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机第一女捕-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网站的广告
由会员(应付生活)为你整理


京机第一女捕

作者:杜乐 

出身于捕快世家的郑乾,自小相貌身手皆有不凡,袭父亲之衣钵而成为了一名小小的捕快。然而厚后的青裳重裹之下却实掩着一副倾国倾城的女儿之身。虽笑造化弄人,但她自小就立定心志要成为除暴安良,报效国家的栋梁,更立誓要成为“京机第一要捕”。机缘之下的她结识了“天下第一聪明人”尹峻泉,常伴其左右屡破奇案。虽谓江湖漂泊无枕安身,却也终得功成名就。成就了此“大明第一女神捕”的传奇故事。 

尹峻泉
更新时间201159 14:29:14  字数:222

 《公子吟》
圆宵搁在俊秀窗
江枫烛火照无眠
乌丝白袍影对月
独酌情伤寂惹愁
青萝丛间隐枯荣
作罢一世拈花笑
松月芳华刹那时
风连延侧耳间拂
笑靥如樱珍镶眶
提笔又歇怕扰幽
不知月老媒何在
可携清风嫁彩云
尹峻泉,字辰伯,虚得名号“天下第一聪明人”。白衣袂袂,手戏折扇,乃是闻名天下的尹氏家门嫡长,虽有满腹思量,却常爱流连于青楼花间,并无心江湖官场。腰际携有一盛菊玉,乃是价值连城之物。
看似他永远都只在游戏人间,但他的游戏人间正是他的态度,他的态度里却暗暗肩负着天下社稷!

万松与梁祝
更新时间2011515 22:26:24  字数:653

 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上北万松岭上,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原名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
此处乃是祝英台与梁山伯当日求学之所。
《梁山伯与祝英台》:浙江上虞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读书。途中偶遇会稽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就在柳荫下义结金兰,而后又同在杭州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年有余。求学期间,两人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相互照应,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山伯生性憨直,始终未察觉英台为女儿身;英台却早已芳心暗许。三年的同窗,一同切磋学问,相互照顾扶持;风嫠展书读,挑灯写文章;春来花丛温步,秋夜畅谈理想;关怀疾病,分享欢乐。点点滴滴都化作刻骨的相思,一点相思,万种柔情,从记忆的深处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三年后,祝父催英台回家。英台以随身佩带的玉蝴蝶扇坠作为信物暗托师母做媒。在离别的“十八相送”途中,英台一次次借景喻情,向山伯暗示自己为女子,但山伯依然懵然不解,后经师母点破才恍然大悟。山伯兴冲冲赶往祝家求婚。但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上虞太守之子马文才。山伯在凄楚悲愤中与英台“楼台相会”,满腔热情化作乌有,回家不久即郁闷而逝了。英台闻之,悲愤不已。结婚当日,向父亲提出要先到山伯墓前拜祭,否则宁死不上花轿。祝父无奈,只得应允。英台在墓前哭祭时,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在狂风暴雨中,坟墓豁裂。英台纵身跃入,墓包徐徐合拢。过后,风雨顿息,阳光灿烂,山伯英台化作一对彩蝶飞舞而出,他们的爱情在历经风雨过后获得了自由和再生。

人物简介 蓝天明
更新时间2011520 10:07:07  字数:272

 蓝天明
明宣德太蔚蓝野之子,出生名仕之后,年纪与尹峻泉相仿,已二十有三,相貌不凡,英俊翩翩且腰缠万贯,乃是个名副其实的官家纨绔。
其人不仅秉性嚣疑跋扈,且好笙竹宴乐,最看不起小人物因而对乔装书僮的郑乾总有欺压之嫌。特擅书法技艺,与宣德帝自小熟识,得其对蓝天明的书法倍为推崇,常常才之磋商书法,故而在朝野堂内也占居着不小的势力范围。
因其少年得意,专爱滋事恃强凌弱。蓝野为难修其身,特才将他送入万松名院学习八股及各篇圣贤之章,望能使他有所长进。这才得遇郑乾及尹峻泉二人。
曾受郑乾小诗四句:
真稀奇泥长红朵,
是道也出水芙蓉。
混然天作与地成,
旦夕结伴净与污。

人物简介 邺无邪
更新时间2011521 23:25:29  字数:302

 邺无邪,本名不知,江湖人又有人称道为鬼医大师。其人习惯与穿着常以奇怪而居,游历过不少的邻邦风光与大川名山。传闻道此人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可惜要他医人者也必须要为他满足一个奇怪的条件。
这个人有点邪!他最擅长易容术,医术(号称只医死人)及毒飞刀。不仅声音能变幻各种人物,而且面貌亦可随时随地变化多端。
在他的苦心研究之下,发明了各种古怪且能致命的毒药:
其一,神仙水,即蚀骨水,能化解骨肉于小时之间。中了此毒的人,最终会化成一滩血水,无踪无迹。
其二,冷迟,一种会让人的四肢经络被逐渐被冰冻的药水,用为致毒之物。
其三,千里醉,无色无味,只要一点就能把人迷晕的白色微毒粉末。
以上三种毒药,皆只有他本人才揣知解毒的方法。

人物简介 马三夫
更新时间2011528 0:12:45  字数:282

 马文才后人,家族世代以手中技艺闻名天下,长至七岁时制成良弓一把,能射百米,谓为上乘工艺,后又听传闻得到鲁班秘笈可仿创一些有形之物,其手工巧夺天工,故得美名‘神工’。不过他是个瘫子,自膝盖以下的双脚无用,所以需要坐在一把铁制的轮椅之上,需旁人推动才可四处活动。其绣工天下第一,造桥,建筑等工亦是无人可匹,不过为人较为冷漠并且自负,不善好接近。家有一妻名叫祝雨筠,乃是祝英台家之后,是个瞎子,成婚几年,未得子。
马三夫为遵守祖先遗训,深居在万松后的迷途山三止山庄中,因为其妻爱好笙竹宴乐,故手下养有不少乐舞之伎,甚至还复原了霓裳羽衣舞的谱曲舞步,后其还成为了郑乾的师傅。

第一节:金刀伴威掩红妆
更新时间2011429 15:34:01  字数:3347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1、
酉时,余晖待散,凉风席过,从九斯山下走来一人。身高六尺,眼目清秀,腰负一把幌眼金刀,又见有令牌吊腰带之上———其上镌道:九斯衙门。
此人正是九斯县群捕头手上新揽的一员小将,郑乾。别道是名字俗气,但此子心志清高,力图为国为民尽效。
话说他郑家三代皆为捕快,家父郑年更曾是名躁一时的捕头,手下执了好几个大犯,曾享有“金刀厉捕”美誉,可惜是天作玩笑,在一次袭剿匪山之中郑年更被贼人斩下了一臂。落下了个独臂自然也就丧了捕快的差事。终幸有子传钵。昔友也都称赞承袭着虎父秉性,这郑乾在“厉捕”终日的教诲之下终长成成此翩翩俊宇。
然则众不知,这郑乾从小并不爱好习武弄刀,倒偏好绣衣浣沙,不像男儿更似女子,几经其父磨砺才终转去他的儒弱之息。现今的乾不但聪颖过人,且刀法见长,还有一事极为精通——瞒:
摘下一草,衔进嘴里慢慢咀嚼,一声唉叹之下郑乾对着初月满脸黯淡:“本是女儿身,投朝偏作差。惟怕父嗟叹,只得求委全。”一想到自己已是二八之龄,正时芬华,却阔别红妆细腰,宽衣粗袍之类下掩了雪肌蚕体,高高的捕快帽也遮住了那张倾城倾国。
唉~~只留一声嗟叹。
2、
九斯山下兴有九斯县,邻山伴水而筑。此处繁荣昌盛的市井气息一点也不亚于京都之景,倚仗着兴盛的纺织业,这里济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富贾绸商。日出万匹,年进万金,除了进贡以后,这里的丝蚕布匹还多有出口,故享誉为辉煌的“丝绸之都”。
有钱出入的地方,就会有纠葛,有了纠葛就自然诞生了案件,在九斯镇衙门与捕快也是相当的强势与庞大。由于诸事繁多,在九条街道之内分别各设了“道路司监”,特别用于细化监管九斯镇的家户、营管。为得就是能及时入地处理案件,入夜时,各道路司监就将这些案件档本全数呈于县官司大人,避免了可怕的繁琐。
“道路监司”这一项创举的提出者正是全镇首富之嫡长——尹峻泉。
而提及九斯镇的纺织业兴隆自然不能略下一人——尹溯源——尹峻泉的祖父。
百年之前,天下大荒,蝗灾夺去了万顷良田牧草,尹氏一家一下十余口齐迁至当时还一毛未兴,土木待耕的九斯山南。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株桑树的正是他;引结众人走上以桑蚕、纺织、染纺、制裳业的也正是他。故尹家在九斯县的帝级位重也就可想而知。虽尹溯源已经百年乘鹤,但大家都相当记念他的恩德,每年的尹氏祠堂祭祖也就成了全镇的盛事。
尹氏在此镇的位高权重与衙门之间正因此持有相当微妙的关系。县官李浩颉并不是个激进奋发之辈,虽见全县民皆甘礼贤县长尹追暮,又常略其官职在位。但他也不多在意,功名傍身的他更神往野马仙踪,比起那些枯燥的案头文件他倒更愿听松呤风,自得清乐。
说到这李县官就不得不提他手下的一员猛将,名群蓟,号岌公,九斯山北之人,其父半生开设镖局,故这岌公从小自是习武阔刀之人,与郑年更也是多少的深交之友。此人性情耿直方正,有“疾恶捕快”之称,本被誉为“疾公”,后因嫌此字不吉利,而更作“岌公”,也意为及时而至,如山稳牢。膝下一子,名群结艺,也为县衙捕快,是郑乾从小的拜把兄弟。
3、
天接暮晚,郑乾腰系着2吊铜钱,悠哉然也的回到家,将钱往桌上轻声一叩,母亲回过脸来眉开眼笑。
唉,总算是也苦出头来了,想她郑安氏,本为良家子,娘家倒是富裕,亦有兄弟在朝任职。可命叹年幼不知事,芳华尚浅时便因为倾慕当时吡咤的郑年更,而不顾家人反对委身下嫁俗夫,从此便与娘家断了关系。惜万事随转烛,在怀下郑乾不久之后郑年更却遇了劫难,自他断臂之后终日萎靡宿醉,毫不搭理当时正要临盆的安氏,见夫如此,安氏只得借到友人家中生下郑乾。
郑年更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