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宋-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其他人,万某却是很有自信。”

“你倒很有自知之明。”岳云笑着说道。

“正是,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不去挑战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的目标。”万俟卨一丝一毫也不恼怒,依然凝声道:“大都督的目标,想必并不只是当一个王爷便可终了的。大都督的胸襟,想必比那大海更宽阔。收留万俟卨这个以前的仇敌,他人只会称赞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投靠大都督的人只会更多……”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并且大都督收留了万某后,万某将视大都督为亲生父母一般,忠诚到底,别无贰心!大都督骂我,万某亦觉脸上荣光;大都督打我,万某亦觉打是亲骂是爱,大都督就当收了一条走狗吧。”

万俟卨说这话时,脸上一本正经。似乎丝毫不知羞耻二字为何物。

世上无耻之人,只怕再无跨越万俟卨的!

万俟卨都四十来岁了,年纪远大于岳云,却口口声声要把岳云视作亲爹一般,只是因为感觉岳云的发展潜力巨大,跟着他站队是不会错的。

“万俟卨,你的脸皮也太厚了!”杨兴在一旁,实在听不下去了。大摇其头。

岳云看着万俟卨的无耻样子亦是感觉有些恶心,正想拒绝,但这时心中却突然一动。仔细思量了一下。好象万俟卨说的话也对,收留这样无耻的人。虽然会有些恶心,但没准什么时候还真能派上用场。至少在搞阴谋诡计上,这万俟卨恐怕除了秦桧,还真没几个人比他强了。

“好!万俟卨,你这个人我用了!但希望你表里如一,不要再心怀叵测!我可不是一个你想象中那样,对背叛也能大量的人!”岳云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道。

“大都督放心!万某其他方面不敢说,但至少还是说一不二的,除非大都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万某是决不可能背叛大都督的!”万俟卨沉声说道,一脸真诚的模样。

岳云不禁为之气结,他竟然这样说话……只不过,这也说明了他说的是真话。那些人前称要忠心为君,绝不背叛的文官,敌人打来后就投降的,从古到今皆不在少数。这万俟卨如此坦诚,倒还说明至少他现在是忠于自己的。

三日后,也就是公元1147年2月17日,刚下过雨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就象一块湛蓝色的绸缎一般覆盖的着大地。

在临安城皇家陵墓处,军旗飘扬,两旁全是身着黑盔黑甲的岳家军战士。个个手持长枪,神情冷峻,威风凛凛。而在他们身后,则是围观的数十万临安百姓。

岳云此时身着大红丝蟒朝服,带着一顶金色乌纱帽,身着宽袖的紫色对襟锦袍,和一班文武官员们淡笑风声。

赵琢在两名太监的陪同下,登上了祭典高台,拜祭了天地和列祖列宗,宣布登基成为大宋第十一位皇帝,改年号为德昭。然后回转皇宫正式举行登基典礼。

皇宫前禁军士兵摆好了皇帝的全套仪仗,身着彩衣的十二名宫女分立在金水桥外。另有两排黑盔武士分立在沿途道路边。接着有两行锦衣校尉,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仪仗。

这时,以岳云为首的所有大臣都已经到了太和殿内等待着赵琢的到来。过了半晌之后,曹公公方到了赵琢原来坐的东宫,跪在地下磕了三个响头道:“恭请皇上起驾到太和殿!”

在东宫内的赵琢已经穿戴整齐,他其实心中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付出了很多。虽然这个皇位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但他坚信,只要有机会,他身边仍会聚集一批忠于他的大臣。

此刻,他身穿大黄缎绣的龙袍,脚踏一双厚底飞龙靴,在四名宫女的陪同下,迈着方步朝太和殿走去,受百官朝贺。

只见赵琢随着乐声中坐入了龙椅宝座之中。而文武百官也从两边鱼贯而出,归入班列之中。随着司礼太监曹公公的高声唱赞,文武百官在齐齐向北跪下,行三跪九磕头礼。整个动作整齐化一。

接着岳云读了一篇由范同写的贺表,恭贺新帝登基,延续大宋国运。这范同还真有些才华,贺表内容可谓是引经据典,文采四溢。这其中除了一些对赵琢歌功颂德的祝福话语外。也有一些对赵琢本人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大宋的中兴之主。

在岳云读完贺表之后,文武百官又一次向皇帝磕头,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赵琢便从龙椅上起立,以一种阴阳顿挫的语调宣读自己登基后的首封诏书。

诏书中首先反省了大宋皇室历年来的所犯的种种错误,包括向金称臣,割地赔款,屈膝求和等重大失误,并给韩世忠平反,追认他为武国公。

然后,赵琢以皇帝的身份向百姓正式道歉。表示将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同大宋军民一道,同舟共济一同光复中原河山。任何军队和个人,只要诚心归附大宋朝廷。朝廷对其以往的罪行一律既往不咎,愿意招纳。

接着便是宣布了实行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土地制度,允许私人买卖土地,取消农业税,取消徭役,将原有的商业税收降低到与台湾一样的税率。同时废除各地关卡,撤消盐、铁等商品的朝廷专营制度。允许私人经营这些行业。

与此同时,朝廷宣布恢复各地奴仆、雇农、匠户、佃户的人身自由,雇主用工需签订雇佣协议,并不存在附属和主仆关系。并废除传统的“士、农、工、商及文人、武将、官员、百姓”等身份带来的尊卑差异。宣布所有人都是国民,一律平等。

然后又宣布了实施新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设置国会和地方议会的制度。而在诏书的最后一条,则是宣布颁布。规定大宋的组织机构及皇帝、宰相、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同时规定任何人违反法律,不管是皇帝、大臣、官员、军人还是百姓,均要按法律予以惩罚。不能因其身份就免予责任。虽然宪法中也有特赦的条款,但规定要皇帝要特赦一个人,须经国会半数以上议员同意才能生效。

虽然群臣早已知道了的内容,但如今皇帝郑重其事地在登基大典上,同诏书一同宣读,无疑让他们深感这中最后一条还宣布,任何以后制订的法律均不能违反,否则视为自动失效。

赵琢在宣读完毕后,方郑重其事地将这长达几十页的诏书放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由礼部官员收藏好。

这时,跪在下面的文武群臣,以及殿外的军人及百姓又是一阵高呼万岁。他们中有的人是在为大宋再次从异族入侵中新生而欢呼,也有的是看到了国家有了强大的希望而高兴。当然,更多的人是为自己获得了自由身份,且不用再交以前那么多税而欢呼雀跃。至于民主与法制,他们还根本没想到那么多。

岳云胸中悬起的心也放了下来,他之前还生怕有人在这时唱反调呢。毕竟很多措施都是过于超前了。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一十一章 德昭朝廷

登基大典完毕后,赵琢又当众宣布,封收复江南的首要功臣岳云为大将军,上殿可不跪拜,并启用新的官制。 //

新官制中,并没有设宰相职位。岳云提出宰相这个职务权力过重,如果让秦桧那样的奸臣窃居此位,对朝政的影响太大,所以应该取消。

而他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立一个首相职位。首相是由九部尚书中的一人担任,由议会提名,并经皇帝同意而确立。虽然表面上,首相的地位和其他各部尚书是一样的,均为正二品的官员。但实际上,首相却可以组织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国家大事。并发布命令。

虽然表面上,内阁的所有决策都需经皇帝盖章同意才能产生效力,但赵琢的性命还捏在岳云手中,他敢不同意吗?

原本这个首相职位是留给赵鼎的,岳云并不想这么快就自己居于前台,成为众目睽睽的人物。

但是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两天前,赵鼎竟然去世了。而岳云这时才回想起,在原来的历史时空,赵鼎貌似也是1147年去世的。这只能说和历史巧合了而已。

于是,这个几乎可称得上是总揽朝中大权的职位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岳云头上。除了赵鼎之外,能够得到大部分官员和百姓拥护的只有岳飞和岳云两父子了,但岳飞却是郑重表态不会出任相位。因此,岳云只好自己亲自出马担任此要职了。

虽然有主和派官员认为岳云年纪如此之轻,竟然就位居这样的高位未免会处事轻浮。但无奈形势比人强。眼下临安城内的军队全在岳云掌控之下,且百姓们也对岳云十分拥护,加上赵琢亦表态赞同。因此,首相一职还是顺利地落到了岳云头上。

在首相之下,则设有九部,即原来的工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之外,增加了军部、监察部和情报部。岳云也担心一下子变得太多。让反对的人过多,而且也让才归附自己的官员无法适应。

不过九部的职责却是作了一下调整。工部目前主管兵器制造及研究,全国水利城池、防御设施修建。由刘一宁担任工部尚书、陈规为工部侍郎。

而吏部尚书则由王居正担任,主要负责官吏的选拔任用,官员职位设置,以及官员俸禄核定。而吏部侍郎则由薜源担任。

户部主要负责全国税赋征收,以及财政预算。全国户籍人口登记等。户部尚书由薜弼担任,户部侍郎则由李雨柔担任。不过众人皆心知肚明。李雨柔虽然只是户部的二把手,但实权却是掌握在李雨柔手中,因为按之前约定的户部内分工,薜弼分管户籍人口登记,而李雨柔分管财政预算。同样,在税赋征收上,薜弼分管对国内的税赋征收。李雨柔分管海外贸易的税赋征收。这样一来,众人皆看出李雨柔所掌握的权力远远大于薜弼。

而礼部则主要负责全国教育和外交两项事务。礼部尚书由范同担任,而礼部侍郎则由朱松和李清照担任,三人的分工为:范同主管外交,朱松主管祭祀,李清照主管教育。岳云为此专门拔出了款项,用于在已占领地区修建学堂,要求适龄儿童必须入校学习,在临安更是成立了一座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