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从末世来-第10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晨,位于码头的公交车站,很喜欢他们等车位的设计,两面防风,贴满了广告还刚好遮阳,但有点麻烦的是不晓得怎么看站牌。

    好容易找着一标了线路的地图,但上面画了整个伊斯坦布尔的交通线路,确实挺为难云落这个不懂土耳其语且习惯了明码标站的华国旅行者……

    伊斯坦布尔轮渡码头广场,在伊斯坦布尔有9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各种清真寺随处可见,但这里的穆斯林没有埃及的阿拉伯人虔诚,据说不仅没有严格按照每天五次去祈祷,而且女生的装扮也没有限制。

    有些人居然还会喝酒,也许伊斯兰教真的没有云落想象中那么严苛,信或不信,不在于是否严格遵守那些既定的条条框框,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神,并能时刻铭记神的教导,保持良好的言行,对人对己都是件好事。

    广场上有不少早餐工程的摊点,西方人的主要食物就是面包和饼,这里也不例外,吃完早饭可能要乘船或者坐车赶到对岸去上班,在这里终于比较深刻地感受到了土耳其的异域风情,摊点的车子都做成了清真寺和王宫的模样,很有特色。

    这就是连接亚欧的穿越之桥,中间的水域是马尔马拉海,这里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点,是咽喉中的咽喉,在伊斯坦布尔有不少这样横跨两岸的桥,供车子和行人往来穿梭于亚欧之间。

    纳兰涩琪和云落在伊斯坦布尔真正的第一个景点是在马尔马拉海上搭乘游船欣赏两岸风光,虽说两边分属亚洲欧洲,可毕竟还是同一座城,建筑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其实到最后纳兰涩琪和云落也顾不上分这在亚洲还是欧洲。

    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美丽的海景和一些古建筑上,比较遗憾的是纳兰涩琪和云落的导游南希中文不大好,而且她是安卡拉人,对伊斯坦布尔实在不熟,几乎无法回答纳兰涩琪和云落的问题,更不用说讲解了。

    再加上船上的广播没有中文,很多著名的建筑就只能任其一晃而过,对她们背后的故事无从了解,云落果断意识到以后千万不要因为是跟团就放松了行前的功课准备,不然游览历史文化古城的时候会显得相当干涩,就和看着美食却不能尝到的感觉一样。

    游船上售卖饮料的亲切大叔,看到云落举起相机就很配合地停下拍照,这里的红茶是1里拉,橙汁3里拉,口感都挺不错,红茶如果不加糖味道会有些奇怪,但和埃及一样,土耳其人是完全不会吝啬糖的,加过之后味道立刻变好,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游船的过程当中云落看到了很多超棒的景致,相机几乎不离手,只要看到新景物就不停按快门。

    许多建筑其实当下并不晓得有什么来由,关于她们的说明都是回来之后翻阅书籍或在网上查了相关资料才写成的,如若下次还有机会再来,定要向船上的土耳其人学习,不再一直拍照,要闲适淡定些,好好享受一下乘坐游船在美景中穿越的这段时光……

    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冷战时期,美苏均将黑海海峡确立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战后,北约仍视黑海海峡为欧亚大陆的战略要点之一。黑海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端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两海峡之间是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1。5公里,最宽处3200米、最窄处550米、平均深度62米、最深处118米。海峡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则有一股逆流把含盐的海水从马尔马拉海带到黑海。

    由于鱼群季节性地透过海峡往返黑海,海峡地区渔业颇盛。两岸树木葱郁,村庄、别墅星罗棋布。(未完待续……)

第一〇九一节  一点点喜欢

    游轮驶出码头,在深蓝色的海水中漂向远方,对岸就是亚洲区的美好景致,这道海峡将许多伊斯坦布尔人的工作和生活分开了,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海峡中来来往往,或者乘车,或者乘船。

    欧洲区沿岸有不少古建筑,眼前的多尔玛巴赫切宫建于19世纪中叶,因与建于15世纪的托普卡珀宫类似,所以被称为新宫,而后者被称为旧宫。

    新宫坐落在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六百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

    土耳其有两座斜拉网式大桥横跨海峡,其一名为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建于1973年,全长1074米;其二名为征服者苏丹迈赫迈特大桥,建于1988年,全长1090米。桥下是各种码头各种别墅,风景宜人。

    海峡沿岸的山上都建了许多五彩缤纷的小别墅,据说这里是富人的聚居地,房价相当高,方才看到的那些古建筑也大都被改建成了豪华酒店,视野开阔的无敌海景以及深厚的文化背景吸引了不少前来土耳其观光的游客。

    有不少观光小艇在海峡间穿梭,在美丽的马尔马拉海沿岸布满了各种游艇码头,别墅门口的私人豪华游艇也拥有自己的“停车位”,似乎每个湖区,每条河畔,每道海岸都围绕了一群常来奢侈度假的富人们……

    海峡最窄处隔岸分别修建了两座军事堡垒,亚洲部分的名叫阿纳多卢城堡,建于1390年,欧洲部分的叫色雷斯城堡,建于1452年。伊斯坦布尔重要的军事地位不言而喻。

    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每日都有无数货轮途径这里。所以两座跨海大桥都没有设桥墩,可以允许大型货轮轻松通过。

    游船上的小插曲。这对小情侣从上船开始就一直黏在一起,他们相视着,亲吻着,似乎并不在意周围的人和景色,只是为了沉浸于一种特定的氛围。有了他们,让云落感觉船上增添了不少浪漫的气氛。

    土耳其三面环海;又拥有博斯普鲁斯这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海峡;所以该国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和海军人才的培养;很早就建立了海军学校。这所古老的建筑就是闻名世界的“土耳其海军军官学校”——被国际上誉为“海军西点”的著名军事学府。

    在海峡这样的邮轮码头随处可见,话说没有游览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就无法真正了解伊斯坦布尔,其实旅行社安排得很不错,把这里列为“必去”,而不是“选去”,让纳兰涩琪和云落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验伊斯坦布尔最美的一面。

    这座酷似灯塔的海中建筑其实是一家只在夜间营业的餐厅,关于它还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据说当年爱女如命的国王听巫师算命说女儿长大后会命丧蛇口。便发疯似的四处寻找没有蛇的地方,最后将女儿放在这个海上小岛的小城堡中。

    不让任何人接近。岛上的确没有蛇,女儿平安长大,却爱上了常来送食物的卫兵。两人情投意合暗中往来,一日卫兵送来一束花。

    嗅花香的公主被藏在花束中的毒蛇咬了一口,最终没有逃过宿命。后来,这座岛屿就被当地人称做“蛇岛”,这个曾经住着宿命难逃的美丽公主的小房子后来也被改成了一个夜间餐厅。很多关于土耳其的宣传海报都印有它在夜间的图片。非常漂亮。

    在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马尔马拉海同时也是重要的豪华邮轮集散地,坐拥两块肥美的旅游资源。各种度假产业都收获颇丰。

    下了游轮,纳兰涩琪和云落就到马尔马拉海沿岸的一家西餐厅用午餐,餐厅面朝大海,景色自不必说,虽然这几天下来纳兰涩琪和云落还是独爱中餐,但这里的装修。桌椅,菜式和餐具摆设都很特别,偶尔领略下当地特色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吃,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西餐的正确上法是吃掉一道摆一道。纳兰涩琪和云落的用餐过程就停滞在这道生菜上,一直想着主菜怎么还不上。

    结果发现服务生正等着收空盘子,望着这一盆盆没有酱料的生菜,说实话,确实太干有点吃不下去,西方人才真算得上节俭,连配餐的蔬菜都必须吃完,想想国内那些所谓台面上的吃吃喝喝,不晓得浪费了多少珍馐美食。

    鸡肉是此次旅行餐饮方面的主旋律,云落发现土耳其餐和埃及餐还是有不少共同点,都是先上汤,然后吃生菜(或者小菜),接着是主食(由主菜,米饭和配菜组成),最后是水果,这和欧洲国家的吃法相类似,但却又有其独特之处。

    用餐过后,纳兰涩琪和云落来到卡姆利山,俯瞰伊斯坦布尔市全景。卡姆利山(CamlicaHill)位于伊斯坦布尔的亚洲部分,是伊市的制高点,眺望的是欧洲部分,景致非常优美。秋日在山坡上慢慢散步的感觉很好。

    在看了一早上的美丽海景之后,云落已经开始迷恋上了由白到蓝的渐变色天空和湛蓝且纯净的海水,再加上有绿树红顶白墙的映衬,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于是心情大好。

    沿着山坡向下看,浓郁的绿树在色彩斑斓建筑的簇拥下,映衬着红色的瓦顶,蓝天下格外艳丽。山坡底部就是穿过城市的海峡,更远处就是马尔马拉湛蓝的海水。看着这样的画面。

    除去远眺,卡姆利山本身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纳兰涩琪和云落发现不少当地人到山顶上野餐,享受美好的阳光和午后时光。这里也是伊市青年情人喜欢出没的地方,所以又叫情人山。但对于纳兰涩琪和云落这些过客,情人这样的称呼是不能引起其他遐思的。

    盘山路上沿途会有很多贩卖工艺品的小商铺,这些工艺品上写满了纳兰涩琪和云落读不懂的文字,在这里还经常会看到很多叫“纳扎尔”的各种小玩意儿。

    它的结构十分奇怪,是在一块较大的蓝色玻璃里套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