官儿,竟是向着倭人那儿。

    叶春秋虽是心里郁闷,但对这些不想理会。

    次日清早,则是廷议,有了一次廷议的经验,叶春秋自是比从前熟稔得多,随着诸臣进入保和殿,站在自己应该站在的位置,天子今日没有缺席,这令大家很欣慰,就连站在叶春秋身边的戴大宾都不由低声咕哝了一句:“真是不可思议。”

    叶春秋不禁无语,话说这小皇帝的人品实在是……

    朱厚照升座,众臣行礼,朱厚照则是坐着不言。

    这样的廷议,即便是天子坐在这里,也是内阁首辅学士刘健来主持的,于是刘健率先出班道:“诸公有何事要奏?”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一章:挑战(第八更)

    殿中一时沉默,其实倒是有人跃跃欲试,不过按着平时大家为官的秉性,却多是不愿做出头鸟,宁愿等人言事之后再出班奏报;因而往往这时,殿中都会沉默片刻,才会有人耐不住出来。

    倒是这时,却有人道:“臣倭国副使,有事禀奏。”

    众人朝着声源看去,果然是个倭人跪在殿中,廷议的时候,除了五品以上官员参加,还有品级较低的清流官,再就是一些勋贵,和外国的使节了。

    那倭人一出来,那些个使节们便各自低声议论起来,各国的使节似乎是态度不一,有人在凑热闹,有人觉得愤慨,也有人冷眼旁观。

    朱厚照一听,脸拉了下来,正色道:“有何事禀奏?”

    这倭国副使道:“我国国主倾慕大明皇恩,遣使来朝,本欲递交国书,甘愿奉大明为上国,结百年之好,此番入朝,本欲递交国书……可是万万不曾料到,国主对****尤为重视,派遣次子足利义文来朝,便可见其心迹,却有大明官员,供职于翰林院,姓叶名春秋,竟是无端殴打正使足利义文阁下,而今足利义文殿下奄奄一息,身受重创,命不久矣,可是殴打人凶徒,却依然逍遥法外,下臣恳请大明皇帝陛下为足利义文阁下做主,严惩肇事凶徒……”

    他的这一番话说得声泪俱下,像是蒙受了天大的委屈。

    朱厚照听了,只是微微冷哼:“此事,朕也有耳闻,朕要问你们,当时你们几人在场?”

    这副使道:“八人。”

    朱厚照接着道:“叶爱卿出来。”

    叶春秋出班,躬身道:“臣在。”

    朱厚照看他一眼:“朕来问你,当初你有几人在场?”

    叶春秋道:“只有臣一人。”

    朱厚照不禁笑了,抚案道:“倭国副使,你们八个人在场,叶爱卿只有一人,你却说叶春秋将人打得奄奄一息,你当朕糊涂吗?”

    这副使不禁哑然,老半天方才羞愤地道:“倭国乃是礼仪之邦,久沐王化……”

    朱厚照摇头道:“可是朕却听说,你们倭人历来好勇斗狠,否则这倭寇哪里来的?”

    这副使原本自以为得计,一面让足利义文假装奄奄一息,就是为了博取同情,而另一方面,又在此泣声而告,本以为对方只是个小小翰林,事情很快就可以有个结果,毕竟大明对于各藩的态度历来都还算宽容,只要表现出愿意尊奉的态度,有任何要求,这朝廷总会不计得失的予以满足,可是这副使万万料不到今儿却是碰到了钉子。

    朱厚照这口不择言的话,深深刺伤了倭国副使的自尊心。

    提到了倭寇,这就等于是说倭人都是贼,前头又说**人打不过一个翰林修撰,更是带着满满的嘲讽。

    这副使脸色大变,一时说不出来。

    只是诸国藩使本来是看热闹的态度,现在却是不禁窃窃私语起来。

    大明皇帝突然对倭使声色俱厉,这难免会使人联想到,是不是大明朝廷对于藩国的国策发生了什么变动?甚至一些想看倭人笑话的藩使,此刻也是担心着,大明是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平时虽然极尽友善,可是一旦改换了某些国策,口头上都难以看出什么,可是一些细节之中却可从中推敲。

    这一次倭国国使足利义文倒是被打得够惨的,且不说到底是死是活,可是那眼珠子被直接打爆却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那前去诊治的御医据说看到那惨状也是目瞪口呆,可是大明天子竟还出言讽刺,这……

    这副使叫贺茂清,足利义文作为征夷大将军的儿子,对大明的情况并不太清楚,所以此番入朝,自然需要一个对大明了解的人来作为副手,事实上倭人与大明之间的互动,大多是这副使贺茂清负责,至于足利义文,更像是做个样子。

    现在足利义文被打成如此,作为副手的何茂清自知无法回国交代,若是不严惩这叶春秋给足利义文出气,他这个副使是无法转圜过去的。

    可是大明皇帝的态度,完全是一副为了叶春秋而不顾与倭国邦交的态度。

    何茂清心中震怒,又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侮辱:“足利阁下的先祖足利义满殿下,曾被大明洪武皇帝敕命为日本国王,大明皇帝陛下,这足利义文阁下的身份与大明的郡王无异,而今为大明上国一修撰痛殴羞辱,下臣必定回去禀明国主……”

    朱厚照显得很是不耐烦,道:“去禀明吧,还有谁有事要奏吗?”

    殿中的百官都觉得朱厚照的话有些不太合适,不过当着藩使的面,却是不好说什么。

    何茂清顿时老脸一红,自己几乎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结果人家压根就不在乎。

    这大明的新天子,显然和那大明的先帝态度完全迥异,他们的先帝在时,对于藩国诸事,态度虽不算亲昵,可是给予的待遇却是优渥。

    贺茂清心里反而有些慌了,他看了一旁的叶春秋一眼,突然咬咬牙道:“陛下,下臣还有事要奏,我下国,若是遇到争端,往往武士之间,比武一决高下,现在下国受到了羞辱,下国有一剑士,此番也随足利义文阁下来朝,他乃征夷大将军家中武士,愿为家主向肇事的叶春秋挑战,恳请陛下成全。”

    他知道这不合规矩,可是这几乎是他最后的手段了。

    事实上,他知道这个翰林手段不弱,这一次一个小翰林居然当着七八个倭人将足利义文打成这个样子,本就使倭国蒙羞,倭国人历来好勇斗狠,此事若是传回国去,怕又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于是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无论如何,既然这大明无论如何都要袒护叶春秋了,那么索性就用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他提出了决斗之后,心中一定,便又道:“久闻翰林叶春秋乃是上国剑道高手,下国武士源义正,乃是下国剑圣源义经之后,亦是足利义文阁下的剑道老师,此番也随足利义文阁下入朝,愿意领教上国的剑道。”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二章:破罐子破摔(第九更)

    叶春秋曾与人比剑的事,贺茂清也是略有耳闻,眼下大明朝廷不肯惩罚肇事者,他便想用这样的方式杀死叶春秋。

    朱厚照对此倒是来了一些兴趣,他眯着眼,却是看向叶春秋道:“叶爱卿以为如何呢?”

    叶春秋其实对于这些倭使的手段,早已心知肚明,不过朱厚照庇护自己,料来他们也不能将自己怎么样,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将那足利义文打轻了,现在听说倭人要比武决斗,叶春秋心里一笑,行礼道:“臣乃翰林,此前确实也和人有过决斗,不过那时,臣年轻气盛,而今已是朝廷命官,岂敢与人争斗?这等决斗,本就是下乘,我大明礼仪之邦,臣更是翰林清贵,岂可与倭国武士决斗的道理?”

    虽然说了很多,弯弯绕绕的,可是贺茂清却是听明白了,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句话:你们不配。

    贺茂清差点没气得吐血。

    朱厚照倒是露出了一脸的遗憾之色。

    反是刘健、谢迁二人脸上带着嘉许之色。

    那一夜的事,刘健已经大致知道了,自然知道错的不是叶春秋,也正因为如此,那足利义文被打了个半死,他依旧是表现冷淡,今儿陛下说话带刺,他也没有出面转圜,原以为叶春秋年轻气盛,又像当初他还未任命官职的时候那般和人私斗,心里不禁担心,觉得这样一闹,怕会惹出什么笑话,可是叶春秋断然否决,刘健不禁会心一笑,这个叶春秋,果然比以往要稳重多了。

    贺茂清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只好咬牙切齿地道:“好,很好,大明皇帝陛下,下臣身体不好,能否容臣告退,过了几日,下臣自会率使团回国,下臣……告退。”

    他说罢,很是不客气,其实某种程度来说,到了这个地步,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表现这种硬气了,倭国乃是海外之国,并不担心大明挑起什么战争,而这大明自诩是礼仪之邦,即便是两军交战,也是不斩来使,倭国向大明纳贡称臣,无非是希望得到赏赐而已,毕竟大明富有四海,可是现在看来,大明皇帝根本不将他们当一回事,甚至当众羞辱,自然也就索性撕破脸皮了,而你又不能斩杀来使,还怕你不成?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