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于全史来说,林仁肇的能力虽然不强,但他也是有大魄力的人物。五代十国时期,他乃是南唐国的支柱,曾经建议后主李煜趁着赵匡胤北伐进攻淮北,这可是孤注一掷的计策,只可惜不被李煜采纳。

    更何况眼下李文忠,张须陀二人的能力还要在林仁肇之上,虽然他们眼下没有官职,不受到关注,但他们心中也是赞同趁胜追击,攻打徐州的。

    随着林仁肇的命令一下,高密城中的兵马再次忙碌起来。

    花开两支,却说辽东这边。

    自从陈庆之率兵在新昌击败刘备兵马以后,刘备便一病不起,一直在静养当中。

    其兵马死守襄平,同时刘备派人通知在辽河上的关羽,以及高显的张飞,让他们小心谨慎,提防陈庆之率兵突袭。

    而陈庆之也如刘备预料的那样,留下文鸯率领两万兵马驻守在襄平以南的新昌县城,同时城中还有姜松这个高手坐镇,可谓稳如泰山。

    而陈庆之,则率领剩下的四万兵马,并秦琼,罗士信,秦怀玉等将校,准备乘船前去攻打在辽河上的关羽大军。

    不过由于陈庆之来时,战船还放置在辽东南部的海边,要知道辽东乃是半岛,新昌距离海边有数百里的路程。虽然一路上没有敌人来进攻,陈庆之乃是急行军,但也花费了数日的时间陈庆之才率领兵马赶至放置战船的海边。

    而从辽东半岛乘船前往辽河,又有将近数百里的海路,陈庆之大军在海上沿着海岸航行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抵达辽河附近的海域。

    此时虽是七月季节但好在此时江东最近并未下雨,辽河之上风平浪静。否则若是下雨,以辽河的排水量,根本无法从大海进入辽河之中。

    陈庆之率领船队进入辽河,一路逆流而上,却没有急着前进,而是先选择了一处较为平缓的水域停了下来。派人乘坐小船登录西岸,寻找薛仁贵的兵马所在。

    陈庆之心知辽河乃是关羽的主场,其水军训练多年,对于辽河了如指掌。在辽河上贸然前行,很有可能招致关羽水军的伏击。

    辽河将辽东与辽东属国分开,如今东边是辽东,属于刘备的地盘。而西边则是薛仁贵在驻兵,寻找机会渡河攻打辽东。

    因此陈庆之便先派人登录西岸寻找薛仁贵的兵马,薛仁贵在西岸与关羽水军对峙将近一个多月,熟悉辽河水情,陈庆之在辽河之上才有保障。

    若要对付关羽,二部兵马一部在水上,一部在岸上,水陆并进,相互策应,才能击败关羽水军。

    几日之后,陈庆之派出的兵马在西岸找寻到薛仁贵的主力兵马。

    得知陈庆之已经夺取了新昌,打败刘备,如今刘备兵马龟缩在襄平城中。并且陈庆之如今已经率领水军抵达到辽河,前来接应他的兵马,薛仁贵非常兴奋,便前往南方辽河附近,去与陈庆之的水军回合。

    数日之后,薛仁贵赶到辽河南部,汇合了陈庆之的水军。

    薛仁贵兵马在陆地,陈庆之水军在岸上。为了了解关羽水军的情况,陈庆之便乘坐小船登录西岸,进入薛仁贵军中了解情况。

    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在洛阳第一次武举的时候,当时二人表现出色,如今一晃多年,一个成了幽州都督,一个成了青州都督。

    薛仁贵,陈庆之两人互道寒暄,皆唏嘘不已。

第940章虞公之策

    (上一章是陈庆之一个人来找薛仁贵,这里改一下,是陈庆之和虞允文一起来。毕竟相比陈庆之,虞允文更擅长水战斗一些。)

    虞允文,陈庆之与薛仁贵寒暄一番,便说了起正事。

    “薛将军与关羽军对峙良久,可清楚这辽河上的水情?以及关羽兵马的水军布防情况?”薛仁贵与伍云召,陈庆之,虞允文等就着桌子坐下,虞允文便向着薛仁贵询问道。

    “将地图拿过来!”薛仁贵对着身的士卒吩咐道。

    不过一会儿,一张地图便铺在桌案上。

    薛仁贵看着地图说道:“这些时日,我军与关羽军对峙,对于辽河也有了一些了解。两位请看,辽河虽然纵横千里,但其从北方高山发源,地势上高下低,北部河流狭窄,并且蜿蜒曲折,在各处高山之中流淌,我军一但从这里渡河,相当困难不说,一但关羽提前察觉派人埋伏,我军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虞允文陈庆之二人一边倾听一边点头赞同,哪怕是陈庆之不熟悉水战,也明白这个道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都是从高到低,越到高处的河段就越难通行。而大型船只想要渡河,只有在地势平坦的河段才行,更别说陈庆之眼下四万规模庞大的水军了。

    薛仁贵指着地图之中的辽河下游说道:“地势平坦,能让我大军过河的,只有辽东望平以南的河段才行。”

    虞允文看着地图沉吟道:“哪怕望平以北的河段落差大无法通行,但望平以南的辽河河段,也有近三百里左右,三百里的河段,兵马能够登陆的港口应该不在少数吧。”

    薛仁贵摇了摇头,一脸遗憾的说道说道:“若是那样就好了,要是辽河之上港口众多,我军大可以分兵渡河,早就渡过辽河了,关羽如何能够拦得住我?

    但只可惜辽东本为不毛之地,直到这些年人口才慢慢增加。到公孙渊手中才建立水军。辽河两边却大多都是险峻之地,没有人开辟港口,能够让大型船队过河的港口却是只有三个。因此关羽只派人把守着三个港口,布下水寨,我军便无法渡过辽河。”

    陈庆之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不过如今我军乃是直接从海里进入辽河,却不需要像将军那样从陆地过河。想要对付关羽,如今只需与将军一起,水陆并进即可。”

    听了虞允文的话,薛仁贵也轻松许多,笑道:“是啊,你们出奇兵直接从大海进入辽河,如今我军只需一路北上,水路并进,直捣距离关羽最近的一处水寨。如此我军占据水寨,便可接应大股兵马过河了。”

    此时陈庆之,虞允文虽然与薛仁贵兵马联系上了,但无论是薛仁贵的兵马,还是陈庆之的水军。目前都是无法从辽河登录辽东境内的。

    陈庆之的船队在大海上航行,都是大船,只携带了少数的小船。并且辽河一带此时尚未开化,能够让大股船队登陆的开阔地提前被关羽占据。

    陈庆之若是贸然选择一处地方登录辽东,大船无法再浅滩停留,不然容易搁浅。想要过河,要么就是开阔的地带建立了水寨,兵马从水寨登陆。要么就是有大量的小船,兵马一股作气坐小船登陆。

    但陈庆之此刻没有小船,仅仅靠着几条小船想要将数万兵马带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关羽得到消息,势必带领大军杀下,汉军阵型乱了,肯定大败。

    因此想要渡河,陈庆之等人就必须逆流而上前去与关羽厮杀,夺取关羽的水寨,从水寨登陆辽东。

    因此陈庆之,薛仁贵二人定下战略,决定要水陆并进,一个在水上,一个在岸上一同前行。如此相互策应,才能稳操胜券。

    陈庆之沉吟道:“如今我军抵达辽河之上,薛兄你的兵马也赶了过来。关羽只怕早就知道了,前往上游第一个水寨驻守去了,却不知他的水寨距离此地多远?”

    薛仁贵指着地图说道:“不过七十里距离,你们看,辽东境内距离辽河附近有三个县城,分别是房县,辽队和望平,为了方便通行。关羽立下的水寨都在这附近。”

    “七十里距离,若是风平浪静,半天便可抵达。”虞允文沉吟道。

    薛仁贵笑问道:“虞兄可是有计策了?”

    虞允文沉吟道:“我与关羽交战,优势便在兵力上面,我军有水军四万,步骑兵四万。要想击败关羽兵马,便要一部人马先攻,吸引其主力前去支援,令一部兵马后攻,凭借着兵力的优势一鼓作气迅速夺取夺取营寨。”

    薛仁贵听了连连点头,说道:“关羽营寨分为水寨,陆寨。若是一部兵马先攻,便由我先率领步卒进攻陆寨好了,将其大股兵马吸引过来支援,随后你们在进攻水寨如何?”

    虞允文却没回答薛仁贵的提议,而是询问道:“不知此地已经几天没有下过雨了?”

    “下雨?”薛仁贵一愣,旋即回答道:“如今已经晴了有些时日了,你莫不是担心下雨?看这天气,只怕这几天也不会下雨啊。”

    虞允文摇了摇头说道:“不对,此时尽管天气炎热,但江面上理应凉爽才对,我先前在江面上察觉到有些闷热,只怕今夜下雨了。”

    “虞兄对于天文,地理的研究比我透彻,既然虞兄这么说了。如此咱们且等待两日,待大雨过后,咱们在行进攻。”薛仁贵说道。

    虞允文摇了摇头道:“不不,虽然要下雨,但却不是大雨,而是小雨。今日天气虽然闷热,但却只有稍许热感,只有久居江河的人才能察觉出来。若是闷热感很重,便会下大雨,但今日闷热感并不重,所以今夜只会下小雨,对于行军是没有阻碍的。

    并且小雨一过,明日江面上势必起雾,轻易无法散去。咱们今晚便冒雨行军,明日便可抵达关羽营寨,关羽见下雨,必定没有防备,咱们凭借大雾,便可趁机接近关羽营寨进行突袭。”

    薛仁贵,伍云召二人闻言都有些迟疑,但陈庆之对于虞允文却十分熟悉。知道他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便说道:“我赞同虞兄的计策,今晚便起兵突袭。”

    薛仁贵一拍桌案道:“好,既然如此,薛某便答应了,咱们今晚一同出兵,突袭关羽营寨。”

    随后,陈庆之,虞允文二人便返回了江上船队,当天傍晚时分,天色便暗了下来,下起了绵绵细雨。

    由于雨小,对于战船航行却是没有多大阻碍,要知道青州战船面对大海的波涛汹涌亦能乘风破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