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宋-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亡国的时候。”

赵眘说到这里,语气十分沉重。而岳云更是听得惊骇不已。

因为他知道,在百年之后,蒙古灭了金国,就大举南侵宋朝,于1276年攻破临安,丞相文天祥带着南宋的末代小皇帝坐海船逃走,于1279年在崖山被元军大败,南宋从此灭亡。

而在百年前,这位后世被称为宋孝宗的赵眘,就竟然预见到了这种结局,实在让他敬佩不已,难怪后世史学家均评价他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看来当真不是无的放矢。

“殿下深谋远虑,英明神武,的确让在下佩服不已!”岳云由衷地说道。他是带着前世的知识才得知大宋的结局的,而赵眘却是靠自己的分析得出的结论,的确是个厉害之人。

赵眘这时转过身来,注视着岳云的眼睛,似乎要望穿他心底想的是什么似的。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岳兄,我如果再转弯抹角,倒是显得有些虚伪了。就直话直说了!我希望岳公子能支持我成为皇储,作为回报。我将会举全国之力进行北伐,光复故土,并重奖立功将士,决不搞鸟尽弓藏那一套。”

岳云听后,心中一凛,他没料到赵眘竟然如此直接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不过仔细想来,他如此行事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自己便宜老爹岳飞早在绍兴七年就专门上奏请立他为皇储,赵眘心中恐怕早就认定自己是属于拥立他一派之人了。

而他对自己的许诺也显然很有针对性。他知道自己老爹岳飞最大的心愿就是北伐中原,光复河山。如果通过自己传言,让岳飞知道赵眘是一个如此有进取心,力图北伐的皇子,则老爹岳飞恐怕也会立刻向其效忠了。

只是,赵眘难道就不担心,和一力主战的自己父子两人走得太近,反招官家忌惮吗?

不过这个疑问他却只能闷在心里,不好直接向赵眘询问。

这时,赵眘仰望了一下满是星星的夜空,长叹道:“岳兄,你是不是认为我这个人野心很大?很迷恋皇位?”

岳云听后心中一凛,忙道:“殿下高瞻远瞩,英明神武,且一心进取,如殿下能继承皇位,远比那赵琢强上太多。实乃大宋军民之福!”

这句话倒是由衷之言,并不是他想刻意奉承。

赵眘的眼睛却眯了起来。忽然悠悠叹了口气:“生在皇室家庭……未必就是什么福气。”

说完,他摇了摇头。自嘲一般笑了笑:“我虽然是太祖后裔,但我家的生活一直便和普通百姓差别不大,顶多只是外出有侍卫护送,还有一些皇室赐予的田产,比一般百姓要富足一些。但在十年前,我六岁的时候,命运发生了改变。一天,我奶奶突然告诉我,说官家要收我当义子,把我接到宫里去……”

然后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到了那里,我见到了官家,也就是我现在的父皇,而和我一起被收养的,还有一位大我六岁的孩子,也就是现在我的皇兄赵琢。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情形,他比我高半个头,胖胖的,一双小眼睛笑起来就象一条缝……在宫中的最初几年,我们感情很好,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玩耍。由于他大我六岁,所以很照顾我,我们在御花园爬树,我个子小爬不上去,他就让我踩在他的肩膀上,让我爬到了树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其实多美好的……”

“而这一切的改变,就是发生在七年前,那是在一次宫廷宴会上,父皇第一次让我和皇兄来参加这种宴会。而在宴会上,我明显感觉到了朝中大臣们对我和皇兄的敬意。因为在他们眼中,我们不光是父皇的养子,更可能是未来的皇帝。而就在这次宴会上,父皇首次表达了要在我和皇兄之间择一人继承帝位的想法。”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我和皇兄之间开始有了裂隙……”

 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储之争

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储之争

赵眘叹了一口气道:“皇兄大我六岁,他比我更清楚皇储的位子对于一个皇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比我懂事得早,很快就着手培植自己的班底,为争夺皇储位子进行努力。从身边的太监宫女开始,逐渐聚集起了一批心腹亲信。从最开始给宫中的吴贵妃、张贵妃送礼,到拉拢朝中大臣为其造势,动作越来越大……”

“他其实极富心计,知道父皇怕金国,就极力赞成向金求和,以讨父皇欢心。原本他极力拉拢赵鼎和张浚,但在两年前见他们失了势,秦桧当了宰相,独掌朝政大权,就立刻从秦熺那着手,投其所好。秦熺极其好色,于是他便隔三差五就送美女给秦熺,并时常邀其到几大妓院找头牌清倌人与其吟诗作画,吃喝玩乐。并一口一个‘伯阳’叫得亲切……”

“这样一来,他很快就和秦熺结成了死党,进而影响到了秦桧的态度。原本秦桧老谋深算,知道官家最忌惮外臣干涉立储之事,因此从不在立储问题上发表意见。但由于秦熺和赵琢走得太近。他这两年来也渐渐改变了不干涉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着说他支持谁当皇储,但只要一有机会就在官家面前说我那皇兄的好话。称他聪明好学,宅心仁厚,年少睿智……”

“父皇其实是一个耳根比较软的人,秦桧原本就是他最信任的大臣,天天在他面前这样说,多少也受了一些影响。就连我也感受到,父皇对皇兄明显笑的时候要多些……”

“我其实一直没有起什么争储念头,反正皇室历来都是长子继位,我还有些奇怪当年父皇为什么要收养两位养子……一直到去年我才明白,由于先前的旉太子三岁时就夭折了,让父皇极为伤心,所以他生怕只收养一位皇子,会再出现这种情况,而吴贵妃就劝他好事成双,干脆一起收养两个吧……这样,我才有幸成为了父皇的第二个养子。”

“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就渐渐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毛骨悚然的危险,如果说之前皇兄还是在暗地里进行这一切,在和我单独相处时,还保持着过去的友好。但在绍兴七年年末,伪齐被金国撤消后,却把我们两兄弟推到了正面交锋的时候……”

赵眘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哀伤道:“那段时间,坊间一度传言金国要立伯父(即宋钦宗)的儿子为伪帝。而父皇既无亲子,又未立皇储,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则那位金人手中的傀儡反倒成了大宋正统皇帝。如此一来,金人便可不战而胜,巧取天下。”

“于是,无论是朝中大臣,学林士子,民间百姓,还是各地统兵大将,皆纷纷上言父皇,要求马上立储,以绝金人阴谋。而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竟然会有那么多人要拥立我,可我什么都没做啊……”

说到这里,赵眘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可能是皇兄一味迎合官家的主张起到了反效果,除了秦桧等一班主和派大臣,以及宫中的张贵妃之外,朝中大部分主战的大臣和地方统兵大将,都是支持我为皇储的。因为那时,皇兄已经向世人表达了他的主张,就是和父皇一样,主张与金签订和约,放弃部分北方失地。在那些主战派大臣和武将们看来,我未表态,且年纪尚幼,至少在将来还可能主战。而我皇兄,却是肯定主和的……”

他这时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的神色道:“岳兄!你说,这是不是时势造英雄?那时才十二岁的我,对两国是战是和,还一窍不通,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就成了主战派心中的理想皇储人选。”

岳云听后也是一阵默然,他自然从后世的史书上了知道此事,貌似那会自己便宜老爹岳飞就是其中叫得最响的一个。专门上奏赵构,洋洋洒洒写了几大篇,称立赵眘为皇储乃是一件利国利民,保住大宋江山社稷的举措。但却遭到了赵构一顿斥责。后世史学家在分析岳飞死因时,就把这件事也认为是原因之一。但现在看来,当时要求立储的人这么多,赵构再怎么小心眼,也不会因为此事降罪于岳飞。

赵眘这时又接着说道:“此事虽然随着金国不再立伪帝,而渐渐平息下来。但我和皇兄之间的皇储之争,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由于这件事暴露出了我的支持者很多,让父皇也不禁犹豫,究竟是我适合一些,还是皇兄适合一些。而一些支持我的大臣和翰林学士,也开始汇聚到我身边,为我出谋划策,教我如何才能让当上皇储的希望更大……”

说到这里,他淡淡一笑道:“陈康伯大人和史浩师傅就是影响我最大的两位。”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只怕我现在已经死了!”

“死了?难道赵琢暗杀过你?”岳云一听,颇有些惊奇道。

赵眘点了点头道:“你猜得很准,一个从我入宫开始,就照顾我的太监,却在我吃的糕点中下了毒。结果那天正好凑巧,糕点上落了一只苍蝇。于是我就没有吃那块糕点,而是扔去喂了我养的一条小狗。而那小狗吃了糕点后,很快就口吐白沫死去了……看着心爱的小狗死去的那惨状,我第一次有了一种恐惧的感觉。没有想到死亡离我是如此之近……”

他这时脸上也露出后怕的表情道:“而后来才发现,这只是个开始,我皇兄对付我的手段也并非只有暗杀这一种,他和他的那帮人手段之多,实在让我目不暇接,疲于应付……”

岳云当然猜得出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不知道赵琢用了些什么手段,但前世看了那么多宫斗的电视剧,也能估得出几分。而且,在原本的时空中,自己和便宜老爹岳飞就是这样被诬告,而在风波亭遇害的。

赵眘接着说道:“出了那件险些让我莫名而死的事后,让我彻底的破灭了最后一丝幻想!上写那些劝人向善,重视亲情的东西,在面对皇位争夺时候,是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经历了那一次事情后,我明白了,一味的退让。并不能保证我安全!今天他可以买通我身边的太监给我下毒。明天说不定就能买通我的宫女,趁着我睡觉的时候用丝带勒死我!”

“我不想死,想生存下去,那么我就没有选择,只能走上和皇兄为敌的道路了!他讨好朝中的文臣,我就去交好地方的武将……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