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8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现在陛下说自己有罪,费宏若是无动于衷,这就是大不敬了。

    费宏拜倒,骂人的时候理直气壮,可认错的时候也是很诚恳的,口里接着道:“老臣不知陛下深谋远虑,冤枉了镇国公,实在万死,恳请陛下见谅。”

    “罢了。”朱厚照虽然有时候性子乖张,可也不是笨蛋,哪还敢深究?这种事点到即止就是,把人逼急了,人家当真去吾当上下求索,若是当真发现了什么,那又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朱厚照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惭愧之色,道:“费师傅无需自责,其实,这也是该怪朕,当初是箭在弦上,没有时间再继续去想更好的办法,后来为了机密,这才有所隐瞒,不过总算重创了鞑靼人,也算侥幸立了一些功劳,朕不贪功,虽然朕也深知,朕奔袭土谢三万户部巢穴,可谓是居功至伟,可是朕不稀罕,这首功,还是春秋的,且先慢着……”

    朱厚照来了精神,又或者说,演戏要演全套,也不知他又有了什么鬼主意,道:“笔墨来。”

    笔墨上来,一张白纸摊在御案上,朱厚照下笔,紧接着,一纸狗爬却又龙飞凤舞的大字脱颖而出。

    叶春秋愣愣地看着,有些认不全,不过憋足了劲,仔细结合前后,方才认出来了“忍辱负重”四字。

    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气,把笔搁下,道:“这是朕赐春秋的墨宝,忍辱负重,真是不容易啊,很不容易啊!”

    朱厚照一边说,一边朝叶春秋使眼色,生怕叶春秋揭穿他似的,这所谓的‘墨宝’,想必也是对叶春秋的暗示了。

    朱厚照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松了一口气一般,接着道:“镇国公忍辱负重,为国为民,要摘抄邸报,广而告之,好了,现在误会也已澄清了,诸公既是来论功的,那么就论一论吧,却不知诸卿家有什么建议?”

    摘抄邸报,就是给叶春秋撇清关系了,那些蒙古女子和叶春秋无关,一切都是草原上万千个号称是叶春秋的无名英雄所为。

    朱厚照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舒服地喝了口茶。

    此时内阁诸公们也觉得继续争议下去也没有意思了,朱厚照赐坐之后,五人俱都落座。

    费宏则是先开口道:“原本礼部已拟定了大致的章程,不过在昨日,杨学士在审阅之后,觉得有所不妥,这自是礼部的疏失,礼部一直认为,镇国公功劳虽大,可毕竟已贵为国公,也不好再予什么厚赐了,杨学士力排众议,却认为此次镇国公大功于朝,若只增添一些小恩惠,不免让人齿冷。”

    费宏顿了顿,才又道:“所以臣连夜命人修改,臣就在此简略地说一说吧。”

    朱厚照一边喝茶,一边心虚又觉得有几分庆幸,总算事情过去了,只是那些蒙古女人该如何安置呢?

    这似乎又是一件头痛的事,他现在是没有太多的心思放在这功赏上,只是道:“嗯,你尽快说吧。”

    费宏便道:“就先从镇国公开始吧,这镇国公……论功应为第一,赐千金……”

    听到赐千金,叶春秋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其实,若是一千斤黄金,叶春秋倒还真是稀罕,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尤其是倭国白银已经开采,再加上海贸带来的大量白银流入,银价日贱,可是金价却变得昂贵起来,从前一两黄金与白银的兑价是一比七八,现在却达到了一比二十,这样算来,一千斤确实是大数目。

    不过按照朝廷素来的做派,这其实只是噱头罢了,所谓的金,其实特么的是铜,一千斤的铜,按铜板来计算,呃……可能还不够叶家一个月的开销。

    费宏似乎也觉得不太过意得去,又道:“又赐镇国公其子,为秦皇候。”

    这个,叶春秋倒觉得还说得过去,虽然自己的儿子将来会继承叶春秋的镇国公之位,不过一般这种情况,这种侯爵也是可以世袭的。

    如此一来,就等于叶家多了一个侯爵,将来叶春秋若是有了两个孙子,长子既是镇国公,那么次子,便可以晋为秦皇候,相当于又多了一个铁饭碗。

    此时,费宏接着道:“其妻叶王氏,则赠一品诰命,其母为一品太夫人,除此之外,镇国公镇关外,可敕其为漠北副总兵官,羁縻漠北都司,使其节制漠北牧民,一到战时,即可征召诸民出战,战后亦可将其放归各大牧场,使其牧马。”

    生母和妻子能得到朝廷的诰命,在这个时代,却也是一件殊荣,不说叶春秋那去世了生母,就说妻子王静初,妻凭夫贵,对一个男人来说,也是妥妥的成就感。

    至于说到漠北副总兵官,这倒是一个很重要的权责,其实朝廷走的还是军户那一套,从前的军户是划出一块土地,让军户们去农耕,战时的时候,则征召起来作战。

    可现在,这漠北总兵官却相当于是辽东都司的牧民版罢了。

    这功赏说到了这里,倒是让叶春秋终于有点兴趣了,这名号,前头一个副总兵官,在现在相当于是钦差,因为只有临危受命,或者需要作战时,朝廷才委任总兵官,去节制兵马进行作战。

    这牵涉到的就是大明的军制,总兵官是不负责练兵的,他只负责战事。

    于是费宏在这背后,又加了一个漠北都司。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天子守国门

    何谓都司?

    都司的全称是都指挥使司,这延续的还是军户制,各地的都指挥使司,是属于军户的管理机构,要将军户统一进行管理。

    不过,那里毕竟是大漠,说实在的,朝廷也管不着,结果,这个都司,却又加了羁縻二字。

    何谓羁縻呢?

    朝廷有许多羁縻都司,如如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等等,说穿了,就是因为牵涉到了胡人,所以一般由当地部落首领担任都司,可以世袭,但须接受朝廷的统一节制。

    这种因俗为治的政策,是朝廷稳定边疆地区的利器。

    当听到自己被赐羁縻都司,倒是让叶春秋有些诧异。

    因为这漠北,节制的毕竟是牧民,其实理论上,也是可以设都司的,并不需要羁縻,不过料来,未来还会牵涉到诸多胡人牧民地问题,设羁縻卫,是可以防止都司经常性的更替,一旦遇到一些威望不足的家伙上任,就可能导致底下的牧人不服气,最后出现问题。

    这其实很好理解,边疆地区,尤其是牵涉到了胡族的事务,一旦没有一个有足够威望的人物或者是家族镇着,走马上任一个糊里糊涂的人,立马就会发生叛乱,朝廷已经总结过许多的经验,这才给予了世袭的地位。

    就比如云南的沐家,那地方山长水远,各族混居,而沐家则在云南积攒了巨大的声望,几乎各族的头人,大多都有和沐家打交道的经验。

    所以沐家在云南,则云南固若金汤,可一旦改为流官,三五年一个新官去上任,那些云南的头人沟通不畅,又或者是本地的军户没有足够的向心力,若是流官能力强一些倒也罢了,可若是遇到稍稍那么有点儿平庸的,立即便是烽烟四起,云南大乱。

    朝廷对于大漠,也大抵是这样的心思,他们没有管理的经验,也知道大漠和两京十三省有着很大的区别,与其隔三差五地闹出乱子,还不如给予羁縻的地位。

    而有能力羁縻漠北的人,舍叶春秋为谁?

    这个任命一旦下去,就等于是确定了叶家在漠北的地位。

    从此之后,各大牧场以及牧人的军政事务,都彻底交给叶家了。

    当然,这应当也是各部之间折中的结果,至少,叶春秋认为户部是极力支持建立羁縻卫的。

    而至于其他各部,态度也是暧昧。羁縻都司和其他都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因为羁縻都司属于自治,既然自治,那么肯定是自己吃自己了,其他都司虽也是耕战,军户们种地为主,可照样还是要薪要饷,尤其是到了战时,这薪饷花的就如流水一般,羁縻漠北都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别想从朝廷手里要银子,养,我们也养不起。

    真养不起啊,漠北那地方,肯定是年年征战的,你把户部尚书捉去,也榨不出油来。

    说穿了,这个结果出来,无非就是内阁和六部对于漠北的事务过于陌生,他们习惯了两京十三省的这一套管理,在这个体制之下,他们都属于个中老手,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闭着眼睛都知道;可碰到了漠北的问题,却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想管也管不着。

    既然如此,那就做个甩手掌柜吧。

    羁縻都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你叶春秋去治理吧。

    可你要说朝廷傻,那可真一丁点也不傻,对于任何一个羁縻卫,他们都是有所堤防的,所以为何叶春秋会成为副总兵官呢?

    副总兵官的上头,可是有一个总兵官的啊。

    也就是说,叶春秋这个都司,其实是负责练兵和管理,而副总兵官,是负责调度和节制牧民,平时的时候,你这个副总兵官当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因为是副,却给了朝廷一个随时任命总兵官进行干预的能力。

    这便是制衡。

    既要马儿跑,也要马儿不吃草。

    凡涉及道军事上的,朱厚照这个往日爱纸上谈兵,后来在大漠上狠狠地露了一手的皇帝,在这上面,怎么都能略懂一二,听完费宏的话,朱厚照也是听出了一些端倪了,不由道:“既有副总兵官,那么谁是总兵官?”

    “这个……”费宏迟疑地道:“朝廷暂时……”

    其实礼部和杨廷和的意思是,先把功赏的事处理了,而总兵官这个位置则先搁置一下,到时候再选定人选。

    说到这个总兵官,不能管太多事,也不可碍着叶春秋的手脚,可也不能什么都不管,他的职责,某种程度来说,其实就是监军。

    朱厚照喝了一口茶,却是道:“依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