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兔死狐悲之叹。”

李自成这时方才悔恨自己任用了这么多朱家的读书人。但回过头想想,虽然这些人让他有些不爽快,却也实实在在做了许多莽夫田翁做不到的事。有了他们之后,各项制度好像都能找到范本,自己只要跟着去做就行了,省了许多心力不说,做出来的效果也不赖。

——就像是穿了没干透的衣服,穿着固然不爽利,但脱了却是更冷。

李自成心中暗道,望向顾君恩,脑中却闪过顾君恩的简历:曾经钟祥贡生,如今的吏政府从事。

其实以顾君恩的才干,顶替喻上猷为侍郎乃是轻而易举之事,但顾君恩以年资有序劝他,不要贪图一时爽利而坏了制度根本,故而才派了个从事。

“朱朝最善用的法子便是挑拨离间,当日教唆曹操(罗汝才)与咱们反目,后来又离间咱们和西营的关系,这回若说是借刀杀人,也没啥出奇的。”虬髯壮汉闷声道。

顾君恩上前道:“元帅,权将军说得在理。若是中了孙贼诡计,我营军心恐怕越发动荡。”

“若他们真是内奸呢!”李自成怒目圆瞪。

“多行不义必自毙,”顾君恩道,“到时候他们奸谋暴露,自然可以明正典刑,使归顺者安心,亦使同谋者惊心。”

宋献策其实颇为佩服顾君恩看事大方中正,总能以堂堂正正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同为谋士,一旦主公专信,其他人只能仰其鼻息,沦为打杂的下手。他脑中飞快转动,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元帅,”宋献策上前道,“学生有一计,非但可以试出此二人是否真为内应,亦可收将计就计之效。”

“说来听听。”李自成坐在交椅上,声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厚冷冽。

“咱们可以让这密信送到丘之陶手上,装作不知,问他左良玉的动向。若是他真是内应奸细,必会说左贼进逼襄阳。元帅便假装心惊,说要提前退兵,好让他传信孙贼,诱骗孙贼仓促来攻我。到那时,我军可以前面设伏,再由刘将军走伏牛山占据汝州,断了他们粮道。”

顾君恩闻言,皱眉不悦。谋士献策,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若是按照他的计策,下一步自然而然就是试探丘之陶,旋即将计就计,诱敌深入,这些都是在他掌握之中的事。虽然李自成多少也能看出个轮廓,但功劳终究是自己的。宋献策上前将之说破,纯粹就是抢功之举。

——十足小人!

顾君恩面无余色,心中暗骂。

“牛先生呢?”李自成转向牛金星。

“元帅,”牛金星道,“学生以为刘将军与两位先生说得有理,内事当缓图,外事当立决。”

李自成深吸一口气:“那就让孙贼再多活两日。宗敏,你便带中权亲军走伏牛山,把汝州给额打下来!”

那虬髯壮汉躬身应诺,正是李自成的左右手,闯营的权将军刘宗敏!

在李自成的官秩之中,权将军地位最高。闯营之中只有两位,一位是刘宗敏,另一位是田见秀。田见秀为人宽厚,能得人心,故而负责提督诸营。刘宗敏能征善战,统领着闯营之中最为精锐部队——中权亲军。

这支李自成的亲卫军,如今就要投入伏牛山中,前去截断孙传庭的粮道。

……

“秦督怎么说?”朱慈烺半夜之中听到有人在帐外喊军报,连忙披衣而起。

田存善连忙上前扶住太子,给朱慈烺穿上靴子,准备披挂。他自出征第一天就有些吃不住这种艰苦的生活,无比怀念北京的安乐窝,也对刘若愚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情绪。

刘若愚因为上了年纪,这次并没有跟着出征,只是负责留守东宫。

“殿下,秦督尚未复本。”探马略定了定气:“监军苏京呈上启本,请殿下过目。”

田存善连忙就要趋身上前接过启本,却慢了朱慈烺一拍。朱慈烺一个健步抢在前面,抄过启本展开便读。田存善只得过去点亮烛火,手持灯奴靠近太子,让光线略微充沛些。

苏京的启本开宗明义就说了:这是奏疏的副本。表示自己的观点已经上报给了皇帝和枢辅重臣,是非自有公断,并不一定要太子殿下赞同批准。

这种态度自然让人不爽,但朱慈烺在阅历上并不如外人所见的那般匮乏,前世的他曾收到过言辞更加犀利的信函,有些甚至饱含咒骂和人身攻击。比较而言,苏京的态度远远没有达到让他气愤的程度。

人只要学会了控制自己情绪,不让自身喜恶控制决策,就算是个天资一般的人,也不会做下太出格的蠢事。朱慈烺一目十行扫过了前面那些废话,注意力集中在了苏京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上。

显然苏京不赞同兵部关于“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保守判断,也不相信太子关于后路粮道的担忧。他坚持认为是官军神勇,孙传庭名声在外,对闯贼有威慑力。

朱慈烺倒是能够理解,说到底,苏京会坐在这个监军的位置,就是因为他的锐意进取。若是换个保守的监军,配合同样倾向于保守的秦督孙传庭,估计此刻还停留在驻兵西安打口水战的阶段。

从这点上来说,崇祯皇帝真的很是识人善用。

朱慈烺阖上启本,在大帐中间的书案前落座,再次用目光摩挲着看了几百遍的地图。田存善蹑手蹑脚将灯奴放在了书案上,压低声音劝道:“殿下,夜深了,伤眼力。”

朱慈烺没有抬头,双手交错拉了拉披在身上的大氅,道:“命传令官再去宝丰,请孙传庭上本,或者自己跑一趟汝州。再传令中军各部校尉,明日平旦造饭,破晓拔营,天黑前必须赶到汝州。让萧陌也快些,别让我追上!”

 第108章 黄旗入洛竟何祥(4)

萧陌以为自己在北京统领一部得心应手,出了京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谁知道这领兵出征就跟成亲一样,不亲自走一遍,总有让人手忙脚乱的时候。他家里人早就知道从未出过京城的大将势必会有麻烦,特意找了两个可靠的老家人陪伴左右。

那两个老家人都是真正随着大帅上过阵的亲兵,年纪虽大,筋骨也不行了,但令行禁止,的该什么时候扎营,什么时候造饭,哪里该多派架梁马,哪里得设伏路兵,清清楚楚,远非纸上谈兵的萧陌可比。

因为东宫不准任用私人,所有人都得登录花名册。因为这两个家人的缘故,萧陌特意去请示太子该如何安排。朱慈烺大笔一挥,在各军部设立了参谋部,将之任命为参谋。同时又将作训官、军需官编入参谋部中,使得这个参谋部就如同小东宫,作战有作战参谋,行军有行军参谋,后勤有后勤参谋,各管一块。

这些参谋既要接受本部军事主官的管辖,也接受各职能部的垂直管辖,在权责不明的时候难免有些混乱。萧陌这一路走来,也是右军部参谋团体的磨合过程,如今快到了战场,这个团体也磨合得七七八八,起码不会有推诿、争权之类的事发生。

“千总,”行军参谋努力挺值了腰杆,露出一口黄牙,“今夜有两拨塘马过去,听说中军部已经传令:平旦造饭,破晓拔营,天黑之前必须要赶到汝州。”

萧陌站起身,吸了口夜晚的凉气,没有丝毫倦意。他知道这个老家人断然不会胡说,当年他可是在萨尔浒之战追随总兵杜松的,死人堆里逃得一条性命,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

“既然如此,我们也得赶快了,让后勤参谋传令下去,鸡鸣造饭,平旦拔营!”萧陌将前军行进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时辰。

鸡鸣差不多是凌晨两点时分,对于睡得早的人而言也足够恢复体力了。东宫侍卫营在士卒体能的保养上格外注重,非但要保证每天的油脂、禽蛋摄入,更是细致到了赶路穿的布鞋、绑腿。就连每天收营时候的热水烫脚都有人人过问,使得这些吃惯了苦头的士卒感念颇深,早就恨不得上阵杀敌,回报太子。

这边话音刚落,后面中军部的军令就已经传到了。萧陌拿到了正式的军令之后,不自觉地紧张起来,恨不得当即就拔营出发。今日派出的探马已经到了汝州境内,回报说虽然汝州被官军占据,但四野无人,土地荒芜,放眼所及皆是残墙断瓦,要想就地征粮恐怕困难。

萧陌对于粮食倒不甚上心,如今侍卫营的粮食许多都是从江南转运而来,不似其他兵镇那般依赖当地。这也让这一路的百姓对官军有了些许改观——天下还是有不抢劫掠夺的官军的。

“汝州想来是没办法征粮了,”行军参谋叹了口气,“秦兵十万,算上李闯那边,洛阳以南地方恐怕非三五年不能恢复。”

土地抛荒容易,要想重新再肥沃起来却不容易。如今天灾连年,就是好地也未必有好收成,何况荒地?地里没有产出,越发留不住人民,用不了一年半载这里就成了一块死地。

“不管那么多,先杀贼再说!”萧陌解开袖扣,转动手腕,重又扣上,道:“整备一番,咱们得早点动身,太子殿下入城之前,必须占据汝州全境!”

参谋生硬地行了个军礼,颇有些不习惯这种简单而且不用下跪的礼节。他再次巡视了一遍军营,发现超过八成的士兵都睡得香甜,甚至没有脱去身上的铁甲。回想当年在军中时,就算士气再旺,也不曾见过如此求战心切的部队。

年过五十的老参谋心中感叹,又看到了悄悄巡营为兵士盖被子的训导官。

华夏自古都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弃笔从戎是文人的特权,对于目不识丁的大头兵,整个社会无不是充满了恶意和嘲讽。然而在东宫侍卫营,即便是最低级的辅兵,也不是被人踩在脚下的贱民。

咻——砰!

一声尖锐的哨响之后,墨黑的天空中绽放出一朵白色的焰火。

咻——砰!

第二声焰火炸响,这回却是红色的火花。

“西南有警!”

整个大营都醒了过来。

老参谋心中一惊,暗道:都是些新兵蛋子,可别啸营!

他正要回头去找萧陌,却突然发现担忧中的啸营并没有发生。在短暂的骚动之后,整个营区吹响了短促的哨音,帐篷里酣眠的士兵鱼贯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