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大致地算了算,道:“现在来看,一年总有十万两的盈余吧。”

    “这样少。”朱厚照不由皱着眉头道:“那水晶一年下来就是它的数倍。”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水晶是用石头产出玻璃,除了运输和生产的成本,其他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卖出去的却是瓷器的价格;可是这车子,却是真正的下了成本的。从铁、木、漆,还有那么多的工序需要的人力,都都是得用银子垫起来的。

    但是也因为这马车的制造而产生了很多新东西,例如螺丝的产生,沙发的制造……这些都是新生出来的,而这些新的东西,往后不但是能用在马车上,对于新技术下的物品,都是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这马车固然没有水晶纯收益高,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二章:讨薪(第三更)

    看着朱厚照失望的样子,叶春秋笑了笑,便解释道:“陛下只需知道,造车虽然没有水晶挣银子,却是镇国府的立府之本。”

    仿佛觉得这话还不足以让朱厚照明白,叶春秋又补上一句:“很厉害。”

    朱厚照还是有些不懂,他很难将这造车和强大联系起来。

    可是看到叶春秋踌躇满志,很是欣慰的样子,朱厚照又不由问道:“如何厉害?”

    他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或者说,当他对一样东西产生了兴趣,尤其是那看起来不起眼的马车竟是精巧如斯,便不肯让叶春秋几句话给敷衍过去了。

    “呃……”见朱厚照一脸的求知欲,叶春秋笑着叹口气,才继续道:“如何厉害?陛下,这车子很精细是吧?”

    朱厚照点头道:“嗯。”

    叶春秋又道:“正因为精细,所以牵涉到了许多东西,从木料的加工,到皮具的处理,再到龙骨的锻造,还有地盘、转轴诸如此类,可谓是包罗万象,那么一个车坊要造车,就需要有人炼钢、有人炼铁、有人倒模、有人冲铣、有人从矿物从提取润滑油、有人制造更结实耐用的木板,除此之外,还要供应沙发,沙发和底盘里都需要弹簧,就说这弹簧和螺丝吧,为了供应车坊,镇国府就需要建个螺丝作坊和弹簧作坊,需要招募数百个匠人,为了满足弹簧的需求,是不是需要练出更有韧性的钢材?而为了提高效率,是不是需要更好的生产工具,这只是小小一项而已,每一日的生产,都可培养出更优良的匠人,而每日的产出,这些优良匠人都可能摸索出更好的方法,因为车子利润还算不错,因而就有更好的薪俸,如此一来,就可吸引更多的能工巧匠,甚至是身有一技之长的人进来,陛下,你看这车子的许多部件都是巧夺天工,可若等这些作坊统统拔地而起,又培养出了数千数万个天下最精良的匠人之后,镇国府要造火铳和铸炮呢?”

    叶春秋看了一下朱厚照渐渐变化的神色,接着道:“你看,造车可以挣钱,可以给镇国府带来收入,可以培养许多的匠人,可以改进工艺,若是将来,将这些技艺用在火铳和火炮上头,会是什么结果?”

    朱厚照呆住了。

    原来如此啊。

    挣钱的同时,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更多人可以靠着手艺吃饭,进入某种正循环之中,而真正的目的,却还是为了镇国新军服务,挣了的钱可以投入到镇国新军之中,熟练的匠人,将来可以制造出更优良的火器。

    朱厚照的眼睛显得明亮起来,兴奋地搓搓手道:“何不现在就制火铳和火炮试试看?”

    叶春秋却是摇摇头道:“还不是时候,镇国新军的人少,即便全部装备火铳,也形成不了密集的攻击,等将来扩大了人数再说,可是要扩大人数,就需要镇国府有充足的钱粮来供养,因此,作坊才是重中之重;现在让匠人们为镇国府挣钱的同时,再积累技艺,等到镇国新军扩编,上了规模,就可以试试火铳了。”

    叶春秋笑着对朱厚照继续道;“陛下,凡事都要有所计划的,达成了某个目标,再接下来就是朝着另一个目标前进,步步为营,嗯,往坏里说,就是得陇望蜀。”

    叶春秋伸了个懒腰,才接着道:“现如今,百废待举,先从京师入手,供应达官贵人的车马,接下来要行销天下,这大明做买卖有一个好处,不需挖空心思去想寻常人的胃口,只需要做内阁诸公还有朝中百官的蛔虫,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下头的官吏见上官坐着什么,就自然会跟风,今日是京官,无须去刻意广告而之,各地的地方官员都会争相下订,地方上官员们做了表率,那些士绅和富户自然也就会纷纷跟风了。”

    叶春秋抿抿嘴,想到车子的销路是决计不用愁的了,现在唯一想的是如何不断扩大生产,改进工艺,现在匠人们用的乃是流水线的方式,是很初级的流水线,无非是将整个生产分为十几个工序,每个人只负责自己的工序即可,不必一个匠人把整辆车安装出来,叶春秋想了想:“陛下,镇国府各处作坊的修建,怕是要加快一些了,陛下若是能想办法让工部再征募一些人来,我们可赶在十月之前完工,如此,各地的作坊就可以开工,到时候生产的速度,会比现在快十倍不止,现在一日才造出二三十辆车,实在太慢了。”

    朱厚照托着下巴在思考,然后抬眸道:“户部还欠朕镇国公的俸禄呢,这该死的户部抵死不肯拿钱……嗯……再想一想,朕再想一想……好吧,朕想办法。”

    朱厚照确实想讨薪来着,可是户部压根不理他,你换了一个马甲就想讨薪,还真把大家当逗比?

    这事儿,叶春秋也是略知一些,朱厚照先是寻户部的李东阳,李东阳严词拒绝,接着他自己带着人去户部讨要,户部不肯;朱厚照又想了一个办法,他自己用皇帝的名义下了中旨,送去户部,要求户部立即给钱,结果户部给事中直接封驳了圣旨,就是抗旨不尊,朱厚照没法子了,就让人去打个商量,折半也成,这种钱,谁敢给朱厚照啊,给了就成了奸臣贼子了,结果户部的一个清吏司郎中索性请辞要致仕,不干了。皇帝惹不起,满足了皇帝死得更惨,索性回乡乞归,还能留一个好名声呢。

    朱厚照在这件事上碰了一鼻子灰,现在想到要和工部打交道,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却又不禁思索起来:“主意倒不是没有,去求母后吧,就说母后要在这儿建个佛塔,为大同死去的军民百姓祈福,嗯,就叫大同寺,等这工部拿出了钱粮和人手,先让他们修了工坊再说,哈哈……朕现在越来越聪明了。”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三章:一日是太监,终生是太监(第四更)

    得了朱厚照许诺,叶春秋松了口气。

    马车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工业之母啊,只要马车能生利,就意味着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会自然形成,从化工到冶金,再到木料和皮具的加工,无数的产业都会得以发展,有了这个龙头,就意味着会有数万,甚至未来有数十万人进入这个产业链。

    这样有什么用呢?

    叶春秋的光脑中确实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可是再新奇的东西,想要让它变成现实,都是极为困难的,就如一柄较为先进的后装火铳,叶春秋对其的用料、工艺和制造方法都很熟悉,所以他可以召集几个匠人,一齐想尽办法制造出来,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你没有产业,这种高精密的武器没有无数技术的积累,没有各种机床和铣床和冲压锻机,以及无数对机械耳熟能详的匠人,根本无法大规模地生产,板甲和钢矛在这高精密的火铳面前,简直就是粗制滥造的垃圾,属于最初级的产业。

    水晶玻璃能生利,而马车才是未来叶春秋值得大笔投入的龙头产业,它所能衍生出来的巨大力量,绝对能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现在的马车,大部分还是供应官老爷和贵族,将来还会出普通民用版,当然,前提是产能的提高,而要提高产能,就少不得花费重金去琢磨各种生产的工具。

    机床……

    现在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已经拿着各种的图纸,开始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攻关,这些人对机械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大致知道了齿轮、冲压、弹簧、螺丝、水力、风力的妙用,现在拿着叶春秋所绘出来的各种图纸,几乎是废寝忘食,在尽力整合出各种现有条件下能产出的机床和锻机。

    叶春秋能帮的,也只能帮到这儿了,事实上,光脑只能提供理论上的知识,虽然这些理论能让叶春秋生产出各种神奇,可是要如何量产,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却需要这些人脚踏实地地在实际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提供出一个又一个可行的方案。

    叶春秋跟着朱厚照走出了工坊,口里吐出了一口浊气,想到这方圆十里不到的小地方呈现的是勃勃生机之景,叶春秋就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这时,大钟又响了,站在叶春秋身旁的朱厚照得意洋洋地看着那大钟,兴高采烈地道:“老三……”

    叶春秋回神,看着朱厚照道:“嗯?臣弟在。”

    朱厚照一脸笑意地道:“挺有意思的,朕等你的车。”

    叶春秋愣了一下,看着朱厚照眼中泛着的期待光芒,唇边不禁也轻轻地勾起,道:“遵旨。”

    朱厚照又往叶春秋的脸上一看,露出关切之色,道:“回去歇一歇吧,你瞧瞧你,一脸的憔悴,浑身脏兮兮的,还有些酸臭呢,说出去,别人会笑话的。”

    “遵旨。”叶春秋又道,眼中带着笑意。

    那刘瑾站在一旁,一脸的郁闷,却不得不露出笑容道:“叶侍学勤于王事,奴婢要多向叶侍学学习才对。”

    “你学不来的。”朱厚照直接丢出了这么一句话,深深地鄙视他一眼:“你是奴婢,他是朕的兄弟,你能伺候人就好了,不求你有他万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