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宋-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联就命讫石烈志宁为元帅,白彦敬、仆散忠义为帚帅,哈迷黄为军师。起河北、山东、河南、江淮及幽燕等地金军,共五十万人,南下御敌!所有粮草辎重等,由唐括辨负责筹措保障,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讫石烈志宁、白彦敬、仆散忠义、哈迷黄及唐括辩五人出列向完颜亮躬身行了一礼。

紧接着,萧裕又说道:“辽国现在正在我国边境聚结大军,观其进攻方向,极有可能进攻我国大同又宣府等边陲重镇,此处地方系中都西面屏障,不可不防。臣以为,可命韩常、孔彦舟、李成等将军率汉军在此布防!”

“哦?这是为何?此三将常年在中原一带作战,让其改到大同、宣府,只怕有些水土不服啊!”完颜亮有些不解道。

“陛下,这也是防范于未然。这三人皆是汉将,手中军队亦是汉军,之前也曾为宋将,如果宋军北伐,我大金初期作战胜利倒还好说,他们不会生二心,可是如果宋军暂且取得了优势,难保他们不会在敌人的劝诱下投降,反正他们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可如果将他们调去对付辽军,他们却是断不可能向辽军投降的!”萧裕解释道。

完颜亮目光闪烁,显然为之所动。片刻之后,他方沉声道:“老师您说的很对,这点也是联疏忽了。趁现在还有时间,联将会把全国兵马作一次大调整,将女真、契丹、奚族之人组成的军队,调往南方抵御宋军,而将汉人为主的军队调往北方抵御辽军。此外,再将这些将领的家眷移往中都居住。如此一来,他们皆不可能向敌军投降了。”

众臣心想,这就是以家眷为质了。虽然可能有些失风度,摆明了对这些异族将领不信任,但眼下大敌当前,却也只有如此行事子。

萧裕听罢,亦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这个皇帝学生还是相当聪明的,立刻便能举一反三。

他这时又说道:“臣这第三计,只怕便要着落到新任户部尚书秦大人身上了!”

“秦大人?”金国众臣皆是一惊,而后却又释然了,要说对宋国的了解,金国还真没几个人有这位秦大人了解。

这位秦大人自然就是秦桧,他和其妻王氏、其子秦熺均被俘往金国,当了几天阶下囚后,哈迷黄方出面作证,证明他的卧底身份,乃是四王爷兀术派往宋国的细作,方被完颜亮放了出来。

完颜亮当时正需要团结国内的汉人以助其进攻完颜雍,自然要作出一番姿态。以表明自己唯才是用,不拘一格。

于是,他考虑到秦桧之前的功劳,特别是听哈迷黄谈及这位宋朝的前宰相在理财方面,以及处理内政上还有一定能力,便将其提拔为金国的户部尚书,其子秦熺也到礼部任了一个礼部员外郎的职务。这一家三口在金国亦还走过得比较滋润的。

秦桧心中一惊,方还走出列说道:“国师不知要着落下官去干何事呢?下官可只是文官,搞搞内政、赋税方面的事还凑合,如果要上前线打仗,只怕不堪重用啊!”

他心中还是有些发毛,毕竟自己以前担任了十年的大宋宰相,现在担任了金国的户部尚书后,虽然官降了一级,但也总算衣食无忧。听闻岳云主政之后,连赵构都莫明其妙地失踪了,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只怕多半是被其暗算了。他如果落到岳云手中,只怕下场好不了。

萧裕微微一笑道:“秦大人放心好了!萧某向来量才施用,秦大人对我大金贡献卓越,才华出众,但对军事上的事却并不擅长,萧某自然不会建议让秦大人上战场与宋军作战的。”

秦桧听他如此一说,方才放下了心。但心中却是疑惑,现在宋军大军压境,不让自己上战场,却是为何说第三计着落在自己身上呢?

萧裕这时望了一眼站在第二排的秦熺,轻抚颌下三绺长须道。”秦大人,听闻令郎和现宋国皇帝赵琢有着不错的私交,以前感情深厚?”

秦熺一听,吓了一大跳,连忙跳了出来,向完颜亮和萧裕跪下,连连磕头道:“微臣已与宋国一刀两断,现在只对大金赤胆忠心,过去微臣是和那赵琢有些往来,乃是一时糊涂,被其盅惑……自来到大金后,早已与其没有任何联系了!”

秦桧也连忙躬身说道:“国师,犬子以前年轻不懂事,赵琢那会又是皇子,主动攀交犬子,犬子又是一个血气方刚,重情重义之人,便与之有了一些交往,但从陛下攻占临安开始,就与赵琢没有往来和联系了,决不会私通宋国的!”

萧裕听后,有些哭笑不得道:“秦大人,你和令郎都误会了萧某的意思了,萧某并非是说怀疑你们私通宋国,而是要你们担任我大金使节,出使宋国!”

“担任金国的使节?”秦桧和秦熺一听,均面面相觑。他们都曾为宋臣,而且在宋国朝堂还曾风云一时,如今却反倒作为金国使节去出使宋国,岂不是天大的讽刺和笑话。(,

最快更新,请。

 第六百七十八章 誓师北伐

萧裕这时方向完颜亮躬身行了一礼道:“陛下,老臣曾听南朝逃来之人评价过其为人,皆称此人对皇位十分眷恋,权力欲极强,昔年在临安时,为皇位曾与赵构的另一位养子赵眘争得不可开交。如此一个贪恋权位之人,岂会甘心当岳云玩弄的傀儡?如果我们能派人对其进行游说,鼓动其在临安作乱,给岳云背后捅上一刀,则前线宋军必然大乱,我军趁机发动猛攻,取得胜利也就指日可待了!”

金国众臣这才反应过来,感情萧裕派秦桧和秦熺出使宋国,是为了这个行动。

不过秦桧和秦熺父子听到萧裕的建议后,却是立刻神色大变,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啊!

萧裕此刻又叹了一口气道:“本来,最佳的办法是让秦大人和秦公子偷偷潜回临安,再秘密进行此项行动的。可惜据宋国的细作反映,如今岳云搞了个什么路引及身份制度。凡是本国民众在外行走、住宿皆须持身份证,国外之人进入宋国,皆要持路引,此路引上载明本人从哪里去哪里,停留多久。如果没有这身份证及路引,想住客栈都没办法,而且一被盘查到无身份证和路引,立刻就会被衙役抓起来。所以,我们现在都没办法派新的细作去宋国潜伏了,全是靠的以前潜伏下来的人传递情报。而且,现在随着宋国的渐渐强大,我们要收买宋国人为大金效力,亦是越来越难了……”

殿堂之上的众位大臣自然知道。为什么会越来越难。这乃是因为宋国的实力是越来越强大了,加上现在他们和辽国结为了联盟,又即将主动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大举进攻金国……在此消彼长之下,宋国自然没几个人认为金国还能象以前一样,胜过宋国,当然也就不愿意为一个他们认为即将衰亡的国家作事了。

萧裕这时又接着说道:“所以。我们亦只能堂堂正正地派出使者出使宋国。正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而宋人历来讲究礼义廉耻。届时。就算我们两国在处于交战之中,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杀死或者驱逐使者,秦大人亦可以在临安。光明正大地接触到赵琢……当然,我们派使者的时机得选在开战之后,因为这时,岳云及他手下的一帮嫡系武将方离开了临安,顶多只会留下数人镇守。岳云不在,赵琢才会胆气壮一些,也只有在岳系人马疏于防范之时,秦大人父子才好开展活动!政变才容易成功!”

萧裕的计划不禁让金国群臣喜出望外,毕竟宋人好内斗的例子是活生生地摆在眼前的。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只不过韩彦直和张力没有岳云那么大的本事,救不出自己老爹。

他们均深知:世上没有哪一个君主肯拱手让出自己的权利。赵琢也必然不会例外。虽然现在岳云大权在握,又有重兵囤积临安,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可一旦北伐战争开始,岳云出征之后,赵琢可未必就没有胆子起事了。如果能鼓动赵琢在后方叛乱。里外夹攻,岳云岂能不败?

这时,完颜亮亦是听得眼神一亮,他心中更盘算到,就算赵琢、秦桧和秦熺几个人没能叛乱成功,也必让岳云手忙脚乱。宋国内部人心惶惶。届时,一旦前线的粮草物资供应出现问题。岳云想打下去也不可能了。到时,真有可能让宋军被迫退兵。

于是,他便面露微笑,向秦桧和秦熺凝声问道:“不知秦大人和秦公子对国师的提议可有意见?可否愿意为我大金担此重任?”

秦桧和秦熺父子对视了一眼,却是忧心忡忡。熟知宋国内情的他们可知道,这不是一件好差事啊!自己两父子去了临安之后,遭受白眼和冷嘲热讽估计是免不了的,如果还要干这等谋逆之事,更是危险重重。如果赵琢起事失败,自己两人只会落得和刘子羽、王居正等人一样的下场。而且,就算起事成功,也难保赵琢将来不过河拆桥,这位大宋皇帝极有可能为了平息岳云一系兵将的愤怒,将自己父子交出去当替罪羊。对于赵琢的人品,他们可是比这些金国大臣了解得更深。

只是,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拒绝萧裕的这项提议,完颜亮会如何看待自己父子?只怕能不能走出这大殿都成问题。

想到这里,秦桧和秦熺亦只能无奈地齐声说道:“回禀陛下,臣等父子谨遵旨意,愿意担当此行重任……”

“好!朕就命秦大人担任赴宋正使,令郎秦熺为赴宋副使,待五月初五正式开战之后,就赶赴临安,与宋国商谈停战议和之事。所需人员及装备,只管开口!只要朕能为其筹集到的,决不含糊!”

秦桧叹了一口气,面沉如水道:“老臣一定竭尽全力,争取成功……”

德昭四年五月初五,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终于到了北伐大军出征的时候。

临安城外的点将台前,已经站满了出征的十万宋军,他们个个顶盔戴甲,手持火枪,神色肃穆地站立着。手按刀柄的郭宇、代毅、魏胜等人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站在他们周围的,是数十万前来为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