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粼备睦芍形欣桑魇挛邮隆8暮擦衷何胛墓荩莆梢榇蠓颍肺敝甘梗斜λ挛衅跛荆退挛槁硭拢ㄕ疚埂

这一通折腾之后,地方上也增设了节度使,与大明的巡抚相当。又仿巡按御史制度,设立巡按直指使。其他道、府、州、县,设防御使,御使、府尹、州牧、县令等官,一如襄阳制度。

搭起了这么大的框架之后,李自成很自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选拔官员。

于是李自成下诏,在永昌元年春天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是天下士人最看重的大事。朱慈烺两世为人都没有参加科举——前世是没有科举,此生是无须科举。他实在难以理解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心理,仿佛一个个都患有科举强迫症。只要有科举,不管谁举办的都会忍不住参加。非但闯营占领区有人要参加,就连外省都有人赶过去。

张献忠在武昌时也举行过科举,连那种闹剧似的科举都一样有人巴巴赶去。

李自成一手准备政治,另一手也让弘文馆的文士们四处发出檄文,要求地方守官归顺。他也不相信整个天下都能传檄而定,在檄文之后就是闯营大军。这也是他深知明廷再无能够一战的大军,否则断然不敢将主力如此分散使用。

一时间,整个西北大地上都是“顺”字大旗飞扬往来,仿佛天下已定。各地守官争着投降,唯恐落后。即便如此,以华夏西部的广袤,要想彻底将西部诸省收入囊中也需要个把月时间。

在一片称臣喊降声中,还有一丝杂音。

陕西榆林卫,也就是九边中的延绥镇,并没有降。

李自成派了辩士舒君睿携带五万两白银前往招降榆林诸将,又命李过、刘芳亮率领七万大军随后出发,一旦劝降不成便用武力攻取。做完这些安排,李自成在米脂修筑了祖坟,杀了几个参与掘墓挖坟的乡人,改延安为天保府,米脂为天保县,回师西安。原本逃到延安的高杰,早就再次望风而逃,从葭州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

榆林的战报也很快就跟着高杰的溃兵传到了太子中军。

延绥总兵王定在李自成打下延安时,带着自己亲信家丁弃城逃跑。榆林道都任与副将惠显、参将刘廷杰等联络里居将帅尤世威、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前任延绥总兵李昌龄,以尤世威为帅,散尽家财招募士勇,抗贼守城。

舒君睿在城中谈了整整两日,终于谈崩了,闯军开始攻城。此时闯军装备已经胜于官兵,除了造起飞楼,与城上守兵对射。更是派出在郏县缴获的火车,以大炮猛轰城墙。如此七昼夜鏖战,城内老弱妇孺都上城墙作战,最终死于王事。

“没想到榆林卫倒是有骨气。”朱慈烺叹道:“早知他们如此忠勇,该发令旨让他们弃守榆林,来山西待用。”

“殿下,弃地之事,即便圣上也不敢遽为之。”吴獾溃骸拔一拭饕舱蛘庑┲矣铝沂浚讲庞胁谎诽扑蔚奈闹挝涔Α!

才有民族的脊梁!

朱慈烺默然颌首,表示认同。

孙传庭也叹道:“殿下,这尤世威实在可惜。尤氏三兄弟,世功、世威、世禄三人都是功勋卓著。尤其这个尤世威,天启中积官至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长城。天启七年迁山海副总兵。宁远之战中跟随满桂赴援,力战城东有功。崇祯二年擢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四年代宋伟为山海关总兵官,积资至左都督。八年与总督洪承畴出关讨贼。”

“洪承畴因世威部下皆劲旅,令其与参将徐来朝分驻永宁、卢氏山中,以扼守洛南兰草川、朱阳关之险。后来洪承畴入关,流贼避之南下,又从蓝田走卢氏。受阻于世威,只能再商、洛山中。徐来朝所部三千人不肯入山,大噪。贼一来,徐来朝望风而逃,全军尽殁。尤世威却因为孤军守山太久,营中发生大疫,与贼战失利,自己也受了重伤,被解任候勘。”

“崇祯十年时,宣大总督卢象升为他可惜,上表朝廷,请求录用。圣上乃命尤世威赴象升军中效力。象升战殁,他便落了个免任归乡的结果。”

朱慈烺看看手里拿着的军报,心中暗道:这是刚送来的,孙传庭肯定也没什么准备,竟然能将军中典故说得如此清晰流畅,这份阅历和记性真令人钦佩。

孙传庭旋即又说了军报上提及的其他几人履历,诸如王世钦、世国兄弟,也都是边镇老将。王世钦曾任山海左部总兵,也跟洪承畴剿过贼,后来归于家中。世国也充任过柳沟总兵。

孙传庭在军中日久,这些人物典故都是亲身见闻,说来难免掺入个人情感,起承转合之间便引人入境,为壮烈之士唏嘘不已。

“我只以为延绥镇不过一个边镇,有善战的边兵,去没想到竟然卧虎藏龙,有这么多里居老帅。”朱慈烺颇为遗憾:“真是失策啊!”

尤其是尤世威,这种守过长城、镇过山海关、辽东打过建虏、中原剿过流贼……在满桂、洪承畴、卢象升这些大明最会打仗的人手里历练过的资深老将,死在李闯手里实在是国家的损失!

吴跃虏皇欤嵌杂谟仁劳热艘彩怯兴牛黄鸶锌H苏底牛蝗幻磐庥腥舜ㄋ担骸扒芑翊吃艏橄敢蝗耍 

朱慈烺颇为奇怪:“这又不是第一次,何以特别来报?”

那兵士脸上一红,道:“秉殿下,这奸细说有一封书信要进呈殿下。”

“将书信呈进来。”朱慈烺对二位枢辅道:“看李自成有什么要跟我说的。”

 第174章 吹沙走浪几千里(7)

“你们以为朕只是为了换回宗敏?”李自成坐在秦王宫中,望着阶下一干文武道:“朕在信中说得很清楚,只有皇太子亲临河上才能交换两边大将。等换回了宗敏,我大队伏兵尽出,难道还怕他逃了不成?若是他不敢来,日后谁还为朱朝卖命?”

顾君恩等人心中暗道:计谋是好计谋,但那边可是朱朝太子,真会为了几个里居老将亲身犯险?以朱朝的惯例,只会赐下个追封吧。

就算是大明皇帝被俘了,朝廷也是不讲和的。

牛金星心中却道:刘宗敏被俘旬月,不曾听闻其就义的消息,恐怕早就暗中投降了朱朝。陛下却对他念念不忘,还要用尤世威等人去换他回来。这分明就是以私情乱公事!唉,陛下终究少了几分真龙的果决,就算得了天下,怕也守不住。

……

朱慈烺拿着信,朝吴退锎バΦ溃骸肮皇窍彩铝倜牛榷讲⑼跏狼铡⑹拦⒗畈洹⒒菹灾罱皇潜恢矗形此澜凇!

孙传庭听了眉头微皱。吴裁娉聊A饺硕际切乃脊酥玻惶侍诱饷匆凰担椭勒馐抢钭猿上胗萌酥驶换亓踝诿簟5比涨茏×踝诿粢丫鲜杌实郏惨虼说昧思谓保绻怀鋈ィ癫皇瞧劬铮咳欢刺由裆坪跤行囊换灰话恪

“殿下……”两人不敢不进言。

谁知他们异口同声开了个头,就被朱慈烺止住了,笑道:“李自成还说要我亲至河上,然后交换。呵呵,这分明就是在钓鱼。”

“贼子妄想!”两人怒道。

以尤世威等人为鱼饵,就想要钓皇太子这根大鱼,的确有些异想天开。然而太子若是不去,李自成正好广为散布谣言,动摇明将忠心,让他们只道朝廷连英勇守土之辈都不放在心上,日后望风而降的军镇城池恐怕更加多了。

“这手左右逢源玩得倒是漂亮。”朱慈烺拍了拍信纸,叹声道。

“殿下。”吴灾幸丫思缸⑹钡溃骸吧胁恢婕伲豢汕嵝虐 !

“殿下,定然是假的!”孙传庭一口咬定道:“想尤世威等人久经战阵,只知白刃加身而死,岂会受绳缚之辱?就算一时不察被李贼所擒,也定会寻机全节,焉能让李贼从榆林一路带来河上!”

原本的历史剧本中,孙传庭战死潼关,的确如他自己所言,宁可白刃加身也不会受“绳缚之辱”。二人这么说,其实已经为朱慈烺搭好了台阶,顺着下来便可以避开李自成的这一招。

朱慈烺心头明白,却不以为然,道:“国家有难,能有一分抗贼复国的力气就要省下来用。尤世威久在军中,经验阅历实在是国家一宝。我有心创办讲武堂,正需要尤世威这等老将传授经验,好使兵士们不用拿性命再走一遍死路。”

吴溃骸暗钕拢也凰党⒅篮蠡峤底锵吕础R坏┛苏飧鱿壤箍闲懒Γ恳患缤凡欢裕衙饣嶙龀鐾瞪C拢坏鹊钕略取!

“只要尽了全力就行。”朱慈烺笑道:“不需要尽死力。只有活着,才能尽更大的力。”

“殿下是决心要去会会李闯了?”孙传庭无奈道。

“他想钓我,我何尝不想钓他?”朱慈烺起身挺了挺筋骨:“比人多势众,我不如他。但是若说出奇设伏,他未必是我的对手。”

打胜仗有许多因素,古人归纳为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主要因素。在人和这个大分支里,有纪律、士气、军心,也都被历代兵家补充完整。然而作为专业与人打交道的朱慈烺而言,他总结出了一个被人忽视的因素:想象力。

古今流传下来的战例之中,无论是赵奢的救援阏与之战,还是吕蒙的白衣渡江,都有个共通点:主将敢想!

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这“奇”,便是想象力的比拼。只有想象力强的人,才能想出一个个让敌人猝不及防的绝招,才能在关键战场上获得令人惊叹的战绩。这种人是将战争从职业杀戮升华成艺术的人,也是不世出的天才将领。

见多识广可以弥补想象力上的不足,也能提高敌将施以奇招的难度。在这方面,朱慈烺占了四百年的便宜。同时又因为有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使计划能够得以付诸实践,朱慈烺还要叠加二百年的优势。

有这份底气,朱慈烺当然敢以奇对正,自己做一回鱼饵,去钓钓李自成那头伪龙。更何况昨天徐惇送来了一份密报,是关于闯营往龙门镇运送军粮的报告,可见李自成已经选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