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河津城中心。

听闻有人送来了孔有德的人头,左光先首先想到的是“骗子”两字。

现实绝非小说,统军数万的王侯将军,哪有那么容易被人斩首?

当然,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让人惊叹,因为有小霸王孙策的故事在前,谁都不敢说孔有德就一定不会死于非命。

为了防止荆轲借樊於期头颅的历史典故重演,左光先命人先安顿好来者的随从,只接见林涛一人。林涛并没有表明身份,因为他并不记得左光先是东宫老侍卫。

河上之战时候,林涛在右军部,接应左光先反正的任务是萧东楼的左军部。在左光先表明身份归入东宫体系的时候,林涛已经跟着萧陌、佘安等人冲过黄河,斩将夺旗去了。

左光先仔细听了林涛的陈述,将之与龙福才的汇报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这件事确实没有疑点。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孔有德的身份。

“草民相信那些虏兵的供述。”林涛只能陈述当时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办法证明孔有德的真身。

左光先十分遗憾没有能够缴获孔有德的印信,否则就是铁板钉钉的功劳了。现在只有一颗脑袋,的确有些说不清楚。

“你先下去休息,此事本将会尽快通报行辕。如今官兵正在扶持秦地义军。你若是有什么需要,大可开张单子来,兵械农具,只要力所能及,我军都会支援你们。”左光先主动结束了接见。

这样的见面比林涛想象中的要友善得多,尤其是最后左光先提到的“义军扶持方略”,倒是很让他动心。

当然,最为动心的还是能够重回侍卫营,披甲上阵,杀鞑子,保家国。

一念及此,林涛被自己的伟大吓了一跳。

当日有训导官对他说过“保家卫国”的道理,他不以为然,只想着封妻荫子,封侯拜将。这一年间在外养伤、隐居、杀贼、抢劫……倒像是给他上了一堂活生生的训导课,由衷感受到“家国”对他的召唤。

络腮胡还是第一次见到军纪严明的官兵,也是第一次有机会跟着官兵吃食堂,一天三顿。

这简直是传说中地主老财家的日子,竟然一天吃三顿!

在如今的时代,就算地主老财也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一天开三顿饭,否则佃农没力气干活损失更大。

林涛两人住在河津军营,但属于义士,不需要参加军训,也没有劳动任务。不过络腮胡帮着拉了两天车,还领了两斤粮票,可算是意外之喜。后来他们发现了枣核球,很快便沉迷其中,惊讶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充满阳刚之气的游戏。

过了五日,一个配着金徽的将军带着两个军法官找到了林涛。

“我是他兄弟,我不走!”络腮胡坚定地站在林涛身后,丝毫不顾林涛的眼色。在他看来,这将军狮鼻细眼,丑得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所谓相由心生,可见他绝不是好人。

这位将军倒是没有介意,微笑道:“我是总军法官武长春。”

“我叫赵良栋!”络腮胡子大声回道,不肯在气势上落了下风。

武长春仍旧只是眯着眼笑道:“我知道,我已经看了你们两人的口供。今天只是来做一次确认。孔有德没有死……”

“胡说!”赵良栋见识了军堡生活,对钱和粮食有了更深的感悟,大声喊道:“你想赖我们的赏钱!”

武长春摇了摇头:“他已经投降了大明,所以,你们砍下来的人头不可能是孔有德。”

“将军,许是我们被骗了。”林涛压住怒气冲冲的赵良栋,对武长春道。

武长春打量了林涛一番,又道:“不过皇太子殿下认为尔等乃忠义之士,所以仍旧给了五百两的赏银。”他见林涛和赵良栋欲语还休,又道:“你们可以自己分了银子,也可以用来组建义军,到时候一样叙功。”

这是左光先之后第二个身居高位的将军提到“义军”这一问题。上回左光先只说了被朝廷认可的义军能得到什么好处,这回武长春带来了一整套的章程,包括派遣作战参谋和训导官的问题,以及每个月如何申领军资,汇报战果。

“参谋和训导官都禁止领兵,所以无论他们怎么说,你们都不可以将义军的军权交给他们。”武长春道:“不过你们有义务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赵良栋心中一直怀疑这是朝廷要收编义军的阴谋,听说官派的参谋和训导官不能获得军权,不由大为好奇。

林涛倒是能够理解,这是为了保证义军的独立性,以免有野心家打着皇太子的旗号抢夺军功,甚至自立一军。

“这里还有一份《敌后战法》的小册子,是皇太子领衔带着总参谋部做出来的。”武长春取出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小册子,放在林涛面前,道:“现在最好给你们义军定个名号,方便联络和登记。你应该就是这支义军的头领了吧。”

“是,我们村都听林大哥的!”赵良栋替林涛答道。

武长春笑了笑,道:“那就好,尽快填完表交给我,然后就可以领军资回去了。你识字吧?”

“认识几个。”林涛道。

“嗯,锦衣卫多少总认识字的。”武长春轻轻敲着桌子:“你以前是锦衣卫,为什么会去陕西?”

林涛的脊柱似乎被抽了一节,硬挺着一股硬气,反问道:“何以见得?”

 第383章 孤灯不照返魂人(3)

这世上但凡有些技术含量的工种,基本都是代代相传,不会大规模泄露。这样有可能导致技术退化,也有可能保持技艺精粮。如果碰上一个有些天赋的子弟,很容易就能培养成一代名家。

武长春在方面得天独厚,既有传承,也有自身的天赋,更难得的是他胆大心细,吃苦耐劳。在东宫系统内,学习工作的比重是五城兵马司的数倍,这更刺激了他专业技能的进步。

尤其是在观察推理这一领域。

在武长春罗列了林涛一堆锦衣卫的传统习惯之后,林涛已经是强忍着脸上的惊诧,终于回忆起来,军法官本来就是针对军中违纪违法的侦察人员,而且军中一直有“密探”存在,这不就是锦衣卫么?

“林大哥是东宫侍卫!不是锦衣卫!”赵良栋已经喊了出来。

武长春脸上露出一丝诧异,道:“你是东宫侍卫?”

“是。”林涛索性放开了,坐正了身子,道:“崇祯十六年,我从锦衣卫改调东宫侍卫营,职衔为上尉百总。”

“哪一部?”武长春面不改色。

赵良栋却听出了林涛声音中蕴藏的骄傲和自豪,对“上尉百总”这个职衔也高看了一眼,相信不是个小官。

“右军部,千总部长官是萧陌上校。”林涛流利应道。

“为何脱离建制?”武长春问道。

“黄河之战,我率兵冲击李自成帅纛,负责殿后阻敌,后来负伤而走,藏在百姓家中养伤,足足大半年后方才康复。”说到这一段往事,林涛颇有些紧张。他生怕武长春追问:为何伤好后不立刻回归建制。

好在武长春没这么问,他只是问道:“当日冲阵的是……”

“萧陌上校亲自领兵,有把总官佘安,百总甄飞宇、刘老四和我。”林涛一一报出当时同袍的名字,眼中渐渐泛红,道:“甄飞宇是死在我前面的,后来我重伤不起,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武长春盯着林涛的眼睛,悠悠道:“当日阵亡官兵各个都有追授。喔,你的兵牌呢?”

“殿后时存了死心,兵牌交给战友带走了。”林涛道。

武长春点了点头:“这倒没什么关系,反正还是回来了不少人,只要指认一下就是了。”

林涛顿时大喜:“他们回来了!”

“是,”武长春道,“右军部后来扩充为近卫一营,又扩为近卫一师,师长就是萧陌。你说的佘安是第一师第一营营官。刘肆现任其下第一千总部千总官,仍旧兼管坦克司。若是核实无误,你的衔职起码在中校以上。”

林涛在心中存了多月的疙瘩终于解开,整个人都轻松了。只要这些人还活着,就足以证明自己当日没有当逃兵!

“不过当日也有不少袍泽留在山民家中养伤,后来陆陆续续回到营中。你还是需要写一封详细完整的报告,解释自己为何没有在康复之后及时返回营中。”武长春道。

“是!”林涛起身行礼。这个动作在他梦中无数次出现,然而真正做出来,却有些生疏。

武长春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约束性的谈话,竟然挖到了一个老侍卫营侍卫,而且还是锦衣卫调入营中的。

现在中高级军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昔年的锦衣卫出身,其次才是矿工和纤夫。本着抱团的传统思想,他们渐渐成了营中的一股强大势力,称为“老人党”,以此与崇祯十七年后在山东的新募士兵区别开来。

如果按照营头来分,第一师是根正苗红的嫡亲部队,这林涛又是老右军部出身,加上过河冲阵的战功,可以说是“老人党”中的“锦衣卫派”,一旦回到军中很快就能成为一颗新星。

武长春不由觉得此人时来运转,以后脚下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只要不犯大错误,将军衔是逃不掉的。

林涛对自己的光明未来还没有直观的概念,只是能够回“家”让他很兴奋。接下去的工作就轻松多了,首先是在训导官的帮助下写一封情真意切地《归建请求书》,其中详细叙述了他在陕西山中的生活和环境,强调自己根本不知道战友成功撤离。

至于时局形势,他只知道李闯后来丢了北京,逃回西安,然后就是建奴东虏打了过来。

在这个咨询极其不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更不可能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大事。《皇明通报》在山东之外的流通也仅限于敌军高层之中,即便是吴三桂、孔有德这样的王爷都没甚机会得到一观。

否则孔有德好歹也能知道朝廷为何要疑心他们这些汉军了。

他到死都以为是豪格故意与汉军作对。

……

秦良玉到了太原之后,行辕增加了总训导部的办公场所,皇明政治学院也从济南迁徙到了太原。军校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迁徙,只要下达一个拉练命令就可以名正言顺让学员行军,非但达到了转移的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