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鳎源底岳蓿廖扌叱苤摹铱戳艘幌卤热耐陡遄髌罚芯酢秞xxx》还不错……”

    即便如此,这个帖子还是如同病毒一样,飞速地扩展着,因为尽管大家怀疑这是一个炒作贴,但是看完整个故事之后,还是由衷地被打动,心甘情愿地进入到征文大赛的首页给《越女剑》投票。

    更多的读者开始撰写书评和读后感,女性读者们多数是为阿青打抱不平,她们痛斥范蠡利用感情,伤害纯洁善良的阿青。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读者持不同意见,她们认为范蠡自始至终心里只有一个西施,在美人计之后,仍然不离不弃,最后更是放弃通天权势,携其归隐,对一个男人来说非常难得。

    关于感情问题,男性读者的意见相对统一,他们无耻地认为,为什么不能美女全收呢?娥皇女英的节奏才最摇摆嘛。

    还有一部分读者则十分冷静和理智,他们尖锐地指出,因为是沉鱼的西施,范蠡才愿意接盘,奉告部分女性朋友认清现实。

    随着故事讨论云的形成,关于炒作的质疑迅速烟消云散,同时,在征文大赛的首页,《越女剑》的票数以领先第二名十几倍的优势傲视群文,稳稳占据第一的位子,目前仍在持续增长中。

    《越女剑》霸主地位已成,而且成得如此光明磊落,众望所归,以至于排名靠后的几位参赛者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大势所趋地撰文评论起这篇短篇武侠,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篇文章是目前排在第七位的萝卜头所写,他的文章叫做《漂亮是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兼评越女剑》。

    萝卜头先是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的大学往事,讲述了他曾经单相思一个女神的故事,文中说,为了那个女神考试不挂科,他刻苦学习,甚至不惜背负着室友的鄙视,挑灯啃吐司自习到深夜,考试的时候,更是冒着被取消成绩的危险给女神递答案。

    即便他做了这么多,也终究没有向女神吐露半点心思,虽然寝室下面卖煎饼的大叔都看得出来他喜欢女神,之后,也就是他大三那年的圣诞,他的女神跟校篮球队主力前锋确定恋爱关系,女神临去开房前,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说,其实,你是一个好人。

    萝卜头饱含愤怒地写道:“当时我特别想立即回复她,你特么才是好人,你全家都是好人!不过最后出现在我手机屏幕上的短信内容是‘记得戴套’,我用实际行动再次佐证了我是好人这个事实。”

    回忆完自己的悲伤往事之后,萝卜头笔锋一转,开始正式进入小说点评,他以一个受害者和过来人的姿态对范蠡进行了畅快淋漓的抨击,借物抒情地把全世界玩弄感情的人痛骂了一顿,然而,文章最后,萝卜头同志还是悲伤地总结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人世间一切的拒绝都是因为你还不够漂亮,或者说你还不够帅,简单点来说,校园爱情,基本上所有的表白失败,都是因为表白者长得丑!

    萝卜头由此推出,《越女剑》中的范蠡之所以选择西施去划船,终究是因为西施太好看,这个好看比阿青的剑更犀利,以至于连阿青本人看到西施之后,都生出自行惭秽之感。

    “然后结合这段历史来看,越国用西施施展美人计,成功腐化夫差,使得勾践领导的越国最终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这两个事实共同指向了一个结论,漂亮是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大处可以灭国,小处可以抢男人。”

    ……

    萝卜头的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粉丝们的疯转,萝卜头业内业外的那些大v博主也纷纷转发,顺带调侃两句萝卜头当年的单相思,并不约而同地对他那句“记得戴套”表示同情。

    也有部分萝卜头的好友认为《越女剑》就是萝卜头披着马甲的作品,所以他们带着帮转的心态友情转发。

    至此,《越女剑》红火之势已然无法遏制,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没有任何一家主流媒体公开报道这篇文章,因为他们至今没有接到上面的态度,要知道,这次征文活动已经被定性为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上面还没决定它的风向之前,主流媒体们岂敢妄作主张,乱定东南西北?

    主流媒体的集体沉默,越发激发了大家对《越女剑》的热情,某些敏感的时评人已经大致判断出个中因由,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韩朔甚至直白地讥讽道:“本来他们昨晚上已经在电话里跟自己的老伙伴说好,要把奖发给他,不料这样一篇文章的突然出现,让他们顿时慌了,芳心不禁为之大乱……”

    时评人之所以说出这些刻薄的话,倒也不全是他们故意找碴,文化界互相吹捧,彼此发奖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画地为圈,对异己者进行打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道7月份的尾巴,中华日报突然刊登了复旦知名学者陈石让教授的一篇文章《为历史补妆》,文章对《越女剑》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作者巧妙的利用了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别出心裁地敷衍出了一则动人的故事,陈教授把历史比作一个“小姑娘”,指出自古以来,历史就任由后人不住涂抹,或为帝王家做传,或揭帝王家的短。

    《越女剑》以轻灵的笔触把越国灭吴、范蠡退隐等历史事件进行了绘声绘色地呈现,是故事和史实相结合的一次典范,作者塑造出的越女阿青乃至美女西施,共同为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涂上一层胭脂水粉,构思之巧令人叹服,本文不愧短篇中的佳作,小说中的精品!

    ……

    陈石让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华日报副刊上,这是主流媒体第一次对《越女剑》流露表情,其他蓄势已久的各家媒体,迅速把早已准备好的稿件刊出。

    早在网络上确定王者地位的《越女剑》终于大摇大摆地进入主流视线,德高望重的陈石让教授铁口直断《越女剑》是短篇精品,那么之后的言论大多是围绕这点展开。

    “《越女剑》文笔纯熟,构思精妙绝伦,令人读之嘴角噙香。”

    “春秋末年那一抹令人心动的绿色,也谈《越女剑》对历史的妙用。”

    ……

    当然,除了赞扬之外,也有部分媒体以瑕不掩瑜地口吻对《越女剑》进行批评,认为故事中的越女剑法高得太过于离谱,居然面对千人围攻还能进退自如,除非神仙下凡才能做到,另外,越国灭吴是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地准备和布局之后才完成的壮举,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只学一套剑法就天下无敌。

    不论如何,大家对“《越女剑》是短篇佳构”的定论已然毫无异议,至于这篇故事到底能在大赛中走多远,大家尽可保持期待。

    ……

    由小论坛到大论坛,再到微型博客,接着被网络大v转发评论,最终进入主流媒体视线,《越女剑》的走红之路可谓中规中矩,所以,接下来,大家的注意力顺其自然地要转移到作者身上。

    不过遗憾的是,这篇小说的作者低调的令人发指,清高地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网友们经受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开始集体逼宫大赛组委会,要求作者给点反应。

    “传奇杯”组委会表示正在沟通,不久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不久之后,《越女剑》作者果然做出反应,他通过征文大赛网站主页的公告位对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和肯定,最后他简单地自我介绍了一下: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大江湖》畔的古庸生,那个人就是我呀!”

 第四十三章 余波(上)

    “你们还记得大江湖畔的古庸生吗,那个人就是我呀。”

    始终保持沉默的柳敬亭一直在等这句话,自从在电视上看到征文的广告之后,他就开始在心里构思这个反击,其实算不上什么多么了不起的局,就是一个人被骂烦躁了,想回两句而已,主要还是顺势。

    从网上了解了一下相关的投稿规则,然后把《越女剑》递了过去。

    尽管对这篇小说充满着强大的自信,但是柳敬亭也没有对特等奖或者一二三等奖报过多大期望,因为在他心目中,奖金越高的比赛距离真正的公平就越远,至于涉及到相关部门什么的比赛,更是深不可测。

    柳敬亭仍然坚持投稿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越女剑》实在是太切比赛的题,二是他相信这篇故事在网络投票环节能放出异彩,即便后期没有任何奖项,但故事本身的独特魅力终究会为自己赢得应有的评价。

    第三点,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他需要提前给大家做个预告,除去《龙虎》不提,《七剑下天山》和《白发魔女传》都算是梁羽生先生的代表作,梁氏风格已经十分明显,等到这两部作品全部出来之后,之后他无论是选择古龙先生,还是金庸先生,都无疑会让读者产生怀疑,

    所以,此处便是他的一个伏笔,《越女剑》篇幅虽小,但金氏的语言风格和行文感觉已露出端倪,只要后期的书能选排得当,应该不会让读者感觉太突兀。

    这对他来说也算一个很大的启示,当初他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率先从武侠小说推起,又根据后世对新派武侠统一的认知定论,首先推开山祖师梁羽生,这种做法固然符合武侠小说本身的发展年轮,但是小说家之间的风格差异始终存在。

    对重度武侠迷来说,金古梁三家作品,即便是掩去姓名,只看一段文字,也能轻而易举地分出哪个字是属于哪个人。

    梁氏作品喜爱掉书袋,主角常常要对物吟诗;古龙先生喜爱短句,文字如短刀,讲究意境和哲理,小说中经常携着自己对万事万物的认知,频爆金句;金庸先生的作品与前两位又有不同,概括来说,就是一句“语到极处是平常”,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亮眼的地方,但就是让人欲罢不能。

    所以,大家经常能看到古龙先生的名人名言,心灵鸡汤,但是却很少看到金庸和梁羽生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