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9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毕竟谁知道杨玉会谋反呢?其实庙堂上的诸公,多半也不晓得自己和杨玉有没有瓜葛,因为杨玉送了礼来,大致是家里的管事收的,即便有书信来,一般客气一下,都是府里的幕友帮忙代收,然后以主人的名义回复过去。

    真要有什么关系,那也不过是官场的礼尚往来罢了。

    可现在不同了啊,杨玉成了版贼,还给擒获,他的家也给抄了,抄了家,就会有许多的蛛丝马迹,因此这满殿文武,都不禁有些不安了。因为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和杨玉是否牵连上些什么关系。

    面对朱厚照的询问,叶景道:“陛下,辽东之乱,以臣愚见,不过是杨贼与他的腹心寥寥数十人谋划,此人居心叵测,心怀不轨,虽然裹挟了不少官军,可实际上,他身负总兵高位,许多官军,所谓的从贼,不过是奉命而行,等到发现杨贼乃是谋反时,虽是后悔不迭,却已是迟了,因此臣带兵杀入辽阳时,对于寻常的士卒,大多予以赦免,他们懵懂无知,不过是被杨贼裹挟而已。也正因为如此,人心才安定起来,辽东诸镇,那些曾被杨贼裹挟的官军,纷纷弃暗投明,除少数冥顽不化的乱贼已被诛杀殆尽之外,辽东再无叛贼了。”

    说到这里,叶景顿了顿,才又道:“至于杨贼家中的所谓蛛丝马迹,其实倒是有一些书信,以及一些账簿……”

    果然是有……

    不少人不露声色,心里却开始滋生起了不安。

    但凡涉及到叛贼,这种事说不清的啊,不知那杨贼是不是留有了自己的把柄,假若当真有什么在他的手里,又该如何自证清白呢?这可是谋反,是宁杀勿纵的事,即便陛下不责怪,可是这仕途,怕也要到头了。

    朱厚照这些日子因为这个杨玉没少烦心,对杨玉自然是恨极了,听到有蛛丝马迹,顿时来了兴致,目露凶光,身子朝前倾了倾,道:“嗯,快快道来,又或是叶爱卿可把那些东西带来了?”

    叶景道:“陛下,那些所谓的账簿和书信,臣已查阅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臣命人将它们封存起来了,却不料失了火,烧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真是猪队友呀

    这世间有句话叫爱屋及乌,自然,有时候对恨的用意也是一样的,朱厚照恨透了杨玉,倒是一时间没想到会牵连出多少人,反是想来个杀一儆百。

    对于帝皇来说,皇权是掌控一个国家的所在,而叛变算是明目张胆地触犯到了皇权,朱厚照虽经常爱胡闹,可是他毕竟是一个皇帝,对于这种事,自然是打心里愤恨的。

    只是,当听了叶景的话,朱厚照不禁诧异。

    烧了?

    朱厚照定定地看着叶春秋,似乎想从叶景的脸上看出点什么,可是叶景依旧面不改色。

    这种东西,怎么可能轻易就烧了呢?朱厚照当然是不信的,只是叶景既然说烧了,辽东山长水远的,想要得知真相,也实在很不容易。

    其实本质上,叶景的意思就是请陛下不要再深究杨玉同党的事了,这种事可大可小,一旦牵扯出许多人,势必是闹得人心惶惶的,届时反而会使整个辽东都陷入动荡,甚至连京师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百官们听了,有为数不少人都暗暗地松了口气,谋反,他们当然是绝不会参与的,可杨玉乃是总兵,往日自然是少不了打交道,而现在他成为叛贼,以为的交道很有可能就成为大家今日的催命符。

    现在好了,所有的证据都已经付之一炬了,他们也就能安心下来了。

    方才不少人还觉得叶景能立下这等大功,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成分居多,可是现在,不少人心中一凛。

    大家都不傻,当然也不会相信那些东西被无意间给烧了,那么……这位叶巡抚,看来并非只是想象中那样简单啊,倒是颇有一些手腕。

    至少有不少人心里是自觉得欠了他一个人情的,此人倒是很懂得人心,看来在辽东呆了那么久,这位叶巡抚跟以前是真的不一样了,现在的他,真是不可小看。

    朱厚照似乎也感觉出了另有蹊跷,可是叶景这样说,也就不好再多问,他抬眸,却见叶春秋朝他使了个眼色。

    朱厚照虽然心里还有很大的疑惑,可也终于明白了,这事儿不能多问了,水太深。

    随即,朱厚照笑了笑,接着道:“既如此,倒是遗憾得很,可既然烧了,也是没办法了。说回来,叶爱卿可谓是劳苦功高,朕欲赐你郡王之位,叶爱卿以为如何?”

    大家又是一愣,没有想到叶景才回来,陛下就如此迫不及待地将册立之事说了出来。

    在这一点上,朱厚照还真是人情世故上还有一些欠缺的,因为有的事,是不好大庭广众之下当众说的。

    册封郡王这事上,本来就有着争议,虽然周王殿下提出了朱叶一体的良方,能够缓解当日祭祀的出错,可是这种事,只能由宗室来提,叶家的人又怎么会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口应下呢?

    难不成要人家说,这敢情好啊,反正朱叶一体是大好事,臣领旨谢恩。

    这……不是胡闹嘛。

    可若是拒绝,当着君臣的面,必然要痛陈厉害,表示自己无德无能,德不配位,不敢接受,这样的话,就显得你叶家人有些虚伪了。

    总之,这时候无论叶景怎么回答,都是不对的。

    因为这毕竟不是禅让,被禅让的权臣还得人家三请五请,这才假装很不情愿的‘勉强’接受,陛下是君,你是臣,君王要给你加官进爵,你若是拒绝了,难道还要教宫中贴着脸跑来屡次三番的求你接受不成?

    叶春秋听到这里,心里暗暗摇头,小皇帝这人也算是有情有义,就是在人情世故上,就不免有点猪队友的苗头了,话又说回来,他就是姓朱的……

    只是这时,叶春秋不免好奇,爹会如何回答呢?

    只听叶景道:“陛下隆恩浩荡,臣未立尺寸之功,却加以如此殊荣,臣感激涕零,虽万死,难报万一。”

    朱厚照本来就是一门心思促成此事,所以才会沉不住气,刚见了叶景,就这么大刺刺地提出来。

    叶景的这个回答,朱厚照自然是满意极了。

    只是……百官的面上,就显得有点儿尴尬了。

    叶巡抚脸皮挺厚的嘛,脸皮厚不是好事啊,谦虚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之一,若是谁不太谦虚,甚至会有被人当做笑话的可能,何况朱叶一体之事,尚且还有争议,叶家人如此爽快地答应,倒仿佛是理所当然似的,只怕将来少不得有人要在这里做文章了。

    在这个德在才先的时代,即便你有多大的能力,如何的实干,一旦道德遭人质疑,便会遭人全盘的否定。

    叶春秋在心里反而急了,父亲这个回答,看上去无可挑剔,实则却是一个致命伤啊,现在本就是在风口浪尖上,结果小皇帝煳涂倒也罢了,父亲竟也煳涂?若是自己,一定会避重就轻,将陛下册封的事含含煳煳地煳弄过去,而后再慢慢图之。

    想到这里,叶春秋下意识地举目看去,果然看到有几个年轻的官员面露不屑之色,某些老臣,也是一脸麻木的样子,没有半分的情绪波动。

    就在这时,叶景又道:“陛下重赏臣下,臣欣喜若狂,无以为谢,唯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嗡嗡嗡……

    大殿之中,顿时哗然。

    这句话已经有点儿不太要脸了,若说前一句,还算是四平八稳,可这一句,简直就是操守尽失啊,你叶景好歹也是圣人门下,是巡抚大人,现如今,陛下要册立你为郡王,你便这般不要脸了的直接收了?

    这种话,若是传出去,还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笑话呢。更何况陛下要册封郡王,那周王提出什么朱叶一体,本就令某些大臣心生反感,阻止都来不及呢,现在好了,你叶景却是自行送上了话柄和口实给大家了。

    叶春秋心里哀叹,这老爹果然还是没变啊,虽然比从前精明了许多,可是处事方面,却还是……

    朱厚照反是心情大好地笑了,道:“叶卿家言过其实了,这是叶卿家该得的。”

    (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赏赐

    “不。”

    此时,叶景一脸正色地道:“臣在辽东,所立的,不过是尺寸之功,臣能平辽,所仰赖的是辽东千千万万个心系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的义士,臣不过是以陛下的名义,招募勇士平辽而已,可是无数义士,却是争当先锋,亲冒矢石,为平辽流血流汗,绝无怨言。”

    “陛下,正因为有这些忠臣义士,所以我大明虽为贼人所乘,臣才得以转手平辽啊,辽东苦寒,朝廷虽给许多官军划拨了土地,予以粮秣,可比之关内,辽东上下军民,可谓艰辛到了极点,天下人若都受了朝廷恩惠,那么辽东军民所受的恩惠,不足关内军民的万一,可即便如此,军民上下,依然争先踊跃平叛,此等热忱忠心,前所未有也。”

    “臣久受国恩,平辽乃是职责所在,本属应有之义,所立的尺寸之功,与辽东军民相比,不值一提,而今陛下册立臣为郡王,足见陛下赏罚分明,连臣都受此厚赐,那么平辽的其他功臣勐士,陛下定不会冷落,臣念及于此,心中感慨万千,皇恩浩荡,臣与辽东军民,愿以死报效。”

    唿……

    这一番话道出来的时候,方才那鄙视和轻蔑的心理全部都一扫而空。

    起先大家觉得叶景不要脸,可是叶景侃侃而谈,却是抛出了这么一个高论,便让人没有脾气了。

    人家为什么要接受呢?

    因为他认为这本就该接受的,若是自己拒绝,那么更多因为平辽而劳苦功高的人怎么办?自己可以做个君子,可是别人难道都不要封赏吗?

    所以叶景要封赏,不但要,而且要喜不自胜地接受。

    何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