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烈-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中潼关外三十里,官道上正有一行三十多人骑着快马往北打马疾驰,三十几骑全部是唐军的武器铠甲,三十多人却有六十多匹战马,都是一个双马,这些唐军个个精悍老练,虽然身穿甲胄打马飞驰却队形保持得非常的好,所有的唐军全部一层层的围住了中间的一人,即使在打马飞驰都没有露出一点空隙。
中间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人身穿同样的唐军铠甲,不过铠甲要精美华贵得多,防护力也看得出来非常的强,有这么一队精悍的骑兵保护应该是非常安全了,但是这个中年人发福了的脸上却显得有点惊惶,这正是冒险回长安向唐玄宗表示忠心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自认为已经牢牢的把握住了唐玄宗的心理,所以这次回长安是险实安,果然杨国忠虽然在唐玄宗面前说了安禄山的无数坏话,但是唐玄宗这个皇帝看顺眼了一个人简直是无条件的信任,其实对杨国忠来说是有迹可循的,唐玄宗对李林甫,对杨国忠,都是这样无条件的信任。
对安禄山也是这样,安禄山奉旨进京唐玄宗就觉得安禄山还是忠心的,不然会一召唤就进长安吗?如有二心就根本不敢了啊,于是就觉得安禄山是忠臣了,根本没有在听杨国忠的话,对安禄山温言抚慰,还多有赏赐。
照理说安禄山应该很得意的度过了此次危机了,但是在长安期间安禄山遭到了三次刺杀,最危险的一次一只弩箭射穿了安禄山的卫士长,卫士长正好在出门的时候走到了安禄山的前面,结果安禄山看到了从卫士长后背透出的弩箭,要是安禄山走快一步估计死的就是他了。
对于这样的刺杀安禄山本能的认为一定是杨国忠干的,杨国忠眼看无法搬倒安禄山干脆撕破脸皮直接用刺杀这一招了,安禄山却是对这招没有办法,最后一次行刺安禄山是在安禄山的府中,刺客来了高手,安禄山正好在地下室睡觉,结果在上面卧房睡着的安禄山的替身,包括守在府中的二十八名亲兵全部被杀,安禄山看着手下这些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的尸体,一心中冰凉,杨国忠在长安居然有这样强横的实力?
于是安禄山连夜出了长安,他要回到的地盘,这样才能够放心,安禄山怕了,他不想在长安提心吊胆的等待下一次刺杀了。
刺杀安禄山的行动确实不是杨国忠做的,是李建勤,李佐国的吩咐李建勤记在心里,同时郑春民在李白的调教下神功大成,于是李建勤底气十足的开始了针对安禄山的刺杀,要不是安禄山运气好,早就被李建勤和郑春民的最后一次刺杀给解决了。
安禄山只想早早,心中对杨国忠的恨可谓滔天,一定要杀我吗?安禄山心中想着,杨国忠,我安禄山与你不共戴天。

第四章 大唐乱局


天宝十四年春末,整个大唐处于一种混乱之中,首先是传来南征大军的消息,将近二十万大军加上同等数量的辎重兵,还有大唐将近两年的赋税全部毁于一旦,大军的只有五千多人,其余的唐军几乎全部消失,死于瘟疫的唐军在撤退的路上几乎将路都铺满了,死去的唐军的尸体在路边堆积如山,根本没有人掩埋,一路的恶臭使这一路从南诏入蜀的道路几年没有人敢通行。
直到此后六年年之后这段路才开始有人来往,路边还经常可见唐军士兵的尸骨,死于南诏军队的唐军不到五千人,其余的唐军完全是被这边恶劣的自然环境打败的,由于准备不足,在军中爆发了大规模的传染疾病时候唐军从上到下都是只有慌乱,结果精锐的关中唐军加上陇右唐军精锐在这一战中十不存一。
鲜于仲通不敢面圣,自杀身亡,唐玄宗盛怒之下命令将鲜于仲通在蜀中的家业全部查抄,家人流放两千里,女眷卖官充为教司坊为ji,但是大唐立国以来的最重大的损失已经造成了,因为杨国忠是力主此次出兵的,因此唐玄宗对杨国忠也怒不可遏,要治罪杨国忠,杨国忠马上上书请罪,在安庆宫门外整整跪了一天一夜,加上杨贵妃的劝说,唐玄宗居然不顾朝中大臣惩治杨国忠的意见,原谅了杨国忠,还升杨国忠为左相,至此杨国忠反而因为这次打败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唐第一相的位置。
此次大败南诏固然无力攻入大唐,但是大唐的隐患却爆发了,安禄山回到的地盘之后借此机会上书力主严厉制裁杨国忠,说杨国忠为误国奸臣,望圣人能够斩杨国忠而给天下一个交代,没想到杨国忠反而得到了提拔,对于的死敌杨国忠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安禄山为了自保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反唐了。
就在这样一个微妙的吐蕃人行动了,吐蕃十万大军冲出伽达多山道,对神威城和应龙城进行了围攻,唐军两城的兵力也经过了加强,不过总数还是没有超过一万,面对十倍于己的吐蕃大军唐军一面拼力抵抗,一边对陇右道河西道代节度使长孙成华发出求救,长孙成华立即调动两镇节度五万唐军由长孙成华堂弟长孙成冕领军支援。
没想到这长孙成冕不能说是一个草包,但是却是类似赵括一般的人物,纸上谈兵可谓厉害,但是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更不要说领五万精锐大军了,要只是这样还好,毕竟这五万唐军是哥舒翰留下的唐军精锐,和吐蕃人作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偏偏这个长孙成冕却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
刚刚要到达神威应龙两城的时候就将唐军分为两部,他是设想得很好,一部唐军在前示敌以弱,然后退后进入剩下唐军布阵之地,然后一起反身与追来的吐蕃军决战,吐蕃人没有料到会有唐军接应,必定能一战而定,从而解两城之困。
结果赶路了十多天了唐军在没有修整的情况下马上兵分两路开始进攻吐蕃军,两万唐军作为诱饵去进攻神威应龙城下的吐蕃大军。
这样没脑子的战术前面获得了成功,派去的两万唐军被八万吐蕃军进攻确实败了,长孙成冕没有想到并不是哥舒翰,唐军败了容易,没有威望的主将却不能够将败阵的唐军立时组织起来投入反攻,于是两万真败的唐军冲乱了三万唐军的阵脚,然后一片大乱中吐蕃军冲了进来,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又饿又疲的唐军崩溃了,被吐蕃军斩杀一万多,俘虏了两万,杀散的唐军最后回到凉州的士兵不到一万人。
大唐的赵括长孙成冕打仗不行,而逃跑却是一等一的好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逃了一命,回到了凉州之后为了推卸责任居然要将唐军的几个将领捆起来,要说是这几员将领乱命才导致此败,其中就有哥舒翰心腹大将左车。
长孙成冕又一次高估了,唐军拒绝执行他的命令,唐军差点哗变,愤怒的唐军将长孙成冕捆了起来送入凉州城,交到了他的堂哥长孙成华手中,一看这个情况,长孙成华为了安定军心,避免更大的损失,将长孙成冕斩首示众,从而平息了败军的怒火。
但是稳定了败兵之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吐蕃军击败了唐军之后立即回头猛攻神威城和应龙城,失去后援的城中唐军进行了殊死绝望的抵抗,在又抵抗了一个月之后两城先后被攻破,在两城之下损兵折将的吐蕃军副帅桑央嘉措下令将城中唐军包括平民全部斩杀,同时长孙成冕手下被俘的唐军被同时斩首五千,被斩首的唐军的百姓达到了一万多,鲜血将不远的青海湖都染红一片,吐蕃搬开了挡在面前的最后两块绊脚石,他们现在可以直接进攻大唐的腹地了。
面对如此恶劣的情况长孙成华手中除了一些团练部队就再也没有军队了,向长安求援之后被唐玄宗下旨申斥,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长安已经无兵可派,你想办法,要是吐蕃的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就不是丢官的问题了,连项上人头都保不住。
无奈之下长孙成华向看不起的安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李嗣业求援,希望安西唐军能够进入陇右道帮助击退吐蕃大军,李嗣业接到求援信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做好了准备的安西军在河洲的三万唐军作为先锋,李护为主将进入了陇右道,对着正在石堡城下集结兵力的吐蕃军直插。
吐蕃这一次也是出动了全国七成的兵力,源源不断的在应龙城神威城下聚集兵力准备趁大唐损失了很多兵力,国家空虚的时候狠狠的在大唐的身上咬下一块肥肉,然而李佐国绝对不会允许在马上要面对安禄山反唐的时候令大唐国力损耗太大。
安西这个一直在李佐国手中变强的最西的边镇终于在大唐的国土上露出了獠牙,李护作为前锋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杀伤吐蕃的军队,因为骑兵的力量不在一条线上,李护的三万军队的实力可以说非常强大。
而李佐国则开始整合安西的唐军,使其真正的捏合在一起,随后李佐国亲自领兵五万出河洲,开进陇右,寻求与吐蕃军决战,以扫平大唐西南边境的最后一个隐患。
陇右道的大部分处于现在的青海境内,这里已经是高原了,由于地处内陆,雨水较少,并不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因此人口比之安西也是远有不及,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一些顽强的耐旱植物生长着,远远的可以看到连绵的群山,每年雪山融化的雪水形成了一条条河流,在留下了一道道绿色之后又消失,剩下的就是河流干涸之后的裂口,明年的雪水一样,但是走的河道也许就不是这条了,就在这个高原上,一群黄羊正在悠闲的吃草,领头的公羊一边吃草一边警惕的转动耳朵,在高原上任何疏忽都会送命,黄羊正是狼和雪豹等猛兽的食物。
突然黄羊的头羊了,立即开始奔跑,身后的妻妾子女一起跟着奔跑了起来,黄羊群很快的就消失了,高原又开始了静寂,不过很快静寂就打破了,一队骑兵约有五十几骑从远处奔来,战马是吐蕃特有的吐蕃马,这种马胸部宽阔,肺活量较大,体格粗壮骨架也大,体毛比一般的平原战马要长,更适合高原,这些战马都喘着粗气,显然是跑了不短的路程了,马上的骑士衣甲基本相同,都是皮甲配合缀铁片组成的嵌甲,这种甲重量较轻,防护也不弱,是吐蕃骑兵的只要护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