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到府门,门子见了叶春秋回来,连忙上前道:“禀公爷,今儿户部的卢大人来拜谒,他和公爷乃是同乡,老太公今儿身体有所不适,所以二老爷去会客了。”

    二老爷,自然是叶松。

    叶春秋眉头一皱,便往主厅而去,在主厅外头,果然听到叶松和户部的右侍郎卢文杰正在里面寒暄。

    对于这卢文杰,叶春秋只是略耳闻过,也不算熟稔,却不知他为何登门拜访。

    见了叶春秋来,叶松先是起身,介绍道:“这是鄞县卢家的卢侍郎,我……”

    “二叔,有劳了。”叶春秋抿嘴一笑,便看向卢文杰。

    卢文杰也连忙站了起来,脸上带着笑意道:“方才老夫还在说,咱们宁波出了俊杰,了不得啊,呵呵……”

    叶春秋见他言行很是殷勤,算起来,此人既是同乡,又是前辈,便也笑着与卢文杰寒暄了几句。

    谈话间,这卢文杰不免问起了贸易特许的事,叶春秋也随口说了,看天色不早,这位卢侍郎便道:“时间不早咯,我们是同乡,自该好生亲近,请镇国公无论如何,后日都要到府上吃杯水酒。”

    叶春秋没有急着应下,只是道:“若是有闲,必定拜访。”

    卢文杰哈哈一笑,道:“镇国公肯赏光,卢某蓬荜生辉。”

    等卢文杰走了,叶春秋便收起了脸上的笑意,脸色显得有些冷。

    他是不太信任叶松的,在家养着可以,可不代表可以让他来负责迎来往送。

    此时,叶松一脸惭愧,看着叶春秋,期期艾艾地道:“是你大父……身体不适……”

    叶春秋淡淡地道:“嗯,知道了,二叔去歇息吧。”

    叶松只得泱泱地准备要走,却突然驻足,道:“这姓卢的很不简单。”

    “嗯?”叶春秋看着叶松,不由道:“二叔知道什么?”

    叶松道:“他一来就问春秋去哪里了,我说理应是在练水师,他就说贸易的事,我不敢接茬,毕竟这些事,我也不懂。而且,他是鄞县人,我听说……听说卢家在宁波,做的是大买卖。”

    大买卖的意思,宁波人大抵都是知道一些的,寻常的买卖怎么能叫大买卖呢?真正的大买卖,无非就是暴利行业罢了,而在宁波,真正的暴利就是走私。

    因为朝廷海禁,大明的特产运不出去,所以造成了海外商品的紧缺,甚至大明的瓷碟子,这种不值多少钱的货物,在倭国、南洋,甚至是后来的佛郎机,则是相当于艺术品的存在,以至于在历史上,欧洲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东方的瓷器,甚至只是碗筷,陈设在家中当做装饰,而且多在贵族之中,很是流行,一个小小吃饭用的东西,却成了最上佳的装饰品,这和老祖宗们在厅堂里放置玉璧的效果差不多,足以显见,瓷器、丝绸之物出了海之后,是何等的天价了。

    据叶春秋所知,一个瓷器,在大明若是一两银子,转手到了倭国,则是五十两以上,若是南洋或者是其他偏远的地方,价值就更高了,便是一百两,也并非没有可能。

    叶春秋在宁波也生活了不短的时间,这些事又怎么没有风闻呢?

    事实上,大明开海反对得最厉害的,多是江浙一带的世家大族,因为一旦开放了海禁,寻常的商贾,甚至百姓都可以出海,就意味着大量的丝绸和瓷器可以源源不断地送至外藩,这样一定会造成价格的暴跌。

    这就如美国禁酒的时代一样,若是酒水敞开来卖,对于黑手党们来说,反而是没有好处的,越是禁酒,黑手党就可以借此贿赂地方官员,为议员提供资金,在他们的保护之下,将私酒的价格翻上许多倍产生暴利。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十九章:夺利(第五更)

    越是禁止,价格就越高,这是常识,而往往被禁的,多是一些寻常百姓,因为寻常百姓或者商贾敢下海,一旦抓住,就是杀头。

    可有的人却是未必了,比如某些豪族,他们本身就有极大的影响力,朝中有人不说,便是在地方上,也是地方官仰赖的角色,这样的人,海路的巡检司敢去盘查吗?

    于是乎,走私就产生了,比如卢家这般的,他要走私,谁敢阻拦?这种走私,完全可以用光明正大来形容,但凡知道底细的,都是噤若寒暄,绝不敢声张,而后一船船的丝绸和瓷器就这么在海贸过程中倒手,转眼之间,便产生数十倍乃至百倍的暴利。

    此时,叶松又道:“方才我在一边旁听,听到镇国府的贸易特许,又想到这卢家的背景,就觉得不对劲,我斗胆一言,若是当真镇国府有贸易特许,岂不是砸了卢家的饭碗吗?卢家的饭碗若是砸了,他又怎会如此客气地登门拜谒呢,还有,他还送了礼来,礼单很丰厚,玉璧就有两副,还有……”

    叶春秋一下子便明白了,随机道:“他是来试探的。”

    叶松点头道:“对,理应是来试探的,毕竟镇国府的贸易特许下了诏书,他怎么能反对呢。不过……我瞧着没这样简单。”

    当然不会有这样简单,叶春秋心里想,垄断一旦打破,定价权就不是走私商人垄断得了的,像卢家这样的人,应该不少,他们绝不只是自己挣钱这样简单,理应许多关节都是有过打点的,说穿了,既是暴利,成本也是不小,一旦镇国府大规模地进出口货物,这些走私的大户,不破产就怪了。

    这种走私生意,往往是通过各种关系网牵出来的,很不简单。

    叶春秋想了想,道:“命人把礼物退回去吧,告诉卢家,就说礼物太贵重,我们消受不起。”

    “好。”叶松很干脆利落地点头应下。

    也就在此时,叶春秋看叶松的目光也变得少了一点严厉,其实父辈这三个兄弟之中,老爹是书呆子,三叔有点儿浑,这二叔显得更干练一些,若不是当初大房和二房的矛盾,叶松只怕在叶家早就独当一面了。

    这一次,似乎他是想通了,他们父子没别的路走,唯有死死地巴结住这个侄子,所以一听叶春秋让他去退礼,反而喜滋滋地应承。

    叶春秋又皱眉:“若是他请我去赴宴,就说我有事,实在熬不过,二叔就去会一会他们,还有,宁波那儿,也让人打探一下,这做大买卖的人,在南直隶、江浙和福建,到底有多少,心里有个底才好,尤其是这个卢家,他既然登门了,肯定在这其中是关键人物。”

    叶松又连忙应了,正待要走。

    叶春秋却突然道:“二叔,且等一等。”

    叶松便驻足,忙道:“不知还有什么吩咐?”

    叶春秋语气温和下来,道:“要办事,没有银子是不成的,去账上支一千两银子吧,我会和东叔打个招呼。”

    叶松有那么一刻僵了一下,显得叶春秋的话,让他有些意外,但是很快,他重重地点头,接着才匆匆而去。

    这突如其来的卢文杰,令叶春秋生出了一点警惕,他突然明白为何此时英国公张懋跟他会面的时候,会突然来一句只怕没有这样简单了。

    说穿了,走私商们追求的是海禁,只有全面的禁止,他们才能谋取暴利,而现在,大明虽然没有开海,镇国府得到贸易特许权,可就等同于让海禁开了一道口子,而以镇国府的实力,往后这海上的营生,还有他们的份吗?估计这些人听到了这事,也急了,偏偏他们做的又是杀头的买卖,又不能将这种事摆到台面上。

    想必这个时候,有许多人心里愁得已经开始食之无味,夜不能寐了。

    叶春秋沉思片刻,便往自己所住的院子而去,刚到厢房门前,门正好打开着的,只见王静初坐在厢房中间的圆桌跟前看着书,身边只有秋月在一边站着侍候。

    叶春秋静静地走进厢房里,本不想打扰王静初专心看书,倒是王静初有所察觉,回头看他回来了,连忙站了起来,嫣然一笑道:“夫君今儿回来得倒是早呢!”

    叶春秋亦是露出几分温和的笑意,道:“今天的事忙完了,就早些回来了,噢,有一件事想问问你,你们王家,有做什么大买卖吗?”

    王静初也是浙江人,一听大买卖,也略知一些,便道:“这可不敢,要杀头的呢,家父的性子,你是知道的,他是帝师,一向本份,否则怎会大起大落?不过……”

    叶春秋道:“不过什么?”

    王静初凝眉道:“倒是有几个世交,以前在娘家里略听闻他们……”

    世交?

    叶春秋颌首,他心里想,王华是正人君子,所以不肯去做,可是官面上的人物,大多都是有一些连接的,想必连岳父大人也略知一些事,可没有割袍断义,就说明岳父也不好声张,说穿了,江浙一带,大买卖能如此猖獗,还是这中庸思想害人,即便是正人君子,见了不法的事,能做的也是洁身自好,别人的事情,只当是自己不知道,所以那些背地里谋取暴利的人,才会如此有惊无恐。

    见叶春秋的脸色不甚好看,王静初猜是跟公务有关,作为一个内宅女眷,她也不好过多的问,可是见他神色闪过几分烦躁,便笑道:“说起来,有一件有趣的事,我倒是听着觉得可笑,来,夫君,你且坐下,我和你说。”

    叶春秋才意识到自己失态,没想到刚才自己把自己烦心的一面给妻子看到了。

    叶春秋看着王静初,又怎么不知道妻子的玲珑之处呢,便将那些烦心事先摆一边,温文尔雅地一笑道:“愿闻其详。”

    王静初便娇俏地道:“你道这打击走私商贾最得力的是谁?”

    叶春秋知道肯定和自己的答案不一样的,失笑道:“贤妻还要卖关子吗?”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章:融会贯通(第六更)

    王静初吐吐舌头,才道:“哪里敢,只是想考校夫君罢了。”

    叶春秋见王静初问得认真,便沉吟道:“理应是浙江和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