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制定工资的时候,就要保证工人的一年纯收入超过一百两。

这套理论对于农民的转型的确有帮助。在国家初定时,农民对于种地靠天吃饭已经产生了畏惧。别说两倍,就是略差一些,每天看着工资入手也是乐意干的。沈加显也正是因此完美达成了吏部的所有考成任务,升入布政司。

到了张三就任期内,农转工商的任务更加重了,但天下承平,人心安定之后觉得还是自己有块土地耕种更有安全感。这就导致工人数量竟然有所回流,这让张三就十分揪心,由此提出了两条新的政策,在府治河内试行。

第一条就是对两倍收入的再翻倍,提高工人工资,达到务农的四倍,用厚利使之不愿回流务农。

第二条则是对有心经营的商家提供政府担保,让府内银行提供信誉贷款。这些不需要抵押,而且低息的贷款,让许多人可以从山西买到廉价优质的煤、铁,运回河南贩卖,增加商税收入。

为了增加怀庆府的煤炭使用量,不叫煤炭降价,张三就很敏锐地看到了蒸汽机这个吃煤大户,组织河南学子进行试制。

从技术条件而言,第一代矿厂抽水用蒸汽机难度低,安全性高,但是使用限制大,主要是沿河地区用来抽取灌溉水。

第二代的飞轮蒸汽机对于工厂的作用才显现出来。尤其是作为鼓风机取代畜力风箱,提高火窑温度,以及机械锤锻领域,都能起到令人惊叹的效果。

当蒸汽机从“机车”这个硬壳中解放出来之后,即便只有三五匹马力,带来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不过在研发蒸汽机时,所有参与人员各居其位,都理解蒸汽机的原理和构造,又是精心打造,并没有出现严重事故。

一旦蒸汽机放入民间,工艺不良、操作不当,种种怪象迭出,两三百度的蒸汽伤人之事不绝于耳。对各地的工艺要求倒是提出了极大的考验,也为蒸汽机的改制定型提供了更多建设性意见。

怀庆府到底是个有底子中原大府,从蒸汽机技术公开之后,截止崇祯二十三年元旦,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仿制了十三台二代飞轮蒸汽机,位居全国之冠。

使用蒸汽机最多的地方就是铁厂,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就连徐州、芜湖等地能够冶炼苏钢的大铁厂都不得不来取经,进行技术交换。

这种自发的技术升级让怀庆府多了一个拳头产品,怀庆苏钢,严格来说只是苏钢中针对硫铁矿的一个改良品种,但足以胜任高端民用铁器的制造了。

各地类似的好消息也纷纷见报,对蒸汽机的使用各式各样,好像只要有需要动力源的地方,就能将蒸汽机用上去。

“都是些愚人!”皇明钢铁集团总裁官许家福如此评价道。

……

许家福拖动着肥胖的身躯,挤进皇太子殿下的马车,车厢登时沉了一沉。闵子若紧张地看着他,觉得他那一身肥膘就是一件危险性极大的武器。

朱慈烺温和地看着许家福,道:“你是越发富态了。”

许家福嘿嘿一笑,有些局促,道:“殿下,您却没是一点没变。”

朱慈烺摸了摸胡子,示意可以开动了。

马车一路从紫禁城疾驰前往京西铁厂,一座新落成的大型铁厂。朱慈烺不知道炼钢法的技术条件,不敢露怯,对这座钢厂的指示只能简单说:更大,更多,更好。而在元素论渐渐为人接受之后,钢铁配方研究方式也上了轨道,对冶炼技术的改进也有较大促进。

许家福作为总裁官,本来不需要亲自前来京西铁厂,但因为听说皇太子殿下对钢铁兴趣极大,希望京西铁厂成为全品种的冶炼基地,培养更多的冶炼技术人才,这才亲自赶来参与布局扩建。

谁知道皇太子竟然赐下了共乘马车的殊荣。

“听说你对蒸汽机的大行其道并不乐见?”朱慈烺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关于钢铁的。

许家福有些吃惊,旋即恨起了那些报社访员,真是什么话都不漏下。不过皇太子能从每天那么多报纸中注意到自己的一句闲话,看来对自己还是上心的。

许家福道:“殿下,臣说那些人是愚民,并非是说蒸汽机不好,只是他们用的地方不对罢了。明明几匹挽马可以做得更好更经济,他们也要弄台动不动就可能爆炸的机器来做,这不是愚昧么?”

朱慈烺自己信奉“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但在这个问题上却不赞同。

“这是一个时代的开端,用的人越多,我们得到的技术储备也就越丰富。”朱慈烺道:“你如今掌管着整个大明的铁政,包括钢铁的研究方向和人才储备,我不得不提醒你:时刻敏锐,切莫固步自封。尤其是我们的钢铁集团,不容外人插手,更容易自满而败。”

和蒸汽机不同,钢铁一方面是国家命脉,另一方面也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技术条件越差,污染越严重,浪费越巨大,所以朱慈烺为了子孙考虑,最终还是将钢铁这一块握在了手里,没有放出去。

许家福抹了一把汗:“多谢殿下指教,臣定当时刻警醒。”

“钢铁就是我大明的骨架,你如果把大明的骨头伤了,我是绝对饶不过你的。”朱慈烺看了他一身的肥膘,又道:“你觉得辽铁如何?”

因为如今的化工程度几乎为零,钢铁冶金也存在着靠天吃饭。铁矿质量好,练出来的铁自然质量就好,配方也好掌握。如果是含磷含硫量极高的贫铁矿,练出来的铁脆性大,能打造农具就很不容易了。

华夏的铁矿正是普遍含磷含硫,这方面要吃不小的亏。反观英国存有天然无磷铁矿,所以在工业革命时期占了不少便宜。

收复沈阳之后,在东宁卫南面的山中发现了一个极大的露天铁矿,非但容易开采,而且低磷低硫低杂质,是全国都罕见的高品质铁矿。尤其附近还有优质焦煤矿,简直是天赐宝库。如果这都放着不取,那朱慈烺也就没脸自称是大明的经理人了。

许家福也听说过辽铁,也看过相关的数据性能报告,听皇太子这么一问,心中一个激灵:殿下莫非是要我去主持辽铁开发吧?

 第629章 山豗谷汹豺虎嗥(1)

“我看过报告,那里是座宝库。”朱慈烺打量着许家福的肥膘:“你若是愿意,这个工程就交给你了。”他不等许家福叫苦,突然道:“我听说樊家的人在集团里很活跃?貌似对下一任总裁官的位置有些想法。”

许家福一肚子的话都被憋了回去。

皇明钢铁集团是一家庞大的公司,下属铁厂二十八个,各类矿点三百余处。股东五百余人,有四大派系。最早投靠皇太子的许氏家族,势力最大,但是随着摊子铺开,芜湖的十八家铁厂联合起来,以樊家人为首,与许氏势均力敌。

另外两个派系则是乡绅派和技术派。乡绅派掌握了矿厂的实务,只满足于分红,倒是与世无争。技术派则像是朝廷中的清贵,说话分量重,在实验和生产上一言九鼎,在经营方略上却没有丝毫权力。

许氏胜在皇太子的支持,其本身实力却不足以跟数代经营的苏钢十八家抗衡。当初为了收购这十八家的技术和铁厂,许氏更是仗着朝廷和皇太子的威名狠狠割了他们一块肉,以至于结下了仇隙。

许家福很清楚,别说皇太子支持樊家,哪怕他袖手旁观,樊家都能轻易干翻他们,将许氏嚼得连骨头都不剩。

看着笑吟吟的皇太子,许家福打了个寒颤:莫非当初皇太子将苏钢十八家引进来,就是为了如今这局面?

“你愿意么?”朱慈烺追问一句。

许家福将脸埋入臂膀:“固所愿,不敢请耳!”

朱慈烺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千人千面,许家福一副贪腐的模样,却是个有内秀的人。当年可以自己琢磨苏钢的配方,后来主持铁厂,乃至于兼并整合打造出皇明钢铁集团,都能看出他的能力。如果只以为他靠家族帮衬才有今天,那就错得离谱了。

在朱慈烺脑中的地图上,东北乃至整个西伯利亚都是大明的土地,亚洲最东端,通往北美洲的桥头堡。这里土地肥沃,矿产丰富,能够承载大量人口。因为纬度高,在技术条件不成熟时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从现在开始布局却已经领先不了多少了。

甚至恐怕已经迟了。

皇太子视察京西铁厂的时候,一艘小船在天津靠岸,船上走下来一队明军。他们全身都裹着上等的貂皮,就连盔帽边沿都有皮草包裹,一眼可知是辽东方面的主力军。在这队明军中间,走着两个身穿麻衣的东虏,一个身形高大,豹眼络腮,一个年老体迈,几乎缩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

这两人,正是满洲正黄旗的中流砥柱,索尼和鳌拜。

押送他们前来的战士,则来自王翊担任师长的坦克师。

坦克师目前驻屯在定辽卫——如今称为辽源府,盖因地处辽河源头,属于海西布政使司管辖。但因为海西的辖地太少,所以一应政事皆由辽宁三司与法曹处置。

索尼踏上岸边之后,张着浑浊的双眼打量着天津港。他曾经来过这里,可谓满目疮痍一地垃圾。如今地上不知用什么铺得梆硬,看不见一点垃圾不说,就连码头上的苦工都进退有序。

更有直耸入天,说不得有三五丈高的铁门,门上悬挂铁索铁钩,从船上吊起一大堆的货物放在码头。上百苦力一天的活计,被它这轻松一吊转眼间就完成了。整个码头都充斥着嗡嗡声响,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仿佛一头巨兽打着鼻鼾。

索尼随着押送队伍走着,眼中却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看到了码头工人脸上的笑容,阴阳顿挫地喊着号子,将货物半扔半送堆上八个轮子的大车。车轮之下是磨得发亮的铁轨,铁轨之下是黑色的碎石,一路铺到他那双昏眼看不见的地方。

“好大的马!”鳌拜身为武将,对马比对车和铁轨更为敏感。

八轮重车前面是八匹大马,匹匹都有一个彪形大汉那么高,骨架宽大得吓人。这些马神情安然,套着车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鞭声炸响,方才缓缓发力,几乎以同样的步伐往前走去。

它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