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记-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氏心头一哽,可她也说不出更好的话。干脆转头吩咐了柳月:“去将邓霜邓雪姐妹两人叫来。”

    邓霜姐妹知道秋氏准备放她们家去,两人俱是松了一口气。在国公府吃得好、住的好、穿得也好,但她们却全身不自在。可国公夫人没提出放她们回去,她们也不好主动要求离去。雇主没说契约完成,她们哪里能主动解约的。

    秋氏是个很大方的人,知道邓霜要成亲了,不仅送料子送首饰,另外还分别送了两人一百亩良田当嫁妆,这东西可比银子实惠多了。

    邓霜姐妹俩人得了这些东西,喜得嘴巴也合不拢了。这京城周边的良田,那真是有钱都买不着的东西。姐妹拿了赏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这一趟差事,真值了。

    玉熙说道:“伯母,给她们每人一千两银子就好了,何至于要送良田呢?”这手笔有点大了。

    秋氏笑道:“太子谋反,牵连了很多人家。稍微有家底的都会趁此机会置产的。”那些被牵连到谋逆案里的人家,所拥有的产业都是要出售了。秋氏还是很有眼光的,在这段时间买进了铺子跟田产。

    玉熙忙说道:“伯母,我手头还有三千多两的银子,你看能不能再买个小铺子?”虽然玉熙每年有两三千两银子的进项,但她的开销也很大,到现在也只存到三千多两银子。

    秋氏笑了一下,从李妈妈手里接过一个小匣子递给玉熙。玉熙不用看就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了,摇头说道:“伯母,这东西我不能要。”

    秋氏将小匣子放到玉熙的手中,说道:“这是伯母为你准备的嫁妆,现在不过是提前给你。”

    玉熙死活不要。

    李妈妈笑着道:“四姑娘,这是夫人特意为你置办的,你不拿岂不是白费了夫人的一番心血了。”以前秋氏贴补玉熙,李妈妈都会说两句。怕给东西给得太大方了,怕玉熙得寸进尺。可现在,李妈妈却半个字都没有。跟玉熙之前做的相比,这点东西真不算什么。

    无奈之下,玉熙只能接了这个小匣子。

    李妈妈与秋氏说道:“四姑娘这性情,真是难得。”那天晚上玉熙不仅护住了主院的所以人的命,还保全了主院的财物。这么大的功劳,四姑娘不仅不不居功反而好似将这事忘记一般,这点让李妈妈很佩服。

    秋氏点头道:“是啊!多亏了玉熙。”若没有玉熙,她肯定跟老夫人一样,院子里的财物被洗劫一空了。若如此,她哪里还有钱去买田产铺子呢!

    李妈妈笑着说道:“这也是夫人善心得善报。”若秋氏没将四姑娘当成亲生女儿一般看待,四姑娘也不会不顾危险跑来主院护着夫人了,肯定是跟她的丫鬟一样躲到假山下去了。

    秋氏非常赞同这句话:“人生在世,还是得多积福。”积福,才能得福报。

    回到陶然居,玉熙就将匣子给了紫苏。

    紫苏那是个财迷,比玉熙还爱财,要不然当时那般危险的处境,她还不忘记让蔷薇院的丫鬟婆子将首饰抢出来。紫苏她打开匣子,看着里面的东西,高兴地说道:“姑娘,夫人送的是东街一家铺面,外加一千亩的良田。”这两样东西,比玉熙手头上的产业值钱多了。

    既然说是给她的嫁妆,玉熙不用看就知道是铺子跟田产了。只有这些产业才是最实惠的。玉熙道:“既然大伯母给了,你就收起来吧!”

    紫苏很高兴地将这些东西收起来,跟玉熙说道:“姑娘,你手里的产业再加上以后府里给的嫁妆,以后我们不用为银钱发愁了。”当时玉熙每年出五百两银子让紫堇学艺,紫苏头发都快愁白了。

    玉熙没有应这句话。若是没有差错,这些产业确实能保证她衣食无忧。可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ps:亲们,晚安,做个好梦。

    《+》

第138章 陶然居(4)

    c_t;

    紫堇听到邓家姐妹回去了,寻了玉熙,说她还想继续跟着邓娘子习武:“姑娘,今年的学费交了,现在就不学了那钱都打水漂了。”

    玉熙哭笑不得,没想到紫堇也成了财迷了:“成,你要去就去吧!用过午膳再去。”

    紫堇走的时候,玉熙递给她一张两百两的银票:“我这里也没什么东西可送,这些钱算是我给她们姐妹的添妆了。”秋氏送了那么一份大礼,她只需圆了面子情份就成。

    用完午膳,紫堇背着一个包裹出去了。

    紫苏送走了紫堇,转头与玉熙说道:“姑娘,紫堇将她存的银子都带走了。”紫堇非常节省,前两年在邓家从不带钱。这次却将她所有的积蓄都带走了,紫苏觉得很反常。

    玉熙没有多想,只是笑着道:“她带银子去估计也是要给邓霜买礼物吧!”她都添妆了,紫堇肯定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紫苏觉得这事不对,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玉熙真觉得紫苏吃饱了撑的,没事在那里瞎想:“紫堇是什么性子你能不知道?她就算带了银子出去,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你这完全是瞎担心。”哪怕跟在玉熙六年多,可那一个铜板恨不能掰成两半来花的性子也没改。

    紫苏廷礼玉熙的话,也觉得自己多虑了。

    第二天傍晚,韩建业给玉熙送来了两箱子的书籍。这些书都是韩建业给玉熙挑的,医书、游记、农书等等,杂七杂八的。玉熙翻了一遍,发现什么书都有,就是没自己要的史书:“二哥,我让你买的《汉书》呢?怎么没有呀?”

    韩建业两字回答:“没那么快,得再过两个月才有。”像史书这样的书籍,除非像玉熙上次去的松筠阁这样的大书局,一般的书局都不会有。

    玉熙很郁闷,再过两个月?那她这两个月可怎么过?习惯了每天看史书,没得看总觉得不得劲。

    韩建业见状笑着说道:“我手里有《资治通鉴》,你若愿意看我让人给你送过来。”韩建业手里的《资治通鉴》并不是他买的,是韩建明给他看的。让韩建业习武,从早到晚都没问题,让他静下来看书等于是要他的命,所以韩建明给他的书,都在书房摆着呢!

    玉熙眼睛一亮,这资治通鉴这本书她在玉辰那里看过,是宋先生推荐玉辰看的。听玉辰说这本书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一共294卷。

    玉熙去书店的时候也想买这本书,可惜书局没有了,买不着。她又不愿意大动干戈让人帮着找,加上有书可看,也就放弃没继续寻了。若是她知道韩建业手里有这本书,早就要过来了:“不用丫鬟送,我现在就跟二哥娶拿。”

    韩建业无语:“玉熙,这种书苦涩难懂,我看着就想睡觉。你怎么就那么喜欢看呢?”韩建业真的不明白玉熙,姑娘家不是应该绣绣花、弹弹琴、逗逗鸟,怎么玉熙的喜好就这么与众不同呢!

    玉熙笑得很开怀:“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现在这么悠闲,等将来日子就不这么好过了。

    玉熙跟着韩建业去了他的院子。

    进了韩建业的书房,玉熙看着书架上孤零零的二十多本书,说道:“二哥,这些书都给我算了。反正放你这里也是浪费。”

    韩建业笑着道:“那成,不过书桌上的书你可不能动,那些书我要看的。”书架上的书放着也是充数,给玉熙也没什么。

    玉熙有些好奇,走到书桌前,看着垒起来的几本书。看到这几本书的书名,玉熙就知道为什么说这些书不能借了。这些书都是兵法,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唐太宗李靖问对》。

    玉熙看完以后问道:“二哥,这些书你看了多少了?”这些书都很陈旧,一看就是保存很久的。都不用想,这些书肯定是国公府里的珍藏了。

    韩建业不好意思地摸了一下后脑勺,说道:“还在看孙子兵法。不过师傅说,学好了孙子兵法就足够用了。”

    玉熙说道:“二哥,平日没事的话你还是多钻研钻研这些兵书,以后能用得上的。”以后四处****,有的是仗打。

    韩建业笑着说道:“玉熙,要我说看资治通鉴,还不如看兵书。读透了这些书,可比看史书有用多了。”

    玉熙笑道:“我又不用带兵打仗,看兵书做什么?”用不上的东西,她是不会浪费时间的。

    韩建业从书桌上拿起孙子兵法,笑着说道:“怎么会没用?听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没有?”

    玉熙知道孙子兵法,但却没听过什么三十六计,主要是她没接触过这类书:“三十六计,哪三十六计呀?”

    韩建业卖弄自己肚子里仅有的墨水:“兵书三十六计分别是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苦肉计、无中生有、美人计……”

    韩建业看着玉熙目瞪口呆的样子,笑得很得意“这么多的计策,总会用得上的,你说对吧?”

    玉熙很真诚地说道:“很有用。二哥,要可以的话,你将这本借给我看一下我吧!”也不知道生米煮成熟饭属不属于三十六计里面。不过,就算不属于,玉熙也决定要学。比如借刀杀人、无中生有这些计策,就算内宅也用得上的。

    韩建业有些为难,这些书可不是有钱买得着的。这本兵书,是祖上传下来的,还是他大哥给他的。可看着玉熙一眼期盼地看着他,韩建业又没办法拒绝。最后咬咬牙,韩建业说道:“好吧,你要看的就给你吧!我还有几本兵书,够看的。”

    玉熙忍不住笑了起来:“二哥,我跟你开玩笑的。这本书你先借我,等我抄完就将原本还给你。”玉熙又不是不通俗事,这本书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定然是家中的珍藏,怎么能随便给她。要知道,这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