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敬亭与蓝图斯的交手也终于要彻底见分晓。(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温酒斩华雄及三英战吕布的喻意

    第三百九十八章 温酒斩华雄及三英战吕布的喻意

    《匠录》新年特刊尽管没了《神雕侠侣》的连载,但是随着《三国演义》人气的节节高涨,特别是“柳敬亭入京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之后,还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本小说或者开始留意与这部小说同名的电视剧的相关信息。

    此外,“匠录杯新人赛”也吸引了一批媒体和读者的注意,不过由于这次文学选拔赛的流程跟星月电视“最强女声”有很多相似之处,使得一些严肃的评论者对此表示大为反感,撰文指责柳敬亭以娱乐化手法操作文学选拔赛,炒作手段恶劣,是对神圣文学的一种亵。渎。

    起初,《匠录》方面没有在意这种说法,不料第一个帖子出来之后,后续的批评竟像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冒出,而且攻击点也出奇的一致,围绕柳敬亭“以娱乐手法污染文学”这一罪责进行讨伐。

    常有道从柳敬亭那里得到“自行处理”的回复之后,当即在华山论剑发帖回击:

    “最近关于我们新人赛的争议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最近两天,大有扎堆结队的迹象,我认真看了一下网上那些熟悉id们的发言,遗憾地发现,他们居然像事先‘商量好’的一样,几乎是换汤不换药地对我们进行疲劳式围攻,这里,我稍微提醒一下各位,我们这次选拔赛的问题其实有很多,你们不必就硬抓着一点不放。

    下面,我主动爆料几个我们的缺点,供诸位大vid练笔:一,我们的奖金设置太高,破坏了整个行业的氛围;二,我们的评委团太强大,给人造成一种我们故意在炫人脉的错觉;三,我们对获奖作者的推广计划太详细周密,会给后续做同样是请的同行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麻烦。

    嗯,先就这三点,大家可以自由发挥一下,反正你们不都是在一个群里面吗,反正你们在决定‘评议某件事’的时候,不都是在群里彼此约好的吗——千万不要说不是这样,万一哪个刚站出来否认,我这边就上了截图,该多么尴尬?

    最后说句题外话,关于文学是什么这个话题,其实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咱们的文学发展至今,似乎已经可以这么定义,所谓文学,归根结底就是文字的学问,一部小说、一首诗、一部话剧剧本、一篇散文、一首歌词、一条微型博客乃至一个帖子,都可以算是文学,这么一来,文艺娱乐跟文学本身压根就是同源同本,是一家亲的表兄弟,严肃文学先不提,古庸生的武侠、柳敬亭的童话,这些是不是文学,这些是不是娱乐?

    可能接下来你们会说,我这么说是多么无耻和嚣张,企图用拉仇恨和扔感情牌使我就范,那我这里就提前说一下,我们这次做选拔赛虽然有些张扬,但是说到底,我们只是希望更多有才无路的潜力写手能看得到我们的活动,而且,这次选拔的本质上是非常残酷和严肃的,这一点,你们从我们的评委阵容就能看出一二。

    ,没错,我这边的确有人在你们那个群里潜伏,但是不要试图找出那个人,因为你们根本找不到,因为我们的那根钉子,也参与了你们黑我们的活动,哎,真任性。”

    常有道的帖子字字搔首,句句弄姿,假不正经的语气将一个论坛老油条的形象呈现得栩栩如生。

    被直接揭了皮的几位评论者突然哑口无言,倒不是说他们不知道怎么反驳,而是按照他们一贯的流程,在进行反驳回击之前,都要在群里商讨一下,统一口径,如今,常有道不知真假地抛出“间谍论”着实将了他们一军。

    常有道帖子出来9个小时之后,评论团终于有人杀出营外,只见某人大量且详细地列出“最强女生”和“匠录杯”各个环节的相似之处之后,阴阳怪气地说道:“我知道柳敬亭是星月的什么总还是什么董是吧,可即便这样,你也不能直接把‘最强女生’的全部创意,一并拿过用吧,稍微改一点也好嘛,对不对,不然最强女生的导演组该多委屈呢?”

    这个帖子有点故意针对常有道的意思,不过可惜,常有道那样说,是真自信,这个帖子里面的嘲讽功力不仅杀伤力低于5,还极为不明智地试图拉“最强女生”节目组做战友。

    果然,“最强女生"的官方微型博客很快做出回应:“关于创意的问题,还真不劳老师们操心,因为最强女生的创意雏形就是来自柳敬亭先生,甚至,这个名字都是他建议改的,对不住,真帮不了您。”

    到此为止,这次论战基本变成一个笑话,常有道一人一贴,兵不血刃。

    “匠录这批人的风格越来越像柳敬亭了,没治,没辙。”

    ……

    这段论争的花絮过去不久,《三国演义》特刊加量不加价的连载也终于被读者消化完,当看完小说的读者重新回到论坛,了解了这次论战的始末之后,下意识地感叹:“这不就是《三国》最新连载第五回内容的现实版吗?”

    《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这个标题开明宗义,剧透了那句被后世引为经典的俗语——三英战吕布。

    同时,这一回内容,还写到另外一个经典桥段——温酒斩华雄。

    “首先我要说,三国第五回写得简直是太赞了,关羽斩华雄这短短一节,几乎将装。逼两字演绎到巅峰,从前面的各种铺垫到关羽最后的杀人,字数不多,气氛却被烘托得让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关羽自荐,袁术大喝,曹操推荐,曹操温酒,鼓声大振,关羽凯旋,这一系列的事件都发生在极短的时间,惟其如此,才越发凸显关羽的英勇,确是妙笔,精彩之极!

    然后我再稍微做点没有什么逻辑性的引申,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关羽斩华雄的这段情节和老常一贴屈人兵的情况是不是很相似呢?帖子发完之后,发现咖啡还没凉?

    最后,抛开老常这次回击,纵观古大以往处理危机的手法,或多或少都有些关云长此战的影子吧,不知道古大在写这段故事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嘎嘎……”

    在这个帖子的引导下,一时间,讨论关羽斩华雄的帖子,都情不自禁地将古庸生往里面代入了一下,不过,艺术的魅力终究不可能局限于一时的口舌之中,当柳敬亭在微型博客上主动抛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论调的时候,网络上的讨论,开始向着更深刻的方向奔腾而去。

    “华雄不是孙坚打败的吗,历史上早有记载啊,请看原文‘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怎么到了您的笔下,这桩功劳安到关羽头上了,虽然这段情节看着确实够劲。”

    这条是网友在古庸生微型博客下的留言,柳敬亭特意转发了这条留言,并回复道:“《三国演义》为了塑造人物,制造戏剧冲突,会有很多张冠李戴的安排,这也才符合‘演义’的本质,不过大家仍然可以一起来找这些小设计,等小说连载完毕,我们会做一个数据统计,酌情给予物质奖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热血的年代!”

    这个“数据统计”是柳敬亭的临时起意,也算呼应了施轩学长跟陈司长说的那些话,“大家会一边翻史料,一边找碴”,是另外形式的推广和宣传。

    果然,这些讨论渐渐火热起来的时候,一些历史学家或者历史教授纷纷出面发言力挺柳敬亭。

    “希望古庸生能用更多的‘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来培养大家对历史的兴趣,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历史学这种小众、冷门学科,不论是考大学还是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向来不会很多,倘若古庸生愿意正儿八经地做一次推广,以他巨大的影响力,无论如何会激发大批年轻人对历史的兴趣。

    最难得的是,柳敬亭信手拈来的这些桥段设计,想象力异常惊人,煞有其事的叙述和铺排,颇有创史的气魄。

 第三百九十九章 开机

    《三国演义》是一本可以颠覆读者历史观的小说,课本和史书上那些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存在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在这里开始变得栩栩如生,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精妙绝伦的小说技巧,创史的如椽大笔,两相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是异乎寻常的激烈。光芒四射。

    这种文学作品干掉史料的例子,屡见不鲜,彼世《鹿鼎记》最红火的那段日子,宝岛学生就在历史考试时,认真地这么答过题:“自从韦小宝和俄罗斯签署过《尼布楚条约》之后……”可见一斑。

    郑余团队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原本以为读者会因为惯性思维和约定俗成的某些观念,根本不可能接受这种“胡编乱造”,而且即便他们能忍,上面也不可能允许,不料,先是读者反响热烈,接着上面三番两次地对古庸生提出表扬。

    “激发了读者对‘三国史’的热情”、“巧妙地史实和故事手法的结合”、“积极向上的历史观的塑造”、“愉悦而有质量的阅读体验”……

    这一句句来自上头的表扬,等于一记记打在自己脸上的耳光。

    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信口发誓赌过自己的全家,跟业内前辈上过法庭,用雷霆手段将不知趣的后辈打落入过尘埃,拿过的最佳编剧奖堆满了整个书架,被媒体称为金牌编剧和收视保障。拥有跟一线明星同酬的身价,可以跟任何导演说“我的剧本不准改一个字”……

    网友曾形象地做过类比,“在编剧界。郑余这个品牌类似出版界的薛慕亮”,如果,古庸生不进入编剧界的话,说不定,郑余已经是编剧界的“古庸生”。

    所以,郑余不可能允许在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