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相-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命众人在原地等了等,看着那边都散的差不多了,才复又吩咐众人启程。
军队自然有人安排,苏青和姬越先去宫里递了牌子,在外面略等了会儿,就看见赵和忙不迭的跑回来,在他们面前立定了,手中的拂尘才一扫,笑着弯了弯腰,笑道:“两位王爷可算回来了,这边请。”
说着一让。
这是苏青第一次在姬篱登基后看见他。
他们进去的时候姬篱还在批折子,坐在书案之后,因不是在朝上见,没有戴冕冠,只是用了个玉冠把头发簪了起来,身上也是家常的服饰,通身的黑色,边角是金色的镂金花纹,衣服上有暗花龙纹。
苏青只是匆匆瞟了一眼,就和姬越在旁行礼道:“陛下。”
姬篱抬起头来,抬了抬手,笑道:“回来了?坐。”
他指了指手上的折子,“朕刚看见齐商上上来的折子,虽说他才去了南宛不久,但是做事情倒很是雷厉风行。先前政事上面的弊端都一一清了,比宁渊做的好。暮归,你教导有方。”
苏青颔了颔首,“不敢。”
“先前的邸报朕已经看了,高柳的事情做的很好。左相那边也已经查实,就在你们回来的前两天被发配去了西南夷,正好让他们收收心。”他端起桌上的茶啜了一口,笑道:“怎么都不说话?好像是新上任的官员似的,满身的拘束。”
苏青抿了抿唇,没接茬,姬越却已经在旁边笑道:“这不才回来,一时没有回过神来么?何况先前臣等擅自做主放了顾缘,唯恐陛下怪罪呢。”
姬篱微微一笑,“你们都在信里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了,朕哪里会怪罪?倒是你们先前回来,官员们都去郊迎,怎么一点面子都不给?”
姬越笑道:“是当真累了。何况都是在京的,又不是之后就见不着了,又哪里需要非这会儿去吃席?之后再去也是一样的。”
苏青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由着他们兄弟二人一言一语,过了会儿,才听见姬篱叫她,“暮归?怎地今日这样沉默?”
苏青闻言,抬起头来,微微一顿,道:“想着先前陛下说的南宛和江宁的事情。先前微臣虽在高柳,却也听闻了一些关于宁渊的风波,不少人在弹劾他,宁渊似乎已经犯了众怒。”
姬篱叹道:“是啊,宁渊太心急了些,若是他处事能有齐商一半的圆润,今日之事,也断然不会至此。”
他顿了顿,微微一下,道:“今日你们俩好不容易回来了,又提说这事儿做什么?应该说点喜庆事才对,二哥,既然你今日回来了,不如朕就下旨,让你和华家小姐尽快成婚,如何?”
姬越高兴的蹦起来,弯了弯腰,道:“谢陛下。”
苏青的人埋在阴影里,面上一直笑着,却没有再说话。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君子诺
姬篱和姬越又相互聊了一些,大致是谈了谈地方上的吏治,又重点提了一下宁渊和齐商,然后又说了新沿岛派人进京来面圣一事。
新沿岛是接近闽地的一个岛屿,是卫国和东倭往来货运的一个中转站,货运和商贸非常发达,这些年也很有一些一家独大的趋势。
先前文皇帝还在的时候曾经几度提点,大概也是被卫国打压的受不了了,所以新帝上任终究还是来面圣来了。
这种事情归在礼部管,姬越现在管着礼部,苏青的丞相职位下也顾照礼部,所以姬篱就跟他们一起提点了一下。
苏青在旁边安静着听完,听着姬越在旁边说礼节性的问题,姬篱在一旁补充,目光凝住自己面前的一点地方,不知怎么地,竟然有些出神。
“暮归?暮归?”
苏青突然听见人唤她,才抬起头来,正襟危坐,语调恭敬,“陛下。”
姬篱在上首微微笑道:“可是乏了?今日见着话不多,精神也有很些不好。”
苏青微微一笑,道:“连日回赶,是有一些,不过还好。”
姬篱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方才笑道:“那就清爽说完罢。——京畿兵马现在是你在统筹,先前先帝盘了南山下来作为练兵所在,除开京中已有兵马的更换,其他的就先放在南山,等你空了看看京畿附近原先的部署图,便再安排罢。”
苏青点头称是。
京畿兵力原先只有五千,现在多出了五千,势必要在周围几个重要地方放些人设防。苏青倒是已经想了几个地方,但见着姬篱的意思也不是要现下就议,也就没有再开口。
“另外,你担左相的职位的诏书明日就下,至于左相,你看着。觉得谁比较好?”
苏青想了想,道:“若是辛阙先前外放了,现在回来坐这个位置倒是无可厚非,不过他现今在太史令的位置上。再升上来未必盛宠太过。——其余几个在尚书位置上的,因着先前的几次三番的牵扯,都退下了了不少人,资历也为免不够。——齐商和宁渊这一轮吏治整治之后倒是有这个资格来,惜乎现今时日太短了。”
苏青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问道:“永安王爷(易老)可还在京?”
姬篱笑道:“朕也是这个意思,若是王叔肯坐这个位置可是再好不过。不过之前朕让人去打探了一下,却觉得王叔似乎有所推脱。——暮归不妨替朕跑这一趟?”
苏青点了头,“是。”
“旁的倒也没什么大事了,都可以从容谈。你脸色不是很好。便先回去歇歇罢,朕让赵和找个太医跟着你回去。——赵和。”
赵和小步快跑进来,躬身道:“陛下。”
“去看看太医院医正在不在,跟着正武王爷去府上,好好给她看看。正武王爷是国之大梁。要好生巴结,去罢。”
“是。”
赵和又退了出去。
苏青连拒绝的时间都没有,只好在下首站起身,弯了弯腰,“谢陛下。”
姬篱微微一笑。
姬越和苏青一道推出来,姬越看了看苏青的面色,见她面上表情不显。吞吞吐吐想说些什么,没想到还没有说出口,那边却另有人小步跑了过来,依次向他们行了礼,朝苏青道:“苏王爷,这是皇太后给您的信。”
苏青伸手接了过来。点了点头,“好,本王收下了,你回罢。”
小宫女福了个身自顾去了。
姬越跟着追着苏青出来,见卅九早就外外面驾了马车在等。抢先一步坐上了马车,只等着苏青上来。
苏青叹了口气,“难道你准备一直跟着我?”
姬越笑道:“看着你情绪不大对劲,好歹咱们在高柳也很是共事了一段时日,要是有事情,你不妨跟我说说?”
苏青嘴角弯了一下,却又很快收敛住了,“我能有什么事情?”
姬越顿了顿,缓缓道:“坐上帝位,有些事情是照常要问的,你不要往心里去。——何况玉之对你是什么样的心思,难道你不明白么?整整十五年!这份情谊,难道就轻了?”
苏青抿了抿唇,半晌才笑道:“你说的对,坐上帝位,有些事情,有些话是必须得问的,就算是再亲近的人也是。——群臣郊迎,除了皇帝有几人有这样的资格?闹得这样大,就算想糊弄过去也无计可施。”
她顿了顿,笑道:“放心,我不往心里去。”
姬越仔细看了看她的神色,嗫嚅道:“你能这样想,那自然再好也没有了。——怕只怕……”
他的声音渐渐小了,后面的话自发的吞进了肚子里。
怕只怕你虽是这样说,却不是这样想。
苏青笑道:“难道我还瞒骗你不成?——好了,你也不必非来顾看我,我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知的小孩子了。你不是着急着回来去找寻窈(华千仪)么?正好陛下又新颁了旨意,难道你就不去华府一趟?——我也要去寻永安王爷说道说道的。”
姬越一听见华千仪的名字脸和耳朵就全红了,傻乎乎的一笑,“你没事儿就好,那我去找寻窈去了。——先前陛下倒也说起来过,永安王爷虽说说的是年老体衰,不足为帝所用,但是其实他内外功造诣都甚是高超,这又哪里不是说辞?想必还是觉得民间更清闲,不想再涉足政治了。——永安王爷和你有颇多渊源,你多劝劝他。”
苏青微微一笑,“好。”
姬越自顾下马车去了。
苏青这才打开了皇太后送过来的信。
文皇帝的皇后早就去世了,姬篱登基之后贤妃就被封了皇太后,现掌宫中一切事物。
上面只有一句话,选自《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苏青自矢的一笑。
当初贤妃曾经通过华千仪跟她有过一个约定:事成而身隐,再不露面。
苏青应了。
这是贤妃变着法儿的来找她要承诺来了。
苏青将那纸书信揉碎在手掌间,再摊开手掌的时候,里面只有薄薄一层粉末。她轻轻一吹,那碎末儿就随风消逝了,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她在里面缓慢的说了一句:“卅九,去易老那边。”
卅九低低应了一声。
苏青到的时候易老长在后院拿了个小铲子挖酒,宅子里一个仆人也没有。不过易老耳朵好,听见声音回过头来微微一笑,“来了。”
苏青弯了弯腰,“易老。”
易老拍了拍挖出来的酒壶上的泥土,“正好,挖了这陈年的花散里,我们边喝边聊。——陛下让你来的?”
苏青点了点头,“让我来做说客。”
易老哈哈一笑,“右相位置空悬,满朝文武却因着顾家三番两次的事情元气大伤,也就只能找找我这老头子了。——不过我到底是老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留与不留于我而言也并无什么打得妨碍。——倒是你,你的打算是什么?”
苏青抿了抿唇,沉吟着没有说话。
易老看了她一眼,“你们今日回京,官员郊迎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虽说一贯钦差和皇族回京有这个传统,但这次去的人这么多,也多少有些惹人猜疑。——你和姬越做的很好,没有留下任何把柄。”
苏青只是颔首,没有说话。
易老看了她一眼,道:“看你这模样,想必入宫还说了些别的事情。——我想想,应该是你手中兵权的事情罢。那一万兵马都是你一个一个训练出来的,只听你的号令,高柳他们跟着穆梧州去的时候从来不管和苗疆对战的时候,到底还是惹了猜忌。——现在把这些兵马‘还’给你,却也把这些人局限在了京畿附近,放在眼皮子底下看顾,归根到底还是有着别的心思了。”
苏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