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刘瑾不料这家伙,居然突然说下面没有了?刘瑾还是一头雾水,愣愣地看着叶春秋施施然远去,脚步从容,他心里不禁警惕起来。

    叶春秋这个家伙,他已经吃过几次亏了,自然不免对他有所警惕,方才他说话的时候有些古怪,莫非……这番话背后有什么玄机不成?

    嗯,极有可能……

    这时,正好听到暖阁中的咳嗽,刘瑾不敢怠慢,忙是进去,笑嘻嘻地对朱厚照道:“奴婢见过陛下。”

    朱厚照便道:“朕方才听见你和春秋在说话是吗?说了什么?”

    “说也奇怪啊。”刘瑾想了想,似乎觉得没什么忌讳的话,便如实道:“奴婢心里藏着事,方才镇国公夸奴婢来着,说奴婢忠厚老实,然后说尤为可贵的是……结果这尤为可贵之后,却又说下面没有了,陛下,他说得想一想……”

    朱厚照一听,眼睛一睁,立即看向刘瑾的下体,突然捧腹大笑道:“蠢货,哈哈……刘伴伴,最尤为可贵的是你下面没有了,不就是说,最尤为可贵的是,你没有卵子吗?哈哈……是说你除了忠厚老实,还是阉人呢。”

    “……”刘瑾脸上还带着笑,只是这笑容,却是僵硬无比。

    …………

    对了,跟大家解释一下,今天第二更特晚是因为后台不知道怎么了,总是进不去,后来无数次的刷新后,才总算进去了,然后第三更,总算好点,可也是悲催,不知道大家看书有问题吗?进得去吗?噢,继续求点保底月票,双倍月票时期,不想错过!(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二章:恩惠(第四更)

    叶春秋决定去魏国公府致谢,而今已过了初春,春意更加盎然起来,已是开满了新枝的老树,为这京师增添了一抹绿色。

    京师依旧是人影接踵,叶春秋则是坐着仙鹤车抵达了魏国公府,便给魏国公府的门子送上了名帖。

    这魏国公徐甫乃是徐达长子徐祖辉之后,徐家的权势在文皇帝时极大,即便是现在,也属于是天下最顶尖的豪门,甚至比藩王也不遑多让。

    叶春秋这个新晋国公,看上去似乎与他们爵位相同,实际上却还是差了几个档次,天下六个国公,徐家一人占了两个,一个魏国公,一个定国公,百年的经营,影响力极大。

    也正因为如此,几乎天下的大事,都有徐家的一份,太祖开国的时候,徐达也因为功勋卓著,为徐家攒下了这份家底。文皇帝靖难的时候,徐家既有人支持建文,也有人随着文皇帝靖难,土木堡之变时,徐家的子弟与国同休,北京保卫战时,徐家亦有子弟在北京与瓦剌人决一死战。

    徐家几任的魏国公,历来守备南京,不过魏国公是极为聪明的人,他虽是在南京守备,却将家眷统统放在了京师,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谨慎,使得宫中对于徐家,才历来信任有加吧。

    出来迎接的不是别人,正是叶春秋的老熟人徐鹏举,徐鹏举现在已是金吾卫指挥同知,二十出头,就已算是亲军中的高级武官了,今日他没有当值,作为魏国公的嫡孙,他便是这北京徐家的主人。

    想起过往,二人见面,不免有些尴尬,好在这徐鹏举从前吃过教训,再不敢在叶春秋的跟前‘装逼’了,人总是会长大的嘛,何况从前他面对的是一个秀才,而后是一个新科的状元,可是现在所面对的,却是一个与他祖辈平级的国公,所以他语气很轻柔,不至于似从前那样动辄嚎叫。

    进入了正堂,大家分了宾主而坐,叶春秋便先是致谢。

    徐鹏举便道:“噢,此事是那刘公公出的面,我呢,只是代为传了个话,叫人快马送了书信去问了大父,大父回信,说区区一些土地,算不得什么,既然陛下有心,刘公公肯从中撮合,何况也久闻镇国公的大名,还说从前与镇国公有过几面之缘,区区一些地,权但是见面礼吧。”

    叶春秋被这魏国公的豪气所感染了,实际上,在南京的时候,他对那位魏国公并没有太多的好印象,这种高高在上的人物,也绝不会将当时还只是小小的秀的他看在眼里,而现在,这区区的见面礼,就是后世半个镇的土地,这豪气,叶春秋也算是折服了。

    叶春秋当然知道,这是人情,既然叶家封了公族,虽然距离魏国公甚远,可只要大明还在,叶家迟早会渐渐地渗透进大明王朝的方方面面,虽可能不如徐家,可是一份人情,叶家是欠定了。

    叶春秋便道:“令祖父,我曾确实有幸谋面,今日得他恩惠,来日必涌泉相报。”

    徐鹏举竟也没有客气,在这一点上,他就显得没有那么谦虚了,似乎觉得叶家将来报恩,是理所当然之事。

    其实叶春秋和徐鹏举也没什么好打交道的,这种贵三代,即便是学了一些礼数,多半骨子里也是傲得很,叶春秋看时候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只是起身的时候,却是从袖中拿出了一封书信,留在了案牍上,道:“其实这一次来,除了致谢,就是有一封书信,烦请徐兄转达魏国公。”

    说着,叶春秋便是告辞,徐鹏举收了信,亲自将他送去了中门,眼见叶春秋登车远去,不禁心里嘀咕。

    书信?这是什么书信?多半里头又是无数的感谢之词吧!这家伙也真是的,说了这么多漂亮话也罢了,居然还嫌不够,又要传书致谢。

    徐鹏举不是傻子,他心里想,大致是这位镇国公封爵不久,根基不牢,现在趁着徐家给他的恩惠,想和徐家好好地拉上关系。

    毕竟……自己可是徐家啊,徐家可是真正的顶尖望族,而今的太后姓张,可是张家比起徐家,还是差得远了,那寿宁侯和建昌伯,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敢在徐家的面前放肆的。

    想到这些,徐鹏举不禁自满起来,忍不住怡然自得地哼起了小调。

    不过……在徐朋友看来,叶春秋的信虽是给祖父的,可是他作为徐家魏国公一系在京师的掌舵人,少不得要先查验一下这书信的。

    而事实上,他还真是想看看,姓叶的信里写着什么。

    其实他对叶春秋的印象不太好,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所以心里依旧对叶春秋带着几分不喜。

    徐鹏举径自回到了书房,坐下后,便摘了信封上的封泥,用小剪刀撕开了信封,里头一封密密麻麻的信便到了他的面前。

    徐鹏举轻轻皱起了眉,这苍劲的楷书带给他一种压迫的感觉,可是当他真正去看信的时候,脸色却微微有些变了。

    这不是一封致谢的书信,因为书信之中,连表达谢意的一个词句都没有,而是叶春秋在和自己的大父很认真地商讨着一件事,只是这件事……却是徐鹏举万万想不到的。

    徐鹏举越看下去,越是觉得触目惊心,等他全数看完,而后便呆呆地坐在了椅上。

    他已经长大了,再不是那个不晓事理,嚣张跋扈的二世祖,而是已经渐渐开始承担起家族中的责任。

    他依旧皱着眉,将手搭在书案上,轻轻地打着拍子,似乎是在想着什么,而后,他没有迟疑,立即将书信小心翼翼地封好,重新抹了泥,盖上戳子,接着带着威严的口吻道:“来人,来人……”

    外头有人进来,恭谨地道:“孙少爷有何吩咐?”

    徐鹏举沉声道:“快马加急,将这封书信送去南京,一定要交到大父的手里,去送信的人就在那等着,等大父拿了主意之后,再把回信带回来,让徐贺去吧,他办事稳重牢靠一些。”

    ………………

    今天后台怎么了,进一次好不容易……老虎泪流满面……(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三章:后生可畏(第五更)

    到了月底,之前拜托张鹤龄的事情,而张鹤龄总算有了音讯,当他急匆匆地赶来,见了叶春秋,叶春秋却是有些恼怒地看着他,这家伙很不靠谱啊。

    早就请他引荐那位周王,而那位周王爷来了京师都有好些日子,眼看着廷议就要开始,按理来说,往往有什么事,都会在廷议中解决,而这,却是叶春秋最不想看到的事。

    不知道张鹤龄是否看出叶春秋的恼怒之色,脸上却是带笑道:“春秋啊,有眉目了,昨日我与定国公的人一道去拜了周王,周王对我态度还不错,我说了今日去鸿胪寺拜访,他也应了下来,你看,舅父对你的事还是挺上心的,走吧,走吧,这就出发。”

    叶春秋便也收敛起了心里的不满,好不迟疑地与张鹤龄一同出发抵达了鸿胪寺,张鹤龄下去递了名帖,便有一个宦官来,操着开封的口音道:“周王殿下请二位进去说话。”

    鸿胪寺规模宏大,诸王和使节来京,大多下榻这里,叶春秋随那宦官进入了一处院落,那宦官进去,又禀告了一声,接着才请叶春秋和张鹤龄进去。

    进入了正堂,便见周王头戴乌纱帽,身穿一袭蟒袍,端坐在堂上,他手边还有一盏热茶,似乎喝了一半,还冒着一股余温和热气。

    叶春秋只一看,就大抵明白了这位周王爷的性子,自己和张鹤龄方才来拜见,再到进堂,不过是半柱香的时间,周王爷是绝无可能更衣的,也就是说,他一早就在此喝茶了,可是一个喝茶的人,却还戴着乌纱帽,穿着蟒袍,单凭这个,就足够说明坊间传言不虚,这位周王爷是个不苟言笑,凡事都按部就班的人。

    一般的官员或者是贵族,但凡只要是休憩的时间,便忍不住要换下官衣,摘下乌纱帽,脱了靴子,毕竟便衣穿着更舒适一些,这是叶春秋的经验,偏偏这位周王爷,连喝茶小憩的时间里都穿得如此郑重其事,那么……他平时生活起居,就可想而知了,所谓管中窥豹,他的性子还不明白吗?

    张鹤龄行了礼,便朝周王道:“殿下,这就是我昨日和你提的镇国公。”

    张鹤龄脸上带笑,他虽然正式介绍,可是这周王朱睦柛却早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